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模块·单元:结构化课程体系的校本化实践

2024-06-28 21:14曾东槐
新教育·综合 2024年6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核心素养

曾东槐

【摘要】深圳市宝安区弘雅小学在“五育并举”的政策导向下,从课程体系设计、课程模块整合、学科单元重构三个层面出发,形成了“三弘三雅”结构化课程体系的校本化实践,包括构建“三弘三雅”课程体系、“弘智”数学模块的课程整合,以及“数学好玩”单元的深化实施,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课程体系;校本化实践;核心素养

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未来学校的建设必须以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课程建设为支撑。深圳市宝安区弘雅小学紧跟时代进程,基于“五育并举”育人导向,从“课程体系设计—课程模块整合—学科单元重构”三个层面,形成了系列化的校本思考与实践,走向未来学校建设。

一、“三弘三雅”课程体系: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课程创生

弘雅小学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构建“三弘三雅”结构化课程体系,坚持素向导向,体现育人为本。突出课程内容结构化,探索主题、项目、任务等内容组织方式。在横向上将课程分为单元式课程、拓展课程和特色化课程。单元式课程涵盖学科核心单元、跨学科实践单元。在学科核心单元课程中将小学阶段的11门国家课程分成六大类,即艺术类(弘美)、健康类(弘毅)、数理类(弘智)、语言类(雅言)、品德类(雅品)、实践类(雅行)等,以任务式、核心概念式、主题式、项目式等方式将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实施(见下页表1)。

在跨学科实践单元中落实“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将全员参与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学科拓展单元中实施,开展各学科知识的延伸学习。特色化课程是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丰富学习资源的校本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

身的兴趣特长、成长需要,自主选择特色课程。学校还结合六大类课程,开展能充分体现学校文化特色的“传统文化节”“书香节”“数创节”“艺术节”“体育节”“生活节”等丰富多彩的校园节日课程。

二、“弘智”数学模块: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整合

在课程与教学走向未来的过程中,应该改变传统知识堆砌式呈现,更加注重对各模块课程的整合融通。“弘智”数学模块创造性地从“单元式课程”“拓展课程”“特色化课程”三大部分对“小学数学”进行课程整合,以“数学思维”为核心,引领学生在思中学、思中行、思中创,实现国家课程创造性实施的目标。

1.“弘智”数学模块的结构优化

基于北师大版教材的 “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通过“思中学”“思中行”和“思中创”这三个视角,学校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尝试,如表2(见下文)。

2.“弘智”数学模块的内容设计

首先,基础课程创造性统整。在现有国家课程框架下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进行学校本位的课程整合以及教材的校本化处理等,使课程对教师和学生更具有适切性,更好地实现国家课程的目标。学校

将同类数学知识进行“统整性”设计,以“单元”教学的方式进行课程重构,在现有的学科整体框架下通过调整内容呈现的顺序、形式,拓展和补充学习资源,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等途径,将数学教材的内容开发成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内容。其次,拓展课程个性化设计。拓展课程是结合学校的六大领域课程,作为基础课程的补充进行设置的,是对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调整、补充,属于学生必修课程,在全校开设数学融合课,在低年级开设活动课、中年级开设数学作文课、高年级开设思维训练课。最后,综合课程特色化生成。综合课程注重学生的体验、实践,将数学与各学科、各领域内容整合,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开发无边界课程,把学与做有机结合,展现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根据数学学科实践活动的内容和课型的不同,将其进一步划分为故事类、游戏类、操作类、思维类和实践类等课程。

3.“弘智”数学模块的实施范式

为了更好地在“弘智”数学课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将小学数学课堂分为四个类型,即新知探究课、整理复习课、评价反思课、实践应用课。从四种不同课型的角度,具体地思考、建构和实践善思数学的课堂教学范式。在新知探究课中建构起“情境呈现—问题探究—总结提炼—尝试应用”的教学流程;在整理复习课中建构起“材料驱动—回忆再现—沟通联系—应用提高”的教学流程;在练习评价课中建构起“集中练习—检查情况—分析错误—改进方法”的教学流程;在实践应用课中建构起“提出问题—活动探究—展示分享”的教学流程。

三、“数学好玩”单元:深化学生的课程重构

未来教育的基本着力点和重要支撑,是构建和创生能适应未来社会和人的发展的课程样态。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北师大小学数学教材依据课标要求,编写并丰富了“综合与实践”的内容,形成“数学好玩”单元。学校对小学数学“数学好玩”板块教学进行了系统化、体系化的研究,研制出“融—联—化—展”创造性实施的课程方案(图1),对应指向课程的四个关键要素:“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融”即对课程目标的表达,融活动、探究、实践于一体,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中积累活动经验;“联”即对教材进行拓宽、联结和重组,通过挖掘教材中的“数学好玩”内容、拓宽“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内容,开发系列课程;“化”即不拘泥于常规,探索将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的实施方式;“展”即表现性评价,突出对学生的表演、展示、操作等过程,进行学习表现的评价。

1.开发活动课程

为了让学生对数学有着持续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真正感受数学的好玩,提供更多积累活动经验的机会,尝试开设“数学好玩”校本课程“小学数学活动课”,每周每班一课时,陪学生一起玩数学。通过挖掘教材中的“数学好玩”内容、拓宽“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内容,并积极联系生活实际,从“游戏类”“操作类”“思维类”“故事类”“实践类”五个类别,配合各年级数学教学进度,开发“数学好玩”校本课程—“小学数学活动课程”。

2.优化教学实施

以“夯实学科基础”“促进自主学习”“助推生活实践”为拓展课程育人目标,从宏观、中观、微观构建五个教学原则、五个教学策略和“提出问题—活动探究—展示分享”的教学范式(如图2),转变教师的惯性做法,实现课堂转型,全方位促进小学数学“数学好玩”教学有效落实。

3.创新教学评价

突出对学生的表演、展示、操作等过程,进行学习表现的评价,用等级表示“数学好玩”板块必要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学习过程的状态,用描述性评语进行“数学好玩”学习的综合性评价,并以量表的形式呈现评价结果,使评价能让教师、学生本人、同伴和家长更为全面、具体、客观、准确地了解小学数学“数学好玩”的学习情况。结合数学学科“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等核心素养,进行等级和描述评语相结合的评价设计。在实施每个“数学好玩”教学之前,将学习内容进行评价指标设计。

培养人的个性化综合素养与创新能力,重视人的核心素养与综合技能的提升,是未来教育的基本目标,也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弘雅小学结构化课程体系着眼于落实学校办学理念,把儿童的发展放在学校改革的核心位置,朝着“未来教育”方向,为培养懂过去、知未来的时代新人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计军,温国忠.课程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阵地[J].江西教育,2020(18).

[2]宗加银.“自胜课程”:基于文化育人视域的课程创生[J].教育视界,2019(21).

[3]王建明,江涛.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7.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核心素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