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嵘春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2023年度开放课题“‘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读思达教学范式研究”(课题编号:KCA2023166)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语文新课标单独设置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教材文本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有效载体。目前,思辨内容在教材中的分布呈现单元整体、串联组合、点状零星的特点,比较适合进行单篇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教学。教师可采取主题式思辨训练和其他学习任务群融合的方式,分别通过任务链和单项任务的设计,培养学生深度阅读、理性思辨、有理有据表达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单篇教学;思辨能力;主题式训练;融合式训练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4)13-0008-03
面对当今世界复杂、庞大的信息洪流,如果不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做出辨别与选择,一个人就会成为信息的容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提出语文核心素养的理念,把“思维能力”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并单独设置“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这是语文新课标面对人才培养面临的新挑战做出的回应。如何利用现行教材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实现新课标理念的落地,成了摆在一线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思辨能力内容在教材的分布
(一)块状的单元整体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并不是在学习任务群理念下编写的,导致教材的93个单元中只有极少数单元完全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单元。比如,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由《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跳水》三篇课文组成。三篇课文都是通过文中人物做事的过程与结果,告诉我们隐藏背后的关键所在:如何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即怎么想问题,就会怎么解决问题;怎么解决问题,就会得到怎么样的结果。这样,整个单元内容都指向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二)线状的串联组合
在中低年级一些单元中出现了两三篇相对集中的思辨性文本,具有串联组合的特点。例如,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曹冲称象》要求学生对两种称象的办法做对比,说说为什么曹冲的办法好;《玲玲的画》要求学生联系生活说说对“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的看法;《一封信》要求学生想一想:露西前后写的两封信,自己更喜欢哪一封,为什么。显然,这三篇课文都可用作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范本。只有《妈妈睡了》写睡梦中的妈妈好美丽、好温柔、好辛苦,是一篇适合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进行教学的课文。
(三)点状的零星分布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内容的点状零星分布,在统编语文教材中最为常见。这种情况,可分两类:一是课文提供观点,学生说出理由;二是学生既要说观点,又要说依据。比如,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父亲、树林和鸟》一文有这样的练习:“你同意下面这些对父亲的判断吗?说说你的理由。”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景阳冈》一文,要求学生:“对课文中的武松,人们有不同的评价。你有什么看法?说说你的理由。”这是属于第一种类型,要求学生说出理由。而第二种情况,既说观点,又要说依据的。如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坐井观天》一文的课后练习,要求学生说说:“小鸟和青蛙在争论什么?他们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以下几点:第一,思辨性阅读课文大多以单篇形式出现,比较适合单篇教学;第二,即便有少数的几篇组合,也因思辨点的差异,不适合进行单元教学;第三,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不能局限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这一个学习任务群里,其他学习任务群的教学也要有所安排,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能力。
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主题式思辨训练
主题式思辨训练是基于单元学习任务群的一种教学形式。如,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一个寓言故事单元。教学这一单元的《鹿角和鹿腿》这篇课文时,教师可采取主题式思辨的教学形式。
(一)价值定位,确定学习任务
《鹿角和鹿腿》是这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从语文要素“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来看,其价值就是知故事,明道理。但是,课文最后一句“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让我送了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蕴含着如何认识并处理好“美丽”与“难看”,以及两者的关系问题,显然超越了一般寓言道理的教学要求。这从课后练习“下面的说法,你赞成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也可以看出来。可见,把这篇课文列入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方向上应该不会错。
再从文本内容看,寓意和思辨点还隐含在两个方面:一是鹿对自己的角与腿的不同态度;二是鹿角与鹿腿的不同作用。在鹿对自己的角与腿的不同态度方面,课文前半部分主要通过语气词来表现,传达出鹿对自己的角的喜爱,对自己的腿的厌恶。鹿角与鹿腿的不同作用,体现在课文后半部分内容中。鹿角虽好看,却差点儿送了它的命,难看的腿却很有力,助其脱险,这让鹿对角和腿的看法发生了改变。如此鲜明的态度变化,引发人们对外表、功用的深入思考。在思考中,学生既感悟了寓意,又学会了思辨。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在第二学段具体的教学要求是什么?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可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学生知道事实与观点的不同。引导学生发表对文本的看法,尝试表达自己的观点,从文本中寻找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这告诉我们:一是尝试表达自己的观点,二是表达观点时要做到有理有据,三是证据来自文本。至此,我们可设计以“说态度变化,学辩证思维”为情境的主题任务链。任务一:抓词语,知心理,读出变化;任务二:用支架,讲故事,明白道理;任务三:找证据,说观点,学习思辨。
(二)读思结合,完成学习任务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学习要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进行。不管是哪种方式,都离不开一个“读”字。这从单元语文要素“读懂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也能看出。要想“明白道理”,就要“读懂故事”。那怎么才能读懂呢?
任务一:抓词语,知心理,读出变化。
活动1:读文,圈画出人物语言。学生带着第一个问题“鹿的想法发生了哪些变化?”阅读课文,边读边画出鹿说的或想的话。教师投影出示“咦,这是我吗?”“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让我送了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并引导学生读好这四句话,理解“匀称”“精美别致”等词语的意思。
活动2:比较,发现语言现象。学生边读边画出鹿说的话,并进行比较,发现这些句子都用上语气词、问号、叹号等,表达了鹿的不同心情。
活动3:揣摩,体会心理变化。学生调动已有的阅读经验,抓住句子中的语气词和标点符号,并结合提示语如“欣赏”“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叹了口气”等,揣摩、想象鹿的内心想法,填写鹿心情变化轴“惊喜→自豪→抱怨→感叹”,并模拟神态、动作进行朗读,深入理解语句,获得情感体验,从而完成课后的朗读要求。
任务二:用支架,讲故事,明白道理。
活动1:讨论,探知变化原因。学生对第二个问题“鹿的心理为什么产生如此巨大的变化?”进行思考,重点阅读课文第5~7自然段,用思维导图画出鹿两次的历险“狮子逼近—甩掉狮子—鹿角挂枝—拼命向前”,感知鹿的心理变化是因为亲身经历可怕的事情。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撒开长腿”“有力的长腿”“蹦来跳去”“远远地甩”“拼命向前奔去”与“却被树枝挂住”、“被树枝挂住”与“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狮子的“悄悄逼近”与“灰心丧气”、“猛扑过来”与“再也没有追上”等语意相反的词语,懂得正是腿的作用、角带来的凶险,让鹿做出深刻反思,从而彻底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活动2:讲述,体验心路历程。学生借助课后练习第二题提供的词语,个人独立或同桌合作,用自己的话讲故事。讲述故事让学生体验到鹿的心路历程,对鹿的看法的变化有了更深的认识。教学时,教师可通过评价表(见表1)来评价学生的讲故事情况。
任务三:找依据,说观点,学习思辨。
活动1:思考,感悟寓言寓意。“读完了故事,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带着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并结合故事内容和鹿的感叹,抓住课文第6~7自然段的情节反转处,以及开头鹿的看法和结局之间强烈的反差,思考并说说自己对寓意的理解。
活动2:思辨,促进深度阅读。教师出示课文思考练习第三题“下面的说法,你赞成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学生自由选择其中一种说法,以故事内容为证据,谈自己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寻找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
活动3:拓展,发展思想认识。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想生活中有没有像“鹿角”和“鹿腿”这样的事物,它们分别在怎样的情境下发挥了各自怎样的作用。这样的阅读拓展,不但能让学生运用所领悟的道理来分析、解释生活现象,内省自己、认识自己,而且能引发学生对如何认识和处理事物的长处与短处、实用与美丽等现实问题的思考,实现文本与社会生活、寓意与为人处世的贯通与融合。而这正是寓言存在与阅读的意义。
三、其他学习任务群的融合式思辨训练
统编语文教材中的一些课文,虽然整体上不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但也有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元素,也可作为一个学习任务,与其他学习任务一起,共同助力课文学习目标的达成。
例如,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古典名著单元,《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四篇课文分别选自我国古典四大名著,单元学习重点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这显然不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单元。但是,《景阳冈》课后练习第四题这样要求:“对课文中的武松,人们有不同的评价。你有什么看法?说说你的理由。”这是一个思辨性的问题。对此,教师可专门设计一个思辨性学习任务,并将它融入整体的单元教学中。当然,同样是有理有据地表达观点,与第二学段相比,第三学段不仅要找证据,还要分析证据和观点之间的联系,能辨别总分、并列、因果等关系,同时要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这个思辨性学习任务可以确定为“用好关联证据,有序表达观点”。
活动1:亮观点,找证据。在学完课文内容,完成其他学习任务后,教师出示课后练习第四题,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两种评价:“武松真勇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和“武松很要面子,有些鲁莽,不听别人善意的劝告”,选择自己认同的评价,表明个人观点。在此基础上,从文本中寻找支撑自己观点的内容,并做上标识。
活动2:析联系,做梳理。《景阳冈》篇幅比较长,支持观点的文句不少,如果一一讲出,难免冗长,没有重点,这就需要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梳理。如“武松真勇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学生很容易找到依据:(1)“便有大虫,我也不怕。”(2)“便真个有虎,老爷也不怕。”(3)“我却怕甚么!”(4)“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5)“怕甚么!且只顾上去,看怎地!”(6)“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等。这些语句,仅从字面和标点上看,似乎可做有力证据。但一联系具体语境,就会发现,“便有大虫”“便真个有虎”,说明武松始终不认为山上有虎,不存在“明知”的情况。“我却怕甚么!”是跟在“这是酒家诡诈,惊吓那等客人,便去厮家里宿歇”之后,武松看到树上两行字,依然觉得这只是酒家编造的谎言,还是不相信山上有虎。只有读了印信榜文后,武松才想“难以转去”“怕甚么!且只顾上去,看怎地!”,于是“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这才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尽管此时武松是为了面子才这么做。这样一分析,学生就会懂得,当面对复杂的材料时,只有厘清证据与观点之间的内在关联,找到的证据才更为严密,才能成为观点的有力支撑。这样,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就会得到训练,思维品质也会得到提升。
活动3:想清楚,说有序。当证据比较多的时候,就有一个谁先谁后的表达顺序问题,学生要学习有条理地说。比如,“武松很要面子,有些鲁莽,不听别人善意的劝告”,支持这一评价的证据就比较多。如酒家的两次劝说、读了印信榜文后,武松为保住面子不肯回去;见到大虫时,武松的惊慌失措,显得毫无心理准备等。这么多的内容如何有序组织呢?有的内容要进行简要概括,有的人物对话要进行转述。有了这样的准备,学生就可以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的先总后分,总说“理由如下”,分说“第一”“第二”“第三”;有的直接用“理由一”“理由二”“理由三”分点阐述;有的运用“开始”“接着”“后来”“最后”等连接词,做到证据有力、条理清楚、表达有法。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徐良英.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单篇课文教学初探[J].小学语文教师,2023(12):28-31.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