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合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2024-06-03 07:39张同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单元整合三角形教学策略

张同

【摘要】从单元整合视角出发探索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有利于增强数学教学的整体性,提升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综合能力.文章论述了单元整合的概念及其理论基础,分析了单元整合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原则,同时结合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单元的教学案例研究单元整合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指出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单元教学序列、确定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组织单元整体教学活动等方式推动单元整体教学,期望为一线数学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单元整合;小学数学;“三角形”;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主张教师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代替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设计,在教学中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此背景下,教师只有从单元整合的视角出发重新梳理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内容,关联建构知识教学体系,才能够贯彻落实新课标要求,助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升.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有必要从单元整合视角出发研究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并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为教学优化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

一、单元整合概述

(一)单元整合的概念

“单元”有多重含义,如教材给出的教学单元、为增强教学内容结构性的“大单元”等.“整合”是基于事物内在关系对事物采取综合、融合手段将分散的事物组成整体的一种手段,也是一种教学思想、理念.单元整合是将单元内各教育元素进行系统整合的一种教学理念,旨在通过整合理论知识、思想方法等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助力学生综合素质生成.单元整体教学指的是在科学教育观的指导下,以单元主题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将分散知识点整合成教学单元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具有结构化、统整性强的特征,通常借助具体的逻辑结构呈现知识体系,指导学生在观察、类比、归纳等学习过程中感受单元内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单元整体教学的理论基础

单元整体教学的理论基础包括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赖格卢斯和斯坦的精加工理论,以及加涅与梅里尔提出的多重目标整合理论等.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着重指出学科的基本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要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并基于学科的基本结构将学科内分散的知识关联起来,实现知识与方法的迁移、运用.根据结构主义教学理论,教师从单元整合视角出发开展数学教学工作时,要突出单元知识结构,要指导学生从整体视角出发关联单元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对单元教学内容的理解水平.

精加工理论提倡教师采取结构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单元整体认知,之后采取“精加工”的教学方式对相关内容展开详细解读,确保学生在识记知识的基础上理解知识,明晰知识结构.根据精加工理论,教师可以在单元整体教学过程中提炼单元知识点,并按照具体逻辑结构呈现知识,指导学生整体认识单元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再针对具体重点、难点进行精细化解读,指导学生在记忆的基础上理解知识原理,梳理知识脉络,提高学生的单元整体认知.

多重目标整合理论指出,课程教学目标单一,不利于学生认识不同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把握不同知识、技能教学目标的关系设置多重目标,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整体教学内容的认识.教师可以根据多重目标整合理论分析单元内各部分知识、技能的教学目标,并根据单元整体教学需要设计多重单元教学目标,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指明方向.

二、单元整合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要求单元整合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保证教学内容的整体性、教学安排的整体性以及学生认知结构的整体性.首先,教师要认识到小学数学教学单元内的知识点并不是各自分散的,应当明确不同知识点的本质关联,同时基于不同知识点的联系重新组合教学内容.其次,教师要整体规划教学方案,确保单元内各部分教学活动有序衔接.最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特征科学设计教学活动,确保学生能够在整体感知、发现、探究的过程中掌握单元教学内容.

(二)递进性原则

递进性原则要求单元整合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到难的顺序组织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活动,确保学生能够逐渐掌握单元知识点.在单元内容组织方面,根据递进性原则,教师应当先整理简洁易懂的教学内容,如示例图片、趣味故事等,巧妙引出单元主题后,再组织抽象性、复杂性强的教学内容,确保学生在兴趣的支持下积极、主动地探究单元知识点.在单元教学活动组织方面,根据递进性原则,教师应当先组织观察、讨论等简单活动,先激活学生的单元整体学习思维,再组织实践、综合教学活动,巩固学生的单元整体学习成果.

(三)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要求单元整合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等.根据主体性原则,教师应当在单元教学过程中积极与学生展开互动,通过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问题,并给予解答.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个人发展需要设计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以致用的学习机会等.

三、单元整合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一)把握知识结构,建立单元教学序列

单元整合视角下,教师需要对小学数学单元内容进行整体分析,把握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整体搭建知识架构.为此,教师有必要认真研读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从中提炼单元教学主题,确定单元教学重心.之后,教师应分析单元内不同知识点与单元教学主题的关系,根据具体关联建立单元教学序列,确保分散的知識以整体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提高学生的整体认知.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单元教学为例,此单元涉及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等知识点.通过分析此单元教学内容,发现单元内知识点均围绕“三角形”展开.这时,教师可以将“三角形”作为单元教学主题,梳理上述知识点与“三角形”这一教学主题的关系,建构单元教学序列.比如,教师可准备塑料三角形作为教学道具,指导学生观察道具说出其外在特征,如由三条边首尾相连构成,具有稳定性等;教师可组织学生测量道具的三条边,探究三条边的规律,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教师可出示不同的塑料三角形指导学生对比不同,使学生发现三角形分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这样,由“三角形”为中心关联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的分类等知识点,使分散的知识点被有机串联起来,为单元整合视角下的“三角形”单元教学提供完整的教学知识框架.

(二)分析单元本质,确立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根据多重目标整合理论,设置多重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认清单元教学结构,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单元整合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备课阶段分析学生在单元学习前的基本发展情况以及新课标对学生能力提升的相关要求,确定学生单元学习方向.之后,教师再反思单元主要教学内容,从整合视角出发分析单元内不同课时的教学目标及其联系,设立多重单元教学目标.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单元教学为例,学生在学习此单元内容之前掌握了基本的图形知识,会用测量工具测量图形的长度、角度,但对三角形的特性缺乏认识.新课标将“三角形”纳入“图形与测量”教学体系,同时对“三角形”提出学业要求,如:要求学生会根据角的特征对三角形分类,了解三角形边的特征,认识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等.以上述分析结果为基础,综合“三角形”单元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设立多重教学目标,如:使学生在单元学习过程中扎实掌握三角形特性、三角形边的关系、三角形内角和等理论知识,丰富图形知识储备;使学生在单元学习过程中经历图形的观察与测量过程,提升几何直观与空间素养;使学生学会利用“三角形”单元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提升应用素养等.多重教学目标反映了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对于指导教师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有导向意义.

(三)根据教学需要,组织单元教学活动

单元整合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遵循整体性原则与生本性原则,要注重完善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发展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此视角下,教师不能使用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手段为学生灌注数学单元中的知识点,而要积极在单元教学中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经历知识生成、应用的全部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确保学生充分内化、吸收单元教学内容.

1.基于问题链组织探究活动,强化整体认识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根据教学实践,学生获取知识之前往往会产生许多疑惑,且部分学生能在解决疑惑的过程中发现事物的客观规律,从而生成新知.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这一发展特征组织探究活动.为此,教师可以围绕单元教学主题设置系列问题,并在提问的过程中组织学生合作讨论.通过营造民主、自由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猜想、探究,使学生在分析、解决多个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数学本质规律,类比迁移出更多数学知识,驱动学生完成单元整体知识体系的建构.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单元教学为例,为提高学生对此单元教学内容的认知水平,教师可设置系列问题,驱动学生自主探究.比如,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多类图形,并提出问题:“上述图形中哪些是三角形?三角形有怎样的特征?你能根据不同三角形的特征对其进行分类吗?”由此问题链驱动学生抽象三角形的概念,探究三角形的种类,如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相关概念的认识.又如,教师可发放三角形卡片与刻度尺等教学道具,提出问题:“三角形的三边具有怎样的关系?三个角又有怎样的关系,你能展开说说吗?”由此问题链驱动学生手动测量三角形三边边长、三角角度等,使学生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发现“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为180°”等原理.这样,通过提出系列问题引发学生的疑惑,使学生在疑问的驱动下观察、思考、实验操作,使学生经历知识生成的全部过程,确保学生真正理解单元内的数学理论知识.

2.围绕教学任务组织实践活动,促进知识内化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从书本上汲取理论知识而不加以应用,只会导致学生沦为机械识记数学知识的学习机器.单元整合视角下,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以致用的实践机会,指导学生在应用单元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将新知纳入自身知识与技能体系,从而增强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可围绕单元教学主题布置应用任务,并围绕任务组织实践活动,由此驱动学生探索知识迁移、应用的方式方法.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单元教学为例.为进一步促进学生对单元整体教学内容的内化与吸收,教师可在完成理论教学后布置实践任务.比如,教师可以布置绘图任务:在草稿纸上绘制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与锐角三角形,并测量不同三角形的内角角度.由此任务驱动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绘制三角形的过程中回顾“三角形是由三条边首尾相连的封闭图形”这一图形概念,联想“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特性,牢记“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数学规律.再如,教师可以布置生活任务:校园花圃需要围一圈篱笆,请利用你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围出牢固的篱笆.由此任务驱动学生参与生活实践,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基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特性围出牢固的篱笆,使学生真正学会将单元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问题解决过程当中.这样,通过布置课堂学习任务、生活实践任务等教学任务驱动学生动手实践,可使学生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回顾“三角形”单元教学内容,充分巩固学生的单元整体学习成果.

结 语

综上所述,单元整合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明确单元教学主题,要围绕主题整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呈现整体性强、递进性强的知识体系.从单元整合视角出发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需要教师提前把握知識结构,建立完整的单元教学序列;需要教师分析单元本质,确立系统的单元教学目标等.在具体教学工作中,教师同样要根据整体教学需要组织单元整体教学活动,如探究活动、实践活动等,同时基于学生的整体发展需要落实教学评价,确保学生在参与各类教学活动中取得丰富收获,从根本上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寒.“四步走”,落实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J].四川教育,2022(24):36-37.

[2]郑友平.以“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谈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2(12):68-70.

[3]黄海琴.整体结构视域下的小学数学单元习题设计[J].名师在线,2022(34):58-60.

[4]陆宗祥.小学数学大单元个性化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2(35):180-182.

猜你喜欢
单元整合三角形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促“合”融“通”,阅读教学读写结合的新视角
构建“单元整合、主题牵引”诗歌鉴赏“深度学习”课堂的策略
画一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