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辉
摘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促进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如今,信息化已深深根植于英语课堂教学,教智融合已经形成一种教学新趋势。为此,本文结合笔者融合信息化教学经验,分析了初中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并有针对性地列举了几点改善初中英语课堂沉默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初中英语,课堂沉默,教学策略
一、课堂沉默成因分析
(一)学生因素
初中阶段的学生逐渐进入青春期。在这一阶段,大部分学生具有心理闭锁性的心理表征。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提出,初中生大多仍处于无意识学习的阶段,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现实观念与环境的影响,从众心理普遍,只机械地学习、记忆知识,处在传统的沉默式课堂环境中,很难主动去打破沉默茧房。
(二)教学因素
课堂中有一些由来已久,由老师制定,师生形成共同默契的课堂规则。比如师生初次见面,很多教师会在课前和学生强调——仔细聆听、认真笔记、不要讲话、保持安静等规则。当教师讲解完新知识点后,会追问:“听明白了吗?”;当学生回答问题后,会询问:“有没有哪位同学有不同意见?”。这些问题看似是征求意见,其实只是流于形式的设问。这些规则在无形之中就造成了课堂沉默。
下面本文以牛津译林8B Unit8 A green world为例,简要阐述依托信息化,打破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的教学策略。
二、教学实践
(一)课前自学:打破课堂沉默的前提
课堂学习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探索的活动,但知识探索的前置条件是学生需要对本节课的教材和学习内容有着最基础的把握。因此,教师要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度的预习,从而辅助学生顺利进入课堂核心,完成对课上知识的初步感知,达成符合预期的预习成果。为了让学生带着思考积极主动预习,英语教师可以借助三步信息化手段进行辅助。以下以本单元Grammar课时举例来说。
第一步,着手单词,提前跟读。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各种翻译软件,例如网易有道、百度翻译等熟读单词。这些信息化软件能提供新单词的朗读发音、词性解释、例句拓展等服务,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资源,弥补了教材内容的缺失。在实践中,本课的harm一词,课本只提供了动词词性的解释。通过查询网易有道,学生发现harm还可以做名词,并在课堂上为其他同学拓展了名词用法do harm to的语法结构。
第二步,着手微课,感知核心。通过微课,能拉平学生在课前掌握基础知识的水平,同时也能提升预习的价值。在本课正式学习前,笔者录制了有关被动语态将来时的微课,提前发布在企业微信群。从回顾被动语态的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入手,过渡至一般将来时态下的被动语态。不直接给出一般将来时态下的被动语态结构,而是留下疑问在第三步解决。
第三步,着手练习,探测学情。在第二步的基础上,在企业微信群发布一般将来时态下的问卷网选择题链接,让学生选择一般将来时态下的被动语态结构。问卷网会自动分析学生的测试结果并得出数据,帮助笔者了解此课预习学情。
借助信息化工具,如各种翻译软件、苏州线上教育平台、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一师一优课等平台制作的微课,以及问卷网、问卷星等在线问卷平台编制的在线习题,将学习提至课前,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反复学习。信息化为学生的课前自学提供了新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优化了课前预习方式,是改变课堂沉默现象的前提。
(二)课中活动:改善课堂沉默的保证
1. 融合信息技术,设计学习理解类活动
语篇内容的学习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在本单元的reading部分学习时,笔者借助信息化手段设计了read and summarize的活动。通过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小组合作,走出座位,活跃氛围。
首先,课前笔者利用希沃白板的班级优化大师功能将学生分为三组。课上给与每组五分钟的时间阅读文本内容,同时每组选派一名同学在希沃白板上完成书写任务。一:根据相应段落内容用一到两个单词总结组名。在小组的通力合作下,三个小组都顺利的取好了组名recycle组(循环利用组)、law组(制定法律组)、new energy组(新能源组)。这是三个关键词是文本主体部分的核心内容。二:根据段落内容,找出自己组的环保任务,由在希沃白板上的同学负责书写环保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各组学生也都找出了每个段落的环保举措,由此掌握了Green Switzerland的文章大意与行文脉络。最后,通过班级优化大师软件的点评功能,依据完成任务的速度和完成的完整性计算出优胜小组,给予当堂奖励。
2. 融合信息技术,设计应用实践类活动
本单元主题内容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因此,笔者紧抓主题内容,充分给予学生表达机会。在本单元的Welcome to the unit的Part A中,学生学习了环境保护措施的陈述句表达。而在本课Part B中学习了对话“What should we do to live a green life?”的交际表达。笔者给予对话支架,利用希沃白板中班级优化大师的随机点名功能,抽取两名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这是对本课重点句型“What should we do to live a green life?” “reduce air pollution by riding bicycles” “save water by taking shorter showers” “save energy by turning off the lights when we leave a room”等表达结构的实践运用。利用班级优化大师,达到了对话对象的随机匹配,不同的交流对象,激发了学生的交际欲望,提升了学生参与表演的积极性。
3. 融合信息技术,设计迁移创新类活动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内化所学,生成自己的表达方式进行输出。
在学习完本单元Task课时后,笔者利用希沃白板的投屏功能,创设支付宝蚂蚁森林的绿色能量收集和种树功能情境,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积极建言献策,探索环保新方式,并书写一封倡议信进行全班分享。这是一个完整的输出活动,学生需要小组合作、探索倡议书格式、选择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并要求结合网络提出有时代特色的新举措。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将“信息化”融合进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能够进一步丰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态,为学生拓展更多的优质学习资源。同时,也能充分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应用能力,进而有效推动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必须要善于发挥发掘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重构课堂模式,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与进取心,使英语教学受到学生的喜爱,进而打破课堂沉默,告别“哑巴式”英语。
参考文献
[1]韩倩.依托信息技术改变小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实践研究[J].中小学电教, 2022(09):34-36.
[2]韩桂香.“互联网+”时代初中英语信息化教学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3(08):46-48.
[3]窦娟娟.网络时代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优化策略探究[J].学周刊,2023(25):139-141.
[4]陈阳.初中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分析及解决策略[J].山西青年,2020(17):189-190.
[5]李秀琴.初中英语教学中课前预习指导的策略[J].学周刊,2023(11):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