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允丽
[摘 要]语文是一门关乎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性、综合性课程,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提升应成为语文教学的追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聚焦写作特色,在整合模仿中历练语用能力;紧扣文本留白,在联想拓展中历练语用能力;整合插图资源,在感悟运用中历练语用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用实践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语言训练点 语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8-06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练就一双慧眼,从教材文本中努力探寻、开掘契合学生认知需求的语用训练价值点,通过高效、生动、丰富的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言语能力的不断提升。
一、聚焦写作特色,在整合模仿中历练语用能力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叶圣陶早就指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当下小学语文教材对文本的选择非常重视,入选教材的文本语言规范、质朴,是学生进行深入品析、借鉴运用的极好范例。因此,教师应以教材文本为基点,在字里行间去寻找文本中的训练价值点,促进学生养成平实、规范的语言表达习惯。
如《学与问》一文,作者以简洁质朴的语言、严谨的层次、清晰的思路、典型的案例凸显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教学的总结环节,教师紧紧围绕这句中心论点,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呢?”教师尝试着引领学生对中心论点进行合理的分解:“在学习中,如何去问?在问中,怎样去学?”然后要求学生学习课文的写法,从现实生活中搜寻相应的事例来阐明自己的观点,并进行清楚的表达。
整个过程,学生以自己的生活为蓝本,延续着文本的表达气韵,将课文中的语言风格、表达思路运用在自己的生活实际中,促进了教材文本表达策略的内化、吸收和运用。
二、紧扣文本留白,在联想拓展中历练语用能力
为了表达的需要,文本中不少的情节、人物的心境等作者并不直接通过语言点明,而是将其故意省去,给予读者以广阔的想象与再创作的空间。如果教师对文本中这些留白点不闻不问,必定会对教学资源形成一种浪费。因此,教师需要深入研读文本,结合文本中的价值留白,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有效的言语练习,从而促进学生言语能力的不断提升。
如在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时,作者注重对司马迁内心世界进行刻画,凸显了其心境的变化过程,但司马迁究竟是怎么写的,作者仅运用了“重又摊开”一词加以概述。教师在解读文本时,意识到作者之所以这样处理,旨在引领读者结合自己的理解与想象来丰富画面,提升认识。于是,在教学这一语段时,教师就设置了这样的语言训练题型:夏天的中午,烈日当空,当人们( ),司马迁( );冬季的早晨,寒风料峭,当人们( ),司马迁( );无数个夜晚,月黑风高,当人们( ),司马迁( )……当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的经历,调动原始的语言积累对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状态进行形象化描述后,教师则相机小结:“这是何等的艰难啊!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并相机引导学生进行语段诵读,将自己拓展补充的内容与文本的语句紧密融合起来。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在感知体验的过程中敏锐地捕捉到文本中的留白,并为学生设置了拓展、联想的情境,为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历练的资源。
三、整合插图资源,在感悟运用中历练语用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尚处于形象化认知阶段,因此语文教材为每篇课文配置了相应的插图。这些插图有的再现文本内容,与文字相得益彰;有的补充未知情节,形成拓展延伸之势;有的再现人物,展露人物的内在心境……阅读教学必须充分关注、开掘插图资源,将其与文本语言充分交融、碰撞,在唤醒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夯实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
如《莫高窟》一文以整饬、优美的词语展现了彩塑、壁画的惟妙惟肖、宏伟瑰丽,教材配置的丰富多彩的图片更是与华丽的文字交相辉映。教学中,教师将语言所描述的对象与图片进行对照式阅读,引领学生深切体会课文中“威风凛凛、慈眉善目、强壮勇猛”等词语的精妙。而在体悟积累之后,教师则再次引领学生学习课文的写法,运用积累的词语,对课文中的其他插图进行描写,从而夯实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纵观整个过程,教师始终将插图视为教材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阅读感悟中,借助插图的形象化特质,引领学生图文对照,深切感受文本语言表达的精妙;在实践运用中,则以教材插图为蓝本,引领学生深入观察、细致描绘,促进了学生语言表达的精确性。
总而言之,语文是一门关乎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性、综合性课程,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提升应成为语文教学矢志不渝的追求。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开掘教材文本中蕴藏的训练点,为学生架设言语实践的平台,促进学生言语能力的不断发展。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