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跨学科作业设计的思考

2024-07-01 20:54:45郑巧燕
新教师 2024年5期
关键词:跨学科作业设计小学数学

郑巧燕

【摘 要】构建小学数学跨学科作业应以数学学科知识为基础,不局限于各学科的知识内容叠加,还应结合各学科的特点,以此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 跨学科 作业设计

跨学科作业的设计理念是新颖的,这是实现学生基础知识全面巩固的关键路径。小学数学跨学科作业是以数学作业为基础,同时要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融合对接,作业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探索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与其他学科作业的有效融合,已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议题。教师积极发挥跨学科作业设计的导向性和驱动性作用,能够为学生扎实的数学基本功的形成铺设道路,为学生数学素养的逐渐形成夯实基础。

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面临的现状

在当前小学数学教育领域,教学实践正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尽管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数学作业的形式和内容往往较为单一,缺乏创新性。传统作业形式占据了主导地位,这导致学生往往在完成作业时重复机械性地练习,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拓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双减”政策的全面实施是以学生负担和压力的减轻为主要导向,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探索更加高效和有趣的学习方式。通过对小学数学教育界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笔者对跨学科作业的设计有了以下思考。

二、小学数学跨学科作业设计的原则

(一)内容融合性原则

小学数学跨学科作业设计应注重内容的整合。跨学科作业设计不能局限于知识内容的简单叠加,而应追求深度融合,使得不同学科间的链接自然而深刻,使得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够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思维方式。

(二)任务实践性原则

数学跨学科作业设计的学习任务要具体、清晰、可操作,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探索和实践。数学跨学科作业的学习任务可以有多种形式,如调查报告、实验报告、作品制作等。教师可以借助项目跨学科主题式学习的理念,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作业,让跨学科目标的实现更理想。这个过程是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动手实践、不断交流分析及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借助这样的实践性任务可以让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更为高涨,同时也能够让他们的沟通、协作能力得到全面强化。

(三)评价多元性原则

评价多元性原则强调在评估学生的作业时,教师应跳出传统的量化评价模式,转而采用多角度、多层次的评价体系。这种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更加注重学生如何将这些概念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整合,以及在此过程中所展示的思维深度和创造力。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评价多元性设计原则要求教师为不同类型的学习成果设定相应的评价标准。例如,对于融入文学元素的数学作业,评价标准应当包括数学逻辑的严密性和对文本理解的深度;对于结合自然科学的数学探究作业,则需考量实验设计的合理性与数据分析的准确性;等等。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还能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三、小学数学跨学科作业设计的案例分析

“图形的运动(二)”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内容,基于知识连续性、关联性与实践性的原则,设计数学知识内容、数学文化和多种学科融合的作业。充分发挥数学在汉字元素、建筑元素、艺术元素的价值和亮点,让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得以激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学习规律、知识掌握情况,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作业和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需要的实践性作业,力争集趣味、创新、拓展与挑战为一体的跨学科作业。

阶段一:融入文字元素,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在探究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这个目标时,设计“文字之演变”的作业:(1)请你查找资料,找出一些是轴对称图形的甲骨文,并把它的对称轴画出来。你还知道哪些文字可以看作轴对称图形?试着写一写。(2)见图1,根据已知图形的对称轴,尝试画出另一部分,并解释这两个汉字的意义。

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其独特的魅力一直受世界各国学者的青睐。这项作业在数学知识中渗透汉字文化,结合远古时期的甲骨文,让学生看到中国文字中神奇的对称之美。学生体验到人类智慧的光芒,潜移默化地传递丰厚的数学精神和文化价值。

阶段二:融入传统元素,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本单元的第二个目标:能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笔者设计以“华容道之奥秘”为主题的作业。华容道是我国传统的益智游戏,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这项游戏取自著名的三国故事,结合“平移”这一节课,对华容道的游戏适当进行改造,简化了棋盘上的棋子,设计了作业内容:(1)查找华容道的故事背景及游戏规则。(2)图2是简化的棋盘,思考应怎样移动图中的人物才能让曹操从华容道出来,并把平移的过程记录下来。

设计“华容道之奥秘”旨在通过中华传统益智游戏的熏陶,促使学生了解三国故事,让学生从直观、可视化、可操作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平移,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以及思维能力,让学生不只获得对知识的了解,更有另一番收获。

阶段三:融入美术、科学元素,发展学生创新意识

将小学数学作业和美术学科进行融合对接,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充满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学习机会,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1. 发展性作业:设计之美。

结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材“剪纸喜花”,了解剪纸的文化,感受图形的对称之美。布置任务:小组合作,给班级足球队设计一个轴对称的标志,并表达你的设计思路。学生在探讨、沟通、操作中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发展动手能力,感受数学的对称之美,提升创新意识和抽象思维,培养合作能力。

2. 实践性作业:大自然之神奇。

布置学习任务:(1)到大自然中寻找轴对称的叶子和花朵,带来班级给大家欣赏。(2)小组合作,请你用树叶和花朵尝试拼组一幅对称贴画作品。(3)剪出一个轴对称图形,到大自然中发挥想象,形成有创意的作品并拍照。作为生活实践题,要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更是从多方位横向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和欣赏美的能力。

四、小学数学跨学科作业设计的启示

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需求各异,作业设计应具有一定的弹性。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基本学情和能力基础,让跨学科作业的难度更为适宜、类型更为多元,这样也可以让学生的个性化诉求获得满足。

跨学科作业的设计和实施当然还需要不同学科教师的积极配合与协同努力,借助于团队工作的模式明晰核心主题,使得作业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能体现学科间的多元整合。

(作者单位:福建省平潭城关小学 责任编辑:宋晓颖)

猜你喜欢
跨学科作业设计小学数学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32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知识产权(2016年4期)2016-12-01 06:57:47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5:26:32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6:47:56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策略探讨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6:33:38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00:19:32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