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课堂结构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2024-05-29 05:43何东
考试周刊 2024年21期
关键词:结构化教学学科知识学习兴趣

作者简介:何东(1984~),男,汉族,甘肃静宁人,甘肃省静宁县新城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摘 要:文章探讨了小学数学课堂结构化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实施该教学模式的有效策略,结构化教学通过设定清晰的教学目标、有序安排的教学步骤、创设激发兴趣的学习活动、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相结合等方式深化学科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动机。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面对角色变化、学生个体差异等挑战,文章也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对此,教师要对其教学策略进行深入探究,将其优势充分发挥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结构化教学;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学科知识;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21-0058-06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结构化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得到广泛关注。文章将对结构化教学的概述、小学数学课堂结构化教学的有效性、实施策略以及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为教师提供更为有效的结构化教学策略,也为课堂教学效率提升以及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提升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一、 结构化教学概述

(一)结构化教学的定义

结构化教学是一种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学科知识的有序传授。结构化教学通过明确教学目标,使学科知识成为学习的中心,其方法注重组织教学步骤以确保学习过程有条不紊、清晰可见,其教学的关键是通过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更深刻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结构化教学强调将各个知识点有机地连接,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形成系统性的认知结构,综合性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学科的内在逻辑和关系。通过有意义的学习活动结构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更主动地参与学习,同时也能够实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二)结构化教学的特点

结构化教学具有明确的目标、有序的步骤、合理的活动设计以及学科知识整合等显著特点,结构化教学方法在应用的过程中要目标明确,结构化教学通过明确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清晰了解学习的方向和目的,从而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效果,同时有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深度。教学步骤按照逻辑顺序展开有利于学生建立知识的连贯性,从而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的发展脉络,进而形成系统性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能力。结构化教学强调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既有足够挑战性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设计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参与欲望,使学习不再枯燥单调而是充满乐趣。结构化教学通过将相关学科知识有机整合使学生能够形成更为综合、全面的理解,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并建立起更为完整的学科认知结构,进而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二、 小学数学课堂结构化教学的有效性

(一)学科知识的深化

结构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通过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有序的教学步骤致力于深化学科知识的学习,旨在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对数学概念、原理和方法的全面认知,从而使学生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中取得更深层次的理解。结构化教学强调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课程设计中明确指出学生将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促使学生清晰了解学习的方向和期望结果,其目标导向的设计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厘清思路,从而为学科知识的深化奠定坚实的基础。有序的教学步骤是结构化教学深化学科知识的关键,合理的教学步骤能使学生逐渐建构起对知识点的认知结构,进而形成清晰的学习路径,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有效避免知识的零散性,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系统性的理解,也更易于记忆和应用。

结构化教学还注重设计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应用,不仅仅是对具体知识点的理解,更涉及将知识点与其他相关概念相连接进而形成更为完整的认知体系。通过实际问题和案例的引导,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其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需要具备清晰的教学设计能力,确保每个教学步骤都服务于整体的学科知识深化,教师还需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反馈以保障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深化学科知识的过程中。

(二)学习兴趣的激发

结构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通过合理设计的活动能够成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浓厚兴趣,从而为其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兴趣的激发不仅使学生更愿意投入学习,还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态度。结构化教学强调设计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活动,其活动旨在打破传统的枯燥教学方式,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更容易产生共鸣和兴奋感,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通过数学游戏、趣味竞赛或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实例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结构化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参与欲望,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独立思考和研究兴趣,主动性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学科学习,从而更容易保持对数学的兴趣。

此外,结构化教学还倡导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引入与学生日常生活相關的实际问题进行结构化教学,使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实用性,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实践性的学习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的应用场景,从而增强了学生对学科的好奇心。结构化教学通过及时的正面反馈鼓励学生努力和创新,学生在得到认可和鼓励的同时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进而保持对数学学科的浓厚兴趣。其正面的学习环境不仅能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还培养了学生对挑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

(三)学生学习动机的提升

结构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通过多方面的设计和应用,成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正确的学习动机提升不仅能使学生更有目标地参与学习,还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追求和探索欲望。结构化教学注重设定清晰的教学目标,其目标既具体又可量化,使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到学习的方向和期望结果。明确的目标不仅激发了学生完成任务的愿望,也为学生设定了明确的学习方向,促使学生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和动力。有序的教学步骤提供了一个逐步进阶的学习路径,学生在逐渐深入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清晰感知到自己的学习进展。逐步推进的过程在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使学习过程更富有成就感。结构化教学通过激发兴趣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乐趣,其乐趣不仅来自趣味性的活动设计,还来自实际问题的解决和数学知识的应用,学生在体验到学习的愉悦后会更加渴望深入学习,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机。结构化教学还注重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性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科学习中,进而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动力。

三、 实施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的策略

(一)设定清晰的教学目标

结构化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其步骤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基石。教师需要明确定义学生将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并确保目标具体、可量化,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明确目标是什么、学生需要达到什么水平。其目标应当具体且能够被观察和评估的同时具有启发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清晰的教学目标应当遵循“SMART”原则,即目标应当具有特定性(Specific)、可衡量性(Measurable)、达到性(Attainable)、现实性(Relevant)和时限性(Time-bound)。

以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知识为例,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一块地有多大,我们如何用公顷和平方千米来衡量?”“如果一个城市的面积是500平方千米,你能想象它有多大吗?”等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建立对面积单位的认知。此外,通过实际的量化练习让学生在计算中感受到不同单位之间的关系,进而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有序安排教学步骤

在结构化教学中有序安排教学步骤是确保学科知识有机整合的关键,旨在按照逻辑顺序安排教学步骤使学生能够逐步建立起对知识的连贯性认知,确保学习过程有层次、清晰可见。在有序安排教学步骤中关键在于确保教学的每一步都服务于整体的学科知识深化,为达到其目标教师需要在教学设计中考虑知识的逻辑关系和学生的认知发展。

以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知识为例,教师引入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本概念并简要解释其定义和性质,其步骤的目的是让学生建立对新概念的初步认知并形成初步的认知结构。接下来通过比较和分类的方式引导学生区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点,通过实例和图形的对比使学生能够理解两者的区别和相似之处,有利于学生逐渐形成对两种几何形状的系统性认知。在此步骤中教师提供一些实际例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判断图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或梯形,通过实例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概念并将其运用到具体情境中。在确保学生对概念和性质有基本了解后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并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并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最后,教师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题目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检验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理解程度,促使学生将知识应用到更为复杂的情境中。

(三)创设激发兴趣的学习活动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促使其积极参与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设计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更好地投入学习。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需要深刻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点,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学生对拥有一定活动性、趣味性和实践性的学习方式更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玩中学的同时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

以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与小数有关的数学游戏,使得学习变得有趣且具有挑战性,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求胜欲望。教师还可以提出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小数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师也要组织小组之间的数学竞赛并设置有趣的数学题目,让学生在团队合作的氛围中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也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还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设计数学情景,让学生在不同的“角色”中体验小数的应用,学生可以扮演商店老板和顾客进行小数计算的实际交流,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使学生对知识有更为深入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数学实验,通过观察和测量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利用小数表示比例进行简单的实验测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小数的意义。

(四)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相结合

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意识。其教学方法旨在通过设计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并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实际应用,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实际认知。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的结合也符合教育心理学中“情景教学”和“问题驱动”教学法的理念,其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的能力。

以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二)》知识为例,教师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图形运动问题,例如车辆行驶路径、钟表的指针运动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图形运动中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固定在物体上的转动图形,如风车、旋转木马等,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图形的运动规律,进而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图形的运动知识。学生通过观察一些实际场景,例如自行车的轮胎痕迹、摆动的钟摆等,尝试绘制图形的运动轨迹。实际问题的解决既能够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能够让学生运用所學知识进行实际图形的分析。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策略,多媒体资源通过图像、视频等形式生动地呈现抽象的数学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效果。认知心理学的理论认为视觉和听觉等感知通道的联动可以促进信息的更好吸收和理解,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多媒体资源的运用为学生提供更具吸引力和趣味性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图像和视频的形式能够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可见,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多媒体资源还能够创造更丰富的学习体验,利用交互式教学软件学生可以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进行实时互动,从而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感,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培养了学生在数字时代所需的技能。

在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三维图形,通过旋转、放大等动态效果呈现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空间几何概念。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例如建筑物、包装盒等,通过真实场景的模拟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的实际意义。利用电子白板或投影仪进行交互式教学能够让学生直接参与图形变换、探索等活动,提高其互动性的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教师可以为学生搜集相关视频案例,例如制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过程、实际应用中的案例等,通过观看视频案例学生能够在视觉上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利用动画演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性和运动规律,通过生动的动画效果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几何概念的变化。

(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合作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合作是一项基于社会构建主义和合作学习理论的重要策略,通过其教学策略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动学生在社会性互动中建构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的能力。社会构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个体活动,而是通过社会互动和合作建构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合作,旨在创造一个共建知识的社会环境,通过学生间的互动分享不同的观点、经验和见解,从而更全面地理解学科知识。合作学习理论则强调小组互动的重要性,学生通过共同解决问题、讨论课题等方式积极参与知识的建构,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激发了学生在协作中挖掘新知的动力。通过小组讨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教师可以设计项目式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在小组中协作完成,通过共同完成实际项目,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进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实用性。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角色分工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承担不同责任,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的教学中,教师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要求学生共同探讨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应用场景,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在互相交流观点的同时共同解决问题,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合作解决问题、案例分析分享、角色分工合作和实际数据收集等活动,更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学科理解和实际应用。在合作解决问题的环节中,教师设计了一系列与折线统计图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协作解决,每个小组成员负责一部分问题,通过合作,整个小组共同完成了所有问题的解答,其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还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折线统计图的应用方法。学生在小组内选择了一个实际应用案例进行分析并分享给其他小组,促使学生通过实际案例更深入地理解折线统计图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表达和分享能力。在角色分工合作的阶段,小组内进行了具体的角色分配,如组长、记录员、发言人等。每个角色有特定的任务,通过各自的贡献完成小组任务,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和领导能力。

(七)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

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在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有利于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纠正误区,还能促进学科知识的深化。教育评价应该是一个促进学习的过程,而非仅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简单考核,有效的评价应当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帮助学生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发现不足之处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调整学习策略。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对反馈的敏感性很高,及时的反馈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准确的认知并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应用知识。通过明确的反馈信息学生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调整学习方向,从而加深学生对重要概念的掌握。教师可以进行定期的作业测验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通过认真批阅作业和测验向学生提供详细的反馈,指导其改进学习方法和强化薄弱环节。在课堂上或额外的辅导时间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讨论,针对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反馈,通过直接的交流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引入同侪评价机制,学生通过互相交流分享彼此的看法和建议,从而获得更全面的反馈。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反馈会议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学习的进展、困难和目标,开放的沟通氛围有利于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多边形的面积》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巧妙设计的评估和反馈方式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刻理解和掌握,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了有针对性的作業,作业内容涵盖了《多边形的面积》知识点,其作业能够有效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并通过作业的形式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在批改作业时教师注重给予具体而明确的建议并帮助学生理解和改正错误,及时有效的反馈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定期进行小测验是一种全面评估学生学习水平的手段,小测验覆盖了前面学过的知识点,通过测验结果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并及时调整后续的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小测验不仅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检验,也为教师提供了指导学生的有力工具。针对学习较慢或有疑惑的学生,教师要进行个别辅导,通过一对一的交流教师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问题并为其提供更为个性化的反馈和指导。这种形式的辅导可以更精准地解决学生的困惑,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确保每个学生都得到适切的关注和支持。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定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通过写学习日记、总结学习经验等方式学生能够自我评价和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其反思不仅有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还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理解。定期进行知识点的回顾是巩固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方式,通过课堂讨论和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并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这有利于强化学生对关键概念的记忆并巩固知识结构。

四、 小学数学课堂结构化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一)教师角色的变化

在小学数学课堂结构化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变化是一项重要而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传统上教师被视为知识的主要来源和班级的领导者。然而随着结构化教学理念的引入,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既需要教师适应新的教学理念,也需要教师具备更多引导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技能。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努力。

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专业的培训,使其了解和适应结构化教学理念,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新型教学方法、学生参与引导的技巧以及如何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教育机构可以组织研讨会、工作坊,让教师分享经验和学习成果。鼓励教师参与教学设计和反思实践并激发其对创新教学角色的兴趣,通过参与课程设计、教学活动规划等过程,教师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结构化教学的核心理念,并在实践中逐步调整和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还可以建立教师社区,让教师分享经验和互相支持,进而促进共同成长,通过建立一个紧密互动的教师社区,教师可以共同面对挑战并分享成功经验和解决方案。

(二)学生个体差异的考虑

在小学数学课堂结构化教学中,学生个体差异的考虑是确保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策略,学生在认知、兴趣和学习风格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教师需要采取多样化的策略以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小学数学课堂结构化教学中较为显著的挑战是教师在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上可能面临困难,尤其是在班级规模较大的情况下。随着学生个体差异的增加,教师需要更加细致入微地了解每个学生的需求,但在班级中变得更加复杂。在庞大的班级中教师可能无法为每个学生提供足够的个体关注和支持,课堂时间有限促使教师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平衡整体教学和个体需求的关照。个性化教学可能需要更多的教学资源,包括定制的教材、辅助材料等,然而资源的不足可能会限制教师提供个性化支持的能力。

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解、探究、合作学习等,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多元化教学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学习和发展。教师还可以借助个性化学习平台和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根据其个体差异定制的学习资源,包括不同难度水平的练习题、多媒体教材等,满足学生在不同方面的需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需求进行差异化教学,可以提供额外的挑战性任务给高水平学生,为低水平学生提供额外的辅导和支持,确保每个学生都在适当的水平上受到教育。小组学习是一个有益的方式,可以弥补个体差异,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从而弥补个体学生在某些方面的不足。

五、 结论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结构化教学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引領学生深入数学世界的钥匙,通过设定清晰的教学目标、有序安排教学步骤、创设激发兴趣的学习活动等策略不仅提高了学科知识的深度,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面对教学挑战时教师角色的灵活变化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成为成功的关键,结构化教学为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之路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洪彬彬.大单元视域下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思考[J].华夏教师,2023(28):80-82.

[2]吴乐乐.基于新课标的小学数学文化主题教学路向探析[J].教学与管理,2023(35):38-40.

[3]颜春红.小学数学教材结构化研读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3(35):68-71.

[4]周善伟,孟晶,吴立宝.小学生数学空间观念的形成过程及教学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43(32):55-58.

[5]姚丽静.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学业质量测评的优化路径[J].亚太教育,2023(21):40-43.

[6]杨柳.基于大概念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策略探究[J].教师教育论坛,2023,36(10):51-53.

[7]冯爱明.大概念视角下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实践[J].亚太教育,2023(20):26-29.

[8]吴玉国,万兆荣.基于课程内容结构化的教学理解与实施[J].教学与管理,2023(29):46-48.

猜你喜欢
结构化教学学科知识学习兴趣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品读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结构化教学,彰显数学整体系统的教学力量
让语文教学从“碎片化”走向“结构化”
善用关联思维 促进主动思考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