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 陈延锋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对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能力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然而个体接受知识的能力、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习习惯等都不相同,所以每个班级都会存在着学困生。作为英语教师应当及时找到学困生的成因,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内在潜能,逐步使学困生摆脱“困”境,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情感交流;尊重差异;意志力
目前有一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英语学习困难的学生,往往智力因素与其他学生并没有显著的差异,他们大多表现为不大愿意学,甚至不想学。造成英语学困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英语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听、记、背,出了课堂便迅速遗忘。学生学英语时就产生了畏难情绪,甚至厌学情绪。家长过分的溺爱孩子、对孩子的学习(特别是作为新增科目出现的英语)漠不关心,或者对孩子学习期望过高等家庭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由此,我们不难想象这些学生现实的状况,由于他们的英语成绩跟不上,老师不喜欢他们,同学看不起他们,家长对他们失望,令他们产生较强烈的自卑感,久而久之,英语学习中不懂的东西越积越多,从而使他们对英语学习提不起兴趣,产生厌学情绪和对立情绪。
如何为“学困生”排忧解难,本人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措施来加以解决。
一、多与学生接触,进行感情交流。
古语有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跟任课教师有很大的关系。他们喜欢一位英语教师,也往往喜欢听他的英语课,并能主动接受这位教师所传授的英语知识。因此,教师应把微笑带进课堂,将欢乐带给学生,做学生们的良师益友,使他们真正地喜欢自己,爱上自己的英语课,从而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借助多种教育手段与措施,激发和培养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对外语学习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学困生”往往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缺乏热情,分析“学困生”的特点,一般他们对学习都有一点厌烦情绪和畏难心理,但对其它的有些方面,却要求和了解掌握的热情很高,针对其特点,我们可因人而异,逐步引导,使之转到英语学习的轨道上来。由于刚接触的知识无论是量上还是难度上都较少、较浅,所以,他们开始时学习兴趣还是比较浓厚的,但随着教学进度的进展,其知识量及难度会逐渐加大,他们可能会感到越学越吃力,其学习热情及兴趣可能会下降,这时就需要给学生“打气”,增强他们学英语的信心,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增强“学困生”学英语的信心,使他们能持之以恒。
“学困生”一般接受能力较慢,理解能力也较差。比如说在英语课堂任务及课外作业,我们分类分层,把任务及题目分为必做和选做这样就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兼顾,都能做到恰到好处。
四、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合作精神,有效的学习方法。
有一部分学困生,他们已经明白英语的重要性也对英语产生了兴趣,而且很刻苦,亦很努力,可就是不见效果,排除智力因素之外,究其原因,他们还是缺乏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这要我们老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教什么向如何教”,从让学生“学什么向如何学”进行转变,使之掌握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比如说,在英语学习中,最大的问题是“记单词”,词汇量的多寡基本上可以决定一个人的英文水平,一些学困生,特别怕记单词,他们也记不住,记得快,忘得也快,他们很努力,所以他们也很委屈,究其原因,它还是一个学习方法的问题。他们说语言的学习,它是一个综合的学习,这些“学困生”把语言、词汇、语法,给孤立了起来,任何单独的一项,都不能在语言运用过程中表现出来,只有通过有意义的句子和篇章的学习才可以使之避免单纯记单词的枯燥无味并能轻松的学会单词的意思和用法,才可以学会语法点的用法。自然才可以学到流利自然的语言和语调。给“学困生”介绍一些形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学习方法的训练,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真正实现终身学习的一个必备条件。
五、尊重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困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潜能、兴趣爱好、学习风格等方面本身存在差异,同一般学生相比,可能还存在差距,针对其特点,客观上要求我们科学,有效的设计教学活动,分析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确定共同基础,然后确定本节内容的扩展方向及内容,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同时,要分析所教的学生,具体到每一节课来说,要根据本节课所规定的学生应知应会的内容目标,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不同水平学生的不同特点,通过对学生的分析,在学习成绩上分出层次,在学习风格上归成类别。特别是要了解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基础与本节课的起点所应具备的基础差距多大,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需要什么帮助。对于不同学习特点的学生来说,只有课堂活动的多样化,才能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获得积极主动参与的机会。
总之,要提高“学困生”的英语水平和能力,必须在尊重平等的前提下探索适应和满足“学困生”个性心理品质发展的教育辅导方法,全面施行素质教育,正如新课标中所说“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