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低年级音乐游戏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2024-06-18 19:31:42王玲玲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4年18期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游戏教学

王玲玲

【内容摘要】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好奇、好动,喜欢模仿,这种心理特点决定他们的感知力强,但是注意力却有限。构建有趣的音乐游戏教学,既抓住小学低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又能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体会,为提升音乐核心素养奠定基础。本文依托课堂案例,从游戏教学人数参与的四个形式谈起,具体阐述与低年级音乐五个教学模块相应的游戏教学策略,总结游戏教学应把握的二大原则。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      游戏教学     设计实施

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心理学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好游戏的,是以游戏为第二生命的”。 针对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学习需要、学习能力等,从学生的立场客观地分析和把握教材的兴趣点、疑难点、动情点、背景介绍点等,进而用游戏的形式呈现知识点,能够调节学生的精祌状态,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通过游戏环节体验教学知识点,掌握知识点。

一、音乐游戏的教学形式

1.个体参与式音乐游戏

个体游戏的设置,让学生都有参与展示自己的机会,低年级的学生可以把生活中的知识运用在课堂,也可以在游戏中把音乐知识结合于生活,从小就学会融会贯通也是提升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条件。

2.小组合作式音乐游戏

【案例】我是小演奏家

加入打击乐器为低年级歌曲伴奏是丰富歌曲的重要手段,也是锻炼学生合作能力的主要方式,在歌曲《理发师》中,可以加入我是小演奏家的乐器游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几个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再让小组登台把小组合作的作品向全班展示。

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堂教学,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方法的同时,对情感体验的关注度也很高,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游戏化,让儿童充满认知情趣,这样的课堂才能放飞个性,换发活力。

3.师生合作式的音乐游戏

【案例1】木头人

游戏规则:老师在钢琴上弹奏旋律,学生伴随着旋律在教师做自由身体律动,当听到旋律中出现四分休止符时,同学们就要像木头人一样,定在动作上,当老师的音乐旋律再次进行时,学生才能恢复动作继续律动。

游戏目的:通过耳朵的聆听对肢体动与静的控制,来体现对四分休止符的反映情况,这个游戏在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运用聆听和肢体反映来实践四分休止符的作用。

4.全体参与式音乐游戏

【案例】探索空间

游戏规则:在音乐中,同学们运用脚步频率来展现旋律快与慢的速度变化,用手位高低来展现旋律强与弱力度变化,同时要求同学们要探索属于自己的空间,不能扎堆。

游戏目的;通过游戏的形式,把力度和速度的音乐知识进行实践应用,学生门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体验实践力度和速度带来的快乐。

二、音乐游戏的教学策略

游戏教学是以发展低年级学生音乐能力为主的一种游戏活动。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实践,从低年级音乐教学内容出发,总结了构建游戏类别的教学策略,与大家分享交流。

策略一:识谱教学“游戏化+趣味化”

小学低年级是学习识读乐谱的起始阶段,俗话说:“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运用识谱游戏让学生们喜欢识谱,使之成为打开识谱的一枚“金”钥匙。

【案例】

在执教歌曲《乃呦乃》时,歌曲中“1、3、5”这三个音高的学习是本课的一个重点,笔者设计了角色扮演的游戏环节,站在凳子的不同高度的三位同学,分别扮演“1、3、5”,并且三位同学听到自己的音高时要拍击不同的体位(参照柯尔文手势高度),简单游戏后,把班级同学分成三个组,在老师钢琴伴奏下,集体参与音高扮演的游戏。

策略二:节奏教学“游戏化+生活化”

抓住低年级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在游戏中的吸收和掌握节奏教学,让学生们对知识点印象深刻,还可以把学到的知识点真正的运用到实践中。

【案例】:

在学习节奏练习时,先让同学们寻找生活中的音响,比如鸭子的叫声“嘎嘎嘎”,小猫的叫声“喵-”,下大雨的声音“哗啦哗啦”,找到这些声音后,让孩子们用肢体来展现聆听到的声音,再根据这些声音和节奏型相结合来初步学习节奏的简单类型。还可以再发现生活中与节奏型相适应的音响,把这些简单节奏连接起来,形成一条节奏,由简入繁,运用节奏闯关的游戏来深入体验学习。

小鸭子“嘎嘎嘎”=  X X X(一拍一个音符)

小猫“喵-”=  X -(二拍)

下大雨“哗啦哗啦”= XXXX

策略三:欣赏作品“游戏化+情景化”

欣赏作品的学习依托于作品创作的背景,教师应以作品的情感情绪把握为主,以情景化带动游戏化。下面,笔者将针对有游戏化和无游戏化设计的同课案例来展现。

在管弦乐《火车波尔卡》一课时,让同学们来聆听乐曲引子部分的速度变化,随着音乐旋律进行到乐曲A部分,请同学们找出这个乐段经常出现的节奏,黑板上出示节奏,让同学们拍一拍,学会这个固定节奏后再聆听A乐段,听一听这个乐段出现几次这个节奏,由此来总结这个乐段的乐句。

策略四:歌唱教学“游戏化+和声化”

【案例】:

在学习一年级下册歌曲《火车开啦》这首歌时,导入环节笔者运用开火车的游戏展开,首先由同学们说说火车在运行中都发出过哪些声音?同学们思考回答“kacha,wu,honglong”等,然后老师引导同学们把火车开来声音做一个排序,先听到“wu—”然后“honglong”传来,再听到车轮的“ka cha”的声音顺序,师生分组模仿不同声音,来玩一个开火车的游戏,简单的游戏完成后,再加深难度,伴随着肢体动作的加入,让火车的形象更加生动有趣。

(师)             Wu -     wu  -     wu    -     wu    -

(第一组学生)            hong long  hong long   hong  long

(第二组学生)                      kacha kacha kacha kacha

策略五:创编教学“游戏化+创新化”

创编教学是将本课的知识点向外向下延伸的教学环节,对游戏教学的可操作性更强,同时也是创新和贯通知识点教学的环节。

管弦乐《海上风暴》的拓展环节,笔者设计了探索游戏来增强同学们的创造力。

首先,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打击乐器声音,去自主发现这种乐器的音色特点,然后用点、线、或者是手势等方式来记录声音的特点。接下来,通过师生交流,把找到的声音进行总结和分类,根据海上风暴产生的过程,同学们来组合找到的打击音响。最后通过同学们自己探索与创造的音响来展现属于自己的《海上风暴》。这个探索游戏还可以在课外时间进行,让学生利用家里常见的瓶罐来制作打击乐器,继续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音乐游戏应把握的原则

为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音乐游戏教学模式,还应在设计中牢牢掌握以下二个原则。

1. 抓住年龄特点,以“趣味”引发“原动力”

低年级小学生活泼、好动、爱玩、注意力时间短。抓住这样的年龄特点设计游戏课堂,可以充分吸引注意力,激发爱玩的天性,以趣为兴奋点保持愉悦的学习情趣,在玩中学到知识。

2.把握音乐要素,以“层次”指导“任务”

音乐性是设计游戏教学时不可脱离的关键,脱离音乐要素的游戏设置是没有教学意义的。在对游戏环节设计的层次目的也要做到:避免“三同”即同一教学速度、同一目标要求、同一学习水平。教师的游戏教学设计更要关注学术本体能力的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可以利用闯关游戏等方式进行设计,无论学生居于哪个层次,他们都能体会成功所带来的成就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收获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晶. 小学音乐也需 “游戏化教学”[N]. 发展导报, 2019-06-04(20).

[2] 李梅. 论小学音乐游戏化教学策略之我见[A].教师 教育论坛(第一辑)[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

猜你喜欢
小学低年级游戏教学
如何开展小学低年级英语的活动教学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应如何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朗读教学策略探析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导入环节的探索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有效运用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4:54:05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8:41:30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8:17:35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20:42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