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立德树人理念在高中教育中的普及,为解决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问题,以高中教育管理模式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在立德树人视域下的创新管理策略。以个性化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为切入点,探讨了教育管理模式的优化方案,强调灵活性和个性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中教育;教育管理模式;思考
作者简介:施黔群(1968—),男,福建省福清第三中学。
在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教育管理模式面临着挑战与机遇。尽管立德树人理念推动了教育目标的升华,但传统教育管理模式仍存在刻板、单一的问题。创新教育管理模式,满足个性化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的需求,有望为高中教育管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一、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教育管理模式的作用
(一)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教育管理模式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一管理理念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品德、智力、身体和艺术等多方面的能力,摒弃了传统的知识灌输,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学校管理者应注重学生的品格培养,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使他们在获得学业进步的同时,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高中教育管理模式需要突破传统的应试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具备在复杂社会环境中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这样的管理理念旨在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有创新力、有团队协作精神的综合素质人才,为社会和国家培养更有价值的未来领导者和创新者。
(二)注重个性化教育和因材施教
在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教育管理模式注重个性化教育和因材施教,具有深远的意义。个性化教育要求教育者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学科优势,以便制订差异化的教学方案。这种关注个体差异的管理理念旨在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助力他们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因材施教是立德树人理念下的一项关键任务,要求教育者能灵活运用教育资源,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这需要教育者善于发现学生的潜力和特长,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科设置和教学支持。个性化和因材施教的理念不仅强调学科知识的传授,还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教育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管理模式比较单一
首先,单一的教育管理模式可能导致教师对学科知识的过度强调,而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需求。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以考试成绩为评价核心,过分关注学科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对学生品德、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等素质的培养,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其次,单一的教育管理模式可能忽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学生在认知水平、学科兴趣、学习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而单一的教育管理模式难以实现因材施教。这可能导致部分学生因得不到有效的个性化教育而产生厌学情绪,对他们学习动力和兴趣的培养产生不利影响[2]。最后,单一的教育管理模式也可能使教育环境缺乏活力和创新。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单一的教育管理模式容易让学校教育陷入僵化,难以应对社会快速发展和变化所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二)教育管理制度明显滞后
首先,教育管理制度的滞后表现在对新兴教育理念和方法的不适应上。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创新,教育领域涌现出诸多新理念、新技术,如项目化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等,而一些传统的教育管理制度未能及时做出调整,无法有效地融入这些新兴教育元素,影响了学校教育的创新力和吸引力。其次,滞后的教育管理制度可能导致规范和标准过于僵化。传统的教育管理制度往往较为刚性,难以适应学生个体差异和多样化发展需求。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各异,但滞后的教育管理制度往往一刀切,使得一些学生在规范化的体系中难以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最后,教育管理制度的滞后还可能造成教师在专业发展上的困境。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和专业知识的不断丰富,要求教师保持敏锐的专业观念和主动更新知识体系。然而,滞后的管理制度未能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激励机制,可能导致教师缺乏追求专业发展的动力。
(三)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
首先,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可能导致学校管理过于刻板,无法灵活应对学科领域的进步和技术革新。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可能对教学计划、招生政策等方面做出了固定的规定,限制了学校在适应新的教育理念和技术创新方面的步伐,从而影响了学校整体的创新力和发展潜力。其次,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可能导致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教育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层出不穷,而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的教育管理模式可能会导致学校无法及时引入和应用这些新颖的教育元素,这势必会影响学生所接触的知识体系的时效性和实用性[3]。最后,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还可能影响学校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充分关注。学生之间在学科兴趣、学习方式、发展速度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而刚性的教育管理模式难以灵活地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调整教学方式,可能会限制部分学生发展。
(四)评价机制偏重考试成绩
首先,偏重考试成绩的评价机制可能导致学校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品德的培养。学生在追求高分的过程中可能会过度关注应试技巧,而忽略了品德、社会责任感、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这可能会导致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功利心过重,缺乏综合素质。其次,偏重考试成绩的评价机制可能会制约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由于过于注重标准化评价,学校可能更倾向于培养在考试中表现优异的学生,而对于在非传统考试形式中表现出色、具有创新思维的学生可能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可能会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产生不利影响。最后,偏重考试成绩的评价机制可能会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为了追求高分,学生可能会在文化课学习中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忽略了兴趣爱好、社交活动和身心健康等方面的需求[4]。这种评价机制的不平衡可能会导致学生出现焦虑、厌学等问题,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三、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教育管理与改革建议
(一)多元化发展教育管理模式
多元化发展教育管理模式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提高学校管理的灵活性与全面性。首先,引入项目化学习,通过跨学科的项目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与问题解决能力。例如,成立跨学科的项目组,鼓励学生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这不仅能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鼓励学校制订个性化教育计划,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规划个性化的学习路径。例如,设立个性化学业规划中心,由专业教育规划师为学生提供定制化的学业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其次,实施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包括学科竞赛、综合测评、社会实践等。通过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教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优势和潜力,避免单一的考试成绩评价所导致的片面性。例如,学校可以设立综合素质评价中心,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包括学科能力、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等方面。再次,建议学校采用开放的教育资源共享模式,与社区、企业等合作,丰富教育资源。例如,与企业共建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拓宽他们的视野与实际能力。最后,加强教师的专业发展培训,提高他们适应多元化教育管理的能力。
(二)推动教育管理制度的及时更新
推动教育管理制度的及时更新是为了保持管理体系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首先,建立定期评估机制,对现有的教育管理制度进行全面的评估。对制度的绩效、适应性及其对学校发展的贡献进行定期评估,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制度更新提供有力支持。例如,设立独立的评估委员会,由专业机构和校外专家参与,每两年对学校管理制度进行一次全面评估。同时,建立反馈机制,鼓励师生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积极对管理制度提出反馈意见。通过设立意见箱,搭建在线平台等方式,使广大师生有机会表达对管理制度的看法和建议。例如,定期组织座谈会,邀请各方代表分享对管理制度的看法,以获取更为全面和直接的反馈。其次,推动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以提高管理制度的响应速度。建立电子化的管理平台,将各类管理文件、决策和规定纳入系统进行集中管理。这样的平台可以加速信息传递,减少决策执行的时间,有利于及时调整和更新管理制度。例如,开发一套校内信息管理系统,将学校的各项管理规定和政策以数字化形式呈现,实现信息的及时更新和发布。此外,鼓励学校建立更为灵活的制度修改流程,使管理制度能更迅速地适应变化。例如,设立制度修改委员会,由校内外的专业人士组成,负责审议和提出管理制度的修改建议。这样的机制有助于规避决策烦琐、流程僵化的问题,保持管理制度的灵活性。最后,建立管理制度培训机制,确保师生及管理层理解和接受新制度。定期的培训和沟通会议,可使全体师生了解新制度的背景、目的和实施方法,提高他们对新制度的认同感和执行力。
(三)培养兼具灵活性和创新性的管理团队
培养兼具灵活性和创新性的管理团队是推进高中教育管理与改革的关键策略之一。首先,设立专门的培训计划,着重提升管理团队的领导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系统的培训,管理团队可以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决策技巧及团队建设方法,从而提高在日常管理中的应变能力和团队协作水平。例如,邀请国内外管理专家对管理团队进行短期培训,或组织多种形式的团队合作实践活动,增进管理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默契。同时,鼓励管理团队积极参与行业内外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参与国内外教育管理研讨会、行业峰会等活动,管理团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创新实践[5]。这有助于拓宽他们的视野,引入更多创新元素,为学校的管理模式注入新鲜血液。例如,与其他学校建立合作交流机制,定期组织管理团队进行校际经验分享和学术研究合作。其次,塑造具备创新思维的管理团队。鼓励团队成员积极提出创新性的管理理念和方案,并设立激励机制,奖励那些具有创新贡献的成员。定期举办创新工坊、头脑风暴等活动,激发团队成员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例如,设立年度创新奖项,对在管理工作中提出并成功实施创新方案的个人或团队给予表彰。此外,建议引入外部专业顾问,为管理团队提供独立的意见和建议。外部专业团队可以其独特的视角,为学校管理提供宝贵的第三方意见,帮助管理团队更全面地认识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例如,学校可以与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专业机构签订合作协议,邀请其定期评估学校管理。最后,在管理团队中培养跨学科的团队成员,促进不同专业领域的融合。跨学科管理团队能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教育环境,能推动不同学科间的协同创新。
(四)构建多维度的评价机制
构建多维度的评价机制是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发展和表现,符合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首先,引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包括学科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以及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这种方式能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整体能力,避免单纯依赖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例如,设计将学科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使学科知识与学生的实际表现相结合,形成更为全面的评价结果。同时,建议引入学科竞赛、科研项目等外部评价因素,鼓励学生在学科知识领域进行深度拓展。通过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和科研项目,学生可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创新能力和专业水平。例如,设立科研项目奖励计划,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研究活动,并将其科研成果作为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其次,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并将这些活动纳入评价的考量范围。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因此应成为评价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依据。例如,建立学生社会实践档案,记录学生参与的各类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将其作为评价的参考之一。此外,推动学生发展学科之外的技能,如艺术、体育、领导力等。通过在评价体系中加入对这些技能的评估,教师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特长和潜力。例如,设立学生技能证书体系,对学生在艺术、体育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认证,并将这些证书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最后,定期对评价机制进行评估和调整,以确保其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定期对评价机制进行评估,学校可以更灵活地根据学科发展、教育理念的变化等因素,调整评价体系,使其更符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求。
结语
随着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推广,高中教育管理模式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构建更灵活的管理策略,强调个性化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是推动高中教育管理发展的关键。积极探索创新措施、加强师资培训、提高管理效能,有助于促进高中教育的全面发展,使学生获得更富有深度和广度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倪锐.“互联网+”视域下高中教育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通信,2023,25(6):158-160.
刘锡卫.基于智慧管理理念的高中教育管理策略思考[C]//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与创新研究论坛组委会,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文艺教育委员会.中小幼教师新时期第四届“教育教学与创新研究”论坛论文集(二).北京: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与创新研究论坛组委会,2022:3.
刘伟.探究“互联网+”模式下高中教育教学的管理与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7,4(22):47-48.
程乙聆.信息时代教育管理发展趋势与策略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2):251.
王昊.高中教育管理模式的探讨[J].赤子(上中旬),2015(10):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