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东洁
【内容摘要】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人地協调观的养成不是靠生硬的说教,而应当在教学细节的研究与分析中逐步形成。根据人地协调观的定义,本文从认识、理解、判断三个层次,结合“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的教学细节,提出了相关的观点。
【关键词】高中地理 人地协调观 教学细节
地球教学的一个核心观念,就是人地协调观。所谓人地协调观,是指人们对于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形成协调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认识、理解与判断。对于高中地理而言,一个基本的理解就是高中地理不只是“大地之描述”,而应当是对作为人类家园的“地”球表层之道“理”的认识与发现,在这种认识与发现的过程中如果建立了“人”与“地”的协调关系理解,那我们就认为形成了较好的人地协调观。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人地协调观在实际教学中更多的应当在教学细节中渗透。
一、认识,细节奠定人地协调观形成基础
上述人地协调观是当前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界定,其中的认识、理解与判断可以理解为对人地协调观的三个层次。作为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的认识,高中学生固然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基础,但这样的基础如果不转换成基于地理知识的精确理解,那还不能称之为素养。
在“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这一知识的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本课相关知识的构建,理解地质历史上的生物演化、生物灭绝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从而理解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对整体环境演变的影响。纵观这一节的内容,可以发现其历史跨度其实还是很长的,从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形式,到产业革命以来的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的开发与利用,这个时段不可谓不长;其内容也是丰富的,同时又是简洁的,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构成了本节的主要内容。
第一个细节知识是海洋中的单细胞生物这一知识,在呈现这个知识的时候,让学生思考这样的一些原细胞生物就是我(学生)存在的一种形式,那这个时候我与地球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学生自然能够认识到这个时候我的生长完全依赖于地球上的自然环境,一方面自然环境可能是恶劣的,但另一方面这个环境也是不可能有今天的人为干预的,因此无论是水与其他养分,还是光合作用,其实都能体现一种虽原始但和谐的人地关系;第二个细节知识是产业革命之后人与环境的关系描述。可向学生说明:到了今天的工业化、后工业化与信息社会并存的环境里,我(依然是学生自己)一方面享受着科学技术带来的成果,另一方面也面对着地球环境遭遇破坏的恶果,如何看待这一矛盾?事实证明,在这种细节中思考人地协调关系,也一样可以形成相应的认识。
二、理解,细节完善人地协调观框架形成
认识只是人地协调观的初步阶段,其后理解人地协调观也一样可以基于教学细节来完成。在“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这一课的教学中,理解人地协调观,笔者采用的是深挖细节、立足问题、理性思考的办法。
对于第一个细节知识,笔者跟学生深入探讨:当我们今天以能思维的生命体,看待最初的生命形式时,能够感悟到什么样的人地关系?这个问题既是对前面问题的深入,同时又可以促进学生思考“地球早期环境中有机物的数量偏少与生物在演化过程中的分化”问题,从而形成地球环境影响生物进化的理解,同时也能理解其中分化出来的能够光合作用的生物对地表环境演化的意义。这其实是一种具有辩证关系的认识,其中所蕴含的人地协调关系是显而易见的。
在第二个细节知识及其问题的深入发掘中,笔者更换了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讨论笔者所在地区新建了一个化工厂与当地居民生活关系的例子,并特地强调化工厂本身就是一种人类活动,而且当地居民就是这一人类活动的主体,那其有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与居民生活之间的矛盾,你如何看待?
这是一个需要学生理性思考的问题:要保护地球,要保护自然环境,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原始生态,但人及社会的发展又不可能不开发自然自然资源。“若要可持续发展,则必然走向协调”是课堂上学生自主思考得出的结论,这一结论的得出,实际上就是人地协调观形成的重要标志,标志着人地协调从认识走向了理解的层次。
三、判断,细节促进人地协调观实际应用
判断最基本的形式是“是与非”,人地协调观对生活中的事物的判断结果就是人地协调与否。这里有两个层次的理解:作为地理课堂上形成的人地协调观,在高中学生的应用中,一是用来判断身边的事物是否满足人地协调的要求;二是用人地协调观去判断、演绎事物的发展方向。在此过程中,细节往往能够体现人地协调观的水平。
譬如让学生判断媒体中时有的关于环保问题及环保作假的问题,你(学生)怎么看?若是学生能够从人地协调的角度,想出一些可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办法,则可认为人地协调观是科学合理的。如有学生说:“如果能够站在企业的角度,真正找到成本低、效果好的减污、治污办法,那问题也就解决了。”试想,这样的想法如果成真,那不正是人地协调观所期待的吗?这不也正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真正体现吗?
【参考文献】
[1] 赵宏霞. 例谈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的培养[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1):29-30.
[2] 姜从琼. 浅谈人地协调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J]. 教育科学:引文版,2016(12):126-126.
(作者单位:江苏省石庄高级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