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路径

2024-06-19 17:12:47钱文艳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初中地理思政教育融合

钱文艳

[摘 要] 文章以初中地理教学为例,在论述初中地理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初中地理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的路径:重视教材应用,丰富教育素材;创新教学方法,升华教育主题;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思政教育;加强师生互动,进行思想引领;开展实践活动,渗透思政教育。

[关键词]初中地理;思政教育;融合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4)10-0083-03

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在初中教学管理中全面开展思政教育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明智选择。地理是初中基础课程之一,在地理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着力挖掘地理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案例,可使地理教学更有价值和意义。初中地理教育工作者要认清自己肩负的重任,正视地理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必要性,积极探索地理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之路,将立德树人落实到底。

一、初中地理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意义

(一)体现教材特点,凸显学科价值

在学校教学实践中开展思政教育,是让青少年认清自己的使命、承担社会责任、贡献力量的重要举措。在新时代,思政教育被赋予新的内涵,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实现社会主义教育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初中地理教学内容虽然相对简单,但是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知识,蕴含丰富的思政教育内容,许多内容都具有思政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如初中地理教材中有中国环保、疆域的地理知识,也有东南亚诸国的地理知识,这些内容可以让学生发现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差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此外,初中地理课程还涉及人文关怀和国家安全教育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与思政教育深度契合。可见,将思政教育与初中地理教学相结合不但切实可行,而且可以体现教材特点,增强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和意义。

(二)促进学生发展,提高育人水平

青少年是宝贵的社会财富,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各个时期都十分重视青少年的思政教育。新时代,中国面临新的社会背景、新的发展要求,青少年群体深受市场经济、网络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方面日益多样化,部分青少年由于缺少辨识力和思考能力,出现了道德滑坡、思想认知错误等问题。在初中教学中全面开展思政教育,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要求[1]。地理学科研究的很多内容都与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紧密关联,蕴含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如我国的自然地理景观奇特、人文地理景观丰富、民族团结历史悠久,这些都可以通过地理教材呈现出来。在地理教学中融入、开展思政教育,让学生了解我国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引导学生认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发展空间,使学生认识到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责任和使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参与社会实践、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兴趣。这不仅可以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素养,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学习,还可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为国家培养更多可用之才。可见,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关注思政教育的融入,全面开展思政教育,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初中地理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的路径

(一)重视教材应用,丰富教育素材

地理兼具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初中地理教材虽然在编写上尚未摆脱传统编排体例的影响,但其内容却越来越丰富,教材所宣传的思想也更先进。此外,现在的初中地理教材蕴含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教材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发展特点相适应,地理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简单易行。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重视教材的应用和挖掘、丰富思政教育元素,促使地理教学与思政教育密切融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强化教学的思政教育作用[2]。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呈现相关内容,使地理教学、思政教育相辅相成,发挥教材的优势和作用,以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以“大洲和大洋”一课为例,学习有关大洲和大洋的知识,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在全球的地理位置和地缘政治意义,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感。此外,与陆地和海洋有关的思政元素非常多,许多都可以应用到地理教学中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全球视野分析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与邻国的关系,并结合历史、政治等学科内容展开思政教育。如在西方大航海时代,西方人陆续发现了许多新的大陆,但是随着侵略者的入侵,许多当地居民被侵略者屠杀、贩卖,陆地和海洋也被侵略者占为己有。中国人也有光荣的航海史,如郑和下西洋,但是中国人给周边国家带来的是商品贸易与和平,这是因为中华文化有强大的包容性,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今天,中国人仍有一个响亮的口号——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我们的脚下是行者无疆。我们热爱自己的祖国,也会一如既往,奋勇向前。如此这般,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创新教学方法,升华教育主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智媒体的出现,我国进入信息大爆炸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初中生可以借助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同时,他们也因为思想不够成熟,容易受到消极思想的影响。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新颖、有趣的事物更感兴趣。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将多种元素引入地理课堂教学中,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初中地理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如采用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来升华教育主题,让学生对学习充满期待。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可以教学方法创新为引擎,开展思政教育活动,以升华教育主题,使课堂更有活力。

如在“多变的天气”一课教学中,在讲述天气符号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两个视频短片:一个是在2008年春运期间,我国南方因大范围冰雪灾害导致部分地区断电的事件;另一个是2021年河南暴雨事件。然后结合视频提出问题:冰雪灾害、暴雨事件与哪些天气有关?这些反常的天气现象是否与人类活动有关?在南方出现断电问题、河南出现暴雨时,都可以看到人民子弟兵的身影,他们被称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我们该如何向他们学习?在遇到多变的天气时,我们该如何应对?最后,留出时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通过多媒体与小组合作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思想认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

(三)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思政教育

地理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地理理论都是在生活中发现的,许多地理知识在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用途。初中地理新课标主张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地理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在新课标下,许多一线教师就如何结合日常生活实例和学生经历,如何引入社会热点话题进行生活化教学这一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践表明,联系现实生活的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深入思考地理知识和社会问题,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公民素养和人文情怀。在地理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同样可以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引入相关话题,从而使思政教育更有说服力。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展开思政教育,让地理教学与思政教育和谐统一,相互促进。

如在“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这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中国地大物博,与多个国家相邻这一客观事实,引出“中国与邻国的关系”这个话题,如中国与韩国、日本、印度的关系。直至今天,周边国家对中国的态度一直都是不断变化的,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根本原因。当今社会上有许多问题都可以从地理、历史的角度去分析,这些都是开展思政教育的素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社会热点,让学生讨论区域合作、文化传承等问题,并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和国际形势,树立文化自信,提高理性思考的能力。

(四)加强师生互动,进行思想引领

传统的地理教学以教师为主,学生无论是学习还是练习,都要遵从教师的安排,这导致学生在学习时束手束脚,缺少主动性。初中地理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确定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初中生的身心还不够成熟,如果在地理教学中一味地让学生自己学习而不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的话,学生的学习很容易陷入复杂混乱的境地。因此,初中地理教学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加强师生互动,利用师生互动来引导学生。思政教育同样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教学智慧,通过创设互动氛围、设计互动环节、师生合作学习等,增强师生互动,使学生将学科知识内化为个人思想观念,转化为行为规范。

以“交通运输”一课为例,铁路运输在我国交通运输方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铁路覆盖了我国绝大多数区域,这一切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交通出行、旅游观光、城市化建设等问题,让学生识记我国重要的铁路干线、铁路枢纽和铁路分布格局,并从区域经济发展、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引导学生讨论相关问题,开展思政教育。如教育学生向基建工作者们学习,努力为国家建设服务;从资源开发、区域发展的视角,讨论环境保护的意义,让学生思考局部与整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相应的道德观。

(五)开展实践活动,渗透思政教育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不仅具有实践性,而且具有探究性。在地理研究和教学领域,地理实践是获取知识、发现真相的主要途径之一。初中地理新课标要求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并将思政教育渗透其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的理解,这也是地理教学与思政教育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明智之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可以借助实践活动开展思政教育,使学生在学习、应用地理知识的同时,提高思想认识和道德素养。

如在学习“河流”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拓展课外资源,借助相关书籍、纪录片、网络资源等,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项目式学习,以拓宽思政教育的空间。如让学生观看有关环保、大江大河的纪录片,针对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拓宽学生的全球视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师也可以结合当地的地域特色,如自然景观、民族文化和经济发展史等,制定详细的实践计划,让学生考察家乡的河流。基于实地考察,探究地方水资源利用、河流污染、水资源危机等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家国情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可强化两者的育人功能。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将地理与思政教育结合起来,深入挖掘教材,使思政教育真正融入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赋能学生终身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刘威亨.地理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新课程(下旬),2018(10):28.

[2]  王伟.地理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上旬),2017(11):74.

[3]  王晓瑜,赵明华,韩荣青.地理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1(10):14-16.

(责任编辑 陈 明)

猜你喜欢
初中地理思政教育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 06:16:36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现代出版(2020年3期)2020-06-20 07:10:34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