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家校结合背景下的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初探

2024-07-01 15:33王雪源
当代家庭教育 2024年5期
关键词:家校结合学习兴趣

王雪源

摘 要: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提升学习兴趣就是提升学生学习的内核驱动力。在家校结合共育的背景下,老师通过家长的协助,不仅能够多元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够深化学生的兴趣持续性发展,让学生以兴趣为出发点,更好地投身于学习中,并体会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使得学习效率事半功倍。本文总结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针对性地研究提高家校结合背景下学生学习兴趣的措施和方法,提出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途径,希望对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家校结合;学习兴趣;方式探究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4)05-0057-03

家校结合的实现,离不开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尽管孩子的大部分教育行为是在学校发生,但是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家校结合得到重视,才能更好地发挥家长的核心作用。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必须共同承担起教育责任,共同分享经验、共同进步、共同监督,才能够让孩子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家校沟通的方式更加网络化、信息化,拓展了家校合作实施的多样性[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家校结合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新时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教师和家长根据孩子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及时了解学生真的学习和心理状况,更加明确孩子的学习兴趣所在,从而能更好地从兴趣出发对孩子提供指导,提升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通过对学生兴趣的激发,让学生变得“想学、会学、主动学”。学校和家长通过更有效的家校合作,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探索适合的学习方式、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激发学生的内核动力,达到学有所成学有所乐的教育目标。

一、家校联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性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教学目标上有一致的方向,不断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既是家长的期盼也是老师的心愿。学校需要与家庭充分沟通,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开发和提升。

(一)促使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最大限度形成合力

家长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到影响学生学习习惯的根本因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和不良行为。对学生的学习习惯有了直观的了解后,家长需通过自身行为的潜移默化,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和环境,而教师要发挥教育引导作用,因材施教,为学生培养适当的学习习惯。家校朝着一个方向使劲,才能最大限度地形成教育合力,更好地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二)全面了解学生动向,有效弥补缺漏

部分家长和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孩子交没交作业、做没做题等行为尤为关注,但对孩子全面学习动向的了解却知之甚少。这种只重视学习成果、忽略学习态度和状态的做法,容易导致学生处于被动学的状态,习惯被家长和教师推着学习。通过家校合作,一方面,要加强家庭参与教育,家长要发挥榜样作用,以身作则,与孩子共同培养学习兴趣,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比如,当孩子沉迷手机网络时,能够及时纠偏,鼓励他发现学习上的乐趣,远离游戏和无聊的事。教师要在与家长沟通中,把握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动态,及时调整对学生的授课计划和方式,结合学生不同的学习进度。家长和教师双方全面了解学生动向,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达到有效地弥补缺漏,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三)更好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消除厌学情绪

由于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不同学生对学习知识的承受和心理调节能力各不相同,无论是家长和教师,都需要通过主动且良性的沟通掌握孩子的学习情绪和心理健康状况。家长要参与到孩子教育的过程中来,教师也要给家长提供良性的教育反馈,提高家长与教师的有效沟通互动。教师及时将学生在学校的差异性表现告诉给家长,家长给予孩子力量和温暖,双方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为孩子保驾护航。

二、家校联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提升沟通频率,找准学生兴趣不足的原因

高效的家庭教育方法,可以在学校和教师对家长的指导中产生。因此,家长和教师应该注意沟通的频率和质量。家长通过主动与教师进行沟通,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制定可行性的学习计划和方案。

有的家长从不主动找老师进行交谈,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以后就是教师的责任了,对孩子的学习做起来甩手掌柜。甚至还有的家长面对老师的主动联系,会产生厌烦的心理,认为教师多此一举的行为给他带来了麻烦,这样只会导致孩子处于一种不健康的监督状况。例如,孩子原本是喜欢课外书阅读,但是家长觉得会浪费时间,不如把阅读的时间拿来巩固课堂知识,长此以往,学生对作业和课堂知识的反感越加严重,而教师也不明所以,没有办法对症下药。只有父母通过日常观察了解孩子的兴趣趋势,同时结合教师对孩子学科的进度反馈,双方共同努力找到根本的原因,才能明确孩子学习兴趣不足的根源所在。

(二)关注学生心理,恢复学生对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每个学生的身体状况、心理水平、学习程度都存在差异性的状况,要想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要打造适应于个体教育计划,让学生既能掌握学习的知识,又能收获学习的成就感。教师需要和家长交流,共同商讨、制定学习的兴趣提升计划,恢复学生对学习的动力和热情[2]。

例如,当学生没有取得自己理想的学习成果,自身情绪低落的时候,如果没有得到家长的鼓励,反而是被家长责骂埋怨,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瞬间被浇灭,他们会认为自己对学科的兴趣和努力学习的实践,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不仅会失去兴趣,也会因为遭受责怪而产生消极的心理情绪。因此,只有教师和家长共同对学生的身心状况有明确的把握,才能够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家长及时将孩子的情绪反馈给教师,教师和家长共同拿出办法来进行调整,孩子的心理健康得到了重视,才能发挥个人的学习动力和热情到学习中去。

部分特殊家庭的学生,面对不好的家庭环境可能会产生自卑内向的心理,不敢于自我表现,甚至会因为担心被别人嘲笑而异常消沉,没有办法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并与家长进行交流,让学生摒弃自卑的同时,让家长给孩子营造积极乐观的家庭氛围。通过优化家庭关系、改善家庭的心理环境,打消学生的厌学心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承受学习中的坎坷和挫折。同时,教师也应当在教育过程中引导全体学习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摒弃一些陋习和不良言行。通过家长的不断鼓励和教师的包容,让学生对学校学习产生情感和期待,消除有可能产生厌学行为的不良隐患。

(三)积极参与学生活动,营造积极学习的氛围

学习行为不是单一的接收知识,教育行为也不是单一的灌输。提升学习兴趣的前提,是有积极的学习气氛和向上的学习态度。新时代的教育行为应该是丰富活泼的,家长和教师应该通过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趣味活动中,才能更好给学生带来寓教于乐的轻松体验。

比如,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小小的活动仪式,增强学生的知识体验感。在家庭中,可以组织家庭成员的知识竞赛,设置相应的奖惩机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或者是开展家校共读,家庭成员以形成固定的模式,每天陪学生阅读,每个人都可以对阅读内容各抒己见,让学生在探讨中发现不同角度下的阅读体验。

再比如学生在对待学习任务,有拖延、磨蹭或者在课堂上注意力分散等小动作的表现时,家长应当主动从家庭教育中找原因,审视自己在家是否经常要求孩子写作业的时候,自己却去玩手机、刷网络短视频、打扑克、大声说话等。孩子的行为习惯很大程度上是父母的影像体现,因此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要做好表率工作。同时良好的学习习惯也离不开教师的监督,课堂的学习行为和课外的学习思维,教师扮演的是绝对的领航员角色,通过教师正确把握良好学习习惯的方向,在父母的良好带动和示范下,使孩子能够具象化理解良好学习习惯的必要性,并且在二者的结合下找到适合自身的节奏。

(四)针对学科特点,增加实践活动提升兴趣

实践出真知,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领悟知识的真谛,要想提升学生的兴趣,就要创造相应的实践条件。教师应当结合学科的特点,制定可行的实践方案和活动,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执行力,让学生有机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不同学科的实践需要落实到不同的场合中。比如,新时代对学生的阅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想要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提升语文学习的乐趣,需要教师将课程讲好,同时能够和学生一起在课外阅读中找到共鸣[3]。教师可以组织相应的书籍阅读交换,分享对彼此感兴趣的书的见解和看法,鼓励学生给家长和同学们推荐书籍并说明推荐理由,让家长和学生都能够在实践中提升阅读的乐趣。

再比如,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其他学科也是同样的方法,通过学科的趣味实践的开展,让家长参与到课外的活动中。可以让孩子通过一些生活场景,商场购物、废品买卖、观察开水状态、观察植物生长、观察家用电器的巧妙使用等等的一些小实验,让孩子从中找到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对不同的场景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再通过日常的点滴生活,把孩子的周末、假期的休闲方式变成对学科知识的小实验,让孩子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同时加深孩子的记忆,延长孩子对相关兴趣的持久性。

三、结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持久性决定了家长和教师需在教育的全过程中携手共进,家校共育不能是昙花一现的亢奋,也不能是阶段性的一蹴而就,更不是临时抱佛脚的一时兴起,需要家长和教师共同投入极大的热情和精力来实现对学生的不断培养,以此来达到学习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的目标。

同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家长和教师要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协作中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兴趣是一项持续性工作,需要教师承担起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家长做好言传身教的示范,共同发力把学生的被动学转变为主动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在工作和实践中,家长和教师需要不断摸索从而磨合出有效地教育之道,需要不断深化教学手段、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并且不断地总结反思和自我改进,才能更好地实现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和提升,最终达到提升学习效果、全面发展的目标。

(责任编辑:陈娟)

参考文献

[1]李雪梅,周静,汪凌等.兴致勃发,趣味无穷——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师生问卷调查报告[J].教育科学论坛,2024,(04):57-59.

[2]江跃霞.家校共育助力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J].第二课堂(D),2024,(01):39-40.

[3]李莉,汪楚雄.混合式教学对于提高高职院校“色彩构成”课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研究[J].教学学术,2023,(02):28-36.

猜你喜欢
家校结合学习兴趣
家校结合:美国家庭体育作业的案例介绍与分析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素质教育下如何最大化展现班主任的价值
优化家校有效沟通的几条途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