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自然角创设与利用实践研究

2024-06-28 21:14周泽玲
新教育·综合 2024年6期
关键词:自然角实践研究

周泽玲

【摘要】幼儿园应如何创设和利用自然角,最大限度地吸引幼儿参与其中,持久地发挥自然角的教育价值?基于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中心幼儿园自然角活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与现象,围绕自然角创设与利用策略提出建议,旨在优化幼儿园自然角创设与利用,促进师幼与自然角的有效互动,推动幼儿园自然角活动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自然角;创设与利用;实践研究

自然角的有效创设与利用能促进幼儿与自然深度联结,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科学领域中多次建议让幼儿接触自然,如和幼儿一起通过户外活动、参观考察、种植和饲养活动,感知生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以及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的过程;结合幼儿生活需要,引导他们体会人与自然、动植物的依赖关系等。可见,自然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离不开自然的浸润。然而在自然角创设与利用实践研究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各年龄段自然角创设雷同;幼儿与自然角缺乏互动;自然角规则缺失,幼儿无序体验;幼儿的记录缺乏连续性与生成性等。因此,优化自然角创设,提升师幼与自然角有效互动显得尤为重要。

一、自然角创设与利用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我园自然角观察,发现教师在创设和利用自然角的模式上形式单一,自然角区域划分、动植物饲养以及材料投放千篇一律,每个班级的规则要求一致,记录表一致,不划分年龄的创设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自然角利用的有效性。自然角创设大致存在四类问题:

1.各年龄段自然角创设雷同

在幼儿园的自然角,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同一年级甚至是整个幼儿园的自然角内容基本雷同。例如每个班级的区域都有种植区、观赏区、水培区以及饲养区,种植区种植的植物大多都是各种豆类植物及蒜苗,而水培区来来去去都是绿萝和洋葱,观赏区则是家长们带来的常见的盆栽,有发财树、多肉等,材料的投放基本上一致,均有浇水和挖掘工具;在自然角边上有一项规则要求,图文结合,内容相同等。因为大多数幼儿园都是在春季和秋季创设自然角,而同一季节观赏与种植的植物是有共同性的,另外就是教师图方便,在创设自然角环境时借鉴他班创设模式,久而久之,大家的创设便雷同了,未能根据区分幼儿年龄段特点创设自然角。

2.幼儿与自然角缺乏互动

自然角为幼儿提供了一个非正式学习与体验式学习的场域,幼儿通过直接参与自然角活动,与自然角内的材料进行互动,从而建构起与这些物体的认知和联系。基于我园对班级幼儿与自然角的互动观察发现,在一日生活中,幼儿主动到自然角观察少之又少,偶尔有到自然角观察的多数为今天自然角增添了某种动物或者是教师带领幼儿有针对性的观察记录,对本园不同年龄幼儿与班级自然角互动频率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中小班幼儿主动与自然角互动的少之又少,基本是由教师带领幼儿到自然角给植物浇水,或是发现老师在打理自然角时过来看看而已,中班在自主游戏时,偶尔有个别幼儿会到自然角看看,做做记录,但持续的时间很短,接着就去参与其他游戏了。大班则是任务意识驱使,个别幼儿到自然角喂养动物,喂完就离开了,且每次来互动的人员也不固定,持续时间不超过5分钟,每天只观察到比较零散的互动现象,且基本上是“走马观花”式的观察、摆弄行为,缺乏深入互动,幼儿难以从中建构相关的经验。调查结果如表1。

3.自然角规则缺失,幼儿无序体验

各班的自然角环境创设中都有规则要求,但幼儿在日常与自然角的互动中,制定的规则要求并未起到任何作用,在幼儿屈指可数的几次与自然角的互动中幼儿还出现了“规则缺失,幼儿无序体验”的问题。幼儿大多是在自主游戏时间和过渡环节时间到自然角内观察动植物或操作材料,其体验活动在时间上、目的上都充满了随意性。例如孩子们新种植的蒜苗发芽了,刚发芽的蒜苗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每天都有幼儿为蒜苗浇水,有时候半小时内不断浇水,教师发现后组织幼儿观察,孩子们讨论一天只浇一次水,并做了浇水标签,但从幼儿之后浇水的行为来看,这些标签似乎并不起作用。

由此可见,教师虽精心贴了标签,但没有引导幼儿去理解标签的含义,也没有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照料植物的方法,无规则可言,导致幼儿与自然角的互动充满随意性,幼儿无序体验,无法从中建构正确照料动植物的相关经验,更难以领会自己对动植物健康成长的责任。

4.幼儿的记录缺乏连续性与生成性

记录是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等信息通过书写、绘画、录音、照片等方式保留下来,以支持信息更好地传递出去,是幼儿知识内化和输出的重要手段。随着课改演进,如今教师有意识引导幼儿将对自然角的观察通过表征的方式进行记录,但在观察班级自然角记录情况发现,有的班级自然角的记录本存放的区域,离自然角较远,孩子们用起来不方便;有的班级则象征性放了几本记录本,以小组为单位,共享一本记录本;有些班级的记录纸是小型便利贴,各班记录本内容基本相似;在翻阅记录本的过程中发现,多个班级的记录表内容相似,具有浇水、抓虫、拔草、晒太阳等标志,孩子的记录则是简单打钩就行了。

另外,并不是每天都有幼儿来记录,通常间隔两三个星期才会出现一次记录,而有些记录本在好几个星期前就停止更新了。随机向几名作了记录的幼儿询问后发现,幼儿基本上只知道哪张是自己的记录纸,但是所画的画要表达的意思都已经忘记了。另观察发现,孩子们记录之后,缺少了与同伴、教师交流、分享与展示的环节,幼儿的记录中所隐藏的兴趣、发现与问题也难以被捕捉,所以幼儿的记录既缺乏连续性,又难以据此生成新的活动。

二、幼儿园自然角的创设与利用策略

1.差异投放,从“雷同”走向“个性”

在自然环境创设中,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水平及兴趣点,做到有针对性的空间规划及材料投放。

同时,教师还可结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水平,对自然角的应用进行个性化调整。例如以饲养鸭子为例,针对小班的幼儿教师可以从鸭子的外形、鸭子本领、关爱鸭子为切入点,和孩子们一起探索鸭子的显性特征;到了中班,教师可以从鸭子的生活习性出发,了解鸭子生活需要;到了大班,针对鸭子的探索就会比较广阔,让幼儿讨论:鸭子吃什么会长大得快?给鸭子制定食谱,观察鸭子的饮食,做好记录;如何照顾好鸭子,想办法了解关于鸭子的知识。总而言之,创设和利用自然角不仅需要教师多方位思考,怎样投放材料帮助和促进幼儿与自然角的互动,更需要教师遵循幼儿的发展特点,打破传统模式,摒弃“雷同”模式,开启“个性”样态,让幼儿与自然角产生深度联结。

2.增强互动,吸引幼儿持续地关注

自然角创设好之后,要想改变幼儿的“三分钟热度”,使其积极参与、持续关注,让自然角“活”起来、“动”起来,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一是动静结合,激发观察兴趣。结合园所地理环境,让动植物体验不同场域的生长,例如班级种的太阳花由于阳光照射不充足,许久才开花,教师通过与幼儿观察探讨太阳花的生长环境,将班级的太阳花移动到阳光充裕的露台,幼儿为责任担当,每天可以到露台观察太阳花,记录太阳花开的数量,孩子们在观察中发现太阳花的生长规律之后,持续观察的时间变长了,次数也变得频繁了。在自然角饲养的小鸭子,除了有固定的鸭舍外,利用散步的时间和幼儿跟着小鸭子在园里散步,孩子们在与鸭子散步的过程中萌发很多关于饲养鸭子的讨论,喜欢观察鸭子在鸭舍和在户外的不同,不同的饲养方式助力幼儿的持续观察。

二是实时探究,与课程联结。及时抓住自然角观察的偶发事件,激发幼儿探究欲望,例如幼儿在记录中发现,周一来上学时很多植物都焉了,教师及时抓住这个“发现”,和孩子们探索怎样才能让植物每天都有水喝呢?从讨论中孩子们萌发自制自动喷水装置,在自制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次谈论改装到最后的完成。可见,自然角的探索与科学领域有了深度的联结,当然自然角中还需要投放些许低结构材料,让孩子们自由发明各类装置,以此促进科学、艺术与自然角的深度融合。

三是巧用材料,推进照料方法。在创设自然角的环境时,教师已经有意识通过卡片、图标形式让幼儿萌发照料动植物的情感,但由于投入和使用不当使得价值无法最大化,此时,教师应思考,如何巧用材料,基于儿童视角,推进幼儿积极参与照料动植物,例如给植物浇水时,教师可以发放扎红绳的小棍子,和孩子们商议,每浇水一次插上一根小棍子,帮助幼儿记录浇水次数;当喂养小动物时,在动物房舍边上创设一块喂养栏,孩子们喂投一次贴上一个笑脸,每周一更换,有了明显的、易于幼儿操作的辅助材料,能够激发幼儿照料的兴趣,从而引发他们的持续关注。

3.共建规则,促进幼儿有序体验

幼儿园自然角规则建立是促进幼儿有序体验的保障,摒弃以往以教师为主导的规则要求,拾起师幼共同创建的规则,孩子们更容易遵守大家构建的规则约定,例如在照顾动植物的讨论中,提出:怎样才能把动植物照料得更好?通过讨论,孩子们制定了“管理员”的职责,分别设定“动物管理员”“植物管理员”及“工具管理员”职责,从周一到周五安排对应管理人员,孩子们自行创设“照料记录表”,孩子们的想法很有意思,从管理员中又出现了浇水担当、测量担当、松土担当等各种职务,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做的事情,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孩子们在照料的过程中虽然也会出现各种突发事件,但是都有助于提升幼儿的自我责任意识,自然而然就形成有序体验了。可见,基于儿童立场,师幼共建规则能促进幼儿有序体验。

4.巧做记录,支持幼儿多角度观察

有了环境的支持,通过多元记录的方式促进幼儿与自然角的互动频率,从而使自然角融入一日活动中,对此,教师可从两方面入手进行改善。

一是拓展记录内容,摈弃以往的具有图标的记录样本,提供白纸鼓励幼儿即时贴,让幼儿自主活动想怎么记录就怎么记录,例如幼儿可以记录自己种植的蔬菜高矮长度,也可以对花期进行记录,可以记录饲养动物的饮食,教师创设相应的区域供幼儿张贴记录,随机捕捉幼儿探究兴趣进行分享和推进,获取更多观察经验及助推幼儿与自然角的互动。

二是提供记录支架,支持幼儿多角度观察。在自然角记录过程中,我们常用到以下几种记录方式,例如倾听式记录,这是最常见的记录方式,通过孩子的描绘,教师倾听并及时用文字记录,帮助幼儿厘清记录过程,在倾听并记录过后念给孩子听,让孩子再倾听,促进幼儿表达和思维发展。又如图表记录,这是一种简洁概括的记录方式,教师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和幼儿一起应用符号来表示动植物的变化过程,梳理和提升幼儿概括能力。再如照片式记录,是如今教育教学常用的手段,以时间为轴,把图片粘贴在记录本或记录墙上供幼儿观看,促进幼儿与墙饰互动。还有对话式记录,即教师可将幼儿的记录本在班级中展示,激发幼儿猜想、讨论,引发共鸣,使得记录有更深入的延伸。多样记录不仅丰富幼儿记录方式,能激发幼儿多角度观察,更能促进幼儿的表达能力。

总之,有效开发自然角的创设与利用能够推进幼儿与自然互动频率,提升幼儿与自然深度联结的教育价值,在创设与利用的过程中一定遵循儿童视角,使幼儿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和自然角的乐趣,让他们在自然角中获得全面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颖.在自然角观察中提高中班幼儿的记录能力[J].上海托幼,2021(9).

[2]沈丽萍.在种植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J].上海托幼,2020(12).

[3]朱勤.在自然角中培养小班幼儿的观察能力[J].上海托幼,2021(Z1).

[4]肖燕萍.从“自然角”看教师的课程领导力[J].上海托幼,2022(Z3).

[5]茅秀君.幼儿园自然角的开发与利用策略[J].上海托幼,2020(12).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专项课题“基于园所自然环境下的幼儿亲自然教育实践探索”论文,课题编号QJH202210004)

猜你喜欢
自然角实践研究
与自然相约和自信牵手
小小一角 玩法无限
精彩自然角 乐活种植园
谈基于自然角创设的幼儿自主观察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导向”的税法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