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背景下现代制造企业与职业教育的合作机制探讨

2024-06-06 02:32:08黄佳丽陈焱
职业时空 2024年1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职业教育

黄佳丽 陈焱

摘要:专精特新企业具有专业性、创新性和独特性的特点,并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职业教育则是针对性、实用性和前瞻性的教育方式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持。通过研究专精特新背景下郴州地区现代制造企业与职业教育的相互关系及合作现状,提出提升校企合作动力、建立合作协调机制、完善合作保障与评价机制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专精特新企业;职业教育;现代制造企业;校企合作

专精特新企业包括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重点面向制造业中小企业,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培育,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认定和评价工作。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这是政府强化产业政策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体现。专精特新企业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在行业细分领域具有一席之地,同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补链固链强链和维护国家安全上具有关键作用。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推动产品、技术、工艺、应用等的“专精特新”化,进而加速改变了职业、岗位等的结构。不同专精特新企业对人才的技术、能力、知识结构的要求也不同,这就促使职业教育也要“专精特新”化。促进职业教育与专精特新企业产学研合作,强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专精特新”化,实现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对两者的合作机制也提出了新要求。

专精特新背景下职业教育如何赋能现代制造企业,实现校企合作及产教融合的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研究较少。通过调查郴州地区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现状、共性特征及企业人才需求,深入分析职业教育与郴州地区专精特新企业的合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力求以专精特新企业与职业教育合作的现实问题为逻辑起点,从合作动力、合作协调机制、合作保障与评价机制三方面提出更具匹配性的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对策,从而培养出与专精特新企业所需岗位、知识、能力、素质相匹配的人才,优化中小企业人才结构,塑造创新驱动新格局,促进郴州现代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文献回溯及问题的提出

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主要面向中小企业,各国通过创建有利的经济环境、行政环境和舆论信息环境,提供技术援助,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来帮助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1]。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是中小企业稳定发展的保证因素,该教育体制以社会市场经济为主战场,企业与职业学校密切配合、企业与国家共同对职业教育负责[2]。在瑞典,政府牵头成立技术之桥基金会,促進区域内大学与实业界间的知识合作与交流,成立由企业、大学或技术学院、第三方UNTEK的协作平台,同时,对产学研体制状况、企业参与度、研究环境及跨学科研究程度、组织和管理水平四个方面进行评估[3]。英国政府在法律和制度中,要求企业在现代学徒制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且政府将企业视为最重要的资金支持对象[4]。日本通过职业能力开发促进中心开展针对中小企业的定制培训,而中小企业是该中心的开发参与者,也是“推动者”[5]。

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是实现我国科技自立自强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2011年,《“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首次提出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概念,国家各部门陆续出台政策引导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化发展。基于社会交换理论,高鹏等(2021)提出加深企业对现代学徒制经济和人才价值的认知,校企双方共同探索有效的现代学徒制实施模式,政府加强外部政策法律环境的优化、强化行业协会在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中的引导作用等方面提升中小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动机[6]。陈武元等(2022)认为高等学校作为知识生产、科技研发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其知识溢出和科教融合对于所在区域培育“小巨人”企业具有重要作用,应建立中小企业科教融合的协同创新机制[7]。陆岷峰等(2022)认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面临制约其成长的体制机制因素等难题,应全面发挥政府导向作用[8]。丁建军等(2022)分析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提出基础设施与政策环境是主要影响因素[9]。刘晨等(2022)认为核心人才稀缺是我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从政府和企业层面提出了政策建议[10]。张璠等(2022)提出“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有机协同,能有效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11]。

中小企业内部人才培养机制与大企业相比不够完善,与职业院校的协同育人也流于形式,造成人才供需的结构性失衡。实证表明校企合作对中小企业具有知识溢出效应,学校知识溢出通过人力资本能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培育[7],但是对职业教育如何融入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与发展的研究较少,两者的合作机制还有待深入探讨。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设计

(一)研究内容

本研究围绕“专精特新背景下现代制造业与职业教育合作现状”这一核心问题,进一步分解为如下具体任务:描述政府门户网站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情况、专精特新企业技术及人才需求、校企合作现状。基于上述描述性研究,深入分析专精特新背景下职业教育与郴州现代制造业合作机制理论逻辑及制约合作的因素,从双方的合作动力、合作协调机制、合作保障与评价机制三个方面对当前郴州地区专精特新企业与职业教育的合作及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开展探索性对策研究。

(二)样本选择与研究方法

本文选取当地具有代表性的高职院校郴州职业技术学院,该校是湖南省中小型企业职工培训示范基地,同时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及湖南省工信厅公布的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湖南省专精特新企业中郴州地区入选的122家企业作为调查对象,围绕着郴州地区“专精特新”企业的人才需求、科研创新、校企合作等内容,通过网络收集信息和深度访谈采集信息与数据,特别是收集校企合作动机、合作模式、合作平台及合作效果信息,并据此展开描述性和探索性分析。

(三)数据采集

依据研究问题初步确定了网络调查和访谈调研的具体内容,网络调查主要在郴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及企业门户网站主页、招聘网站开展调研,访谈调研主要在企业、学校开展调研。第一轮正式网络调查开展时间为 2023年6月和7月,随机选取郴州地区8家专精特新企业作为调查样本,围绕企业人才、技术诉求等进行调研,并对郴州地区专精特新型现代制造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的文本内容进行语义、词频分析,得出人才需求特征。第二轮调研开展时间为7月,主要是选取典型企业进行深度访谈,关注专精特新企业发展道路上的共性问题,通过调研校企合作机制现状来分析职业院校与专精特新企业校企合作动力、合作协调机制及政策保障。

三、数据分析与结果

(一)郴州地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现状

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认定条件和评价标准,其中评价标准包括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创新能力四类标准。截至2023年7月,郴州地区有11家入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拟认定名单,2021年有18家企业入选湖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拟认定名单,2022年有30家入选湖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拟认定名单,2023年有63家入选湖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拟认定名单(见表1)。

该市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工作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举办专题培训会组织专精特新后备企业代表参加培训,并对其进行精准指导,制定发布中小企业纾困帮扶措施和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提升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和水平,积极对接专精特新相关的支持政策及专项资金项目;二是支持专精特新企业与“强院强校强所”合作,鼓励企业单位与国内外高校以及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建立科创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攻关产业技术难题。

(二)企业人才需求现状

分析122家郴州地区专精特新企业的行业分布可以发现,其主要分布在制造业领域,其次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从郴州地区专精特新企业的关联领域来看,很大比例的企业业务与金属等矿产品相关,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从122家企业随机抽取8家企业对其招聘需求数据进行分析(见表2)。

宜章弘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环保工程师;化工主控工;国企化工总控工;体系、选矿、六氟磷酸锂化工、工艺、土建、设备、电气、地质、安全、安装保温防腐、测量工程师;质量分析员;报关员;物流专员;化验员;办公室主任;化工操作工;主办会计;人事专员;会计;环保专员;工程费控;安全员

湖南格瑞普新能源有限公司 车间生产主管;设备开发工程师 ;维修技工;机械设计工程师;高级人事专员;生产计划PMC;售后助理工程师;工艺助理工程师 ;OQC检验员;锂电仓管员;生产组长

通过对8家企业招聘需求岗位的语义分析,首先,专精特新企业对技术岗位需求量大,多个企业招聘多个技术岗位,包括工程师、技术员、设计师等,表明这些企业在技术和研发方面较为重视投入,对技术人才的需求较为迫切。其次,销售和业务岗位需求广泛,表明企业在销售和业务拓展方面有较大的需求,品质岗位受到重视,说明这些企业对于产品质量的控制和质量管理方面非常重视,生产和仓库管理岗位需要专业的人才来负责。并且从表2中还可以看到专精特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具有多元化的特点,需要不同领域的人才来支持企业的发展,不同职级均有需求,具有向上的职业发展空间。

(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现状

从郴州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来看(见表3),该校注重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通过多元化的专业设置以满足社会人才需求。该校专业设置具有从财务、电商等管理岗位到信息技术、机械制造的全产业链岗位需求,基本上覆盖了地区主要产业,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的联系较为紧密。

(四)校企合作现状分析

从郴州地区专精特新企业与职业教育合作的现状来看,基于专业设置的联系,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专精特新企业人才需求有较强的契合性。郴州地区专精特新企业以制造业为主,从郴州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设置上来看,与专精特新企业具有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先天优势。例如物联网应用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大数据与会计、计算机应用技术、市场营销等专业与高斯贝尔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射频工程师、材料工程师、会计、技术员、销售经理等岗位高度呼应。该校的机电一体化专业群、软件技术专业群及旅游管理专业群都为湖南高水平专业群。专精特新企业需要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员工,同时,专精特新企业也是学校高质量就业的来源地,两者耦合性强。

调研结果显示,目前校企合作存在双方合作意愿低、合作简单松散等问题。追根溯源,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专精特新”要素欠缺影响专精特新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动力。两者岗位设置和专业设置较为匹配,但是与岗位能力需求存在差距。专精特新化的职业教育应培养学生在特定领域内的专业素质,通过精细化管理、開设特色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满足市场和行业需求。有的企业则表明,职业院校学生缺乏创新和实干精神,学校课程体系的科技水平远低于企业专精特新化发展需要,质量和数量达不到企业的用工需求。二是中小企业利益认知、校企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阻碍了校企合作的长期性与稳定性。访谈中,某企业人事经理表示公司对用人的需要没有较稳定的规模和连续性,从公司流露出的校企合作意愿来看,有长期合作的想法,但要从大一开始合作培养,周期长,投入大,公司对学生的忠诚度存有顾虑。从该校经费收入来看,校企合作中来自郴州地区专精特新企业的投入占总经费的比例不足1‰。校企合作信息及利益不平等,也影响了学校的决策,学校则表示专精特新企业主要是中小企业,校企合作或产教融合均没有清晰有效的技术创新协作模式和利益分配机制,校企合作存在合作形式单一,企业把校企合作当成廉价劳动力的来源渠道,双方合作动力不足。三是政府服务的角色存在制度性缺位或不到位,制约了校企合作。从政府网页公布的信息来看,更多的是引导专精特新企业与本科院校及科研院所合作,未检索到推动专精特新企业与职业教育合作有关的文件,虽然有职业教育产教联盟的相关表述,但是具体的操作细则及激励措施并未明确,处于宣言引导阶段,无固定的长期稳定合作平台及治理和评价机制,政府还未出台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来保障实施效果。

四、参考性对策探讨

(一)专精特新纳入人才培养规格,提升校企合作动力

专精特新企业对基于产业链结构的岗位技能要求更加明确,人才培养规格影响着校企合作的动力。首先,职业院校要围绕专精特新企业的产业发展趋势,以培养专精特新人才为导向,对人才缺口大的细分领域开展定向培养,注重采用双元场所、双元师资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中及时纳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其次,专业设置及特色专业群建设方面需要分析地方区域经济特色、专精特新等优势企业的行业属性及业务范围,对接产业环节及产业上下游链条,从岗位能力要求出发完善课程内容体系,着重培养“专精特新”科技能力;最后,要培养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等与“专精特新”发展契合的社会文化价值观,注重人才培养的忠诚度,促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与人才需求的类别、质量及能力标准精准匹配。

(二)构建多元合作协调机制,提升校企合作稳定性

“专精特新”不仅是政策上的问题,在政策协同、区域联动方面,更需要多元赋能、多元驱动,突破制度和空间限制,创新职业教育资源共享模式[12]。区域联动方面,可依托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专精特新产业学院”构建产教联盟契约式建设与运营模式,吸纳职业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专精特新型企业作为联盟成员,其中要侧重创新中小企业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组建创新联合体,研发和共享专精新技术研发,实现资源的共享。设立合作协调机构,负责各方合作的日常管理及校企利益协调工作。学校需要积极为企业提供所需的智力、劳务等资源,学校可从中获取报酬,且分配权由学校所有,企业应当履行相应的义务,投入资金、技术、机器设备等要素主动参与校企合作。

(三)建设有为政府,完善合作保障与评价机制

政府要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引导公众形成正确认识,推动校企合作,助力中小企业创新。要将“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不是只“给政策”,而是通过稳定、系统、配套的政策来稳定企业的预期,增强企业对校企合作的信心与热情,为现代制造业与职业教育的合作提供保障。政府应牵头设立专项基金,建设具有辐射区域内校企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推动区域内共享。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包括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流程等方面。例如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面的“专精特新”人力资本要素定期评估,履行好引导本区域职业院校优化专业设置的职责,对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工艺流程改进问题、产品设计问题的职业院校给予政策倾斜,对符合产教融合相关规定的企业给予信贷、税收、财政及土地激励。

结 语

促进职业教育和“专精特新”企业的深度融合,政府、学校、企业都要主动作为,要顺应产业发展之需,不断增强适应性,持续优化人才培养的层次和类型结构,找到校企合作的契合点,使教育教学和企业需求紧密对接,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 李姝仪,马君.欧洲国家中小企业参与高质量学徒制的制约因素与推进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21):15-22.

[2] 徐向艺.德国政府支持發展高科技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及其启示[J].理论学刊,2003(04):53-55.

[3] 王立军.瑞典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及其启示[J].科学学研究,2007(S1):128-133.

[4] 韩小燕.英国现代学徒制建构的关键:企业的有效参与[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42(21):23-27.

[5] 王国辉,刘红红.日本职业能力开发促进中心的职能探析—基于与中小企业关系的考察[J].外国教育研究,2021,48(08):113-128.

[6] 高鹏,陆玉梅.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中小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意愿及行为实证研究[J].职教论坛,2021,37(05):39-48.

[7] 陈武元,蔡庆丰,程章继.高等学校集聚、知识溢出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J].教育研究,2022,43(09):47-65.

[8] 陆岷峰,高绪阳.关于新时期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群体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基于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视角[J].新疆社会科学,2022(05):61-72+178-179.

[9] 丁建军,刘贤,王淀坤,尹瑾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22,42(10):109-118.

[10] 刘晨,崔鹏.国内中小企业从“专精特新”到“隐形冠军”的成长路径研究[J].西南金融,2022(11):29-42.

[11] 张璠,王竹泉,于小悦.政府扶持与民营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转型—来自省级政策文本量化的经验证据[J].财经科学,2022(01):116-132.

[12] 周晶晶,吕静韦.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现状、成因与路径分析[J].河北职业教育,2023,7(03):96-102.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职业教育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08:03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02:09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1:57:21
基于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略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35:16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33:06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04:53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46:34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31:43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