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娟
阅读是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环,这一点所有的老师都毋庸置疑。那如何从一年级开始就做好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工作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跟大家分享。
跨入小学的大门,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上可谓是百废待兴,学习习惯要培养,识字量要增加,书写上基本笔画要掌握……这么多重要的工作中,笔者首先关注的是学生课外阅读良好习惯的培养。
首先,是一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怎么读的问题。一年级的小学生活泼好动,要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就要让他们定下心来,有耐心去阅读,那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何让学生定下心来呢?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采用大声朗读的方式,同一个内容,大声朗读上10遍。有些家长或同行会认为同一个内容读10遍太枯燥了,其实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非常有必要。一年级的学生识字量有限,同一个内容,拿到手之后前面三遍基本上是在熟悉内容,有些不认识的字,还需要费力地去读拼音,拼读之后要把这个字放到词语语境中读通顺,因此前面3遍基本上是在疏通,后面的7遍是由疏通到读正确,再到读流利,没有10遍那是达不到相应的效果的。将同一个内容朗读10遍,不仅是把所读的内容读通读顺了,学生更是有了自己的初步理解,更主要的是这些规范的语言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在幼小的心灵播撒下文学的种子。
如何让一年级的学生耐心地读上10遍呢?第一次引导学生朗读,一定要在课堂上。学生读完一遍,老师就让学生在题目下方工整地写上一个“1”表示,以此类推,读完10遍后题目下方就出现了“1-10”这一行数字,老师就很真诚地进行肯定,你认真地将这个内容朗读了10遍,是一个能坚持、有耐心、又很诚实地学生,老师要送你坚持星、耐心星、诚实星,当老师郑重地给学生额头贴上三颗五角星的时候,每个学生都是雀跃的,其实,这就是一种仪式。这种仪式要发挥最大化的作用,更需要回家后家长的强化。请相信任何一个额头上贴了三颗五角星的学生都会成为家中的小明星。老师一定要联系家长,询问三颗星的来历,耐心听完后强化三颗星的意义,并趁热打铁继续让学生对放学后需要诵读的内容读上10遍。如此第二天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朗读10遍再次进行强化表彰。一周,两周,三周,21天坚持下来,好习惯不养成都难。
其次,一年级的课外阅读非常需要老师的引领。笔者所在的小学,班级中有一半左右的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很多家长并不擅长如何指导学生,只知道按照老师的要求让学生读。那如何在朗读的方式上让学生更有兴趣呢?在教学中我经常会引导一年级的学生边打拍子边朗读:“一二三,爬上山,四五六,翻筋斗……”随着小手有节奏地打拍子,学生不仅是朗读一首儿歌,更像是吟唱一首有节律的歌曲。在这过程中他们动手动脑又动口,所以读来兴趣盎然。同时以打拍子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朗读,也有助于帮助学生控制好朗读的语速。笔者所教的班级,不管是早读课,还是语文课,上课后的两三分钟都能够听到学生朗朗的读书声,伴随着节奏清晰的打拍子声音。
第三,选择合适的朗读内容。朗读过程中反复作用于学生眼睛,耳朵,大脑心灵的是什么呢?是语言。新鲜丰富的语言就是滋养大脑和心灵的新鲜丰富的营养。一年级学生受成长环境和阅历所限,日常生活语言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于母语的需要。这种情况下,我指导学生从诵读各类儿歌开始。当时选用是《日有所诵》这本课外读物。书中的儿歌朗朗上口,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阅读,帮助他们增加词汇量,更有许多常识性的内容,还可以开拓视野和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在我们的朗读中,学生时刻受到心灵的滋养。读到“小蜘蛛,本领强,自己做个小吊床。风儿吹,风儿晃,甜甜美美把歌唱。小昆虫,心发痒,都想上去躺一躺。哎呀呀,上了当,成了蜘蛛口中粮。”这时候学生总是会心一笑,笑小昆虫的傻,也笑小蜘蛛的聪明能干,说不定在他们的脑海中也会编织一张智慧之网。读到“春天里东风多,吹来燕子做新窝。夏天里南风多,吹的太阳像盆火。秋天里西风多,吹熟庄稼吹熟果。冬天里北风多,吹的雪花纷纷落。”短短的4句话就将一年四季不同风的特点及四季代表性景物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同时还有许多充满童趣的内容,如《躲影子》体现学生玩游戏的情景,《穿裤歌》适合送给赖床的小家伙,一边诵读儿歌一边就穿好了裤子。《小黄狗上课》那心不在焉的样子像极了班中调皮的小豆丁,《半半歌》的丢三落四不就是一部分小马虎的写照吗?《羊,羊》教会学生认识动物主要特征,《大狗来了我不怕》让学生像爸爸一样勇敢,《妈妈的爱》让学生感知母爱的温暖无边……总之,在诵读这些儿歌时,学生发现跟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不就写的是自己或身边的朋友吗?顿觉亲切,喜爱之情油然而生。
在儿歌的滋养下,一年级学生识字量逐渐增多,有了一定的语感,到了二年级,我们的课外阅读内容丰富到童话、民间故事、寓言故事等情节生动的内容,让学生在曲折生动的情节中吸收营养。课堂上老师利用阅读课,给学生绘声绘色讲故事,当听得津津有味时,下课了,故事戛然而止。学生心里就像是猫抓般难受,下了课一定会围在老师身边继续问,继续看。这样,《亲爱的笨笨猪》《笨狼的故事》《会走路的树》《365个民间故事》《鼹鼠的月亮河》《森林报》《兔子坡》等各类书籍就悄悄地被学生知道了,买来了,带到学校来了,课间午间三三两两凑在一块儿看起来了。
疫情防控期间学生时断时续进行线上教学,此时,我们都有了更多的阅读时间。我充分利用网络带着学生想方设法开展阅读活动,开展《我给同伴讲故事》比赛,每个学生选定一个故事,或深情朗读,或自信开讲,拍成音频放到班级群。点开音频的同学们不仅听到了有趣的故事,更解了同学之间多日不见的相思之苦。有段时间,我们在网络上师生共读《洋葱头历险记》,学生一点按钮就听到老师亲切的朗读声。
每月朗读是我们坚持了两年多的活动。当时,我们的每日朗读时间由一年级的10分钟左右,提高到了20分钟左右,每个学生将每天的朗读上传到app中,老师抽样检查。当时发现总有很多学生读着读着就被书本吸引,忘记了时间,上传的音频少则20分钟左右,多则30分钟,40分钟。于是,每到月底,我会及时统计每个学生的阅读时长,坚持以月为单位给认真朗读的学生颁发读书奖状和奖品。
如果说一二年级课外阅读的主要作用在于增加识字量,丰富词汇量,培养阅读兴趣,那么到了三四年级,课外阅读的侧重点发生了较大变化。首先是阅读量的变化,由低年级的不少于5万字,增加到中年级不少于40万字;其次是阅读方式由朗读调整为默读;接着是阅读对象发生了变化,从低年级的儿歌、童谣、童话、寓言、故事等短小的内容,提高为阅读叙事性作品;第四是阅读要求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低年级只要求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对自己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想法,中年级语文的阅读为初步把握文章内容,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三年级上学期继续坚持每天课外朗读20分钟,除了每月给朗读认真的同学颁发奖状和奖品,更会及时进行班级分享。学生对本月的朗读内容、朗读时间、朗读感受做简单汇总。在某一个双休日,以接龙的形式发表在班级群内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学生会发现更多的好书,也会找到共读一本书的读友,更会在彼此的交流中暗下决心,下个月我要超过谁。所以,每一次的阅读交流分享都相当于一个好书推荐交流会。到下学期,则逐渐要求学生采用默读的方式进行课外阅读,同时以口述语音的方式,在app上发表当天阅读的主要内容,增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阅读互动。
坚持了两年多的每天朗读,让学生有了一定的语感,积累了丰富的词汇,语言表达能力更加顺畅流利。在口头表达能力飞速发展的同时,学生的书面表达也有了不断地进步。三年级开始有了习作,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所谓的习作畏难情绪,只要看到习作要求,就如拧开水龙头一般,滔滔不绝地开始表达。
四年级开始,为了更好地将课外阅读落到实处,同时向课外阅读要质量,笔者开始以课外阅读为契机,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此时,我采用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相结合的方式。四年级上学期选定了《裤子船长的故事》《游泳》《鲸鱼归来》《小河男孩》四本必读书,从9月到12月,每月一本。选读书目的内容则比较宽泛,只要是学生喜欢看的健康书籍都可以。
四年级的学生虽有了一定的阅读习惯,但是要坚持自主读完一本书还是个挑战。因此在读书前,我指导学生在阅读记录本上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阅读计划。内容包括书本共多少页,自己每天看多少页,几天看完,细致到每一天看第几到第几页。当学生完成人生中第一次阅读计划时,首先就有了成就感,老师在批改的时候也及时肯定。之后的每一天,学生根据阅读计划实施,当完成整本书阅读的时候,会得到更大地肯定。班中学生阅读能力不同,能力强的同学,三五天就可以将一本书看完,紧接着就进行选读书目的阅读,从做读书计划开始,乐此不疲。稍微弱点的学生,十五天或二十天左右也可以完成,这样就保证了必读书目的阅读。
在每日的课外阅读中,学生的阅读速度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概括,我跟学生开展了师生共读活动,老师读童书,还是经常会被书中的纯真善良所感动。第二天在批改学生的阅读记录本概括时,也就有了针对性地指导。读《裤子穿长的故事》一书时,学生的概括还处在初步摸索阶段,在不断地实践和反馈中,他们渐渐摸索到了一定的方法:概括时先确定时间、地点、人物,想想主要是哪件事。如果主体事件中还有一些具体事件,再去思考具体事件的内容,将诸多具体事件连起来,这就是当天概括的主要内容。到了《游泳》一书,概括逐渐上手,甚至越来越自信。
下学期我们选定了《雪地寻踪》《耗子大爷起晚了》《大熊的女儿》《爷爷的夏牧场》四本书作为必读书目,在延续上学期概括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进行优美句段的阅读摘抄。每天将阅读过程中自己最欣赏的两三句句子摘抄下来,简单写出自己喜欢的理由。每周挑选摘抄质量高的内容跟全班同学分享,阅读交流的形式更多样。阅读完《耗子大爷起晚了》,我们开展了看图猜情节的阅读分享,书中的简单插图引起了学生对颐和园的无限向往。《雪地寻踪》的阅读分享,则是进行雪地求生的技能交流,当时学生多么希望苏州也来场酣畅淋漓的大雪啊。《大熊的女儿》是大家最喜欢的书,书中的很多细节被大家找出来,以填空、选择、判断题的方式呈现在大家面前,这次知识竞赛竟然有好多同学是满分,可见阅读之用心。
书,是人类文明的长生果,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学生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聊天,在读书中积累语言,明白道理,开启智慧之门。如今,学生已经五年级了,阅读的要求、读书方法又悄悄地在改变,阅读带来的收获也与日俱增。在语文学习中,我们始终将阅读放在重要位置,并孜孜不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