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思辨阅读彰显语文课堂思维品质

2024-06-04 20:55:13刘梦妮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对比阅读生生互动问题驱动

刘梦妮

摘  要:小学语文课堂开展思辨性阅读,能有效彰显语文教育提升人才思维品质的优点,有助于小学生形成层次性、创新性、深刻性和批判性的思维。要想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的成效性,教师可以在备课阶段优化问题设计,通过查阅资料进行对比阅读,借助思维导图开展丰富的师生和生生互动活动来优化思辨性阅读教学体系,进而顺利实现提升学生思辨能力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问题驱动;对比阅读;思维导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应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重点提升小学生的思维水平。教师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开设思辨性的阅读教学活动,能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思辨习惯,并在语文阅读中达到深度对话文本的学习效果。但是当下部分教师所营造的思辨课堂,只考虑了学生的朗读表达和阅读感悟情况,学生在阅读思维训练中只呈现出“蜻蜓点水”的培养效果,对此文章将针对如何有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开展思辨性阅读教学进行详细分析。

一、小学语文课堂开设思辨性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顺应社会发展要求

语文学科中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甄别关键信息的能力。教师以往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开展阅读教学,主要是为了帮助小学生积累日常所学的生字、词语知识,这样学生能够流利标准地朗读课文,但在思辨能力培养方面,只停留在教学的表面层次上,导致小学生始终处在盲目背记知识的学习阶段,难以对阅读内容提出新的想法和观点。小学生普遍思辨能力差,这对其以后准确筛选阅读信息,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起到了负面作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设思辨性阅读教学活动,能让小学生产生争议性的想法和多元思维,让进而拥有正确的思辨想法,从而使最终的人才培养方向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有助于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育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让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积累丰富的语言,逐渐增强语感,有效发展各项思维。因此小学教师应把思想培养当作基石,把思想表达当作人才培养的路径,让学生通过参与形式多样的思辨性阅读活动提高语感,有效发展创新思维、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为了使小学生所参与的语文学习具有一定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教师应积极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思辨性阅读平台,让小学生围绕作者、文章内容进行思想交锋,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有助于发展小学生理性处世精神

小学生在参与语文阅读学习活动时,容易对所学知識记忆模糊,从而淡忘了阅读中的情感。为了让小学生的思维在阅读课堂上得到全面发展,教师把培养小学生各自的思辨能力当作教学关键点,能够循序渐进地促使小学生形成自主思维、理性思维以及质疑思维。教师注重培养小学生多角度的思考能力,协助小学生在文本阅读过程中产生良好的思想观点,有利于小学生通过自主冷静的分析、判断、评估,清晰找到其中的逻辑关系。教师组织学生参与思辨性阅读活动,有助于提高小学生个体的思维素质。

二、小学语文课堂开设思辨性阅读教学现状

当前,部分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开展思辨性教学活动时,依然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要求小学生与课文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并不注重培养的小学生理性思维,这容易让小学生缺乏理性思考的能力。同时在表述课文观点时,学生需要按照教师的教学方向单方面地理解课文内容,这样难以让小学生产生良好的思辨效果。大量实践调查发现,多数小学生在对课文的理解中产生了杂乱、僵化、凌乱和浅薄的阅读思想。尽管小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想象力丰富,但是他们针对教师所提出的阅读问题,依然停留在初期的看法上,所展现的解题思路不够成熟、缺乏系统性,这难以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质疑思维、逻辑思维和批判思维等能力。

三、小学语文开展思辨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在备课阶段优化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辨析能力

赞科夫所提出的“发展性教育理论”明确指出,教育工作者应注重课堂内容的设计,用巧设问题的形式帮助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对此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开展思辨性阅读教学活动时,应注重激活小学生的思维,为小学生设计出具有思维价值的提问内容;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情况,在备课阶段精心设计问题,这样才能为小学生创造发挥思维辨析的实践机会,同时有助于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思维辨析能力。

例如,《走月亮》这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是正确描述月光下的景色,深刻领悟作者与阿妈之间的亲情,感知该课文的意境美和语言美。对此教师在备课阶段设计问题时,可以将学生的经历作为话题,引出问题:“你们与自己的母亲散过步吗?都去过哪里?与母亲散步时有怎样的感受?”以此让学生发表各自与母亲散步时所去的地方和由此产生的轻松愉快的心情;接着让学生思考:“课文究竟写了哪件事?你对此有何感想?”教师按照文章段落的形式,循序渐进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文章中主人公和阿妈散步都去了哪些地方,可否把散步前后经过的景色串联起来?文章在视觉、听觉、嗅觉、感觉中,都描述了哪些事物?文章中‘载‘栽‘裁的代表意义?柔美景象还照亮了哪些地方?为何主人公和阿妈要走月亮?”让学生根据各自理解的方式进行解答,并将文章线索划分成四个部分。这不仅能让学生正确感知秋夜具有的景美、情美以及人美特色,还能使学生在问题思考过程中了解作者采取了“反复”的写作手法,学生精准表述课文中所描述的虫鸣、果甜、山高、溪流、水香、鸟飞、人语的关键点,并能在问题解析的过程中产生思辨对方想法的行为。有学生认为,文章采取了填空补白的写作手法,通过联系上下文、变化句子的排列方式,带给人们丰富的想象空间,使其心灵和感官受到不小的震撼;有学生认为文章中的见景生情思想能引发读者的联想,并帮助读者储存记忆,有效地把想象和文字语言结合起来,烘托了文章中母女之间的深厚亲情,具有情韵绵长的写作特点。教师在备课阶段指导小学生循序渐进产生思维辨析的能力,能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通过查阅资料进行对比阅读,提高学生的思辨水平

格拉斯菲尔德所提出的“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指出,教学者在培养学生知识的建构能力时,需要重点提升学习者的思辨水平,可以借助外部力量加以对比分析,以此帮助学习者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小学语文课堂开展思辨性阅读活动是为了让小学生形成正确辨别事物的能力,能够把不合理的信息精准快速地筛选出来,将辨析结果合理化。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时,可以适当借助外部资料,让学生形成关于对比阅读的思考,找到其中不合理的信息,以此让学生最终产生严谨的阅读思考习惯。

例如,《草船借箭》课文介绍了诸葛亮如何在十天内建造十万支箭挫败周瑜暗算的历史故事,有效展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能力。该课文要求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具有自主感悟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具体而言,有学生针对为何要借箭产生疑问,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翻阅《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曹操想要攻打东吴,东吴大将周瑜具有多疑狭隘的性格特点,想要借助赶造十万支箭的名义除掉诸葛亮,由此让学生了解到周瑜故意为难诸葛亮的做事风格。这样小学生可以通过对比分析名著资料与原文内容,深刻理解诸葛亮的足智多谋。针对课文中产生的大雾是诸葛亮预料之中的情况,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书籍里提到诸葛亮能借助东风,也就是借助江南扑向江东的风向,推算出大雾天气的变化。教师让小学生分析课文与课外收集的资料,能够使学生清晰认识到诸葛亮所具有的足智多谋、韬光远略的军事才能。接着,学生在评析草船借箭的人物时,教师可以适当融入过往描写诸葛亮、孙权、曹操的诗句资料,以此帮助小学生产生从多角度辨析歷史人物的能力。这样能使小学生深刻感知到古代军事家的独特谋略,从而产生良好的思维素质。

(三)借助思维导图发展小学生的思辨性阅读能力

小学生要想完整展现思辨水平,教师首先应采取对症下药的教学措施,根据小学生目前的思维方向和思维方式,不断指导学生开展产生深度思考的活动;应重点关注小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考方向,避免小学生产生思维逻辑混乱的现象。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按照思维导图所具有的可视化特点,围绕某个关键点构建顺序合理的知识线索,以培养小学生的正确思辨能力。

例如,《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理清作者游览双龙洞的顺序,深入了解双龙洞的特征,深刻理解双龙洞内洞和外洞的特点。对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围绕作者信息、主要内容、游览路线、写作特点以及文章主题,分别构建分支思维导图。在该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将作者的出生日期、出生地、社会职能、代表作罗列出来,按照文章段落情况分别把文章主要内容划分成四个部分,并在阅读辨析课文的过程中,把浏览双龙洞的路线思维导图分支表述出来。如针对路上的见闻,学生能把溪流情况、公路盘曲描述得惟妙惟肖;在描述外洞进内洞时,能正确辨析孔隙能容纳小船的特点,正确理解文章中所提到的孔隙的特点。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时,对内外洞的特点产生了对比思维,有效提高了文章辨析能力;还能深刻体会到文中钟乳石和石笋布面内洞的奇特景观,从而能够正确辨析双龙洞的奇异景观,进而有效提高了整体思辨水平。

(四)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强化学生思辨阅读能力

教师应在阅读分析的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形成质疑思维,加强他们的批判性学习行为。比如,针对《汤姆·索亚历险记》这篇课文,教师可以告知学生汤姆的性格特点,如汤姆在山洞历险中体现的机智勇敢特点,在墓地中体现的机灵,以此让学生对教师给出的人物评析进行辨析。有的学生认为,汤姆在大人眼中具有顽劣、叛逆、爱搞恶作剧的缺点,教师不能以偏概全地诉说汤姆的做事风格和性格特点。随后,教师可以将全书中某段有意思的句子摘录出来,让学生根据该新信息进行新一轮的思辨,这样学生能全面理解汤姆在历险过程中所产生的性格变化和蕴含的优秀品格。

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学生参与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思辨活动,让学生根据谢皮罗、波义耳、奥地利医生各自发现现象时产生的发问思维和行为,再到找到真理的过程,分析出要想找到真理,应发现问题、反复发问、进行试验,才能给出最终的结论。这样能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人们只有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才能具有科学精神,进而有效提高了小学生的思辨阅读水平。

总之,教师在备课阶段优化问题设计,通过查阅资料进行对比阅读,借助思维导图开展丰富的师生和生生互动活动,能有效展现思辨阅读教学的效用,进而有效发散小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等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霞.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研究[J]. 智力,2022(24):100-103.

[2]柳亚芳. 思辨之旅,推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 学子:教育新理念,2013(17):23.

[3]张达红. 思辨性阅读,还语文教育应有的高度[J]. 新教师,2017(09):26-27.

[4]郎春花. 培养负责任的表达者,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应然走向:以《只有一个地球》为例[J]. 语文教学通讯,2023(36):55-57.

[5]王鹭华,程必荣. 彰显层次标记词制造阅读“有序”感:高考作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之谋篇布局[J]. 中学语文,2023(34):73-77.

[6]余敏. 构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以“中华智慧故事”群文阅读教学为例[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23(Z6):24-27.

[7]黄春华.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能力培养的前提、关键及路径: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3(09):32-34.

[8]俞桃林. 品读议论文,理解文体特点:从思辨性阅读的角度看议论文的学习[J]. 课外语文,2023(09):61-63.

[9]朱晓薇. 弥纶群言,研精一理:“一谏一答”的思辨性阅读教学价值刍议[J]. 语文新读写,2023(18):72-74.

[10] 王一娴. 激活思辨力,注重思辨过程: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要领[J]. 小学语文教师,2023(09):27-28.

(责任编辑:廖  艺)

猜你喜欢
对比阅读生生互动问题驱动
刍议小学数学课堂师生互动
未来英才(2016年14期)2017-01-12 18:18:18
浅谈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
未来英才(2016年17期)2017-01-06 10:28:23
对比阅读在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以问题驱动改进随机变量分布的教学
以计算思维为中心的数据结构教学方法探讨
“问题驱动式”生物高效课堂打造的做法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
小学语文“对比阅读”教学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92期)2016-12-08 00:01:05
小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研究
教师·下(2016年10期)2016-12-03 09:55:23
互动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