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案例教学法的内涵与特征,阐述了高中历史选修课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现实依据,提出了高中历史选修课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具体策略,旨在优化案例教学措施,促进高中历史教学的良好发展,提高高中历史选修课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历史 选修课 案例教学法 应用
一、高中历史选修课中的案例教学法概述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学活动呈现出教师单纯讲解教课书的局面,被动的学习模式下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高。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学环节开始注重创造开放性、多样化的学习环境,高中历史教学逐渐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要求教师不断地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案例教学法引入高中历史选修课中,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案例教学法的内涵与特点
通常来说,案例具有客观真实、典型完整的明显特征,教育界对案例教学法的认识不尽相同,就高中历史选修课中的案例教学法而言,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以特定年代典型历史事件再现的方式,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案例教学法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进行讨论,进而有效的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中,教师以案例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结合案例教学实践,案例教学法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的特征:
(1)以案例为依托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关键点是如何选择典型的案例,好的案例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开展的基础。如果教师选择的案例过难,学生会难以接受,最终影响教学效果,预期的教学目标也无法实现,案例过于简单,则课堂教学的开展失去了实践意义。在高中课堂中,典型的案例是课堂讨论有效开展的基础,例如,在高中历史课堂讲授《罗斯福新政》的有关知识点时,有教师在课前安排学生观看《铁拳男人》,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经济大危机时刻主人公制定的新政政策,这样学生将更好地理解“救济法”、“以工代赈”等具体的措施。好的案例是案例教学法有效实施的关键。
(2)强调师生互动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案例教学法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为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创造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元化互动模式,通过有效的沟通及互动,师生间的意见及见解得以交流,拓宽了学生思考事物的广度与深度,案例教学中的自由讨论并非无原则的自由讨论,是学生间、师生间的相互解疑。案例教学法不仅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解决了学生的难题,更密切了师生间的联系。
(3)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学实践过程开始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讨论环节,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与讨论,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可有效的实现教学目标。
2.高中历史选修课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可行性分析
(1)学生方面
与小学生、初中生相比较,高中生的身体与心理处于较为成熟的阶段,通过前期的学习与培养,大部分学生具备利用历史思维去分析与思考历史史实的能力。现代高中历史教学强调历史学科的价值,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及课程量加大,而学生自身对学习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其学习的自主性增强,因此,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是符合学生发展特点的。
(2)符合高中历史教学的核心
历史学科具有解释性的特征,对于相同的历史事件不同的学者具有不同的观点。史料是所有学者研究历史学科的依据,也是学者阐明自身观点的依据。在我国的高考制度中,教学目标也非常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历史学科的考题中总会出现大量的史料。高中历史教学最大的特点是以研究史料为核心。史料是历史证据,并非简单的价值判断,鉴于史料的重要作用,在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教师应合理的选择史料,在课堂中引入相互对立或补充延伸的史料,帮助学生通过理解与对比,在构建问題的过程中得出历史观点与结论。可见,在历史教学中,案例来源与史料相结合,既可以提高学生案例分析能力,又使学生史料分析能力得以提升。例如,教师在教授《罗斯福新政》相关内容时,可从《全球通史》中去了解相关的史料,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将史料引入到课堂教学。
(3)是实现“探究式教学”的重要途径
高中历史新课标提倡教学实践应实现“探究式教学”,历史教学注重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在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下,教师与学生都可以发言,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案例教学法的有效开展以师生间的互动为基础,为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教学计划的制定,必须结合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及逻辑思考能力,同时教师应积极营造相对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理解历史知识。高中历史选修课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是实现师生双向发展的基础。
二、高中历史选修课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1.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历史选修课中的应用
(1)课前准备
高中历史选修课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在课前准备环节,教师与学生应做好相关工作,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的良好发挥。就教师来说,在案例的选择上,教师应选择真实的,有针对性的,具有多样性、启蒙性的案例。案例设计应依据教材内容来进行,合理的设计案例问题。例如,高中历史教授《罗斯福新政》中以工代赈时,会选用田纳西水利工程案例,教师可从工程对当地工农业的贡献,就业及减轻经济危机等方面入手,将水利工程的防洪、电力及航运功能加以解释,重点讲解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向学生介绍其先进的管理体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学生而言,应做好课前预习工作。例如,学习《罗斯福新政》之前,学生可观看纪录片《档案》,以更好地理解新政。教师也可安排学生以团体的方式为课堂讨论做准备,课堂讨论是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措施。教师依据不同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合理配置,让学生以四到六人形成小组,让小组内成员以发言的方式参与课堂讨论。小组讨论完成后设计汇报环节,各组推选一名代表阐述本组的问题及观点。这种共同探讨的方式,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教师与学生的积极配合,也能有效地实现高中历史选修课的案例教学。endprint
(2)实际操作
案例教学的具体开展应从以下四个环节来进行。首先,是案例的呈现与思考。教师确定好案例后,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在说明课堂教学主题的基础上向学生呈现案例,为学生提供思考与阅读的时间,学生在阅读资料的同时做好笔记,理清案例的具体思路,找出其中的重点及难点问题,通过后续的讨论环节找出具体的解决思路。其次,是课堂小组分析及案例的讨论环节。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敢于质疑,大胆发言,帮助学生在合作互利中不断的发展。再次,是学生的课堂发言。通过这一环节,大部分学生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对于有分歧的意见,通过学生间的辩论及教师的讲解,学生基本实现了统一。在课堂发言环节,要求学生做好相应的笔记,便于课后的复习与巩固。最后,是案例的总结。作为案例教学的收尾环节,教师通过简明扼要的案例总结,分析并评价学生的课堂讨论,总结提炼知识要点,提出观点看法。总结工作也可由学生来完成。但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应进行案例主题的整体性评价。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事物的能力,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案例教学法是这个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措施。
2.优化案例教学法的措施
(1)结合教学内容及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案例
采用案例教学法时,教师应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教学内容及目标出发,合理广泛的选择教学案例。教师可从历史文献、专著、电视及网络等多方面选择教学案例。教师可将教学实践中用到的案例收集起来,建立自己的历史案例库。
(2)合理的引入教学案例
在高中历史选修课堂中,教师应注重教学案例的合理导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意愿。衡量教学案例的重要指标是案例在教学内容方面是否具备可操作及针对性,案例本身应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中历史课堂案例教学中,案例的导入需要合理的情境,教师應通过设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教师应重点把握好案例导入的时间,一般控制在4分钟内,导入的案例一定要与教学内容及目标相一致。例如,在讲授《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文时,教师可选择《总统难产引发的司法大战》为教学案例进行课堂教学。鉴于本节课的主题是美国政体的三权分立,教师在讲解了具体的理论知识及制度层面知识后,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利用美国总统选举的真实案例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美国的三权分立,通过历史事实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相关知识。
(3)帮助学生分析及解读历史案例
课堂中导入教学案例后,教师要将案例展示给学生,利用课件演示、视频等方式讲述案例,引导学生主动分析与解读案例,帮助学生积极的融入到案例学习情境中来,学生在阅读案例的过程中,积极的思考与探索,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巩固与理解。案例教学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启发学生探索式的学习。
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选修课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课本知识的单一化学习,学生学习兴趣低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案例教学法被引入到高中历史选修课教学实践中,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教师将陌生、抽象的历史知识以多样化的方式展示在课堂上,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合理选择课堂教学的案例,从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出发,选择合适的案例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古苏红. 论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历史选修课教学中的应用[J]. 学周刊,2014 (09):153.
[2] 李晓燕. 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历史选修课教学中的应用[D]. 东北师范大学,2012.
[3] 王垚. 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历史必修I教学中的运用[D]. 首都师范大学,2011.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附属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