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亚粉
【摘 要】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单元整合教学日益受到重视。文章以“圆”单元为例,对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进行研究,基于课程标准探讨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策略,即推送智慧资源,辅助单元预习;明晰单元目标,引领学生学习;创设单元情境,提升学习效率;组织单元任务,加强学习体验;设计单元作业,巩固学习成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 单元整合 核心素养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4)04-69-04
单元教学是基于系统思维和整体视角,以能力为核心、以知识为依据、以知识为逻辑结构进行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1]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目标提倡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提升其综合素质,让学生内化单元知识,掌握丰富的单元技能,由浅入深地记忆和应用单元知识。教师要注意合理开展单元整合教学,基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本文简称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明确目标,逐渐提升学生单元数学内容的学习效率。
一、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内容
“圆”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属于小学较有难度的一类平面图形内容,具有复杂、抽象的特点,对于学生空间想象、演绎推理、几何直观等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初中和高中阶段相关知识的学习作铺垫。
与一般平面图形不同,圆由一条曲线围绕而成。对其他平面图形的认知,通常是从边、角入手,而圆却没有边角特性。因此,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关注圆的概念教学,未将圆与其他平面图形进行有效联结,导致学生只能一味记忆知识。在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的背景下,教师应该对以下问题进行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怎样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圆的本质特点以及圆相对于其他直线构成的图形的特点?怎样利用与圆有关的知识来说明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怎样通过对圆的理解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对圆的理解是测量圆的依据,而圆的测量则是对圆进行重新理解的必要抓手。通过对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等方面的学习,学生能在探究过程中对圆有关知识形成全面的了解,在探究圆的周长公式过程中,注意积累研究图形的活动体验,从而培养空间概念。同时,在学习圆的面积计算过程中,教师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和方法。为了让学生对“圆”这一单元形成整体性理解,教师可对该单元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如图1所示。
二、小学数学单元整合学习的学情研究
在六年级以前,学生就已经掌握了关于平面图形的知识,有一定的学习经验,在认识图形时,可以通过折、画、数、量等方式来获得知识,但是其空间概念相对较弱,实际操作能力也有限。考虑到学习过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等都是直线平面图形,而圆是曲线平面图形,如果让学生自主动手或合作探究都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针对“圆”这一单元,教师需先进行观察分析,了解学生的学情(见表1),在此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单元内容有待深入整合
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的关键是对单元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类,教师在选择单元内容时,既要在总体层面上进行宏观统筹,又要在微观层面上进行个别串联,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进行集中整合。[2]然而,部分教师单元整合教学经验不足,对单元内容选择不当,导致单元教学内容整体性不强,结构也不完善。
(二)单元整合目标仍需完善
部分教师没有从全局观出发,对单元目标进行具体的分解和设计,这就造成了各课时的教学孤立化,缺少逻辑上的联系。此外,部分教师设计的单元教学目标整体性不足,教学目标过于宽泛和分散,过分重视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习得,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培养。此种教学目标偏离教学要求,既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
四、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推送智慧资源,辅助单元预习
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将数学和信息技术相融合。在智慧教育平台支撑下,教师可灵活运用数字教材、数字资源、主题工具等,对电子课件、预习材料等进行设计和制作,做好备课工作。为了更好地提高智慧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以数学课程的话题内容为主线,对课前预习资源进行优化设计,主要有学习任务、知识梳理、练习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预习资料,让其能在空闲时间进行自学,从而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例如在教学“圆”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向学生介绍“圆”这一单元相关知识,如云霄飞车轨道、太陽下盛开的向日葵、天空中的圆月等。教师将这些内容呈现给学生,既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体会到圆的存在,又可以通过观察加深对圆的特性的认知,切实掌握圆心、圆的半径、圆的直径等概念,并通过多种方式准确地画出圆,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思维能力。
(二)明晰单元目标,引领学生学习
具有统摄性的单元目标是单元整合教学的核心,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要注意把教学目标与课程教学相结合。[3]具体来讲,教师在整合单元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期望实现的教学目的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现状,创设教学情境,采用协作教学等方法开展教学。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需要制订完善的教学方案,把握单元全部内容,将单元中各部分知识进行有机衔接,并且更加关注以单元为中心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大单元课程内容。
“圆”这一单元注重对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意识、几何直观等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此确立该单元的整体性目标,即厘清圆的构成元素及其相互间的联系,利用直边图形的类比化归的方式,积极地探讨图形的周长、面积的计算公式。从大单元层面出发,根据图形的转换思想和测度的思路,学生进一步深化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问题的理解。基于已有知识经验,在对圆的概念的形成、周长、面积的探索实践中,形成合理的推理意识。与此同时,为保障大单元学习更具有方向感和目标性,教师则应向学生讲解本单元的核心素养培养内容(见表2),按照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引领学生在后期更深入地开展探究和学习。
(三)创设单元情境,提升学习效率
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当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积极开展综合性教学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激励学生质疑问难,促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基于重难点设置有针对性的提问,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可以有效地促使学生进行思考与沟通,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例如在“圆”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我往小溪里扔一块石头,落水的地方作为圆心,周围激起的一圈又一圈的涟漪是圆吗?大家在科学课中尝试过将强力敲击后的音叉快速地放到水里,也会激起一圈又一圈的圆波,那么音叉就是这些圆的圆心吗?往小溪里扔一块石头、将强力敲击后的音叉迅速放到水里这两个情境,可使学生从理论知识走向实际生活,这恰恰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理想状态。引导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思考比一味强调理论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同时,在实践中产生问题,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思考和拓展他们的思维,帮助他们积累数学体验,提高数学核心素养,实现学习目标。
(四)组织单元任务,加强学习体验
数学单元整合教学具有系统性的特点,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考虑到这一特点,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掌握更多教学理念,培养良好的数学思想。对此,教师要设计多元的学习任务来促进学生学习,让其在课堂中积极互动,掌握具体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式,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例如针对“圆”的单元,可设置以下单元任务:
任务1:粗略测量一个圆的周长和直径,猜测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猜测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明确圆的周长的长度和直径长度之间的关系,基于测量数据,发现圆的周长比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任务2:运用圆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要求学生从生活中找出体现“外方内圆”和“外圆内方”两种设计方法的图案,找出其中的规律,并将所发现的图案大致画出来,加强直观感知。在此基础上探索求正方形及圆的面积的方法,领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方”和“圆”所蕴含的深层哲学意蕴。
在单元学习任务中,学生基于本单元的学习知识充分运用丰富的学习资源,通过实践锻炼自己应用单元知识的技能,提高单元知识的学习效率和自身思维水平。同时,多元化的任务能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有更多的选择性,保障学生在成功完成学习任务时获得良好的体验感,加强其对本单元知识的学习兴趣和信心,为日后更深入的研究和应用本单元知识做好铺垫。
(五)设计单元作业,巩固学习成果
大单元作业是巩固学生单元学习成果的有效手段,“圆”是小学阶段学生学习平面图形的最后一课。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都是直线图形,而圆则是一种曲线圆形。相对于直线构成的图形,圆的研究思想和方法有较大的变化,学生不仅要掌握圆的基础知识,还要理解“化曲为直”“等积变形”“极限”等数学思想和方法,锻炼抽象、直观的数学思维,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根据这一单元知识结构,教师可设置以下作业,促使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单元知识。
文文准备在家中的小圆桌上换一块台布,台布大约有一张桌子大,他测量出下列三个尺寸:当台布对折时,折线为1.4米;台布折叠两次,折线为0.7米;这张桌子的周长为4.396米。
(1)如果你是文文,你会选择多大面积的台布?
(2)这块台布是从一块方形布料切下来的,你认为这个方形至少要有多少米长?
(3)如果把一个圆盘放在桌上,它的半径可能是7.5分米、25分米、32.5分米,你认为哪一个更合适?请说出理由。
圆桌上的数学问题作业源于生活,能激发学生对探究与解决问题的强烈兴趣。立足于生活设置简单的练习,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使数学回归生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该作业以圆桌上的数学问题为中心,设计了三个小问题,既能让学生应用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巧,又能巩固已有的知识,更好地将知识关联起来,形成系统性的練习。教师可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摆脱枯燥乏味的训练。同时,让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时学习生活中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且学会思考和创新,在有意义的作业中提升课堂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已经上升到十分重要的高度。以核心素养为指导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对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数学教师应立足于教学实际,采取单元整合教学方式,深入剖析教材,开展单元一体化教学,不断优化教学流程,整合课程内容,持续改善教学方式,以达到教学目的,确保学生在大单元学习中更进一步掌握整体性、系统性的知识,为进一步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与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慧,张慧娟.小学数学大单元个性化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23(25):104-107.
[2]吴鸿娌.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探析[J].考试周刊,2023(35):57-62.
[3]吴永福.基于大概念的小学数学大单元项目化教学策略研究[J].教师,2023(18):42-44.
[4]陈莎.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3(20):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