构建大语文体系 整合实践育人资源

2024-07-02 11:28顾小燕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4年6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育人知识点

顾小燕

语文作为一门具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学科,要以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基础,推进学生终身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从实际情况出发,保持长远目光,冲破原本单一的语文教学体系,构建起全面、开放、多元的大语文体系,通过整合实践育人资源,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运用语文知识的空间,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为了让高中语文教学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教师要不断探究全新的教学方法,发挥语文学科育人的价值,促使学生真正意识到语文学科的魅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新课改的要求,树立大语文意识,构建大语文体系,整合实践育人资源,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自信心,爱上语文知识的学习,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

一、大语文观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

高中语文教学作为可以发展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一大重要途径。大语文教学观念提倡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应用能力。如今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发展教学载体方面,都需要适应大语文教学观念所提出的要求。从宏观视角分析,大语文观提出了如下语文教学要求。

第一,高中语文教学需要关注课堂的生命性。语文课堂教学可以为学生传递文化价值,还能运用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需求,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启发,让课堂变得更有生命力和活力。

第二,高中语文要关注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在大语文思想的引导下,教学要强化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下提高学生自学水平,强化学生学习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整合实践育人资源,挖掘有利因素,让教学质量变得更高。

第三,高中语文教学要关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受到大语文教学观的影响,学生不但需要掌握基础语文理论知识,还需要提升自身的文化综合素养。通过有效整合实践育人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另外,在大语文教学观念的指引下,教师在教学中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系统化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改进,构建高效课堂。

二、构建大语文体系,整合育人资源的策略

(一)转变教师观念,构建大语文观

要想有效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教师需要及时更新教学思想,构建大语文观念。教师需要摆脱教材束缚,鼓励学生多仔细观察生活,关注社会热点新闻,不断开阔眼界,扩大知识广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大语文”视角作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根据新高考所提出的要求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优化教学模式,分析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综合学生实际特点创新课堂教学方案,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利用问题给予学生启发,促使学生深入思考。

以教师在讲解高一语文必修上册《师说》这一篇文章为例,教师制定出明确的教学目标:1.学习文章当中有“破”有“立”的写作手法;2.体会“说”这个体裁具备的笔锋犀利的特点;3.了解韩愈对尊师重道的论述以及文章的思想内涵。教师利用幻灯片的形式为学生呈现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一句话,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来展开深入探究,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调动起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了解小组合作探究的重要意义,在讨论学习过程中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不足,体会语文学科所具备的魅力。教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教师教学更加轻松,提高教学进度,在无形中树立起大语文观念,帮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积累丰富的学习经验,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语文知识的能力。

(二)尊重学生主体,构建语文结构

从表面来看,高中语文学科是由一篇篇文章所堆砌而成的,可语文学科本质在于文章中所蕴藏的语文知识,这些知识具有系统化,能够形成一个语文知识结构图,具体包含多个分支内容:基础知识、文学常识、现代文、文言文等。在这些分支下还包含许多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分散在一篇一篇的课文中,需要教师和学生在三年的时间里将知识开发出来,组建起完善的知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而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个性、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构建完善的大语文体系结构,整合实践育人资源,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率。

比如高一语文必修上册《师说》这篇课文中,所能够开发利用的文言文知识点比较多,教师无需统筹兼顾每一个知识点,选择了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知识点,如“说”这个体裁的特点、韩愈的文学地位等,归纳了其中较为经典的一些特殊词语的用法,帮助学生真正了解这篇课文的论证结构,掌握文章所使用的正反对比论证的技巧。因为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一些其他的文言文,如《劝学》,所以教师就可以试着让学生在阅读全篇文章内容后提出自己的质疑,与此同时,教师按照学生的情况,给他们提出了多个基础问题,促使学生深入学习文章内容,活跃思维。当学生经过自学进行沟通分享时,疑问由此产生,教师把预先制定的教学目标融入进来。并且教师还要给学生设计语文作业,比如结合文章内容,学生总结出词语的四种具体用法和五种文言文常用句式类型。当前学生处于文言文学习的初期阶段,教师采用电子白板的方式为学生呈现出其中所包含的知识,让学生可以全面认识这篇文言文。

(三)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大语文教学理念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语文课堂教学和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推动学生获得全面进步和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完全打破语文教材所建造的藩篱,不断扩展语文教材知识点,面对不同种类的文本内容做好合适的处理,引导学生感受文本中所传递出来的思想情感,带着学生不断深入感受实际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素养。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始终坚持“生活即教育”的思想,经过积极拓展延伸,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过去教学中以一本教材为主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从原本乏味的教学内容中脱离出来,不断开阔学生的眼界。

例如教师给学生讲解高一语文必修上册《故都的秋》这一篇课文内容时,教师在课前为学生安排作业,要求学生在生活中收集自己家乡秋天的资料。学生经过预习,可以有所体会,在刚开始进行教学时,教师为学生提出问题:“自己家乡的秋天和作者笔下的秋天有怎样的差别呢?”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内容,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然后经过教师的讲解分析,学生可以更深入理解文章作者所传递的主旨思想。这时候教师还要进行课堂拓展延伸,以“家乡的秋天”为话题,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和探索实际生活当中秋天的景象。经过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延伸,让学生更迅速地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融入生活,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兴趣。

(四)学科之间整合,实现融会贯通

1.融合美术学科

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迁客骚人,大部分都具备属于自身独特的才情。大部分的诗人都有着较强的美术绘画基础。在学习高中语文必修一当中《登高》《归园田居》《声声慢》这部分古诗词过程中,头脑中可以浮现出诗人所营造出的画面以及意境,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让学生更深刻理解古诗文的内涵。学生结合自己的想象,运用美术相关知识,绘制出与古诗词相匹配的作品,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古诗词赏析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绘画水平。结合古诗词内容,可以增强学生的画面感,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产生一种如同置身于诗中的感受,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表达的内心情感,给学生提供深刻的阅读体验。

2.融合地理学科

选入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部分是富含深刻哲理的优秀文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找到一个融合点,让学科之间可以实现相互渗透。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学生喜欢听的内容,与一些难度较高的知识进行融合。如此把其他与语文内容有关的学科知识和语文知识进行联系,就是很好的入手点,在语文课堂中让其他学科知识也能够发挥作用。

以教学高三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蜀道难》的内容为例,这篇古文重点介绍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特点。可是由于大部分学生并没有真正看到或者走过蜀道,虽然在地理学科中学习了有关的地理知识点,但是还不能够巧妙运用。尤其是作者的创作年代距离现在比较遥远,学生没有办法想象出当时的蜀道情况。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只是在讲台上以口头讲解的方式来描述蜀道之难,不然会让学生觉得难以理解,也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时,如果教师可以将这节课内容和地理学科相融合,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形式为学生呈现出蜀道的图片和视频资料,配上对应的介绍。如此一来,就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蜀道的特点,为阅读古文内容打好一定的基础。

3.融合历史学科

历学学科一件事情的出现和发展过程是主要内容,而文字就是承载的重要载体。语文学科中所研究的内容和文章的历史意义有着紧密的关系。学生感悟历史,对提高自身思想认识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还要把学科教学和历史学科进行融合。

例如教师讲解高一语文必修上册《沁园春·长沙》这节课的内容时,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单纯从文学角度来对这一首词进行鉴赏,那么就是单纯的借景抒情类型的词。这样不能让学生真正解读这一首词的本质内涵。然而综合文本创作的历史背景,就可以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由此可见,只有了解文学作品的创作历史背景,才可以准确掌握作者的情感,深入对文本内容进行解读。

综上所述,在全新的时代教育形势下,教师需要积极主动创建具有全面性、开放化、多元化的大语文体系,整合实践育人资源。语文教学不再是被局限在课堂中,而是要冲破课堂的限制,迈向更广阔的空间,感受生活的温度,让学生保持高涨的学习兴趣,轻松高效学习语文知识。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育人知识点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关于G20 的知识点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