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歌唱是最突出的音乐表现形式,也是最能直接体现音乐教学效果的方式。分析了歌唱教学的意义,系统总结了提高歌唱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指出教师可以运用流行歌曲来开展音乐理论教学,营造浓郁的音乐氛围来训练学生发声,利用音乐道具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教授学生呼吸技巧来帮助学生换气,以及增加舞台实践的机会来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关键词:小学音乐;歌唱教学;教学效果;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李琳(1985—),女,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龙潭实验学校。
小学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方式,而歌唱教学是音乐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教育中歌唱教学的效果,成为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现阶段的歌唱教学应该立足学生的知识基础,既要注重音乐理论教学,又要注重实践教学,以促进学生音乐素养和艺术表现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歌唱教学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发展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歌唱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如帮助学生理解音准、节奏、音色等,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通过学习各种类型的歌曲,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美和魅力,培养音乐理解和感受能力。歌唱可以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表达欲,使学生可以通过表演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和个性,获得音乐学习的成就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
(二)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和爱国情怀
歌唱教学在培养学生音乐情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指导学生表达和传达歌曲中的情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作品中的愉悦、悲伤、激动等情绪,提升学生的情感领悟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此外,歌唱教学也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一种途径。通过学唱一些爱国主题音乐或者民族特色歌曲,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我国民族文化的魅力,更加热爱祖国文化,产生民族自豪感,形成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促进文化传承。
(三)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和舞台演唱技巧
歌唱教学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和舞台演唱技巧方面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演唱技巧、舞台表演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生可以提高舞台表演水平。音乐表演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舞台形象、自信的演唱态度和适应不同舞台环境的能力,通过参加校内外的音乐演出活动,学生能够走上舞台,在展示才艺的同时培养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提升舞台表演能力。
二、提高歌唱教学效果的方法
(一)借助流行歌曲,加强音乐理论教学
在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选择小学生喜欢、适合小学生演唱的歌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和心理特点来挑选教学曲目。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教师可以选择简单、欢快的曲目来开展教学,如《让我们荡起双桨》《蜗牛与黄鹂鸟》等;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内容更加丰富、有一定挑战性的歌曲,如民歌、传统曲目或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歌曲。小学生通常喜欢欢快、节奏感强的歌曲,如流行歌曲、动画电影的主题曲等。对此,教师可从当下的流行音乐中选择一些学生熟悉和喜爱的歌曲来开展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选择积极向上的流行歌曲,传递社会正能量,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在选择适合的歌曲之后,教师就可以开展相关的音乐基础知识教学活动。第一是开展音符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音符的基本概念。对此,教师可以范唱歌曲,让学生模仿跟唱,使学生在模仿跟唱中逐渐学会辨认和演唱不同的音符,如长音、短音、半音、全音等。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歌唱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基本的音符符号,如音符形状、位置、音高、音时等。第二是开展乐谱教学,对此,教师可以选一些简单的、易于理解的流行歌曲乐谱,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乐谱上的基本符号。通过解读乐谱上的音符、节拍符、休止符等,学生可了解乐谱的结构和含义。教师还可以通过示范和互动,指导学生根据乐谱上的符号演唱,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乐谱,提高学生的乐谱认知能力。
(二)营造浓郁的音乐氛围,注重发声训练
音乐氛围在歌唱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借助各种音乐软件和设备来加强音乐氛围的营造。教师可以使用音乐播放软件,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音乐伴奏,帮助学生找到节奏和音调,支持学生更好地歌唱。教师也可以使用音乐制作软件帮助学生制作音乐,如录制声音、混音等。学生可以录制自己的歌唱作品,提高对音乐表演的认知和审美能力。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投影仪来展示歌词,使学生能清晰地看到歌词内容,更好地演唱;或根据歌词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促使学生更好地演唱歌曲。此外,教师还可以播放相关的图像、视频、动画等来丰富歌曲的表现形式,提升歌唱教学的趣味性和可视化效果。
在营造浓郁的音乐氛围后,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发声训练。唱歌之前往往需要做一些准备,这一方面可以防止喉咙受伤,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有更好的唱歌状态。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哼唱、清唱、轻吼等方式打开喉咙,做好唱歌前的准备工作。教师还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声音的调整以及共鸣发声练习,帮助学生感受共鸣,从而使歌唱更具感染力。教师可以通过示范,鼓励学生使用喉部共鸣、鼻腔共鸣等技巧,发出更饱满、明亮的声音。另外,声带的振动频率对发音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要注重教导学生声带运用技巧以及声带防护技巧。
(三)利用音乐道具,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音乐道具可以增加音乐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节拍器、手鼓、铃铛和编钟等道具可以让学生通过摇晃、打击、敲击等方式学习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利用音乐道具还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和理解节奏的概念。对此,教师可以利用编钟来展示节奏分割,或利用手鼓演示不同的节奏模式,让学生更好地感知音乐节奏;也可以利用节拍器来显示节拍的分割和强弱,或利用闪光灯的颜色变化来引导学生在特定的节拍上演奏、做动作。音乐道具可以拓展节奏训练的范围和方式。教师还可利用铃铛来开展教学,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节奏感和协调性。此外,一些具有特定节奏模式的音乐道具,如推拉乐器或摇铃等,可以帮助学生分解音符、准确记忆和表达复杂的节奏模式。
例如,在《我爱家乡,我爱祖国》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音乐道具来开展节奏教学,帮助学生认识节奏。《我爱家乡,我爱祖国》是一首非常简单的四三节拍音乐,曲风沉稳、节奏鲜明、歌词简单。教师可以借助节拍器或节拍器卡片来帮助学生认识节奏。通过让学生跟随节拍器的节奏拍打节拍,或者使用节拍器卡片让学生按照卡片上的标记进行击打,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四三节拍。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使用手鼓或其他打击乐器来表现歌曲节奏,例如按照歌词中的描述,让学生模仿长江流淌或黄河奔腾的节奏敲击乐器。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在有趣的音乐氛围中培养节奏感知力,加深对歌曲《我爱家乡,我爱祖国》的理解。同时,结合歌词,学生还能够了解中国的两大河流——长江和黄河,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教授学生呼吸技巧,使学生掌握换气技巧
良好的呼吸控制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出富有表现力的声音。通过正确的吸气和呼气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调节气息,使声音更加稳定。学生可以通过控制呼吸来达到渐弱渐强、起伏有致的音乐表达效果。适时释放气息能够传达出歌曲中的情感,使演唱更加生动。通过控制呼吸节奏,学生能够调整声音的明亮度、深度和饱满度,使演唱更富有个性和感染力。充足的气流和平稳的呼吸可以使声音更加柔和、圆润,避免声音过于尖锐。适当的呼吸间隔和呼吸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的节奏、速度和动态变化,使演唱更加准确和自如。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气息控制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气息控制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例如,在《蜗牛与黄鹂鸟》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音乐节奏来引导学生换气。这首歌曲是一首6/8节拍的歌曲,曲风欢快,比较容易演唱。首先,教师要教导学生正确的呼吸方式:通过深吸一口气保持腹部膨胀,而后通过口鼻缓慢呼气。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划分歌词,使学生明确在哪里断句,以便学生能在合适的位置换气。例如: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阿嫩/阿嫩/绿地/刚发芽。再次,教师要根据歌曲的节奏和歌词的停顿,指导学生在适当的时机换气。例如,在每个乐句结束时或者是歌词词意结束时,学生可以通过短暂地停止演唱来换气。最后,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来熟悉歌曲的换气位置和时机,使学生能够在适当的时间补充足够的气息,提高学生的换气能力。
(五)增加舞台实践机会,培养学生合唱能力
1.借助节日增加演唱机会
首先,教师可以借助音乐课堂,让学生在特定节日演唱相应主题的歌曲。对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合适的节日歌曲,激发学生的演唱热情,提升学生的演唱技巧。其次,在重要节日和庆典晚会上,安排学生演唱歌曲。对此,教师需要选择一些与节日主题相关的歌曲,让学生通过演唱来表达节日祝福。这样的演出机会能够让学生在一个相对正式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演唱实力,培养学生的舞台演出能力。最后,组织校级的演唱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演唱比赛。对此,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年级和风格组别,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参赛。这样的活动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演唱的机会,还能促进学生与其他演唱者的交流和学习,促进学生的成长。
除了开展校内活动,还可以开展校外的演唱活动。第一,学校可与当地社区合作,为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能参与各种音乐演出活动,包括社区节日庆祝、慈善义演或其他公共活动。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演出,不仅能够锻炼演唱能力,还能培养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第二,组织学生音乐会,为学生提供展示个人演唱才能的平台。学生可以自行选择演唱曲目,并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进行表演。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主性,提升学生的演唱能力。
2.借助合唱活动培养学生的舞台素质
合唱作为集体演出活动,对每一个上台的学生而言,都是极强的考验,其不仅考验学生的演唱功底,还考验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合唱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舞台演唱能力。
第一,培养领唱的领唱能力。合唱领队在合唱中扮演着统一整个合唱团的角色,其音色和肢体动作能够对合唱团的演唱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合唱领队的声音应该有明显的特色和识别力,清晰、响亮和发音准确,以便能够引领合唱团,感染观众。因此,教师一方面要选择适合领唱的音色,另一方面要加强对领唱演唱技巧的培训。合唱领队还需要学会利用肢体语言来丰富演唱效果,表达感情。因此,教师要注重教导领唱做肢体动作,使其能准确地传达音乐的节奏和情感。
第二,培养合唱成员的舞台表现力。一方面,合唱成员需要学会倾听,保持演唱的专注力,与其他团队成员同步;另一方面,需要注意其他声部的音色和节奏,确保自己在合唱中与他人协调一致。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合唱视频的方式,引导合唱成员认识个人声音,学会调整自己的音量和音色,以适应整个合唱团的音乐演唱需求,并与其他声部相互补充和融合。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合唱的节奏。合唱与独唱不同,学生无法单独控制节奏。因此,除了熟悉演唱歌曲,学生还要认真聆听领唱的演唱,在大型合唱中还要跟随指挥的指示。
三、总结
在当前的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部分学生难以掌握演唱技巧,导致歌唱教学的效果不理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小学音乐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着重从音乐理论知识、发声、气息控制等方面展开教学,并通过合唱训练来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提高歌唱教学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合理选择教学方法、教学设备以及创设教学环境,确保歌唱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杨小琴.小学音乐教育中有效提高歌唱教学效果的方法探讨[J].当代音乐,2023(12):79-81.
李凌.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文科爱好者,2023(5):113-115.
白皓.让小学生在歌唱教学中感受节奏韵律[J].读写算,2023(25):98-100.
沈美如.小学歌唱教学中多元体验活动的实践探讨[J].名师在线,2023(23):85-87.
王婷.用器乐辅助教学,用音乐落实“双减”[J].河南教育(基教版),2023(合刊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