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哲 钟华胜 林天寿
[摘 要] 地理实践多发生于课堂以外,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有别于课堂教学。如何在地理实践中实现深度学习是学者、中学教师关注的焦点。文章基于深度学习理论对高中地理实践活动进行研究,呈现以校园气象实践活动为例的教学实施路径与环节设计。
[关键词]活动设计;校园气象;深度学习;地理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4)10-0086-03
中学地理实践(包括考察、实验、调查)是支持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是地理教学的重要方式[1]。目前的地理实践教学还存在浅表化、形式化的问题,难以为学科素养的进阶发展提供足够支撑。深度学习被认为是应对技术时代快速变革挑战的必然选择,是实现核心素养目标的有效途径[2]。深度学习理论源于课堂教学,近年来在地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逐渐增多。本文以校园气象实践活动为例,基于深度学习理论设计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探索地理实践过程中实现深度学习的路径与方法。
一、基于深度学习理论设计教学实施路径
深度学习倡导单元学习。开展单元学习有4个主要的环节:选择单元学习主题、确定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单元学习活动、开展持续性评价[3-4]。研究团队围绕4个环节,结合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程序,设计了主题为“气象科学”学习单元的教学实施路径,见图1。
单元学习目标依据课标、基于学情制定。持续性评价与单元学习活动具有关联性:一方面,持续性评价方案是基于单元学习目标和单元学习活动制定的;另一方面,通过持续性评价可监测、调控单元学习活动。单元学习活动的开展遵循科学探究的基本流程(如图1虚线框内所示),渐进采用3种探究学习模式:1.结构式探究,即教师主导,学生根据教师指示完成,如气象观测、获取数据;2.引导式探究,即学生在教师的协助下选择探究问题、设计方案等;3.开放式探究,即学生自主完成整个探究过程[5]。气象观测是项长期的学习任务,学生可能在观测、获取与处理数据的过程中产生疑问、形成问题,进而展开探究活动。阶段性学习活动是不断循环、相互反馈的过程。问题的提出和方案设计是活动的开始,在后续的探究过程中可以不断修改、完善。
二、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突破主要教学环节
实现深度学习需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彻深度学习理念,把握4个主要的教学环节。
(一)选择单元学习主题
深度学习强调有机整合学习内容,形成学习单元,单元的中心即为单元主题。学习单元应围绕某一核心内容来组织,激发学生深度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6]。气象是中学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具有培养核心素养的学科育人功能,在初中、高中学段分别有不同的课程内容和目标。“气象科学”单元学习主题以课标为依据,指向核心素养(主要是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的进阶发展。学习内容包含对初中、高中进阶学习的整体考虑,学习历时4个月(主要在高二下学期),是一个历时较长的大学习单元。
选择“气象科学”作为单元学习主题还有以下几点考虑:1.学校建有标准的校园气象站,并且长期开展气象观测活动;2.深度教学强调在真实情境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素养,气象观测活动具有较高仿真度,能提供良好的学习情境;3.素养的发展不是短期可以达成的,长期开展气象实践活动更有助于学生积淀素养(尤其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确定单元学习目标
针对本单元学习特点,教学目标应适当细化(分层、分维度)、具体化(包含达成的过程、方法、应达到的水平),并兼顾发展性(基于学情、指向素养进阶)与可行性。具体操作遵循以下3个步骤:第一步,围绕单元学习主题,将课标中相应的学科核心素养发展要求,从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分解、细化,明确各维度应达到的水平标准;第二步,诊断学生已有的学科水平、思维特点和发展需求,明确各维度的发展差距,设计分层细化方案,逐步达成;第三步,整合三维目标、并列阶段目标与长期目标,聚焦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最终制定单元学习目标(见表1)。
本教学目标的一大特点是并列长期目标与阶段目标。长期目标着眼于通过长期的实践体验,引发学生的感悟与价值判断,塑造学生的品格与价值观。阶段目标着眼于学科能力培养,每个阶段侧重能力的不同维度(例如,阶段Ⅰ、Ⅱ、Ⅲ分别侧重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分析解释能力),从阶段Ⅰ~Ⅳ同一能力的目标水平逐渐提高,分层设定、逐级推进,遵循前述的探究学习模式,体现由教师指导到学生的自主发展。
(三)设计单元学习活动
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深度、全面地参与学习过程,是实现深度教学的关键。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是有效开展单元学习活动的前提。研究团队匹配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组成任务群,以开放性任务为主,难度逐渐提高。“气象科学”单元学习任务见表2。
在上述任务中,任务1和任务2相对容易,任务3和任务4的难度较大,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具体表现为:解读任务要求,提供范例项目供学生参考,引导学生理解任务,提出设想;指导学生团队合作完成项目方案设计,教授相应的步骤与方法;指导学生选取有效的数据,选用合理的数据处理方法,科学分析数据处理结果。
(四)开展持续性评价
持续性评价是深度学习过程中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要环节。开展持续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监测与调控学习过程、反馈与指导教与学。表3为阶段Ⅱ的持续性评价设计。
该设计基于单元学习目标Ⅱ(见表1)和单元学习任务2(见表2)制定,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不仅评价学生学习的结果,而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行为。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在活动中起指导、帮助作用的程度(或者说学生自主探究、完成的程度)是水平划分的一项重要依据。
评价过程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单元学习活动开始之前,公开评价标准、说明评价主体;第二个阶段,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获取准确的评价结果,并及时反馈,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第三个阶段,组织汇报、交流、答辩,开展组内自评(评价小组成员的个人表现)、小组互评与教师评价,获得结果性评价。
三、结语
当前地理实践还存在重动手操作,轻科学探究的现象。有鉴于此,本文把研究重点放在观测之后的探究活动,关注提升动手操作能力之上的科学素养(包括熟悉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科学分析的思维、塑造科研必备的意志品质)的养成。与其他地理实践相比,依托校园气象站开展的实践活动具有许多优势:1.从时间上看,它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不会影响日常的教学活动;2.从空间上看,它有稳定的实践活动场所,可以长期开展活动,不需要考虑校外实践活动可能产生的费用、安全等问题;3.长期观测积累的大量数据还是开展科学探究的宝贵资源。截至2019年2月,全国已有92个由中国气象局和中国气象学会共同评定的“示范校园气象站”[7],可见,加强对指向深度学习的校园气象实践活动的研究是十分必要且有意义的。
本文是基于深度学习理论对气象实践活动的总体设计所做的探索,今后还需要在各环节不断深化、细化研究。同时,应加强深度学习理论应用于地理实践教学的系统性研究,开发校园气象实践校本课程。除此之外,还应开展相应的教学实验,分析教学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实效性,为不断改进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依据。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 张诗雅.致力于素养培育的深度学习:理念与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2018(3):68-73.
[3] 刘月霞,郭华.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8.
[4] 郭华. 如何理解“深度学习”[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89-95.
[5] 柯清超,韩光艳. 基于校园气象站的科学探究学习及其成效分析[J]. 电化教育研究,2008(7):64-68.
[6] 安富海. 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 课程.教材.教法,2014(11):57-62.
[7] 达月珍,陈静琳,杨周荣麟. 校园气象科学普及与青少年体制教育的融合研究:以昆明市校园气象站科普为例[J]. 科普研究,2020(5):97-105.
(责任编辑 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