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明
伴随现代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素质教育理念已经开始走入公众视野,并且获得日益全面地认可。素质教育理念强调教育单位既要为学生提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教育,还需要为学生的思想高度以及精神意志等的提高带来必要的辅助,以此更好地培养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综合型人才。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其能够为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保障,有助于学生审视分析许多行为合理与否,进而引导学生乐观向上,为其综合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
一、增添生活化元素,丰富课程教学表现
积极有效地增强对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能够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全面支撑,促使学生更加有效地理解优良道德的意义,助推其形成良好的学习理念以及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道德与法治和现实生活的关联极为密切,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针对性地融合生活化元素,将会更好地丰富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呈现,在无形中深化学生的理解,需要予以重点关注的是当课堂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时,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和内化所学知识。生活化元素的引入可以通过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案例、故事或者角色扮演等形式来实现,相关教学方法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深化其参与度和主动性,还可以切实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进而为理论知识和实际情境的相互融合奠定坚实的基础支撑,逐渐建构起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更为优质的教育成效。
我在为学生讲解“合理消费”的时候,通过展示现实生活中的消费案例,如在要求学生分析购买某种商品时价格高低因素与价值,综合分析是否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选择产品,通过与学生共同探讨购物时的各种情境,如遇到促销、打折或者购买必需品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权衡利弊,做出理性的消费决策,将所学知识内容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相互融合,通过此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合理消费的重要性,并且能够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此同时,从宏观角度来讲,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角色扮演机会,要求学生分角色扮演消费者、商家、政府监管部门等,在模拟的购物场景中展开角色对话和冲突解决,从而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利益主体在合理消费中的立场和观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依托问题促进思考,深化课程知识理解
依托问题驱动学生思考,有助于减少其学习难度,同时还可以更好地深化学生的理解和认识,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所学知识内容的理解和认识,使其更好地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这就要求相关单位能够积极地做好多方面的设计和分析,提供给学生必要的发展支持,促使学生产生对道德与法治问题的深层次思考。需要予以重点关注的是教师为学生准备的各种问题要带有充足的挑战性以及丰富性,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道德与法治问题,从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体验。多重问题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还能够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其在面对复杂情境时能够做出理性的判断和决策,此种方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还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为更有效地贯彻落实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助力。
我在为学生讲解“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的时候,提出一系列有关吸烟、酗酒和吸毒的问题,如“为什么有些人会选择吸烟、酗酒或吸毒?”“吸烟、酗酒和吸毒对个人和社会有哪些危害?”“如何拒绝他人的吸烟、酗酒和吸毒行为?”借助引导学生思考此类问题,激发学生深层次地认识吸烟、酗酒和吸毒的原因与后果,拒绝各种不良诱惑,在潜移默化中推进学生综合成长,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促使其逐渐形成各种正向的思想认识,在无形中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期间还可以将问题作为关键支撑,引导学生展开角色扮演等活动,促使其在模拟情境中尝试不同的拒绝方法,逐步增强学生群体的自我保护能力,此种教学活动有助学生逐渐形成对道德与法治问题的认识,同时还可以逐渐提高学生抵制外界诱惑的能力,从而更为有效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挑战。
三、延伸课后实践活动,充实道德与法治体验认识
引入课后实践活动,这是充实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教学途径,课后实践活动可以促使学生将课堂内所学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全部融合到现实生活中,深化学生对各种知识内容的理解和认识。通过参加实践活动,学生既可以巩固在课堂内所学知识内容,还可以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养成提供充足保障,更好地推进学生将道德与法治理论转变为实践行动,进而在无形中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赋予学生更为优质的学习体验,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其认识,这将会强化学生的认识,带给学生事半功倍的学习体验,当课后实践活动能够延伸拓展到学生的家庭,自然可以驱动其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强化和社会的互动交流,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为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的形成提供更为全面坚实的支撑,在无形中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我在为学生讲解“少让父母为我操心”的时候,尝试为学生安排系列和家庭关系以及责任相关的实践活动,如组织并引导学生融入家庭义务劳动中,包括清洁家具和照顾姐妹等,让学生能够领会和感知家庭责任以及团队合作的重要意义,除此以外,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自主地承担家庭中的小事,包括收拾书包以及整理房间等,引导学生帮助减轻父母的负担,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性。另外,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社区义工活动或参与公益项目,让学生深入社会,体验为他人、为社会贡献的快乐和成就感,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四、转化课堂教学思想,落实分层教学目标
将课堂教学思想转变为实际行动,落实分层教学目标,是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效果的重要策略。分层教学目标指的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能力特点,设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水平。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分层设置教学目标,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安排和教学实施。保证每位学生都可以获得全方位的成长,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每位学生的潜能,进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为教育公平和教学质量的同步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支撑。
我在带领学生学习“父母多爱我”的时候,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和认知水平,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重点讲解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付出,并通过故事、图画等形式向学生传递父母之爱。对于年龄较大的学生,进一步探讨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和要求,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此外,还可以通过分层设置不同的教学活动,如游戏、小组讨论、作文等,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体验和表达对父母的爱和感恩之情,从而达到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的效果,带给学生充分的支持和保障,在无形中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的理解和体验,此种分层教学的有效执行,既可以帮助学生满足多元化的学习需要,还能够有效地彰显学生的学习潜能,为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同步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依托主题角色扮演,强化对所学内容认识
当教师能够为学生设立具体的主题,如家庭、学校、社区等,以及相应的角色扮演情境,便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道德与法治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认识,推动其对所学知识内容的理解和运用,保证每位学生都可以获得更为深入的语文学习体验。在角色扮演中,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家长、学生、警察、法官等,根据设定的情境进行表演和互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同时,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还可以感受到不同角色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从而更加深入地认识道德与法治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我在带领学生学习“网络新世界”的时候,组织学生进行网络安全角色扮演活动。设置了不同的情境,如遭遇网络欺凌、分享个人信息、识别网络谣言等,让学生分别扮演受害者、加害者、警察等不同角色,通过互动和表演来体验网络世界中的风险和挑战。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引导学生讨论网络安全知识和技巧,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如何辨别真假信息等,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依托主题角色扮演的有效支撑,学生既可以形成对网络世界的复杂性以及多样性的认识,而且还可以深入认识网络安全知识的存在价值,为自主地维护自己的权益,积极参与到网络安全的维护行列中。
六、推进家校合作,运用家庭教育力量
家庭是孩子最初的教育场所,家庭教育在塑造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则是学生的首任教师,因此加强家校合作,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力量,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至关重要。在家校合作中,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讲座等形式,向家长传递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理念和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生教育过程。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让家长亲身感受学校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增强学生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和信任。通过家校合作的共同努力,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学校和家庭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作用,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育目标的共同实现,这期间教师需要全方位地发挥出自己的作用,构建家校合作沟通的桥梁,以此来推进家庭和学校教育资源的同步利用,从根本上推进教育目标的实现,此举能够从根本层面推进学生的深入成长,让道德与法治的育人价值得以全面彰显。
我在带领学生学习“家庭的记忆”的时候,设计了一个亲子互动的家庭作业项目。要求学生和家长一起回顾家庭中的重要时刻,如生日、节日、旅行等,然后让学生一同制作一份家庭记忆相册或家庭影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和家长可以一起挑选照片、回忆当时的场景、分享彼此的感受和经历。通过这样的亲子互动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亲子关系,还能够加深学生对家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结合,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家校合作的主题活动,如家庭义工活动或家庭主题讲座,邀请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社区义工活动,如清理环境、植树造林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乐趣和意义。
综上所述,对尚且处于成长初始阶段的学生而言,暂时缺乏成熟的心智,在许多事情上缺少基本的判断力,而课堂教学则可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渠道,方便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契合当前社会对优质人才的需要。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更是民族的未来,所以需要有对应的素质教育的支持,辅助学生快速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此过程中发挥着相当关键的意义,其能够助推学生避免各种负面诱惑的影响,促使学生逐渐获得全面发展。有鉴于此,道德与法治教师有必要展开深入且全面分析,更好地确定课堂教学科学有效的提升策略,为学生的深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