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支架的高年级记叙文教学路径

2024-06-18 14:01周素凤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4年5期
关键词:高年级记叙文阅读教学

周素凤

[基金项目]本文系贺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农村小学语文阅读与鉴赏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KTLXC14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尽管现代教学理念强调问题导向,但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上,特别是在记叙文阅读教学中,这一理念的实践仍存在明显不足。基于此,教师要从整体的视角,设计有效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深度阅读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记叙文的文体特征和具体内容找准教学切入点,逐步搭建问题支架,并确保学生在支架引领下展开阅读学习,实现学生对文本的深度理解和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问题支架;高年级;记叙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4)13-0078-0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强调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语文学习生态,指出要“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要求教师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纲,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选阅读材料,生成能有效激活学生思维的课堂提问,通过搭建问题支架来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情境,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作为一种教学策略,问题支架的关键在于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设计既能引发学生思考,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通过问题驱动学生主动探究,进而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高年级记叙文教学策略

记叙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扮演着基石的角色,它不仅是学生阅读素养形成的起点,也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关键。尽管现代教学理念强调问题导向,但在高年级语文课堂上,特别是在记叙文教学中,这一理念的实践仍存在明显不足。基于此,我们深入探讨如何优化教学方法,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基于整体视角

传统阅读教学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是缺乏整体性视角。随着年级的升高,课文内容变得更为丰富和复杂。课堂上,由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认识不足,一些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零散、缺乏连贯性,导致学生在海量问题中迷失方向,无法把握文章的核心。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关注如何将零散的信息进行整合,以帮助学生形成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进而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二)培养深度阅读能力

记叙文的教学不应停留在理解文章表层含义的层面,而应深入文章内部,挖掘其中蕴藏的思想和情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断丰富,认知能力也在持续增长。教师在教学时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深度阅读能力,引导他们从多角度解读文本,理解其中的思想、哲理、情感等。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也是德育的重要补充。

(三)设计有效问题

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考虑教材内容、学生特点与教学方法的结合,并以此为依据设计有效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与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产生共鸣。此外,教师还应重视课堂互动,通过提问引发学生讨论,促使学生思考,进而深入理解文本。

二、基于问题支架的情境创设和任务设计

(一)记叙文教学切入点的选择

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记叙文一般按照时间或事件发展顺序展开,其主要特征是清晰的线索和逻辑顺序。有效的教学切入点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进而深入探讨文本的深层含义,是学生理解和欣赏能力提升的关键。因此,在记叙文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切入点(见表1),让复杂的内容清晰化、简单化。

(二)记叙文问题支架的设计步骤

基于语文新课标理念,记叙文教学需要紧密结合单元主题,反映该单元的教学目标。基于此,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设计记叙文的问题支架。

1.精准剖析文本,明确核心问题

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重难点是对文本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如果教师能够对文本进行精准的剖析,明确核心问题,就能有效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对课文的题目进行解读与挖掘。课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落脚点。根据课题设疑,能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方向。其次,从文章的整体性出发审视全文,有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全面把握。最后,对课堂生成的具有思考和研究价值的问题,如对文章大意的理解、对关键词句的品析、对作者情感的体会等,教师要因势利导,将这些问题纳入自己的教学中,以充分发挥其作用。

2.巧设思维支架,拒绝迷茫状态

有了核心问题,基础扎实的学生就有了思考的方向,但基础一般或较薄弱的学生,可能就会陷入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迷茫状态。如果教师抛出的核心问题大且空,那么学生即使想回答也不知道从何答起,这是因为问题未给学生提供思维路径。因此,教师需要设计适切的思维支架,让学生借助支架抓住关键词句,走进人物内心,更清楚地了解文章的内容。

以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少年闰土》一文为例,教师从文章的关键语句与核心事件的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文中重点部分的描写及其与标题的关系,以及作者情感等多个维度出发,构建了以下问题框架。

3.融合核心问题和支持策略,构建逻辑思维模式

核心问题直接关联语文学习的核心目标,旨在促使学生全面参与,深入思考、讨论、解读、评价及创新,从而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最终形成共识。支持策略则是对核心问题的具体分析工具,能够帮助学生在问题框架下构建特定的逻辑思维模式,进而实现知识的深度迁移和广泛应用。以下是《少年闰土》一课的教学实录和设计意图。

[教学实录(片段) 设计意图 【梳理】关注人物行为,梳理文章结构

师:《少年闰土》作为本单元第一篇精读课文,我们在探究时应关注哪些要素?

(学生回答略。教师通过多媒体呈现单元学习目标)

师:请仔细阅读文章,梳理文章结构——文章的开头、中段、结尾分别描绘了哪些场景?尝试用词语进行概括

生1:怀旧、邂逅、共处、分离

师:概括得非常到位!那么,在这些段落中,哪一个最能引起你的共鸣或兴趣?能否跟我们分享一下?

……

明确单元学习目标;依据目标,梳理文章的逻辑结构;采用简洁的语言对文中的四件事进行概括,掌握对文章内容进行简要概述的技能 【归纳】精读关键语句,掌握写作技巧

师:文章提及的几件事中,哪一件给鲁迅先生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

生1:看瓜刺猹

师:请反复阅读那些让你印象深刻的片段或语句,思考它们是如何描绘人物性格的

师:通过这些描述,你对闰土有怎样的认识?

生2:从描述闰土在月色下脚步轻移的句子中,我感受到了他的小心谨慎

生3:文章开头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如天空、圆月、海边、沙地、西瓜等,巧妙地衬托了闰土的形象

生4:闰土手捏钢叉、勇敢刺猹的动作,展现了他勇敢的性格

师:通过环境描写、人物的外貌和动作描写等,我们感知到鲁迅所刻画的闰土的机智勇敢。这些写人技巧,也可以运用到写作中,为习作增添一抹亮色

聚焦“看瓜刺猹”这件事,通过细致的词汇分析和句式解读,探究闰土的性格特点。在讨论过程中,学生自发地将注意力转移至文章首段的景物描写,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总结出写人技巧

【升华】呼应学习目标,深化情感理解

师:阅读至此,你能否体悟到鲁迅先生创作《少年闰土》的深层缘由?这篇文章体现了鲁迅先生的哪些思想感情?…… 达成单元学习目标,深刻领悟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

4.优化教学过程,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设计的价值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凸显。教师可以从小组分工、动态评价、即时引导三个方面进行优化,以确保学习任务的圆满完成。

(1)小组分工。高效的小组学习需基于成员间的充分互补及多元思维,这样才能激发个体创新思维,提升团队协作效能。因此,开展阅读教学前,教师可以通过诊断性评价掌握学生的素质能力,并据此引导学生组建小组、分工合作。

(2)动态评价。教师从课堂参与度、知识技能及成果展示三个层面对学习项目进行综合评价,以投入热情、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对任务的贡献以及团队协作精神为评估维度,采取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形成综合评价结果,确保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评价。

(3)即时引导。记叙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增加生生、师生间的互动,即时指导学生分析文本中的关键元素,包括事件细节、人物情感等,以激荡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确保学生的学习成效。

三、基于问题支架的记叙文教学实施建议

基于问题支架的记叙文教学中,教师往往面临着教学重点与细节的双重挑战。以下是三个具体建议。

(一)强调教学重点,关注教学细节

记叙文教学涵盖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语法结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等。基于核心问题的教学策略,虽然能有效突出教学重点,但也可能导致对教学细节的忽略,如对文中特殊句子的赏析被边缘化,而这些细节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高他们的文本分析能力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在强调教学重点的同时,也应关注教学细节,确保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文本内容。

(二)深化文本解读,避免表层概括

基于问题支架的阅读教学,不能停留在事件概括的表层,而要深化对文本的理解。核心问题应像树木的主干一样支撑整个课堂,但教师也不能只关注主干,而忽略文本的重要细节。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探讨核心问题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细节进行分析,如人物的性格演变、作者的写作意图等,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

(三)优化提问策略,引发深度思考

问题支架的设计旨在减少课堂上随意的、表面的提问,避免“满堂喊”情形的出现,使学生的注意力聚焦于文本的深度解析。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避免提出过于简单或选择性的问题,如“对不对”“好不好”等,而应设计开放式的问题,如探讨人物行为背后的动机,分析文本中的象征意义等。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的深层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基于问题支架实施记叙文教学,有效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主导导致的知识传授的局限性。在问题框架的辅助下,学生能够逐步理解和掌握文本分析的方法,为其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即使在之后的学习中去除外部的指导性问题支架,学生也能依靠已经形成的思维模式自主思考、自主分析。由此可见,问题支架教学策略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更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李耀伟,李永佳,孙嘉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性质与课程理念解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36(6):82-87.

[2] 廖红玲.学习任务群视角下的单元化整体教学策略探究[J].科教文汇,2023(24):169-171.

[3] 李红.基于情境教学的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与实施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12):123-125.

[4] 丁亚琴.博学慎思明辨  撬动思维杠杆: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范式构建[J].考试周刊,2023(46):6-10.

(责编 蔡宇璇)

猜你喜欢
高年级记叙文阅读教学
记叙文阅读专练
如何写好记叙文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分层教学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