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佳瑜
[基金项目]本文为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协同创新”专项课题“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沉浸式阅读教学范式研究”(课题编号:Fjxczx23-27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儿童诗因其童真的语言、奇妙的想象、优美的意境与真挚的情感,深受儿童的喜爱,是中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统教语文材编选的儿童诗主要以单篇形式呈现,这给单元整体教学带来一定困难。目前,儿童诗教学存在程序刻板、机械分析、技巧至上等问题,致使学生对儿童诗的学习兴趣不高。语文新课标背景下的儿童诗教学,教师可基于单篇文本设置学习任务群,引导学生进行沉浸式学习。课堂上,教师可通过主题情境化、任务活动化、结果表现化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展开语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品位。
[关键词]儿童诗;单篇教学;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审美创造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4)13-0014-03
儿童诗是文学花园中的一朵娇艳小花,深受小学生喜爱。统编语文教材中的儿童诗,因其童真的语言、奇妙的想象、优美的意境与真挚的情感,成了对学生进行文学启蒙、培养审美情趣、提升文化品位的有效资源。作为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课程内容,如何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进行儿童诗教学,是摆在低年级教师面前的一道课题。
一、单篇:儿童诗的教材呈现
统编语文教材的儿童诗主要分布在“汉语拼音”“识字”“语文园地”和“课文”等四个板块中,前三个板块的儿童诗重在提供拼音识记、字形认识、文化积淀的情境与资料。例如,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汉语拼音”从第4课“d t n l”开始,每课都安排了一首与本课拼音学习有关的儿童诗。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儿童诗,为枯燥的拼音认读提供了具体语境,实现了从拼音字母向词语、句子学习过渡的目标。“课文”板块的儿童诗,是学生阅读理解的主要文本:《小小的船》表现儿童对美丽夜空的奇特想象与无比向往;《四季》呈现春夏秋冬的季节特征;《影子》描写了倒影这一常见的生活现象;《明天要远足》展现孩子对远足的无限期待和急切心情……
尽管儿童诗分布广泛,但呈现方式较为单一,基本是单篇呈现,并无单元组合。有的一个单元只有一首儿童诗,如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明天要远足》和第八单元《雪地里的小画家》;有的一个单元有两三首儿童诗,如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小小的船》《江南》《四季》,第六单元的《影子》《比尾巴》《青蛙写诗》;还有的虽然是单元架构,但几首诗之间并无内在联系,本质上还是单篇课文。教材这样的编排特点决定了一篇一篇地教是最为得当且有效的做法。不过与以往纯单篇教学不同的是,必须把儿童诗单篇教学放到学习任务群理念和框架里去进行考虑。
二、无味:儿童诗的教学现状
儿童性是儿童诗的最本质特征,表现出活泼生动、想象奇特、童真童趣的特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对第一学段的教学提出明确要求:“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可是,在课堂教学中忽视童趣、童味,把儿童诗当作普通文本来教的情况并不少见。
(一)程序刻板不灵动
一些教师教学儿童诗,基本上照搬古诗词甚至是阅读课文的教学程序:一读,读准生字,读通诗句;二解,理解诗义,体会诗情;三背,读得正确,背得熟练;四联,联系诗文,拓展阅读。殊不知,儿童诗从形式到内容、语言,都富有变化,妙趣横生。例如,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怎么都快乐》这首儿童诗,多方位展示学习、运动、游戏等日常生活场景,传达出不管如何都很快乐的内心感受。如此活泼的内容和形式,怎么能用死板套路和固定程序来进行教学呢?
(二)机械分析少童趣
有的教师教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的第二节时,这样展开:先要求学生理解什么是“稠”,什么叫“稀”;接着,让学生观察图片,找出南方和北方;然后,教师播放课件说明稠的一面是南方,稀的一面是北方的道理;最后,让学生讨论为什么阴雨天需要用树来判别方向。整个教学重在对字词句的理解和分析,对诗中“枝叶稠”“枝叶稀”所呈现的不同画面,不启发学生想象,对“大树也会来帮忙”的热心与能力,也不鼓励学生去体会。这样,学生获得的是冷冰冰的知识,感受不到隐含在文字符号背后的形象、美感和语言魅力。
(三)技巧至上缺情味
儿童诗的韵律一般都比较欢快,读来朗朗上口,朗读自然成了重要的方法。但有些教师习惯性采用带读、跟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机械模仿,或过分强调发音、节奏、停顿等技巧,难以突出儿童诗特有的情意韵味。例如,教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祖先的摇篮》第一节时,教师强调说:“‘这是多大的摇篮啊是个感叹句,同学们在朗读时要表现出惊奇的感觉,读出对祖先摇篮的赞叹。”如此的朗读指令,对学生读好这句话毫无助力。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抓住这节诗的“那原始森林”“那浓绿的树荫/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等诗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展开想象。有了充分感受和真切体验,学生就能读出儿童诗应有的情感和味道。
三、沉浸:儿童诗的教学指向
儿童诗的教学应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语文新课标这样定义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位;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概括成一句话,就是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感受美、发现美、体验美、表达美。因此,沉浸式、体验式阅读,成了儿童诗的教学形式。比如,教学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一诗,教师这样引导学生展开实践活动。
(一)主题情境化,营造诗境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活动必须借助具体的主题情境来展开。而主题情境的创设要与单元重点、文本主题、语言内容、学生心理相契合。“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是本单元教学重点,强调了想象阅读的重要意义;本课课后练习“读好问句”“仿照第2小节或第3小节说一说”“注意加点的词”,表明问句、动词是本文重点学习的内容;而“人类起源”的文本主题,则能诱发学生隐藏在心底深处的探究兴趣:人类的祖先从哪里来?又生活在何处?是怎么生活的?《祖先的摇篮》一诗以极为奇妙的想象,用儿童的眼光,带着学生去推想那古老的森林、回想那古朴的生活、遐想那遥远的美好。整首诗由爷爷的话 “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引发猜想;中间两节,生动描绘了“摘野果”“掏鹊蛋”等生活场景;最后,回到现实,对祖先的摇篮发出深深的慨叹,与开头照应。全诗极具画面感和想象力,语言生动活泼,情趣跃然纸上,为学生的表达提供了语言范例。
基于此,我们创设以“畅想祖先摇篮,趣谈祖先生活”为主题的任务情境,除了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等基础知识,还设置了三个任务:一是趣想摇篮,读好问句,体会美;二是趣过生活,品读动词,体验美;三是趣做拓展,仿写诗句,表达美。这样,将“趣”贯穿整个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想象构建的真实场景中,感受祖先摇篮的苍茫与神秘,体验祖先生活的多彩与美好,产生对诗歌的兴趣,形成审美意趣,展开想象表达。
(二)任务活动化,浸润诗意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强调要通过感受、体验、欣赏、评价、表达等多种方式学习语言文字作品。这些行为动词共同指向言语学习的活动,强调学习任务的完成必须通过学生的言语活动来进行。教学本首诗时,教师可以结合儿童诗特点,将学习任务设计成学生喜闻乐见的读、想、品等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儿童诗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诗性思维,提升审美品质。如任务二“趣过生活,品读动词,体验美”,我们设计以下几项活动。
活动1:说动词,感知趣。学生先阅读第二、第三节诗歌,一边读一边圈画出人类的祖先在森林里做过的事,如摘野果、掏鹊蛋、和野兔赛跑、采蔷薇、捉红蜻蜓等;再自由选择一两个动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讲述、演示等不同方法说说这些动词的意思,理解用词的准确与生动,初步了解祖先跟小孩一样,做的事有趣又好玩,生活简单但快乐,感知祖先生活的情境,形成对祖先生活的整体印象。
活动2:想画面,感受趣。在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里,祖先是怎么做这些事情的呢?学生读诗句,展开想象。有的从“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中想到祖先们如何小心翼翼地爬上枝丫,摘野果、吃野果的心情;有的从“可曾在那片草地上/和野兔赛跑”中想象一群人追逐野兔,却空手而返的有趣画面……丰富的想象让学生走进了文字,走进了祖先的生活;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祖先生活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以及诗歌表达出的趣味性。在此基础上再来读,学生更能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自己的情感。
活动3:比写法,感悟趣。首先,教师要求学生把两节诗中的问号改为句号,比较两者的不同。这样,学生就能知道,摘野果、掏鹊蛋、和野兔赛跑等祖先做的事情,并不是亲眼所见,而是作者结合现实生活做出的想象。一个个想象就是一幅幅图画,展现了祖先多姿又多彩、神秘且惬意的日常生活,令人无限神往;一个个问号就像一个个空白,引人遐想,引发探究的欲望。其次,让学生把两节诗中祖先所做的事情进行调换对比。这样,学生又会发现,祖先很会生活,他们不仅摘野果、掏鹊蛋、和野兔赛跑,填饱肚子,而且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愉悦生活,那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让人不禁感叹:生活真美好!
(三)结果表现化,享受诗趣
表现性评价是判断学习任务是否完成的直观、具体的方式。“表现”,就是学业表现,即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课堂关键表现、典型作业和阶段性测试等数据。教学这首诗,教师要设计多元化的表现性评价活动,通过丰富多样、富有童趣的表现性任务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自评、互评,享受语文课堂学习的快乐。如任务三“趣做拓展,仿写诗句,表达美”,我们设计这样的表现性评价活动。
活动1:读。朗读既是语文学习的途径,也是学习成果的体现。诗歌在遣词造句、节奏旋律等方面的显著特征,决定它适合采取多种方式的读来展开学习。《祖先的摇篮》运用了“摘”“掏”“逗”“采”等动词,以及“可曾在……”“也在这里……”等疑问句,尽显儿童的天真好奇和富于想象的个性,使得诗歌富有强烈的节奏。教师可采取个人读、接力读、小组读的不同方式,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读出节奏、读出旋律、读出情趣、读出美感,展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验。
活动2:画。大量动词和短语的使用,赋予诗歌极强的动态感和画面感。祖先的不同生活,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画面,再加上“摇篮”的形象比喻,为我们展现出一幅色彩明丽、树木郁葱、动物可爱的森林家园和美丽画卷,这给学生提供了无限想象的空间。课堂上,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两句诗,配上插图,制作成图文并茂的精美卡片或书签,与同学、家人分享,能使学生从中获得创作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活动3:演。理解诗句时,要求学生抓住动词进行动作演示,模拟动物的声音,进而走进诗歌描绘的情境。学完课文后,教师要求学生将童诗创编成童话剧,以揭秘祖先生活,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活动4:编。该诗的第2、第3小节是作者想象祖先生活的场景。对该场景的鉴赏学习,教师可根据课后练习题,创设延展性的学习任务,以助力学生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在配乐朗读中,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创编,想一想祖先还有可能做哪些事情。如:摘树莓、放牛羊、和蝴蝶一起玩耍……在学生找准关键词的基础上,教师出示两个小节的诗歌样式,鼓励学生进行想象仿写。
“我们的祖先,
可曾在
,
?”
“那时候,
孩子们也在这里
,
?”
这样,学生个个成了小诗人,既体会到学习儿童诗的快乐,又获得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2] 徐良英.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单篇课文教学初探[J].小学语文教师,2023(12):28-31.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