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校发展做好家校社共育的实践研究

2024-06-18 23:57:18陈伟明郑悦绚
求知导刊 2024年11期
关键词:学校发展实践方法共育

陈伟明?郑悦绚

摘 要:家校社共育实践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育质量的必要途径。家庭、学校以及社会三者紧密协作,共同构筑育人环境,为学生成长搭建坚实平台,但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存在未深度联系家庭、未深度联系社会、学校引导作用薄弱等问题。基于此,提出打造家长学校、制作核心课程等基于学校发展的家校社共育实践方法,旨在进一步提高家校社共育实践水平。

关键词:学校发展;家校社;共育;实践方法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深圳市教科研规划课题“‘奋斗幸福观教育实践研究”(立项编号:ybzz21087)的成果。

作者简介:陈伟明(1967—),男,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实验学校。

郑悦绚(1981—),女,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实验学校。

家校社共育的实践价值体现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能够深入学习教育知识,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学校的教育理念;学校能够提供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服务,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潜能;社会则能通过各种资源和机会,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社区与学校的共同进步。这种三位一体的共育模式,可使教育真正获得最佳效果,让每个学生不仅在学业上取得优异成绩,还能在德、智、体、美多方面实现均衡发展。

一、 基于学校发展做好家校社共育实践价值

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其与学校的良性互动对于教育意义深远。家长在家校共育中扮演着支持者、参与者和合作者的角色,他们的参与不仅仅在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心和辅助,还在于与学校沟通、反馈信息,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安排[1],共同商讨和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家长的积极参与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教育成效,家庭的支持和理解也可以为教师的工作提供便利和帮助。学校作为主导方,应当担负起科学规划和实施家校共育的责任,通过开放校园、设立家长学校、组织亲子活动、建立家长志愿者服务制度等举措,为家长搭建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和实践的平台。这不仅为家长理解学校教育理念提供了方便,也为学校了解家庭教育情况提供了渠道。通过定期举办教育论坛、家长会等方式,学校能够及时了解家长的期望与需求,同时将家庭教育的好经验、好方法传播给每一位家长,形成优良的教育氛围。

多方社会资源同样是家校社共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社区、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力量应大力支持家校共育,通过赞助的方式提供学习场所、实践机会和物质资源,通过组织讲座、竞赛、研学旅行等形式的活动,帮助学生开阔视野,获得更多的学习与实践机会。社会各方的广泛参与有利于学生接受多元文化的熏陶,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实施家校共育实践,关键是内外兼修,对内加强家校双方的沟通与交流,对外积极联系社会资源,丰富教育内容。为了落实这个目标,需找到家校社三者间的平衡点,合理分配共育的责任、权力和利益,确保各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充分发挥[2]。而想要实现这一点,学校需要制订具体可行的计划,既要考虑长远发展,又要结合短期目标,进行动态调整。

家校社共育还需注重细节,尊重学生家庭背景的差异性,充分发挥家校社联合育人的优势,在教学中有效实践共读、亲子活动、爱心助学计划等具体策略。家校社共育的体系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时间的积累、经验的沉淀和所有参与者的不懈努力。

二、 基于学校发展做好家校社共育存在的问题

(一) 未深度联系家庭

部分学校尽管建立了家长会议制度和家长学校,通过定期举行会议和研讨活动的方式引导家长参与,但实际操作缺乏深度、质量不足。家长的参与常常停留在表面“喊口号”,而非形成实质性的支持和协助,这与校方在信息传递、互动平台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有很大关系。此外,问题还来自家长多元化的需求和期望,学校在标准把握和方式调整上存在困惑,不能很好地平衡家长的多样化期望和学校教育方针。

(二) 未深度联系社会

未深度联系社会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学校与外界资源对接的疏漏。在家校社共育体系中,社会资源的引入,包括社区资源、行业专家、企业合作等,具有重要价值。但是,部分学校在社会领域的行动十分被动,甚至在资源对接过程中存在盲目性。譬如,学校在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活动时,未能深入考虑活动与教育目标的契合度,或是在组织专业讲座时未能有效对接课程实际,导致活动虽形式多,但实效性不足。这些问题都能反映出学校在深度挖掘社会资源、整合利用社会资源方面有待提升。

(三) 学校引导作用薄弱

作为家校社共育体系的核心,学校未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也是目前共育实践中的一大问题。学校应当积极担当起规划、协调、整合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资源的角色,然而部分学校对于这一角色的认识和实践还远远不够。首先体现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教师在实现专业成长的同时还需学会与家长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合作机制。其次体现在共育平台建设上,学校需提供多种参与和交流方式,包括在线互动系统、家长志愿者计划及学校决策参与等[3],以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此外,学校还应该在构建评估反馈机制上下功夫,不断检验和完善共育实践活动的效果,逐步提高共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 基于学校发展做好家校社共育的实践方法

(一) 打造家长学校

当前,教育模式正经历深刻的变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互动日益密切,当二者协调一致时,将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持。家校社共育实践中,家长学校成为一项重要举措,旨在更好地帮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增强家庭教育的专业性和系统性。

1.为家长学校与家庭教育培训班“挂牌”

为家长学校与家庭教育培训班“挂牌”不仅是一个标志性举动,也是对家长地位的认可。“挂牌”意味着家长学校将作为一个专门的平台,为家长提供教育培训与交流的机会。通过正式的组织架构与运营模式,可以保证家长学校的活动更加有序且效果显著。“挂牌”仪式及相关宣传能够吸引更多家长的注意与参与,同时也能够让家长意识到学校对家庭教育的重视。

2.完善校级家委会

家委会作为家长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全校级别完善组织架构。校级家委会能够更广泛地代表家长的利益和声音,搭建家长与学校之间沟通的桥梁。建设完善的校级家委会,不仅需要明确的职责和规章制度,还需确保家委会成员具有代表性和执行力。通过定期开展家委会会议,讨论和解决家庭教育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提高家长学校的组织能力和影响力。

3.完善班级家委会

在完善家委会制度方面,因为班级是实现家校联系的基本单位,所以班级家委会同样至关重要。班级家委会需要反映出班级家庭的多样性和特色,关注班级中每一个家庭的需求。加强班级家委会建设,能够促进班级与家庭之间的互动,大家共同探讨和解决特定班级的教育问题。此外,通过交流活动,班级家委会可以手把手地帮助家长实施更具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策略。

4.加大班主任与家委会培训力度

班主任作为家校联系的一线工作者,学校要重视对班主任的培训。加强班主任培训,不仅有助于班主任更好地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策略,也有助于班主任在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专业培训,班主任能学习如何引导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解决家校矛盾、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4],提升家校共育的整体效果。

(二) 创建核心课程,凝聚家长智慧

1.举办家教专题讲座

家教专题讲座可以作为核心课程体系的一部分,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可以邀请教育专家、资深教师或经验丰富的家长参与讲座,围绕家庭教育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分享,让家长深入了解如何在家庭中有效地进行情感沟通、性格塑造、学习习惯培养等,这既能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也能增进家长之间的交流,促进互学互鉴。

2.开展家长自主阅读会

开展家长自主阅读会是提升家长素养的有效方式,家长可在阅读中积累经验、收获智慧。学校可以创建家长阅读角或图书俱乐部,鼓励和支持家长阅读教育类书籍,分享心得体会,并探讨阅读内容在实际家教中的应用。这种自主性强的学习活动能够激发家长内在的学习动力,推动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3.制作《智慧家长手册》

《智慧家长手册》以实用性为原则,内容包括家教理念、策略和案例,以及常见的家庭教育问题及解决办法。可以邀请家庭教育领域的专家参与手册编写工作,也可广泛征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真正做到手册内容有家长的参与,贴合家长实际需要。通过《智慧家长手册》,家长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家教知识,提升家庭教育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三) 科学设置配套课程,促进共育持续发展

家校社共育的模式逐渐成为推动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机制。建设一个有效的共育系统不仅需要学校的积极参与,还需要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因此,科学设置配套课程,促进家校社共育持续发展,成了学校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家长助学课程

为了更好地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家长助学课程应该密切关注孩子的学习需求,努力解决家长在辅导孩子时遇到的问题。例如,课程内容可以包括学习策略、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家庭教育方法等内容,帮助家长掌握与孩子沟通的有效技巧,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通过家长课程学习,家长能够更好地理解新课程理念,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共育合力。

2.亲子社团课程

亲子社团课程能为孩子和家长提供合作的平台,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亲子社团课程的内容可以是艺术、运动、科学、阅读等,围绕孩子的兴趣和家长的专长展开。学校可以提供场地和必要的设施支持,利用社会资源丰富课程内容,邀请校外专家或社会志愿者作为指导老师,为亲子社团的运作提供帮助[5]。这样的课程既能让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兴趣爱好培育,又能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增进亲子感情。

(四) 抓好社会教育,为学生成长铺路

社会本身就如同一个广阔的教室,每个孩子最终都将从校园的庇护下走入社会这个更大的舞台。因此,当下学生所接受的社会教育,是为他们未来发展做准备,铺设通往顺利适应社会的道路。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更广阔的社会范围内,每个教育环节都应当得到重视,保证家庭、学校与社会三方面相互协作、共同参与。对家长来说,应该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比如鼓励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带领他们参加社区或街道组织的公益活动;对于学校来说,要在校内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课程,如安排学生前往革命教育基地深化爱国情感;对于社会来说,各个机构和组织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如“开学第一课”、“天宫课堂”以及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家校社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共同努力,能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更加健全、更具包容性的社会环境,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最终能够以更加成熟的姿态来适应未来社会的各种挑战。

结语

在以上共育措施的实施过程中,学校应当注意教育活动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确保每一项措施都能够深入人心,为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提供方便。通过创造包容、开放和充满智慧的教育环境,学校可以有效地凝聚家长力量,使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和进步,让家校社共育实践富有深度,推动教育的全面发展。家校社共育实践对于学校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解决现存问题需要学校主动作为,通过精心策划、周密组织、系统实施,实现家校社的深度合作与互动,形成教育合力。

[参考文献]

沙军华,霍慧洁.基于学校发展做好家校社共育的实践研究[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4(1):33-34.

李建明.家校社共育:乡村学校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与支持策略探索[J].新校园,2023(11):69-71.

雷宇.深化家校社共育改革 提升协同育人合力[N].开封日报,2023-08-17(1).

张楠.建立家校社共育体系 助推学生全面发展[J].辽宁教育,2023(12):26-28.

李启迪,李朦,邵伟德.我国学校体育“家校社共育”价值阐析、问题检视与实践策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1,44(9):135-144.

猜你喜欢
学校发展实践方法共育
学校携手 共育共进
家长(2024年10期)2024-05-26 06:58:16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初中历史翻转课堂实施策略探索
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的实践方法
考试周刊(2016年99期)2016-12-26 10:59:26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探究
教师文化建设是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根本保障
文化引领学校走向科学健康发展
文教资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1:44:22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科技视界(2016年18期)2016-11-03 00: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