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书
[摘 要]通过一线的听课、评课,深感存在三种古诗词课堂教学境界:下等境界的课堂教学,见课件不见教材;中等境界的课堂教学,见细节不见整体;上等境界的课堂教学,见作者亦见自己。文章结合不同的《望海潮》课例,谈谈对古诗词备课方向和课堂教学模式发展趋势的理解。
[关键词]《望海潮》;教学境界;教学反思;学科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4)07-0016-03
古诗词课堂教学如果按照境界来划分,可分为上等、中等、下等三个层次。《望海潮》是柳永客居杭州时赠资政殿学士、杭州知州孙沔之作。这是一首干谒词,目的是请求孙沔为自己举荐。笔者观摩或自我建构的《望海潮》课堂教学的境界也有上等、中等、下等之分。
一、下等境界:见课件不见教材
笔者听过一位大学毕业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教师第一次开设的公开课,她选的教学内容就是《望海潮》。年轻教师的优势是课件制作得非常精美,教学过程中,她按照课件顺序,逐一向学生呈现《望海潮》的学习要点和教学关键环节。
古诗词教学不能没有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要少而精,多则易乱。这位教师课件上显示的目标有三个:一是学习词中点染、铺叙的表现手法;二是反复吟咏,感受词的音律美;三是体悟词的魅力,运用联想和想象,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
这位教师还设计了以下四个思考问题:
(1)词作写杭州的繁华富庶,而题目却是《望海潮》而非《望杭州》,为什么?(2)西湖有哪些美丽清秀的景色?请你罗列出来和词作内容进行比较。(3)请结合你的认知鉴赏“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妙处。(4)结合柳永的一生,推断他写这首词的目的。
她先让学生自由表达看法,再结合课件上的答案进行补充。
笔者以为,这位教师没有认真研究词句,也没有琢磨词作内容与作者经历的关联,更没有将这首词放在整个单元的背景下审视,她认为把学习目标告诉学生,教学任务就完成了一半。至于《望海潮》中有没有写杭州繁华富庶的景象,有没有写西湖美丽清秀的风光,她并没有判断,只知道照本宣科。结果仅仅25分钟,她就把课件内容读完了。剩余的15分钟时间,她便让学生全体起立齐读《望海潮》并自由背诵,谁背诵好了谁坐下。结果,没几分钟,学生全都坐下了……
下课以后,听课的教师议论纷纷:“典型的见课件不见教材”“古诗词教学要重视语言解读,如此‘照课件上课要反思”。有教师当面指出:“要先咀嚼《望海潮》的词句,让精致的词句自然地进入学生的内心……”其中一位老教师语重心长地提醒授课教师:“一定要将心贴在教材上,逐字逐句逐页,各有着落,方有效果。”
“读课件”的教训让笔者明白,古诗词教学始于对字词精辟之处的琢磨,没有“贴在”语言上的讲授,教学结果必然是“油是油,水是水,泾渭分明,冰火两重天”。
二、中等境界:见细节不见整体
曾经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提醒笔者:“读古诗词不是读小说,不是看电视连续剧,可以‘一目十行,走马观花,可以省略跳脱。古诗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要把每个字的缝隙、每一句的筋骨读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然后再设计教学。”
作者在创作古诗词时,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意象,以表达其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在阅读古诗词时,我们可以通过解读其语言来理解其意义,可以通过分析古诗词中的句式、修辞手法等,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和外延。只有掌握了作者用字用词的个性和规律,鉴赏古诗词时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无独有偶,笔者要在另一个班级开设一节公开课,所教学的内容也是《望海潮》。教学时笔者把教学重心调整到对词作语言的探究和对重点词语的咀嚼上,以使学生意识到把握语言是理解古诗词的“金钥匙”。
在本次教学之前,笔者细读《望海潮》,确定重点讲解“形胜”“三吴”“钱塘”“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云树”“怒涛卷霜雪”“天堑”“珠玑”“罗绮”“重湖”“三秋”“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莲娃”“高牙”“吟赏烟霞”“图将”“归去凤池夸”等词语。笔者在教学前认真做了准备,力求把每个词语讲深、讲透。学生如果弄不清“三吴”的由来、所在区域、文化特征,弄不清“三吴”和“钱塘”的关系,怎么能够明白客居杭州的柳永和地方官孙沔之间的联系?
课堂教学中,笔者这样导入新课:俗话说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那么杭州到底有怎样的迷人景色才能令古人发出如此感慨呢?导入新课之后,便介绍柳永的生平及创作: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景祐元年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三变”“柳七”“柳屯田”。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长于抒羁旅行役之情。接着请一位学生展示其所在小组于课前搜集的关于词的有关知识。比如词的起源: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词通常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笔者在学生分享的基础上补充了词牌和词的分类等知识。笔者又用多媒体展示了本词的背景材料。在学生对这首词有大致的了解后,笔者和学生一起研究了“钱塘”的由来以及相应的地理范围,还共同探讨出“三吴”具体指吴兴(今浙江湖州)、吴郡(今江苏苏州)、会稽(今浙江绍兴);“烟柳画桥”指如烟的柳树、雕饰华丽的桥,杭州著名的“画桥”有和睦桥、东新桥;“风帘翠幕”指遮挡门窗的帘子与青绿色的帷幕;“云树”指高耸入云的树木;“天堑”指天然壕沟,这里指钱塘江;等等。
在总结相关研究成果后,笔者带领学生进一步赏析词作。
1.提问:词作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杭州的特征?
明确:“形胜” “繁华”。“形胜”和“繁华”是词眼。“形胜”凸显自然环境的美,“繁华”凸显经济的繁荣发达。“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表现的都是杭州优美的自然景观。“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参差十万人家”表现的是杭州经济的繁荣。
2.提问:试着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
明确:(1)居民区繁华。(2)人民富有。(3)湖山之美。(4)民众悠闲的生活。(5)地方官的休闲。(6)地方官政绩。
笔者再在此基础上延伸:用一个词来概括杭州的特征,那便是“人间天堂”。
3.提问:词人创作这首词的意图是什么?
明确:通过描写杭州的美丽与繁华,展现国泰民安的风貌,歌颂地方官政绩显著,并借此寻找自身晋升的途径。
笔者总结:词的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繁华富庶,下片描写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
最后布置如下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全词。
2.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把这首词改写为一篇写景散文,不少于300字。
笔者认为,这堂课将词语讲得十分深入,教学效果较好。下课之后,一位同事说:“你带领学生研究词语的功夫不错。但是,读古诗词的目的是什么?读古诗词要见作者的良苦用心,更要见教材编排的意图。”笔者先是疑惑,经思考后又突然明白:这节课学生淹没在词语内涵的讲解中,没有感受到词作的精神,没有触摸到词作背后词人的良苦用心,更没有看到教材编者选编这首词的意图,真可谓“竹篮打水一场空”。笔者后悔莫及。
三、上等境界:见作者亦见自己
大单元教学背景下,教学《望海潮》时除了要重视鉴赏词语,引导学生了解词人的良苦用心,即词的主旨,还要做什么?笔者主动观摩特级教师杨老师的《望海潮》课堂,了解名师的教学处理方式。
上课伊始,杨老师并没有介绍柳永当年的写作背景,也没有介绍柳永的不幸遭遇。她将“望海潮”写在黑板上后,说道:“今天我们探讨柳永怎么写、为何写《望海潮》,以及我们又为什么阅读这首《望海潮》。”
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探讨柳永是怎么写的。学生结合注释初读《望海潮》。杨老师要求学生厘清本词的行文思路并画出本词的结构思维导图。一名学生所作结构思维导图如图1所示。
[《望海潮》—上片历史与位置美丽与繁华殷富与奢侈下片湖光美色叟娃之乐贵人之所][图将好景夸]
图1 《望海潮》结构思维导图
杨老师结合相应结构思维导图与学生探讨了《望海潮》的结构。学生由此知晓柳永以生动的笔墨,把杭州描绘得富丽非凡。西湖的美景、钱江潮的壮观、城区的繁华富庶、上層人物的享乐、下层人民的劳动生活,都一一现于词人笔下,形成一幅优美壮丽、生动活泼的图画。这幅图画的价值,不仅在于它呈现出杭州的锦山秀水,更在于它凸显了当时当地的风土人情。由此,“怎么写”这个问题解决得明明白白。
同时,得益于结构思维导图的引导,学生在探讨“为何写”时,很快归纳出以下三个理由:惊叹、赞美、艳羡。
杨老师这样总结:《望海潮》描绘了太平、富庶、安定的都市生活景象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①地理位置:东南重镇。②历史传统:自古繁华。③自然景观:西湖、钱塘江等。④市井面貌:建筑精美、人口密集。⑤百姓生活:安居乐业。柳永为何写这首词?除了大家说的,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借这首词赞颂孙沔的政绩,以拜谒孙沔。“异日”“归去凤池夸”是对孙沔宦途前景的美好祝愿,以达到投赠的目的。
在“为何阅读”环节,杨老师放手让学生讨论:今天,我们为什么要阅读不足百字的《望海潮》?
讨论后,有学生认为《望海潮》把词人的惊叹、赞美、艳羡写得清清楚楚,是微型的写景抒情散文;有学生认为《望海潮》把历史事、眼前景、当下情及将来景等糅合在一起,情感十分强烈;有学生认为《望海潮》情感表达的层次感相当分明——惊叹、赞美、艳羡之情越来越热烈……学生感叹以上种种成就了《望海潮》,他们生动体悟词句里的赞美,深入理解词作中蕴含的文化精神。
学生的探因,不正对应杨老师上课之初所设置的问题吗?总结时,杨老师这样说:
读《望海潮》,要读柳永的表达技巧,读柳永的丰富情感,读太平、富庶、安定的都市生活景象背后的柳永情怀,以及读之后我们应有的情怀。试想,我们站在现在杭州市的大街上,能产生柳永这样的情怀和感叹吗?
笔者由此突然明白,阅读古诗词不就是为了启发学生涵养当代情怀、当代价值观吗?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也体现了这一要求。如教材中与《望海潮》对应的“单元研习任务”的第一个任务提出,联系当代文化生活中有关古诗词诵读的现象,想一想:在现代忙碌的生活中,古诗词究竟是必需品还是调味品?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你能看到哪些古诗词的“渗透”?你感觉古诗词的学习到底对自己的语文素养提升有哪些帮助?
杨老师设计这个环节的用意,是引导学生认识古诗词的当代价值,是在完成教材“单元研习任务”所强调的教学使命。那位年轻教师的《望海潮》课堂和笔者的《望海潮》课堂,未曾关注单元教学使命,何谈走向语文学科育人的康庄大道?
笔者认为,见课件不见教材的课堂教学行走在课件中而不是诗词里,与生活实际联系不紧密,没有紧抓诗词的核心教学内容,落实教学目标。这样的课堂教学的境界是下等境界。见细节不见整体的课堂教学表现为见字词不见诗词,停留在诗词重点词语的过度解释上,而这样只是为解读诗词扫平了理解障碍,并没有通过切实有效的活动设计让学生深入理解诗词核心内容,真正走进诗词天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这样的课堂教学的境界是中等境界。而杨老师的诗词课堂教学,见章法亦见诗心、见作者亦见读者自己。在这堂课中,杨老师能够密切关注学生的研讨过程,及时了解学情,给学生提供探究方向及正确引导。在以学生为主导的积极表达过程中,杨老师只做倾听、指导、纠正和明确的工作,让学生通过有效和有益的活动得出问题研讨的结果。杨老师的课堂实现了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历史知识、学生与传统文化之间的有效对话,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了深度、广度和效度。上等境界的古诗词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自觉探讨的兴趣,潜移默化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学有所获、学有所成,逐步提高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责任编辑 农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