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芳
摘要:在“双减”背景下,教室是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要阵地,同时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在教室里,教师需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索,使他们在数学课堂上提出疑问、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翁,发挥主体作用。
关键词:主动探索 主体地位 主角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数学知识,对老师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通过教学实践,我认识到教师最需要解决的难题是如何在四十分钟的授课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在课堂上,教师要透过引导和启发学生,让他们掌握数学基本概念,了解数学知识是如何形成的。同时,教师也要帮助学生提升思维分析能力,在数学学习中培养良好个性品质,内化核心数学素养。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课堂教学更有意义。下面我以“菱形”为例展开叙述。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形成内动力
活动(一)采用纸张折叠和剪裁的方式,让学生们仔细观看下面的演示,然后按照步骤动手折叠一下
第一步:从下往上对折纸片
第二步:从左往右对折纸片
第三步:画斜线,剪下直角三角形
第四步:引出菱形的定义
1.菱形的定义:有一组等长的边构成的四边形,它们的边是平行的。
2.菱形和矩形不是同一种图形,尽管矩形中有一种特殊的图形叫做菱形。
教学说明:通过运用折纸的方法,让学生亲自操作,协助他们更深刻地领会菱形的概念,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是促使他们主动学习数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也会影响到学习成效。只有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主动学习,才会展现出高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持续性。
二、自主探究,形成定义,体验过程
任务(二)在切割出的菱形上标出两条折痕,然后根据这两条折痕将手中的图案折叠起来
1. 思考一下:菱形是否具有镜像轴?如果有的话,请指出它的镜像轴是什么。
2. 想一下:菱形是否有对称轴?如果有的话,请告诉我它的对称轴在哪里。
根据上述过程,可以推测菱形的四条边的长度是相同的。菱形的两条对角线是互相垂直的。
推测1:菱形的四条边都是等长的。通俗说法表述:菱形的四条边长度都是相同的。
推测2: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相交,且每一条对角线连接一对对角点。
已知:在这个四边形ABCD中,AB和AD是等长的,然后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
求证:(1)AB = BC = CD =AD;
(2)AC⊥BD;∠DAC=∠BAC,∠DCA=∠BCA,∠ADB=∠CDB,∠ABD=∠CBD.
教学说明:通过观察、测量和推理,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几何图形学习的一般性。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菱形是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需要从边、角和对角线三个方面来推导出菱形的性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形——提出猜想——验证质疑——得出结论”的过程,帮助他们自主探索知识,掌握几何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几何学习习惯。
三、合作探究,延伸学习,内化知识
想一想:1.菱形和矩形有些相似,能不能直接使用矩形的公式来计算菱形ABCD的面积?
2.先前我们学过,菱形的对角线可以把它分成两个相等的三角形,而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垂直。那么能不能利用对角线来计算矩形ABCD的面积呢?
教学说明:通过发问,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与同伴讨论。通过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得出一个结论:在已知菱形的对角线的情况下,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相乘再除以2。同时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几何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知识应用,解决问题,巩固新知
观察这幅图,里面有一个菱形ABCD,角ABC和角BAD的角度比例是1:2,周长为8厘米。求:
(1)两条对角线的长度;
(2)菱形的面积.
教学说明:通过基础练习,帮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本节课的主题,同时规范他们解题的方法,使他们形成有条理的知识学习模式,从而激发他们在潜意识中将知识应用到其他领域的思维,确保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
五、拓展练习,培养能力,训练思维
根据图示,O点是菱形ABCD对角线AC与BD的交汇点,CD的长度是5厘米,OD的長度是3厘米。过点C作CE∥DB,过
B点作作BE∥AC,CE与BE相交于点E。
(1)求OC的长;
(2)求四边形OBEC的面积.
教学说明:
在授课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接着要求学生回答问题。这时学生们的注意力会非常集中,思维也会变得异常活跃。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解题方式,还要留心观察其他学生,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通过以上的教学案例,我觉得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一定要备好每一节课,熟悉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课堂上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指导和辅导。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提出疑问、促进交流、认真做记录,将所学知识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其次,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较强的思维能力和总结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和教师变换角色,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室里,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发现、实践和研究数学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于数学难题,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寻找解决方案,同时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解决途径,还可以改变条件让他们找到不同的解决方案,或者用一个答案解决多个难题。这种做法有助于丰富学生解题的思维方式,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教师要有耐心,给学生更多时间,多激励、多夸奖,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唯有学生踊跃参与授课,方能真正吸收知识,提高个人学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