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玲萍
【摘要】在新的数学教学理念下,如何有效提升初中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进而提升初中数学教与学的效率,成为初中数学教师认真探究的问题。文章以提升初中阶段学生数学素养为出发点,着眼于在教学设计时渗透数学核心素养理念,进而转变自身教学理念和评价方式,并积极地引导学生转变数学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以此来制定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策略的课堂教学体系。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引导;思维;评价
当今社会各界对数学的教育越来越重视,随之针对初中数学的核心素养理念也发生了变化,要求教师不断地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能够更喜欢学习数学,并能够熟练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数学作为重点学科,其核心素养的基础条件就是要求学生要有夯实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又需要学生养成更加高级的数学理念和数学思维。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立足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切实有效地开展数学教学。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概述
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在日常的课堂活动中完成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以及在练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相应的解题能力,还可以将数学的学习转变为学生的一种爱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过程中,首先能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能不断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还能够为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内容以及开展相关的研究和评价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数学的核心素养通常包括三个维度:(1)不断体会到数学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展示数学的文化价值;(2)逐步提高与数学相关的基本能力;(3)能够在学习生活中不断提高对数学的喜爱之情[1]。
二、在教学设计中突出引导
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学设计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初中数学教师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就应该从教学设计开始重视对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一个是有关于知识的学习,另一个就是素质的培养。教育的最终结果是要让学生能够更好适应社会的发展,不断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基于以上所描述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并重视数学的文化取向,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教学目标,同时也要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不断获得更多的学习乐趣[2]。
教师在课堂活动过程中需要设计开放性的教学设计,在学生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之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并统计相关数据。然后将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绘制相关的折线图,根据条件再寻找相应的函数模型。在课堂上教师就能够根据学生的探究成果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发现探究过程中的漏洞,以此来不断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自由式的探究学习模式,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解题的能力,长期坚持下去就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鼓励学生在课下寻找相关的数据,并制作折线图,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将知识的获取和文化的取向充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使得自己设置的教学目标能够用最有效的方式达成。
比如:在“统计调查”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过程中,许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形成了思维定势,不能够创新教学模式。许多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内容的时候,会以必考点为总方向,这就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够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深入了解,导致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并不完整,同时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能够充分有效地体现数学的核心素养这一理念。
三、在导入中体现价值观引导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利用课堂导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引导的过程中,首先自身应当更新教学理念,锤炼专业素养,将数学应用在实际生活当中。对于这一过程来说,只靠教师学习并转变教学理念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引导学生接受新型的数学学习理念。通过师生共同的努力,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活动的效率不断提升,以此来达到新课改的要求[3]。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过程中,许多教师也逐步意识到课改的关键就在于教师要不断结合学生的基础以及学习情况来改善自身的教学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的就是不断将自己作为学生的引导者,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成为主体,积极发挥自身的主人翁意识,从而让学生能够从心底里接受这门学科,积极学习这门课程。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学习不只是为了考试,更应该是为了让自己能够更加合理有效地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初中学生对自己所喜欢的事物更有浓厚的兴趣去学习,因此对于数学教学来说,首要的就是应该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并且不断挖掘数学的魅力所在。这也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内容之一,不断地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之情。让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知识,并将自己所学到的数学知识作为自己解决问题的工具,通过不断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此来有效地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因此在课程刚开始的时候,就可以选用学生更有兴趣的内容进行导入,比如可以利用小故事等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将枯燥的数字和定理变为生动形象的故事,不仅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也使得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比如,教师在对“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这一课进行相关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邀请学生一起讨论鸡兔同笼的问题。在课堂刚开始的时候,先向学生介绍这个问题的主要内容,然后再对学生进行引导,要如何运用相关的数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故事引导的方法进行课堂导入,不仅能够顺利完成这一课时的学习,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在解决问题中突出拓展思维
初中阶段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来说是承上启下的时间段,这个阶段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年龄以及心理都相应地开始变得成熟,接受知识的能力也要比小学生强一些。这就使得在这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知识以及技能更具广度和深度,学习新知识的速度也比较快。因此作为初中教师,就应该通过引导让学生向更好的状态和方向发展,让学生对知识重点和难点掌握得更多更牢固。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通过题组练习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4]。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知识讲解,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对于数学这一门课程来说,数学思维是其精髓部分,没有数学思维的教学活动就是一个空壳子,只能让学生学会基础的东西,但是不能让学生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耐心和热情,甚至对这一门课程产生了厌恶的心理。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数学思维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之一。有的教师认为在课堂活动中体现这一理念是非常困难的。其实不然,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教会学生运用推理、归纳、演绎和类比等方法,进行学习和解决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观点来对问题进行阐述,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为了培养和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教师不应成为课堂的主角,数学教师长期居于课堂教学的中心,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是不利的。初中生被动式地接受知识,会使得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究欲望和能力逐渐下降。教师在课堂活动过程中如果没有足够重视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就会使得学生不能够对数学产生更深厚的热爱之情,会让学生难以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这一门学科的魅力。因此,在当前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要按照新课改的要求,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该以学生为课堂活动主体,通过练习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并且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地探究和寻找新的教学模式,以此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5]。
比如,为了在教学中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有效拓展数学思维,就可以给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在一些桥梁的建设中,会采用三角形的钢架作为支架,这样的桥梁更加稳固,请问桥梁工程师为何要用三角形的钢架作为支架?请根据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解释。为了增加问题的形象性,可给学生展示下列图片: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就会发现有很多三角形支架。学生经过思考后,就会想到学过的数学定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如果不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对这句话就只是死记硬背,但是如果先向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并通过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然后再让学生去生活中寻找与此定理相关的事物,就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而且有效地强化了学生对此知识点的深入认知。当学生再遇到类似的数学定理时,就会自然而然地去思考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这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五、在学习效益评价上拓展评价
在传统的课堂设计过程中,教师首先了解并熟悉教材中的内容,然后将活动过程和内容设计成了固定的模式,有些教师在不同的班级讲课的时候,用的是同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设计的方法和理念与新课改的要求有所背离,同时也会让教师忽视了教学设计的价值取向这一标准。而学科的价值取向又是这一门课程教学所依据的主要内容和标准,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内容的时候,就应该从活动内容之中体现出学生学习成长的方向。对于数学这一门学科的价值取向来说,主要分为了两大类,一类是学习基础知识,另一类是文化的取向。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对于知识的获取基本上所有的教师都能够完成,但是对于文化的取向要求是一个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这就使得许多教师的课堂成为一个提高知识水平和应试技巧的场所,而考试成绩成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这是很常见的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该体制与当前新型的教学理念相违背。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需要引导学生的文化取向,通过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科学评价,来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益。
教学评价也是属于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在数学教学中应将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作为核心素养考核的主要方式。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考试是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这也是现在多数初中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原因所在。教学评价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项目之一。考试不能全面真实反馈学生的综合能力,只能局部反映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教师还需要在考核方式上加入学生对数学思维和文化取向的理解程度。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考核内容的时候,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不断地将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问题与数学知识联系在一起,从而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比如,教师在设计函数这一部分的考核内容时,可以向学生布置一道家庭作业题。要求学生自己培养一株植物,每天记录相关温度和生长高度的数据,然后进行绘图,并计算出相关的函数关系。学生在记录时必须做到认真、仔细,要本着严谨的态度,这样得出的数据才是真实的,才能正确列出函数关系式。通过解决生活中熟悉的问题,来提高学生的满足感和获得感,潜移默化之中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设计这样的作业,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提升了数学教与学的效率。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课堂表现是一部分,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也应作为评价的重要构成部分,这样才能使评价更全面和真实。
六、结语
对于数学课程教学来说,核心素养是遍布在这个过程的方方面面之中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应该开始渗透数学的核心素养理念,不断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并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最终达到新课改的目标。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应该同时将价值导向融入进去,不断地践行新课改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顾亚龙.数学核心素养的文化归宿[J].小学数学教师,2016(Z1).
[3]陈陶.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
[4]邓培培.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优化路径[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
[5]王秉杰.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J].花炮科技与市场,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