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自信的人地协调观培养案例教学设计

2024-06-12 01:33任彦博蒋云峰卢万合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人地协调观案例教学文化自信

任彦博 蒋云峰 卢万合

[摘 要]针对目前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人地协调观培养难以落实的情况,文章以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为教学案例,探讨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以文化景观为教学情境,将人地协调要素渗透其中,加深学生对人地协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解,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人地和谐之美。

[关键词]文化自信;人地协调观;案例教学;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4)7-0081-04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发展进程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要想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教师需要在教学中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展现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智慧。中小学课程教材主要围绕三个主题来遴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即核心思想观念、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传统美德[1],其中核心思想观念里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地理教育所要培养的人地协调观相契合。人地协调观是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正确的价值观[2],是现代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核心观念[3]。在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的教学存在内涵“窄化”,观念培养“泛化”“虚化”的问题[4],需要通过真实情境来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在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充分体现了人地和谐发展。本文择其作为教学案例来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

一、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简介

2023年9月17日,在沙特阿拉伯王国利雅得召开的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决定把“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世界遗产数量增至57项。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地处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是全世界第一个以“茶”为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遗产区内包括古茶林5片、分隔防护林3片以及传统村寨9处。自公元10世纪开始,布朗族、傣族先民逐渐迁移至此,发现森林中所生长的野生茶树具有药用价值,便开始定居于此。在漫长的生产生活过程中,这里的先民创造并延续了林下茶传统种植模式,在该种植模式的主导之下形成了“林茶共生,人地共荣”的地域文化,这种地域文化延续了千年。

二、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中的人地协调要素

(一)供茶生存,予茶制约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表现出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地理位置为茶树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自然环境。正因为茶树,先民才决定定居于此,这反映了地理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空间、物质基础。此为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有利影响。而这里的地形和气候对人类活动和茶树生长都形成了制约,此为不利影响。这说明地理环境在为人类活动提供有利条件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人类活动的发展。

(二)遵循规律,适当改造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一个趋利避害的过程 ,即人类为了得到发展,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适当改造自然,从而克服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这表现在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之中便是:人们通过合理利用土地和采用林下茶传统种植方式等遵循自然规律的方法来克服地形、气候对当地生产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以此来保护茶树生长和促进当地社会发展,同时保持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动态平衡。

(三)林茶共生,人地共荣

人地协调主要表现为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保持自然界的循环再生和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只有同时观照到“人”和“地”两个方面,才能实现真正的人地协调。在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之中,林下茶传统种植方式对原生林进行有选择性的砍伐,保留防护林和遮阴乔木以维持茶树的健康生长。在这种种植方式的影响之下,形成了由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构成的立体原生林生态系统。土壤为其提供养分,而森林生态系统则为其提供屏障。另外,农药、化肥的有机生态环境也使这里成为动植物向往的栖息地。一些对环境要求较高的动植物选择在此安家落户,其中的飞鸟、昆虫以及蛇类等对病虫害的防治具有重要作用。

三、以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为案例的教学设計

(一)《课标》要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2019版)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对这节课提出了如下要求: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通过第五章第一节内容的学习已可以得到解决。本节课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能够运用资料去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二)教材分析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一节内容详细地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基本原则以及实现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三条道路。教材以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在学校中进行闲置物品交换的实践活动作为案例,分别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进行了补充,为教师设计教学案例提供参考。笔者基于《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的分析,选择世界文化遗产——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作为案例展开教学。该文化景观经历千年,因自然环境而形成,也因自然环境而受到制约,在景迈山先民的不断努力下,实现了人地和谐。将其作为案例,既可以让学生通过时空尺度去了解该文化景观是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进而深刻理解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会中华民族在面对人地矛盾时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智慧,进而树立文化自信。

(三)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必修一以及必修二前半部分内容的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信息获取、处理方面的能力,思维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高中阶段是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期,要予以正确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本节课选取的案例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的人地协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树立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中的人地协调要素,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原则以及途径。

教学难点:可持续发展是人地协调观的外在表现,人地协调观是可持续发展的内部理念。

(五)教学目标

结合图文资料,了解景迈山地区对茶树生长和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产生的影响,归纳在人地相互影响之下所形成的协调的人地系统,进而理解人地协调观的内涵(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结合材料,分析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能够延续千年的原因,进而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原则以及途径(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学生能结合生活实际,对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环境问题以及产生的人地矛盾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地理实践力)。

(六)教学思路

本文首先通过空间维度,体现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所蕴含的人地协调观,让学生理解人地协调观的含义。其次,通过时间维度,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原则,同时结合教材说明在新时代景迈山是通过哪些途径来维持可持续发展的。最后,通过在教学中渗透的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体现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对于改造自然环境、实现人地协调而展现出的独特智慧,进而使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基于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人地协调观培养案例教学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

(七)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材料一:2023年9月17日,在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的“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使中国世界遗产数量增至 57 项。这也标志着“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正式申遗成功,成为全球第一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6]。据考证,景迈山种茶历史已经超过千年。世代居住于此的各民族与茶相伴、以茶为生,在种茶、采茶、制茶、卖茶、饮茶的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逐渐形成了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古茶林文化景观[7]。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一,积极思考为什么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能够成为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并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之所以能够申遗成功,是因为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景迈山人民运用智慧实现了“林茶共生,人地协调”。

【设计意图】通过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题材导入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创设情境;通过让学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来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透过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看人地协调

材料二:景迈山位于我国西南边陲,该地区是学术界普遍认同的山茶属的源地和主要分布地区,也是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动植物种类繁多[8]。景迈山地形崎岖,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具有一定坡度的生长空间,有利于排水;气候属亚热带山地立体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8.4°C,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热同季、干湿季分明,有利于茶叶保鲜。自公元10世纪开始,布朗族和傣族先民陆续来到景迈山,发现森林之中的茶树具有治病的药用价值,于是便在此定居。

材料三:千百年来,居住在景迈山的人们根据茶树的生长习性,模拟和利用森林生态环境,在天然林中砍伐部分乔木、灌木而保留一定的遮阴乔木,然后种植茶树,呵护茶园,创造并传承了“林下茶”传统种植方式。该种植方式包括片状开垦和林下种植两个措施。片状开垦是指为了预防霜冻和病虫害等自然灾害而片状开发茶林的措施;林下种植是指为了避免其他植物抢夺茶树的生存空间而对原生林进行选择性砍伐,砍去对茶树生长不利的乔木、灌木而保留遮阴乔木,进而为茶树提供漫射光的措施。

材料四:当地居民在介绍古茶林的时候,基本都会强调一点,就是古茶林从形成以来,从不施化肥,也不洒农药。在当今世界规模化台地茶种植园主导的背景下,景迈山古茶林显得非常独特。因为它以自然林为依托,茶树长期同多种动植物和微生物共同生存、相互依赖、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光、热、水、汽等要素达到最佳配置的生态系统。这不仅是全世界古老农耕文明的卓越代表 ,而且对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以小组为单位思考以下問题并回答:景迈山对人类活动产生了哪些影响?景迈山人民在面对自然环境的制约时,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景迈山形成了怎样的人地协调系统?

【教师总结】景迈山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等自然因素为茶树的生存提供了优良的自然条件,但是在提供有利方面的同时,也对茶树的生长形成了制约。景迈山先民因为发现了茶树的药用价值而选择在此定居,在面对环境对茶树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时,运用智慧创造了独特的林下茶传统种植方式。在人地相互影响之下,景迈山形成了立体森林生态系统和无农药、化肥的有机生态环境:前者体现了土壤为乔木、灌木和地植提供营养物质,乔木、灌木和地植反过来呵护土壤,周而复始;后者体现了在无农药化肥的情况下,景迈山形成了有机生态环境,促进了生物多样性,也依靠生物多样性来防治病虫害。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让学生理解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中地对人的影响、人对地的改造,并分析所形成的人地协调体系,以此来深化学生对人地协调观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透过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看可持续发展

材料五:茶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景迈山古茶林为当地人民带来经济收入。新华社《茶祖的遗训》微视频中提到,相传布朗族先祖帕哎冷临终之际将这条遗训留给了后世的子孙:我要给你们留下牛马,怕遭自然灾害死光,要给你们留下金银财宝,你们也会吃完用完的,现在我就给你们留下,这片肥沃的茶园和这些茶树吧,让子孙后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你们就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茶树,一代传给一代,决不能让它遗失。

材料六:国家文物局发布的“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宣传片中提到,景迈山人会在山林间举办祭祀,向自然界的山、水、虫、兽祈祷。万物有灵源于景迈山先民的原始信仰,并逐步演变成自觉的生态伦理,使人们对自然万物充满敬畏,自觉保护。

材料七:2020年11月13日,澜沧县达到了贫困县退出标准,符合贫困县退出条件,宣布退出贫困县序列[9]。这背后,是党和政府所作的巨大努力。澜沧县为了加快脱贫的步伐,着力推进“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申遗工作,切实推动当地茶产业和文旅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最终打赢了当地的脱贫攻坚战,顺利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

【学生活动】首先,阅读教材,初步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原则及途径。其次,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下列两个任务:阅读材料五并结合课堂所学,说明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如何体现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阅读材料五、材料六、材料七,并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三条途径,分析三则材料分别属于哪条途径。最后,每个小组分别派出代表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景迈山所构建的有机生态系统和布朗族遗训,能够体现当地人类活动遵循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主要为消除贫困、发展绿色经济和提倡可持续消费三条。从材料五中的布朗族遗训能体现出当地追求经济、环境和社会三方面的配合,也就是发展绿色经济。材料六中人们自觉的生态伦理体现出当地每个人负责任的行为,建立了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也就是提倡可持续消费。材料七体现出政府心系贫困地区的民众,积极采取多种措施来消除贫困,在新时代助力可持续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结合教材阅读材料,使学生深刻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原则和途径。结合文化遗产案例进行教学,能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文化情境,不仅使学生能够了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对生活中所遇到的环境问题提出合理建议,而且可以使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展现出来的实现人地协调方面的智慧,进而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四、结语

本文以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中所蕴含的人地协调要素为教学素材,通过结合《课标》和教材来设计案例教学,使学生通过阅读材料了解人地协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明白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要遵循的原则和途径,进而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我国具有丰富的世界遗产资源,其中许多都包含人地协调要素,是融入地理教学的优势案例。两者的融合既可以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素养,又可以使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树立文化自信。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的通知[EB/OL]. (2021-01-19)[2023-11-06].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2102/t20210203_512359.html.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

[3]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解读: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0.

[4]  张素娟.“人地协调观”内涵的解析及与教学内容的对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1):21-24.

[5]  尹卫霞.基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培养人地协调观素养的路径[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3(4):34-36.

[6]  张影.林茶共生   人地和谐[N].中国文化报,2023-09-19(1).

[7]  陈耀华,王孺杰.千年传承林茶共生  举世瞩目人地和谐:探访世界遗产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J].中国民族,2023(9):92-99.

[8]  李瑞.从茶中来 向世界走: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保护与传承之路[N].中国文物报,2023-09-19(1).

[9]  谢晓洁.产业扶贫带来稳稳的幸福:澜沧县景迈山茶产业帮扶直过民族脱贫纪实[J].今日民族,2021(1):15-17.

(责任编辑 陈 明)

猜你喜欢
人地协调观案例教学文化自信
浅谈人地协调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
基于旅行视角的人地协调观培养
人地协调,渗透在教学细节中
关于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的理解与存在问题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EXCEL在《投入产出法》案例教学中的应用
《运筹学》教学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