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静 李小锋
[摘要]习作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极为重要,但学生在写作文的过程中因为阅历较少,普遍存在不知道写什么、如何写的困惑。针对上述问题,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情况,笔者主要从五个方面来具体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一、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新课标指出习作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语文教师应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降低学生对写作的畏惧感。良好的情境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动力和源泉。根据学生的需求,教师要积极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联系生活、运用生动的语言、运用实物演示、借助图画、播放音乐、角色表演,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手段,营造各种生动活泼、具体形象、民主和谐的良好情境氛围,拉近学生习作学习和现实生活的距离,为学生主动参与,创造良好的条件,更有利于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动口,引发表达的兴趣。比如,教师在教学春天的习作时,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有关春天的诗句、图片、歌曲,让学生进入写作的情境,加强审美体验,更容易激发学生的灵感。这样,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就产生了浓厚的写作兴趣和热情,不再“谈文色变”。
二、增加素材积累,巩固写作基础
1.从书本中积累素材。书本中的材料也是反映着生活实际,怎样积累书本的材料呢?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因此,凡是学生平时阅读所得,认为有必要的素材,都可以收集,如一句名言、一段描写、一个好词、优秀作文,甚至报刊剪贴等,都可以积累。通过看、读、抄、背等积累谴词造句,选材与立意,层次与段落,详写与略写,开头与结尾,过渡与照应等写作技巧,为写作奠定基础。
2.从现实生活中积累素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么,如何汇积生活中的写作源泉呢?我认为首先要丰富学生的生活。课标指出:“指导小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内容就是写作材料,写作材料来源于生活。生活越丰富,积累的素材就越多。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组织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如春游活动、文体活动、读书活动、演讲活动、看电视、听广播,还可以安排学生回家做一件家务,让学生体验生活,之后再要求他们把做家务劳动的过程写出来。这些丰富的生活经验都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素材,从而让学生写出有血有肉的作文。
三、教会学生习作构思
“构思”指在审题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把平日储存在头脑中对客观事件的一些印象、感受和理解回忆起来,并组织编排,形成一篇文章的雏形。构思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很多小学生写作文时,即使明确了要写的内容,也无从下笔。因为作文构思过程不像进行科学计算或工业生产那样,有严格的科学步骤或工艺流程,可以有条不絮地开展,作文构思是跳跃的思维,要经过反复思考,才能理出比较满意的头绪。因此,在写作文时,联想、想象是非常重要的,若没有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很难进行写作。在教学中教师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教会学生构思。
1.学会确定文章中心。文章中心是指作者通过文章内容来表达他的思想感情,文章中心来自文章内容,也可以说“中心”依赖于“内容”,“内容”围绕“中心”。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构思时,就必须教学生分析、思考、归纳所有内容共同的和要体现的思想感情,确定后用文字表达出来,以便开展下一步的选材工作。
2.学会选择材料。在确定了文章内容是围绕“中心”,服务“中心”的,审题后就要根据想写的内容来表现中心,不是选择所有想写的内容,而是择优选取最能体现中心的材料,这是选材原则。对于这个道理,教师可以随着一些可以证明的生活实例来提示说明,学生也易于领会。
3.学会组织材料。当材料选定以后,学生就要考虑这些材料在文章中的组织。首先,材料的先后顺序安排,即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学生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安排材料:一、按事件本身的发展过程和时间的推移安排材料,先发生先写,后发生后写,一步步从头到尾写出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尾的全过程。这是记叙文常用的方法。二、按空间的位置来安排组织材料。比如要描写一所学校,须按顺序来写,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等按方位顺序一一写出。其次,在安排组织材料时,须考虑哪些部分详写,哪些部分略写,写作的详略没有固定的尺度,但须遵循围绕文章中心的原则,即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材料宜详写,属于内容相似但又不能不写的材料宜简写。如相似的材料应概括性简写,点到即可。一篇文章中同时存在着两个以上的详写材料或几个以上的简写材料时,必须考虑到从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出发和材料的内在联系来穿插安排。
四、进行评改教学,写作精益求精
作文需要学生不断进行评改,文章不可能一下子就是非常流畅精彩的,教师要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其积极性,通过多样的评改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实力。小学语文作文的评改可以通过学生的自主评改、老师的评改和同学间的评改这三种方式相结合,让学生自觉树立起责任感,在讨论与交流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通过不断查漏补缺,继续发挥优点,改掉缺点,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升班级整体写作水平。
五、“多渠道”展示,让学生感受写作的快乐和收获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表扬,孩子也不例外,他们更渴望在同学们面前得到老师、同学们的肯定,感受到成功带来的乐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进行表扬。为此,可以在班级里建立“优秀作文集”,把每次作文写得比较优秀的文章摘抄在“优秀作文集”里,供全班同学传阅。教师也可以在早读课、作文讲评课、阅读课上将学生的佳作让学生进行朗读展示,并且积极地把学生的优秀作品向学校校报和校广播站刊登和朗读,多种形式为学生们提供展示的平台,让学生体验成功。
写作教学策略多种多样,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只要学生在写作上的努力和进步一旦得到了肯定与认可,就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这种心理体验能增强他们的自信,激发他们更努力地争取写作的进步。学生的习作水平一定会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