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建华
[摘 要]对于《一路花香》这一课的教学,教师要引领学生客观地分析课文,做到尊重差异,正确地认识自我。教学中可从认识完好的水罐、了解破水罐、解读挑水工几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差异,肯定人生。
[关键词]教学启示 尊重差异 认识自我 肯定人生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8-071
《一路花香》是苏教版国标本第七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一只有裂缝的水罐每次只能装半罐水,而好水罐每次都装得满满的,坏水罐在完好的水罐面前感到万分惭愧。挑水工却告诉它,从它的裂缝中漏出来的水一路浇灌出了美丽的鲜花。这揭示了一个道理:世界上任何一样东西,任何一个人,都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我们既不能骄傲自大,看不起别人,也不能妄自菲薄,自己看不起自己。教材编者也意在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做到不卑不亢,各尽其才。
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
师:你喜欢哪只水罐?(学生分两大阵营展开辩论)
生1:完好的水罐因为总能把水满满地运到挑水工的主人家而感到骄傲,显得太不谦虚了。
生2:一个人一直都很骄傲,会显得自大傲慢。
(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引用中外名言进行辩论,好水罐渐成为骄傲的代名词,破水罐渐成为正面形象)
如若我们对这一教学过程进行细细分析的话,就会发现它的“症结”在于与本课所揭示的寓意不相符。而且课文也没有用大量的语言来渲染好水罐和坏水罐的品质。在教学这一课时,我们应引导学生认识人生的差异,肯定人生的价值,发挥每个人的独特作用。
一、认识完好的水罐
完好的水罐该不该骄傲呢?有的学生说应该骄傲,这里的骄傲不是贬义的,而是表示自豪,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满足。水罐的作用是装水,在发挥装水的作用上,好水罐是尽责的,是称职的。从这一点上看,好水罐感到自己是有优点的,产生类似骄傲的心理也是正常的。因此,在引导学生朗读时,教师可告诉学生完美是我们的追求,但十全十美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大可能实现的。
二、了解破水罐
破水罐不是一无是处的,它还可以装水。只是一开始装水是满满的,但是因为在半腰以上有个裂缝,会漏掉半罐子的水。挑水工巧妙地利用了它漏掉的水来浇花。浇花的过程不是破水罐主动自觉的过程,而是在挑水工的帮助下完成的。但破水罐一开始并不知道,只是在挑水工的引导下才发现自己的缺点还有另外的作用。其实,破水罐是有自知之明的,这一点一定要教给学生。自知之明是因为破水罐自己没有成功完成装水、运水的任务,于是产生了自卑惭愧的心理。破水罐自卑、惭愧应不应该?这点也是需要学生讨论的要点。惭愧是应该的,伤心也是有理由的,它知道自己是一个破水罐,它知道自己运水没有好水罐多,这是明摆的事实。
三、解读挑水工
挑水工为什么想到去浇花?破水罐两年中都没有发觉自己一路干了些什么吗?这就是挑水工的高明之处。但是两年来,破水罐所受的精神折磨如何让学生去解读呢?学生普遍感觉挑水工是聪明的人,但是他们也有可能提出问题:(1)为什么挑水工不把破水罐的裂缝补好?(2)为什么挑水工不换一个好的水罐?(3)挑水工在路上种花,别人也可以采摘走,他为什么还在路上种花?(4)好水罐的水也是可以浇花的呀,在主人家的院子里面弄个花园不是更好?(5)如果挑水工走了,或者死了,换一个挑水工,还会这么好地对待这个破水罐吗?(6)挑水工为什么要讨好主人呢?……
这些问题,可能会扰乱教师的教学。但是挑水工这个人物的作用是很重要的,离开挑水工,破水罐就只是破水罐,甚至是坏水罐。难得呀!挑水工。
四、认识差异,肯定人生
课堂上,教师问学生喜欢谁。学生大多说喜欢破水罐。这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误导。有的教师在课堂拓展时,让学生想象好水罐和破水罐以后的生活。有个学生说,好水罐看到挑水工这么看重破水罐,心生嫉妒,自己也把自己撞出一条缝来,这样都是破水罐,就可以一起浇花了。学生有这样的想法是很可怕的,因为教师没有让学生认识到两个水罐各自的差异。实际上,我们还是要教育学生要做一个好水罐的。破水罐之所以破也是不得已呀。它生命中的救星是挑水工,让它发挥了作用。但是,它终究是破的呀,终究在挑水上是残缺的呀!残缺也是有作用的,只要找到真正的支点,一样可以谱写出不同的人生,这样的人生一样值得我们去肯定。
破水罐能带来一路花香,那么好水罐能带来什么美好的愿景呢?在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学生说:好水罐能带来一屋茶香、一院花香、满堂饭香、欢乐浴室……学生的思维打开了,认识也完全到位了。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