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业质量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2024-07-01 20:54:45林俊华
新教师 2024年5期
关键词:学业质量作业设计小学语文

林俊华

【摘 要】本文基于学业质量层面,针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展开相关研究探讨,旨在全面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学业质量 小学语文 作业设计

“学业质量”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的一个全新的板块,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系统化、可拆解的标准支架,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了分层次评估,是高效测评与精准教学的重要抓手,是高质量作业设计的理论支撑。当下,一线教师应充分理解学业质量的内涵,以各学段学业质量描述中的相关标准为依据,科学设计作业,重构作业样态,真正发挥作业的助学功能,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一、明确目标任务,重构作业结构

小学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不同的语文要素,即目标任务。作业设计时,教师既要注意语文要素之间的垂直联系,掌握好年级和单元之间、单元和单个文本之间语文要素的排列顺序,同时也要重视每个语文要素之间的水平联系,把准每个单元语文要素的侧重点,对整组要素进行系统性的构建。

例如,“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是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这一要素指向第三学段“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学业质量标准,因此,这一单元阅读作业设计应当紧扣“借助具体事物”。教师在设计阅读作业时,依照这组课文的特点和先后顺序,将语文要素分解为几个相互联系的小点,从而构成整个单元的要素脉络(如表1)。每篇文章聚焦分解后的语文要素就是本课的作业目标,每课的作业应当是对目标任务进行细分后的落实,从课前预学、课堂共学到课后延学,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支架,并适时评价学习目标的达成度。这样一课一得,扎实推进,阶梯式作业推动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阅读、思考、理解、运用。

二、注重学业表现,优化作业内容

学生的学业表现直指学科的关键能力培养。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主要是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行培养,但对于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目标要求。如对于“体会语言文字的文化内涵”这一学业质量目标要求,第一学段提出要“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第二学段提出要“感受汉字的书写特点和形体美”“初步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初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第三学段提出要“感受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体会汉字蕴含的智慧”。从表述上看,它呈现了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也可以此为考察检验的标准,使学生随着能力发展,学业表现也随之不断上升。当然,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业表现,也可在进一步优化作业内容上来实现。

例如,“壶”这个生字出现在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巢”是四年级上册现代诗《秋晚的江上》要求认识的生字,依据第二学段“感受汉字形体美”“初步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的学业质量目标要求,学习生字“巢”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一见到“壶”这个字,就会让人联想起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手持茶壶,倾倒香茶细细品;或手持酒壸,倾倒美酒开怀畅饮。那么,当你看见“巢”这个字的时候,脑海里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请照样子写下来。

这项作业摒弃传统对生字抄写、组词等机械识记的方式,而是将“壶”字与人生情景相联系,构建汉字的认识情景,并以该情景为依据,让学生对“巢”字进行联想,还原其象征,并将其转移至学生熟知的情境中,构建其含义和意象。这样的作业精准对标第二学段学业质量目标要求,既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又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还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加强他们对汉字的认识和喜爱,领略中华传统的韵味。

三、融入生活情境,丰富作业形式

对于小学生而言,无论是认知能力,还是情感思维,尚未达到成熟发展阶段,因此,需要以更直观、更富有趣味性的情境创设,对学生实施科学引导,培养其学习兴趣,增强其情感体验。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一定要注意从学生的具体学情出发,将学生所熟知的生活化内容引入作业设计中,在丰富作业形式下达成循序渐进的培养目标,发展学生的关键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语文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增强实践探究能力。

例如,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一组以“金秋时节”为人文主题的文章,有古诗词也有当代散文。本组课文的学习旨在引导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神奇之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学习这组课文时,正值金秋,于是在完成本单元学习后,教师设计了一份“寻找秋的足迹”的综合实践作业。

秋天的落叶、秋天的雨、秋天的声音、秋天的味道……都藏着独特的秋韵。你一定也想用自己的作品展现秋天吧!请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在“采撷意”记录卡上完成你的秋之作。

画一画:用手中的画笔定格你最爱的秋景。

写一写:用摘抄的诗文表现独特的秋之美。

做一做:用剪贴的落叶留住秋姑娘的脚步。

其他:

这份作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去寻找秋天的足迹,把在秋天的所见所闻,先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可以用绘画、手工、超轻黏土等艺术形式呈现,可以搜集跟秋天有关的优美语句、诗文,还可以把自己的秋天见闻制作成小视频。然后展开小组分享,每个学生都说一说有关“秋天”的发现。最后鼓励学生再动笔写一写。学生的日记里不仅言之有物,而且有的学生还洋洋洒洒地写出了具有诗情画意的秋日风光,还有学生将春夏秋冬进行了对比,突出了对秋天的喜爱。无论在创意上,还是在文笔上,学生的作品都各有特色。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获得了全面提升。由此可见,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不仅要紧密结合课本资源进行延伸,还可将作业内容与生活中的资源相联系,从作业设计的形式和内容两方面进行挖掘。

总之,为了能够全面提升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质量,教师要以学业质量为抓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仅注重作业结构的横向贯通和纵向衔接,还要使课内知识进行有效的课外延伸,丰富作业内容,在重构作业结构下,进一步优化作业形式,使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呈现新样态,展现新功能、新价值。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鼓楼第一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学业质量作业设计小学语文
体育课学业质量评价的特征与目标设定
体育教学(2017年2期)2017-03-28 10:47:22
关于初中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综合评价的实践研究
运用学业质量检测数据,诊断与改进学生的学习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5:26:32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6:47:56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策略探讨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6:33:38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00:19:32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