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琳炜
摘 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在课程理念中提出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目标、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探索激励学习和改进教学的评价、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的五大方向,确保教材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体现数学课程的育人价值.因此,我们需要关注教材本质,注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关键词:新课标;核心素养;教材编排
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越来越多地听到很多一线老师反映:孩子们都会了,我们还要教什么?是的,高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学生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来获取知识.跨界教育媒体人沈祖芸在《全球教育报告》中指出:未来已到,应对挑战,再也不能以知识的机械式传授作为教育的内容.从2022版新课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新课程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一步强调学生四基、四能的培养.如何让每一个学生摆脱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不再是只注重知识的简单传授,更着眼于学生未来生活、进一步发展、应对各种挑战的核心素养培养是新时代对教育者们提出的期待.本文结合人教版教材中《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整体编排为例,谈一谈关注教材本质,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上的几点感受和做法.
1 例题素材生活化,形象直观助理解
新课标中指出,要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知识、其他学科以及生活之间的联系,
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人教版课程教材中的插图大都是选择贴近生活的素材,把抽象的东西和事物转换成了生活中具体的实物,特别是在低学段的教材中,基于孩子们的年龄特点,使用了大量的小动物作为素材.这样的主题图形象生动、直观,在激发了孩子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使我们能很好地帮助他们对于课程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抽象的计算转变成直观的图例,十分适合低学段孩子们的认知需求,让他们在愉悦地体验中积极主动探究自己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
你还在哪儿见过0?
3-3=0
4+0=4
想一想:5-0=
如“数字0的认识及和0有关的加、减法计算”
安排在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中,我们可以看到,例题首先通过三幅图,动态地展示
一只可爱的小猴子把2个桃子吃光的过程,说明什么都
没有可以用0来表示,接着以小鸟飞走、荷叶上的青蛙图,
帮助学生理解和0有关的加、减法计算的含义及算理,让孩子
感受到在生活里藏着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是可以服务于生活的.
这节课上笔者利用了希沃白板的拖拽、移动功能,先出示一只猴子和面前盘子里的3个桃子,然后请一位学生来移动桃子,让桃子在他的手上“被猴子吃掉”.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孩子们脱口得出3-1、3-2、3-3的算式,直观地感知和理解了“同数相减得0”的道理.再出示一个装有3个桃子的盘子,通过和空盘子位置交换,使“3+0和0+3含义相同,所以计算结果也一样”的知识点深刻地烙印在孩子的脑海里,真正做到基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把课堂还给学生.
2 教材内容连贯性,迁移类推解新知
在例题的编排上,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非常注重章节知识间的前后连贯性,在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中,为了突破笔算乘法的两个教学难点:1、进位问题;2、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问题.教材中先出现不连续进位的,再出现连续进位的,又根据从一般到特殊的编排原则,先出现中间和末尾没有0的,再出现有0的情况,显然“0的乘法”教学是为后面学习“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做准备的.这样的安排在重视知识连贯性的同时,又很好地分散了教学难点,便于学生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使用类推的方法去主动探究新的知识.
从三年级上册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例4教学“0的乘法”,紧跟其后的是例5“604×8 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
运动场的看台分为8个区,每个区有604个座位.运动场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604×8=
学习这节课之前,孩子们已经有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基础,于是笔者直接抛出算式,让孩子们自己去尝试计算.这时笔者不急于去评判答案是否正确,而是使用希沃授课助手同屏展示出班级孩子的典型算法,然后引导孩子们通过口算先估出积的大致范围,再与自己的计算结果进行第一次比对,结果有误的孩子尽可能地鼓励他们尝试找出错因.有了之前“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基础,又有了估算结果为参考,课堂上孩子们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互评的过程当中,既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又完成了错题的辨析,同时还能感悟到:0的乘法虽然很特殊,但计算的方法和之前是一样的.理解了“不管中间是否有0,都要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这个教学重点,成功地实现了借助旧知迁移、类推解答新知的过程.
同样“0的除法”教学在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中也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即从易到难、从一般到特殊.我们都知道,笔算除法的计算过程中会多次使用到乘法和减法,计算的步骤也比较多,教材上继续采用了各个突破的方法,来实现笔算除法中难点部分的教学:1、商中间没有0——商中间有0;2、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3、首位能除尽——首位不能除尽.“0的除法”安排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没有0)之后,通过课前的学情测试了解到,90%的孩子会计算和0有关的除法,但不明确算理.因此,笔者把教学重心调整到以下两个方面:1、引导孩子去思考例题图中小精灵的话“哪个数和5相乘得0?”;2、回顾除法的意义,尝试结合生活中的实例画一画、说一说算理.这两点都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之上,因此孩子们很快就领会了其中的含义,归纳概括得出: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
0÷5=
0÷2= 0÷8=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 .
关于概念中“除数不能为0”的这个知识点,虽然在四年级有安排相关的教学,但我们也可以让孩子在课后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提前了解这一部分的内容,如: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最后在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中安排了例3“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教学内容,其教学重点是把有关0的运算知识系统化,这样的课程安排除了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使得教学时间大大节约.我们可以在课前安排学生去整理、制作相关知识点的思维导图,把一个个看似散落在各处的知识点巧妙地串起来.因此在“数与代数”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我们老师是不是可以尝试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知识间的连贯性上,引导孩子使用原有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达到授之以渔的效果呢?
你知道哪些有关0的运算?具体描述一下这些运算.
注意:0不能作除数.例如,5除以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笔者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0除以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3 关注知识探索性,解决问题重能力
较之以往,人教版新教材更注重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数学知识是怎样形成的,对过程的展示有更高的要求,对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加强——这是在呈现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突出特点.如果只是简单地把解题过程和结果直接告诉学生,那么是不符合新教材的教学思路的.在新教材中,“努力给学生更多的探索机会”这一理念受到重视,更注重让学生在情境中,通过主题图、连续的问题,一步一步地深入探索,使得学生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亲身体验探索的乐趣,从而在现实生活中摸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路径,感受到数学知识是如何形成的.
如三年级下册“0的除法”教学中,教材直接出示“0÷5= ”,小机器人引导学生“哪个数和5相乘得0?”及“想一想: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 .”简单明了,没有其他更多情境、图例、说明,这个例题的设置明显和之前加、减、乘的例题编排有所不同,少了直观、形象的图例,多了探索性的思考引导.而有了前三种和0有关运算方式的学习,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算理,可以大胆放手让孩子去探索,就像前面提到的:先进行学情测试——再围绕核心问题思考——得出相关结论——课后继续探究,而课堂上的时间就可以让给孩子们充分地去表达、去提问、去思考.
四年级下册“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中,直接把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也成了教材的一种新尝试.教材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画面、注意提醒等方式引发学生有方向地去回忆、整理、概括,我们不难看出教材在安排上同样留有充分的探索空间:关于“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的教学难点,教材是通过以“注意”的提醒方式,结合实例进行说明的.孩子们在前几年的学习过程中,对有关0的运算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认识和经验,因此我们可以在课前安排思考“5除以0和0除以0”的结果和算理,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合作、交流、讨论明白“为什么0不能做除数”的道理.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去学习,课前的预习、课中的思维导图等方式的介入在这里相得益彰,就不再是空喊“把课堂还给学生”,而是真真正正地落在实处,使得学生在应用知识方面的意识有所提高,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相应得到了较为有效的锻炼.
数学来自于生活,如何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问题,既是教材中重视的四能之一,也是我们为人师者一直在努力的方向.新课标2022年版明确提出了数学的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数学的核心素养应该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关键能力、思维品质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史宁中教授说过:小学那点知识即使不学,到初中很快也能补回来.小学关键是要教孩子们思考问题,学完以后对数学有感觉.那我们在课堂上就该努力为孩子们创设条件,让孩子们学会思考问题,学会提出有意义的问题,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悟出问题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