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类通俗历史读物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2024-06-13 02:44:54薛伟强陈玲玲
中学历史教学 2024年5期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

薛伟强 陈玲玲

* 本文是江苏师范大学2022年度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漫画通俗历史读物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项目编号2022XKT05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漫画类通俗历史读物不仅是史学走向大众的重要载体,也是历史教学不可或缺的课程资源。将漫画类通俗历史读物运用于中学历史教学有利于贯彻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的理念,彰显历史学科“史趣性”,有利于图示优势效应理论的运用。中学历史教学运用漫画类通俗历史读物的策略主要有:激发学史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补充历史细节,助力学生理解;解读历史概念,促进思维发展。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 漫画类通俗历史读物 《半小时漫画历史》

新世纪以来,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对于历史读物的价值愈加重视,最新的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均明确指出通俗历史读物是师生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重要课程资源。漫画类通俗历史读物近年来方兴未艾,其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述和简明活泼的画风深受读者喜爱。本文探讨如何将漫画类通俗历史读物运用于中学历史教学,从而在激发学生学史兴趣的同时,助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和核心素养的涵育。

一、漫画类通俗历史读物的走红

漫画类通俗历史读物以手绘漫画、网络用语与历史知识结合的方式向读者普及基本的历史知识,别具一格的画风和幽默带“梗”的表述让其颇受青少年喜爱。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二混子(陈磊)团队的《半小时漫画历史》系列、肥志的《如果历史是一群喵》系列和朕说团队的《朕说历史》系列等。

二混子(陈磊)团队的《半小时漫画历史》系列(以下简称《半》系列)包括《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全6册)及《半小时漫画世界史》(全2册),号称“看半小时漫画,通五千年历史”。这套书以幽默的插图和诙谐的语言,让历史变得生动有趣,近年来成为备受青少年追捧的历史启蒙读物。

二、漫画类通俗历史读物对于中学历史教学的价值

(1)有利于贯彻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的理念

“通识性、通俗性的历史读物对教师和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半》系列以幽默诙谐的表述方式浓缩了中国史和世界史的基本历史线索、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是优秀的历史课程资源,可以在轻松幽默中帮助学生学习历史。

(2)有利于彰显历史学科的“史趣性”

“中学生求知欲旺盛,学习动机单纯,注重知识的故事性、趣味性”。[]手绘漫画、网络用语与历史知识结合是漫画类通俗历史读物的突出特色。例如,《半小时漫画中国史》以吴越春秋、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围魏救赵、五国伐齐五个历史小故事介绍战国前半段,后半段则以各国的变法和秦国的合纵连横为线索,“血肉丰满、故事不斷”。幽默通俗的语言是《半》系列让读者捧腹大笑的关键。例如:

还记得大汉王朝时候的西域吗?那是一堆小国家,常年夹在汉朝和匈奴两个大佬之间充当缓冲区。最后匈奴被赶跑,大汉也在后面慢慢衰落。这堆小国家喜获自由,终于开始奔向新生活。结果没高兴几年,大汉变成了大唐,匈奴变成了西突厥,西域又被夹在中间……还是熟悉的故事,还是熟悉的力道。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3》

这样的表述,加上书中的配图,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也让学生对唐、西域和西突厥的关系有清楚的认识。

(3)有利于图示优势效应理论的运用

就语言和图示而言,人类具有两个单独的加工通道。脑科学研究表明“与以文字呈现的信息相比,人们更容易记住以图示呈现的信息”。[]手绘漫画是《半》系列的特色之一,包含手绘历史人物、行政体系结构以及历史概念等。如在阐述印度种姓制度时,该读物结合不同等级的产生和特征绘制了图示(见图1)。

图1 印度种姓制度示意图[]

文不如表,表不如图。相较于纯粹的语言阐述,学生更容易理解以图示呈现的信息。合理运用漫画类通俗历史读物中的图示,促进学生进行图示编码,有利于帮助学生记忆重要知识点。

三、漫画类通俗历史读物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运用漫画类通俗历史读物激发学史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当学生认为学习材料对他有价值或他十分感兴趣时,他便会更加刻苦努力地学习”。[]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围绕学习目标选择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资料。例如,教科书仅以文字简述宋朝“三冗”弊病:

军队不断扩编,导致军费直线上升,占到国家财政开支的大半。另外,北宋政府机构设置重叠,官僚子弟入仕过滥,致使官僚队伍也不断膨胀。养兵和养官成为朝廷的沉重负担,财政状况日益恶化。

——《中外历史纲要(上)》

教师讲授时可采用《半》系列中生动有趣的配图(见图2),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动机,提高学习效率。

图2 宋朝“三冗”弊病示意图 []

(二)运用漫画类通俗历史读物补充历史细节,助力学生理解

“对历史事实进行生动而准确的叙述是一堂好课的基础”。[]漫画类通俗历史读物对部分历史知识的详细描述,可适当引入历史课堂以补充细节。如教科书讲述郑和下西洋的领先优势时仅有一句话: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远洋航行,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欧洲远洋航海家的航行。

——《中外历史纲要(上)》

显然,学生从简单的文字描述中很难体会其具体的先进之处。此时,可引用《半》系列的相关图文介绍,如造船技术方面:

桨是小船前进的动力来源,但其在水里的时候是起作用的,划出水之后就不起作用了,因此西汉时人们发明了橹,橹叶比桨更宽,而且全程在水里工作,动力比桨大得多,一个人能顶三个人的活。橹发展到郑和下西洋时期则升级为旋转橹,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橹在水中搅动所产生的动力。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5》

对郑和下西洋时具备的先进造船航海技术进行通俗、直观地描述,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其为何能够成为“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远洋航行”。

(三)运用漫画类通俗历史读物解读历史概念,促进思维发展

历史教学中涉及诸多历史概念,其概括性、抽象性大大提升了学生历史学习的难度。如讲述中国古代国家行政机构的演变及其运作的知识点时,可以借助《半》系列中的图示,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

例如,《半》系列以图表生动形象地呈现三省六部制的组成及各部门的关系。既弥补了教科书直观性不足的劣势,又有助于学生厘清皇帝、三省及六部之间的关系,明晰三省六部之间的运作逻辑。

图3 三省六部制运作示意图[8]

图4 秦朝三公九卿制结构示意图[9]

《半》系列中也有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图示。通过对比图3和图4,学生不难发现三省分工明确,与皇帝形成集体领导,不仅有助于提升行政效率,也有利于抑制独裁、防止专权,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理性决策。而秦朝的三公之间虽职责分明,却难以相互制衡,皇帝是政府的权力中心,容易导致独裁、专权,不利于理性决策。此外,通过图4可知,九卿不仅管理国家事务,也管理皇家事务,“而六部则完全是管理国家事务的政府部门,这是国家形态的进步”。[10 ]通过漫画辅助的形式解读历史概念,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更深入地从皇权与相权、政府与皇室的关系,理解“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國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提升。

在历史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漫画类通俗历史读物,可以激发历史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历史思维、提高课堂效率,但需要结合教师实际、校情、学情合理地运用,不能一味地追求趣味而忽视学习目标。

【注释】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68页。

[2] 薛伟强:《中学历史学科特质述论》,《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6年第1期,第21页。

[3] [美]理查德·E.梅耶著,盛群力、丁旭、钟丽佳译:《应用学习科学——心理学大师给教师的建议》,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年,第31页。

[4] 陈磊·半小时漫画团队著:《半小时漫画世界史.2》,北京:北京日报出版社,2021年,第166、161页。

[5] [美]理查德·E.梅耶著,盛群力、丁旭、钟丽佳译:《应用学习科学——心理学大师给教师的建议》,第40页。

[6] 陈磊:《半小时漫画中国史.4》,海口:海南出版社,2019年,第159页。

[7] 任世江:《高中必修课程<中外历史纲要>解析(上)》,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前言第6页。

[8] 陈磊:《半小时漫画中国史.3》,海口:海南出版社,2018年,第100页。

[9] 二混子:《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年,第127页。

[10] 任世江:《高中必修课程<中外历史纲要>解析(上)》,第113页。

猜你喜欢
中学历史教学
试论研究性学习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学理论·下(2016年12期)2017-01-19 00:39:57
现代信息技术对提高中学历史教学功能的几点思考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乡土文化浅谈
浅谈少数民族中学历史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39期)2016-06-12 15:50:43
影响名师成长的威胁性刺激及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启示
考试周刊(2016年37期)2016-05-30 17:13:37
环境史与中学历史教学
考试周刊(2016年35期)2016-05-27 01:18:34
浅谈甘肃乡土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开发利用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法应用研究
例析历史知识传授与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
江西教育C(2015年12期)2016-01-18 22:0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