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明福 曾彩云
[摘 要]新高考改革、新课标与新教材的全面实施给县域高中英语读写融合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文章从英语学科素养中的语言能力视角出发,剖析新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一册Unit 1的一节基于读写融合的应用文写作课例,探讨在县域高中以英语学困生为主的课堂环境下开展读写融合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县域高中;新教材;读写融合;语言能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4)10-0041-04
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中出现了Reading for Writing这一新板块,读写融合的理念得到了正视和落实,要求学生完成语篇阅读后基于对语篇的学习和理解完成读后续写。尽管英语学困生在语音、词汇、语法、阅读、写作、听力等方面都具有发展潜力与培养价值,但是在生源、师资、教学等不完全均衡的县域高中,针对以英语学困生为主体的班级开展英语读写融合教学面临一定挑战。因此,文章结合文献研究以及剖析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选择性必修第一册Unit 1的一节读写融合复习课例,从语言能力的角度挖掘县域高中英语读写融合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高中英语读写融合教学现状
笔者在中国知网上以“读写融合”为主题进行检索,锁定“高中英语”的范畴,检索2018年到2023年的期刊、硕士论文、会议等,主要的理论视角包括核心素养、任务型学习、多模态话语分析,主要的研究内容为读写整合、读写融合、读写结合的活动设计、实践探究、应用策略等,如邓晓红的《基于核心素养目标的高中英语读写融合活动设计策略》;汤晓蓓的《核心素养培养下的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孙素青《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实践》;张雨欣的《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读写结合实践探究》等,但是,在对高中英语读写融合教学研究中,以核心素养中的语言能力作为切入点的文献比较少。
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县域高中部分英语教师认为以学困生为主的班级中,学生整体英语基础知识不扎实,应该先以词汇、句式、语法等知识为教学重点,待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与基本语言能力有了一定的积累和提高后,再开展阅读、写作等对其英语综合能力有较高要求的读写融合教学。显然,在县域高中英语课堂中,部分教师的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脱节,过分注重对原文本的解读和挖掘,读写融合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二、指向语言能力的读写融合教学
(一)语言能力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语言能力指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以及在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意识和语感,是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新课标的课程目标中将学生的语言能力目标描述为:具有一定的语言意识和英语语感,在常见的具体语境中整合性地运用已有语言知识,理解口头和书面语篇所表达的意义,识别其恰当表意所采用的手段,有效地使用口语与书面语表达意义和进行人际交流。
(二)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是高中阶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础文化课程,强调对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综合培养,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融合统一的特点,倡导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
(三)命题变化
新高考英语命题逐渐由知识立意向能力和素养立意转变,考查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渗透着对学生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考量。考查学生英语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也渗透着对学生语音、词汇、语法、语用、语篇和文化知识的考查。英语理解能力包括学生对口头和书面语篇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和作出反应的能力。英语表达能力指学生用英语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的能力,特别是在真实语境中传递与沟通信息、再现生活经历、表达观点、意图和情感的能力,主要考查学生表达的实际效果,包括运用词汇和语法表达特殊意图和效果的能力,兼顾语篇结构、文体特征、衔接性和连贯性等方面的准确性和得体性。
阅读是输入,属于理解性技能;表达是输出,属于表达性技能。教师要基于学生学情,围绕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活动与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引导学生通过参与知识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相关活动对原语篇的框架、内容、语言、衔接等进行深入的解读,如获取基本信息,发现文章的体裁、结构、写作手法,推断作者的态度、意图、价值取向,结合自身经验反思文本内容,为后续顺利写作搭建支架。
(四)读写融合
不少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有意无意地使用口述或写作的形式作为输出,比如retell the story,make a summary of the story in your own words,由此可见,教材中的Reading for Writing的来源是有一定的现实依据的。因为没有直接的语言输出活动作为驱动,单纯的阅读理解教学所输入的语言知识是静止的,语言知识没有继续转换为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 因此,输出不仅是学习的目标任务,还是输入、学习、 消化以及整个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原始动能。在设计读写融合的教学活动时,应以写作任务活动作为导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使其在阅读过程中积极汲取后续写作中会用到的知识与技能,让他们更好地将新知识和旧知识进行整合,并迁移到新的情境中解决新的问题,学练结合、现学现用、活学活用。阅读和写作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互动式关系,因此,在县域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展读写融合教学符合教学规律且意义重大。
三、基于读写融合的应用文写作之介绍杰出人物的课例分析
英语阅读与写作能力协同提高有利于培养高中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读写融合是高中英语新教材改革下的新课型,是高考英语写作部分读后续写在教材中的体现。因此,基于县域高中以英语学困生为主的课堂环境、学困生学情以及教学情况,以语言能力培养为指向,将读写有效融合,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优化教学流程,不断探索在县域高中开展读写融合教学和培养学困生的读写能力意义重大。
本课例指向语言能力,针对学困生开展了一系列不同层次、不同思维要求的读写融合实践活动:第一,呈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第二,检查前置性作业;第三,创设情境环节,利用幻灯片呈现杰出人物的图片,然后引导学生说出他们的姓名与成就,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主题语境的背景知识,同时呈现本节课的写作输出任务:2020年全国高考英语Ⅰ卷应用文写作,并抛出一个问题,即What information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is passage;第四,读写融合教学活动包括总结提炼文章的结构、主要人称、时态、描述性词汇(主要事件以及评价性词汇)以及衔接词;第五,写作、展示与评价;第六,欣赏范文以及积累语言知识;作业布置包括强制性完成作业和选择性完成作业。本课例具体描述如下:
【活动一】呈现教学目标。After this lesson, you will be able to:1. master some key words and useful expressions to describe a person you admire;2.learn to write an introduction about someone you admire;3.learn about the achievements of famous people and their good qualities.
【活动二】检查前置性作业以复习主题相关的词汇、句型,并展示学生围绕杰出人物制作的词汇思维导图,教师快速点评。
【活动三】导入新课、创设情境。首先,教师抛出问题(speak out someone you admire and their achievements)并组织小组讨论,接着教师呈现屠呦呦、袁隆平、爱因斯坦等六位杰出人物的图片并要求学生说出他们各自的名字以及成就;然后抛出三个问题Who is the person you admire?How to write an introduction about someone you admire? What information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is introduction?并组织学生讨论;接着呈现本节课的写作输出的应用文写作题目,即2020年全国高考英语Ⅰ卷应用文写作题目,进一步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明确了本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就是要读懂文章的相关要素,为后续写作做好铺垫。
【活动四】读写融合教学。
步骤1:呈现本单元主要阅读语篇,即The Man Who Change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Universe,让学生快速整体感知全文,包括题目是什么意思、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的首句如何翻译等。
步骤2:引导学生梳理概括本文的框架结构,包括三个部分。Part 1—introduction(name/occupation and so on;Part 2—major events(education;achievement;research;his real life);Part 3—ending。
步骤3:引导学生梳理文章主要时态与人称,即Person—The third person;Tense—Present simple & Past simple。
步骤4:梳理主要事件以及评价性词汇,如(1)Evaluation Words—admirable;committed;respectable; remarkable;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make great achievements;(2)Major events—obtain;insist;succeed;graduate from;be awarded the Nobel Prize;commit oneself to (doing) sth;with the objective of doing sth...
步骤5:引导学生梳理文章优美的句子,如(1)As for me, the person I admire and respect is..., who is often considered famous...;(2)Born in..., he has passion for..., studying...;(3)After graduation, he/she devoted himself/herself to..., succeeding in finding... which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4)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not only will his contribution help people get out of the difficulty, but also it will inspire more people to learn about his good qualities.
步骤6:引导学生梳理衔接词,如(1)point of view:in my opinion/as far as I am concerned;(2)summary:to sum up/in conclusion;(3)restating:in other words;that is to say;(4)listing;to begin with;what's more;in addition;(5)giving examples;for instance;such as...
【活动五】写作、展示与评价。给学生10分钟时间现场完成2020年全国高考英语Ⅰ卷应用文写作:你校正在组织英语作文比赛。请以身边值得尊敬和爱戴的人为题,写一篇短文参赛,内容包括:1.人物简介;2.尊敬和爱戴的原因。注意:1.词数100左右;2.短文题目和首句已为你写好。接着,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通过展示台展示学生的习作并要求学生结合给定的评价标准对习作进行评价,最后再补充和总结。
【活动六】欣赏范文和布置作业。教师要求学生齐读范文并理解吸收其中的语言以及写作知识,接着教师布置作业,包括(1)Compulsory homework (a must)——Rewrite your passage according to three elements;(2)Optional homework——try to write a historical figure in China.具体为2023年全国高考英语甲卷:你们学校正举办主题为“用英文讲中国故事”的征文活动。请你以一位中国历史人物为题写一篇短文投稿。内容包括:1.人物简介及事迹;2.意义或启示。注意:1.词数 100 左右;2.题目已为你写好。
本课例从前置性作业到最后的课后作业布置,教师紧紧围绕学困生的学情一步步搭建写作支架,设计了一系列指向语言能力发展的语言理解、实践应用和迁移创新的不同层次的、相互关联的、合乎逻辑的活动,在系统地搭建了学生读写融合的整体认知思路后,顺利地完成了写作输出。本节课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是一节高效的、符合学生实际的读写融合课。
四、指向语言能力的英语学困生读写融合教学策略
(一)深刻认识读写融合教学的意义
本课例中,读写融合教学实现了完美的融合,阅读属于知识输入环节,写作则是知识输出环节,以读促写就是以输入促进输出,读写融合就是输入与输出相融合,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读写融合教学模式有助于促进输入与输出相融合。
在语言学习中,读写能力是最基础的语言能力,二者紧密相连、密不可分。阅读有助于扩充词汇量、积累词块、句型结构、行文逻辑以及框架结构和写作素材等英语基础知识,写作则是将前期学习到的知识进行迁移转化,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更新教育理念,实现读写教学的融合
随着新课程、新教材和新高考改革的逐渐推进,教师也要研究各项新的政策、熟悉新课标和新教材,对自身多年来积累的教学经验、实践和教育理念进行综合分析。对学科教学,要认真研究基于新课标导向的新教材各课型设置的理念、目标以及教学策略,要多参加线上和线下关于新教材的研修学习活动,力争及时掌握各课型的教学方法,尽快适应新教材教学。在英语新教材中,读写融合课就是一个新的课型,它实现了读写的融合教学,结束了多年来读写分离的教学现状。在读写融合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之前不科学的观念与做法,围绕教学目标,基于学生学情,结合读写教学要求,对教学活动进行精心设计,让读写实现双向教学、协同发展,落实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发展,以上课例的设计就是最好的模板和证明。
(三)基于学生学情,优化教学活动设计
在县域高中依据以学困生为主的班级环境开展读写融合教学,教师要优化教学活动设计,大胆地对教材中难度太大的活动进行修改和调整,注重在读前创设情境,充分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设置一定量的前置性作业让学生储备一些相关的语言知识。基于最近发展区理念,教师在教学主要环节中要注重教学活动的灵活性、层次性,让更多学生能够参加到活动中,比如通过小组讨论、展示和评价等活动,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以上课例中,教师设计的各项活动难易程度较合适,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教学效果好,促进了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
(四)立足主题语境,把握读写融合规律
高中英语教材共创设了32个主题语境,知识涉及面广、语言内容层次深、文化内涵丰富,教师要反复研读教材并在写作教学中以教材中的主题语境为基础,设置基于主题语境的读写融合教学任务。教师在开展每个主题语境的读写融合教学时,要基于学生学情和读写融合教学的目标、要求及策略,精心设计各项活动,把每个主题打造成课例,让学生熟悉和把握每种主题下的读写融合的方法、策略和规律,这样学生的读写能力就会得到大幅提升,实现语言能力的综合发展。文章中所分析的课例,从教学目标的设计到最后的作业设计,都基于主题语境,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后就能很好地掌握介绍杰出人物的写作方法。
总之,在新课程、新教材和新高考的大背景下,教师在县域高中针对以英语学困生为主体的班级中开展读写融合教学面临一定的困难和挑战,文章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语言能力视角出发,剖析了一节读写融合的应用文写作课例,提炼出几点在县域高中面向英语学困生为主的课堂环境下开展读写融合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期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效率。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 刘旭涛.以读促写在西藏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西藏教育,2023(10):19-21.
[3] 刘琼.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英语教师,2021(24):82-85.
[4] 张雨欣.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读写结合实践探究[J].广西教育,2022(32):87-90.
[5] 孙晓慧,陈则航,潘琳,等.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实践探究[J].英语学习,2022(7):45-50.
[6] 陈君,唐紫悦.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读写结合课教学设计:以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二Unit 3 Computers为例[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7):191-193.
(责任编辑 黄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