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引领设支架,任务活动传文化

2024-05-29 16:17詹玮宜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4年5期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詹玮宜

摘要:基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设计依据”,教师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中可采用项目式教学。通过给学生构设不同的学习支架,使学生在学习支架的引领下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从而实现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检,提高阅读与表达交流水平,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根据语文学科的属性与要求,结合新的教育理论与理念,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中,教师可以探讨构建项目式学习支架,更好地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用性,切实提高交流任务群项目式教学的实效性,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精研教材,结合学情,搭建情境型学习支架

大家都知道,教材是依据与重心,是教学的内容;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从数量上是多个个体的集合,从个体上也体现出个体的差异性,所以教学前要对教材与学生做全面的了解。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关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共有3个单元,本次选取必修下册第三单元作为精研、探究对象。本单元主要学习知识性读物的阅读方法,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学习知识性读物,不仅要了解其内容,还要学以致用,实现“如清晰地说明事理”。

经过高一上半学年的学习,学生对于“学习任务群”这一概念并不陌生,而且从教学调查中了解到,学生对于项目式教学引领下的语文学习探究活动也比较感兴趣。

在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学生将通过阅读知识性读物了解科学探索的动机、过程与方法,在获得科学认识的同时,体会人文之美与理性思考的价值,激发科学探索意识、创造激情和理性精神,自觉传承科学文化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于这一教学目标,笔者根据生情、结合校情,搭建情境型学习支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创设如下:

为在全国掀起宣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中国科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科普活动。从2005年起,为便于广大群众、学生更好地参与活动,全国科普日活动改为每年9月第三个公休日。

我校是广东省科学教育特色学校、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基地,学校每年举办的科学文化节已成为市内层次高、规模大、影响广的青少年品牌活动之一。传播科学成果与知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我校师生的使命。2023年全国科普日将至,本学期将开展“科学源于生活,科普引领进步”校园科学文化节筹备系列活动。

真实情境“从所思所想出发,以能思能想启迪,向应思应想前进”。精研教材,结合实情,搭建情境型学习支架,有利于学生激发科学探索意识、创造激情和理性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二、細选整合,有效设项,构建多元化学习支架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以学习任务群为线索统筹安排课文,若沿用以单篇课文为主的传统阅读教学方法,在有限时间内教师难以驾驭多篇文本,且不利于教学重点的选择。[1]基于学习任务群是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教师通过搭建策略型支架、资源型支架、交流型支架,助力学生深入开展“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活动,实现高效、高质量的任务群教学。

(一)构建策略型支架,掌握阅读方法

学习支架除了展示真实情境,还承担激发学生兴趣的功能。策略型支架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出发,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媒介辅助,更好地实现“在社会情境中的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

第一阶段活动采用策略型支架是基于对新课标和教材单元任务的解读。新课标关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提示中指出,“合理安排阅读、调查、讨论、写作、口语交际等活动”[2]。同时,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单元任务提出要了解不同媒介的特点,学习综合运用多种媒介获取信息、表达交流。综上,笔者以掌握知识性读物的阅读方法为核心目标,设计项目活动,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多种媒介完成学习任务。

项目引领,分组活动,巧用媒介,交流分享:

任务一:网络宣传,推文预热。本任务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所选的科普论文,撰写摘要,拟定关键词。其次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厘清行文思路及语言特点,最后根据讨论成果编辑公众号推文。而在课堂展示环节,则要求在3分钟以内以配图、乐进行讲解。

任务二:名家介绍,视频激趣。本任务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所选的科普文章,利用图表梳理文章中所展示的科学发展过程,整理从中体现的科学精神。最后需将上述素材编写成视频制作脚本以便制作微视频。课堂展示环节利用3分钟进行思路阐述,1分钟展示所制作的微视频。

任务三:科普演讲,传播能量。本任务是现场5分钟演讲,演讲话题是通过小组广泛搜集后讨论确定,展示前期的准备包括撰写演讲稿和制作演讲配套幻灯片。

第一阶段的项目任务设计采用学生接触多、兴趣高、使用频率高的媒介,故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展现了浓烈的自主探究热情,在交流分享环节给予了精彩的分享,最终实现学生短时高效地掌握实用类文本的阅读方法。

(二)构建资源型支架,拓展阅读眼界

项目式教学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在项目的收集信息过程中,强调学生是主动的信息建构者,可以综合头脑中已经有的知识经验去整理、解释信息。[3]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三单元选择“知识性读物”,这类文本聚焦于介绍性较强的科普文章和比较浅显的学术论文。选文难度有浅有深,内容兼综古今、中外、文理。针对较宽广的学习场域、较复杂的文本间性,师生共同搭建资源型学习支架。在资源型支架的辅助下学生能更好地理解选文,能更深入地体会人文之美与理性思考的价值。

要实现知识与实践有效链接,需先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才能开展项目探究。教师以助读卡片的形式搭建资源型支架,为学生提供必备的理论知识。助读卡片的内容包括知识性读物(如论文)的基本格式要求、论文《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分析宝黛钗三者关系》[4]等。学生阅读、拓展助读卡片,得以更好地独立解读知识性读物。所以助读卡片也包括由学生基于教材、学术论著、网络资源阅读、整理填写的“媒介特点”。

助读卡片:媒介特点

【公众号】

对象特点:无较长阅读时间、较多使用互联网。

语言特点:1.语言生动形象,个性鲜明;

2.语言对话性强;3.用语灵活,紧跟潮流,多网络用语。

传播特点:1.时效性强;2.范围内传播速度快范围广;3.信息个人化、碎片化,良莠不齐。

宣传效果:优——时效性强;传播速度极快;宣传的趣味性高,易吸引读者。劣——深度与真实性不及传统媒体;不良信息不易监管。

【短视频】

对象特点:受众面广,对文化水平要求低。

语言特点:1.属于口语化表达;2.用语灵活,紧跟潮流,多网络用语;3.语言对话性强;4.语言生动形象,个性鲜明;5.情感表露明显。

传播特点:1.信息形式多元化;2.视听结合兼容性强;3.兼具多种媒介功能;4.信息个人化、碎片化,良莠不齐。

宣传效果:优——呈现方式直观,更易于理解;增强了信息的趣味性。劣——深度与真实性不及传统媒体;不良信息不易监管。

教师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需要搭建资源型支架,学生通过搜索相应的资源,包括图片、视频、动画、公众号等。在项目式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重视交流分享。

(三)构建交流型支架,提升思维素养

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提出的“学习金字塔理论”指出,在教学中运用“看和听”“说”“说和做”这三个教学方式,有助于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5]因此,项目式教学中要善于结合“学习金字塔理论”,构建交流型支架,引导学生完成“看、听、说、做”的任务,提升语文素养。因此笔者搭建交流型支架,设计交流讨论记录表(表1)。学生以学习小组的方式开展主题研讨、交流与记录。在交流型支架的推动下,学生细读文本,分享个人研读见解,聆听小组成员的不同意见,讨论不同领域学者的创新意识、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这一过程中,激发了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自觉传承科学文化活动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课堂上分组研讨交流,学生不仅了解了科学探究的历程、不同领域的研究成果,还了解“发现”與“创造”背后的思维方式,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当学生讨论交流时,教师应积极、主动参与其中,通过多种提问和引导方式帮助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向、方法,以促进学生顺利推进项目。

三、多维观察,多元评价,设计评价型教学支架

评价要从多维度展开,评价方式要多样化,评价眼光要融合当下和未来。

结合不同任务的特性及前期过程的观察,笔者设定最后阶段所用的评价维度(表2),用于小组展示交流环节的学生互评。

除了互评,学生还应重视总结自评。因此,总结反思表设计内容包括阅读知识性读物的方法、阐释说明、逻辑推理的方法、科学文化活动传承的中华传统文化、科学文化活动传承的科学精神以及个人评价。这是基于新课标的指引——评价不仅要关注结果,也要着眼过程。根据不同阶段的评价,可以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还可以优化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过程,为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6]通过回顾项目情境、研读批注、讨论记录表、评价量表,学生填写总结反思表,对活动全过程个人表现进行评价、总结。

四、总结与思考

通过课例实践研究,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活动中创设情境型支架、策略型支架、资源型支架、交流型支架和评价型支架,从传统的学科性学习到综合性学习,从知识性的阅读写作到有情境的表达交流,不仅改善了学生学习的质量,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相适合的情境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故情境型支架搭建的标准仍需进一步探讨。其次,评价型支架的量表、评测、评价术语,还可以进一步斟酌完善,更加切合学生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目标。最后,因材施教在这一项目式教学中应如何开展?不同生源、不同能力,同一任务的针对性或有效性也不尽相同,也需进一步探究。

注释: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本[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20,44-45.

[2]唐洁.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高中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21(06):1.

[3]张瑞晓.项目式学习:缘起简史、发展模式及应用价值[J].基础教育论坛(下旬刊),2020(08):4-6.

[4]孟然然.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分析宝黛钗三者关系[J].中国校外教育,2011(07):341.

[5]臧青.运用学习金字塔理论 改进高中数学教学[J].数学教学,2011(05):8-11.

猜你喜欢
项目式教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民办本科高校新闻专业项目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论项目教学在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途径探讨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
初中生物项目式学习活动的探索
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高职《液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机制专业MATLAB软件课程项目式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