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奋斗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工作的实践进路研究

2024-05-23 18:55张旭
公关世界 2024年5期
关键词:实践进路

张旭

摘要:将爱国奋斗精神有效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培育具有家国情怀、担当作为的时代新人,对提升高职院校思政工作育人实效及破解应对百年未有大变局意义重大。然而,目前融入工作存在育人内容分离割裂现象、育人过程存在盲区断点、育人主体合力不足等问题,因此要从瞄准融入主方向、营造融入之势、凝聚融入之力和完善机制建设等方面发力,探索融入工作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爱国奋斗精神;高职院校思政工作;实践进路

引言

爱国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世代相传的精神纽带,是新时代高扬的主旋律。对新时代广大青年提出“要爱国,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弘扬爱国奋斗精神的要求[1],殷切期望新时代中国青年将爱国和奋斗紧密结合起来,脚踏实地做意志坚定的爱国者和永不停歇的奋斗者。高职院校是培育和弘扬爱国奋斗精神的重要阵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承载着价值引领和立德树人的使命,直接影响着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是广大青年国家发展有生后备力量和未来中坚力量,做好广大青年学生引导与培养工作,就是抓住了未来,因此如何将爱国奋斗精神有效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培育全面發展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而深远意义。

一、爱国奋斗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工作的价值意蕴

(一)培育家国情怀、担当作为时代新人的现实之需

将爱国奋斗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工作可以更好引导学生培育深厚的家国情怀、砥砺奋进的品质。爱国是我们每个人的本分和职责。古往今来,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主旋律。千千万万的爱国志士以民族振兴为己任,公而忘私,精忠报国,从而铸成伟大的民族之魂。古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心系天下、以身许国的思想,近有老一辈科学家和知识分子始终与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的深厚家国情怀和无私奉献,现有大批新时代“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感人事迹,讲好这些故事可以激发培育学生深厚的家国情怀。担当作为奋斗是青年的本色。青年肯奋斗有担当,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只有奋斗才能成才,才能担得起重任,做得了先锋。融入工作可以更好引导培育学生的奋斗意识,担当作为,使奋斗成为广大青年学生的鲜明特质。

(二)提升高职院校思政工作育人实效的应然之策

近些年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整体态势向上向好,但仍面临一些艰巨复杂性的风险挑战。鲜明的政治属性及相对枯燥抽象的理论内容易疏远学生,导致学生产生排斥心理,接受度与认同度不高。海量信息数据爆炸式多中心化传播冲刷挤占主流核心价值信息生存空间,使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生极容易被错误价值观念误导。爱国奋斗精神与高职院校思政工作具有内在的契合性,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共融共通同向同行,思想政治教育所要求大学生达到的政治素养、能力素质和道德品质与爱国奋斗精神的时代内涵内在统一。两者有效融合可以更新教学内容、变革教学形式、创新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爱学、想学、能学,提升育人实效。

(三)破解应对百年未有大变局的时代之需

当今世界正在遭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机遇挑战并存,我国发展态势欣欣向荣,强国伟业前景无比美好,但同时各种思潮激荡交织,国与国之间在人才、科技、创新等领域的竞争更趋激烈,新型重点领域谋求新的重大突破更加关键。这更需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正确认识个体与国家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家国观,将个人的前途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实现强国伟业者首先必须是爱国者,同时必须是奋斗者,两者缺一不可。爱国不是空洞口号,关键在践履与立行,需要用奋斗书写。融入工作可以让爱国奋斗成为新时代广大青年学子的鲜明精神特质,引导其把爱国情怀转化为赓续奋斗的持久动力,进而破解变局,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稳致远。

二、爱国奋斗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工作的现状与困境

(一)育人内容存在分离割裂现象

爱国奋斗精神与高职院校思政工作有效融合过程存在不同程度彼此分离、融合度不足的问题,全面系统化的育人体系有待深化完善。现实性与理想性亟待融合、奋斗成才与奉献国家尚需协调。爱国奋斗精神的培育与高职院校思政工作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仍存在两线并行的现象。课堂教学缺乏专题式系统性讲解爱国奋斗精神,虽然会经常提及但大多浅尝辄止,仍旧是在以传统的理论灌输来阐释解读新时代的爱国奋斗精神,未能营造出师生共鸣共振的情境,简单来说就是爱国奋斗精神资源挖掘度不够,仍旧是在以传统的理论灌输来阐释解读新时代的爱国奋斗精神。爱国奋斗精神与世界大势关联度不足,横向、纵向分析对比世界发展态势不够。内容的更新迭代、形式的可视可感度不足,不能及时根据00后群体特性推陈出新。培养激发学生奋发成才的能力与奉献祖国的意识有待均衡,不能只关注能力增长,忽视奉献意识,而是要培育出既有爱国之志又有爱国之力的时代新人。

(二)育人过程存在盲区断点

网络育人存在盲区,实践育人存在断点。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越发成熟,各类网络平台层出不穷,在催生爱国奋斗新形态和高校思政工作新样态的同时也加大了育人的难度。网络的隐匿性、延展性、开放性使得海量信息泥沙俱下,爱国奋斗信息供给呈现出碎片化样态,而且供给主体多元化,每个人都能成为价值传导的麦克风。大数据技术会根据学生喜好智能化推送内容,无疑也会将爱国奋斗主流信息推远,弱化主流意识形态网络价值引导。校园网络媒介平台供给手段较为单一,供给内容缺乏趣味性与生活性,供给与需求出现偏差,导致育人实效不佳。

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抽象精神的培育更需丰富的实践来增加信服力和说服力,但由于资金、管理、技术、理念等方面原因,教学仍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忽视学生的实际学情与诉求,未突破传统场域教学,未能很好地利用、校本文化、地缘资源文化、网络平台开展有效的实践活动,实现理实的有效衔接。

(三)育人主体形成合力不足

爱国奋斗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工作需要各工作体系的横向联系和纵向配合,要把握从各自为营的“碎片化”到“融合与协同”发展的新态势[2],凝聚多元主体共同育人整体合力。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多元主体育人合力不足,仍存在不同领域、部门的教师重视程度不够、沟通不足,各司其职、各行其是、缺乏同频共振,有效配合不足,难以达到融合工作的合力育人要求。协同育人长效机制不健全,导致不能凝聚全方位育人合力,使行政育人、教师工作与学生工作、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育人、线上与线下育人割裂与分离,致使各部门、各领域的融合育人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影响融入工作的连贯性与渐进性,不能形成相互配合、相互衔接的良性循环。

三、爱国奋斗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工作的实践进路

高职院校开展思政工作的过程中,如何将爱国奋斗精神融入其中,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作,需要从方向、方法、环境、机制等方面入手发力。

(一)抓住思政课堂主渠道,瞄准融入主方向

高职院校思政课是进行大学生爱国奋斗精神培育的主渠道,是融入工作的重中之重,抓住思政课堂就是抓住了融入工作的主方向。一方面,要优化整合教学资源,丰富融入内容。“爱国奋斗精神是高职院校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优质资源”[3],要深度研究挖掘爱国奋斗精神资源,将爱国奋斗精神转化为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不断丰富充实教学素材。既要利用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成就与经验,又要讲好新时代先进模范人物的爱国奋斗故事。坚持靶向原则,弄清学生思想的困惑点,寻找爱国奋斗精神与思政教育的契合点与交互点,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以合适合理的切入点,深化理论阐释,讲清爱国奋斗精神与思政教育的关联性、内在逻辑及价值目标的一致性,讲透两者融入的学理。另一方面,要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改变传统单一单向的灌输式教育为形式多样的双向互动的探究式教育,采用创新讲授与亲身体验相结合、现实参与与虚拟体验相结合等方式,比如设置专题式、议题式教学单元、学生演讲、编演、浏览线上虚拟资源等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参与度与主动性,使学生在历史与时代的源流中,唤醒情感自觉、奋斗基因、坚定理想信念。

(二)优化学习宣传环境,营造融入之势

爱国奋斗精神全面有效融入思想政治工作,离不开浓郁的学习宣传环境,要打造情景意理于一体的爱国奋斗教育场域。首先要利用好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比如在建军节、抗战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国庆节、国家公祭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国家重大庆祝纪念活动、开学典礼、开学第一课、学生班会等节点,结合爱国奋斗精神有针对性开展演、讲、唱、论等比赛、特色培训讲座、文艺演出、社团活动、微电影微话剧等形式活泼多样、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教育。其次,巩固实践活动主阵地。列宁曾指出“训练、培养和教育要是只限于学校以内,而与沸腾的实际生活脱离,那我们是不会信赖的。”融入工作不能仅仅依赖理论教学,还要结合社会实践活动,要构建“校内+校外+网络”实践矩阵,搞活爱国奋斗实践。深入挖掘校本文化,挖掘讲述本校校史、优秀校友爱国奋斗故事,校外组织学生考察调研当地各类纪念馆、展览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生动的现场教学和实际体验强化认同效果。借助网上丰富的虚拟仿真资源平台,以“视听触”沉浸式聆听革命故事、学习革命精神,感悟家国情怀、提升精神境界。再次,要拓展网络媒体新载体,打造校园线上线下互融的融媒矩阵,设置爱国奋斗精神议题,打造爱国奋斗属性特色网络文化品牌,抢占学生网络舆论空间,巩固优化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

(三)多方协同齐心,凝聚融入之力

爱国奋斗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是零散的、碎片化的、孤立的,而是前后联通、一以贯之的。“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4],”因此我们要“构建全员育人共同体,探索建立全过程育人机制”[5],凝聚多元一体的网格化育人主体合力。

大学生要发挥融入工作的主体作用,充分领悟爱国奋斗精神要领,同时发挥朋辈影响作用,带动同辈培養深厚的爱国情、奋斗志。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融入工作的引领和主导作用,统筹好学校各部门协同育人,注重机制、管理、教育方面的渐进性与贯通性,实现从分别引到共同引、集约引,既要防止彼此相互脱节,又要防止脱离实际。家庭教育要发挥融入工作的基础性作用,培育良好的家风家训,注重家庭成员的言传身教,家校间形成良性互补的场域。社会要切实发挥融入工作的支持和保障作用。大学生的爱国奋斗精神培育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支撑,正向的舆论导向,完善的制度规范,公益性资源的共享,健康的网络空间生态都是融入工作必不可少的要素。同时完善融入的长效保障机制,构建完善的组织管理实施机制,强化融入工作的顶层设计能力、融入过程的统筹协调及有效监管落实能力、教育效果的分析改善能力。建立完善的评价和反馈机制。采取多元评价方法,全面映射组织实施过程,形成科学评价结果,最终形成“管理、组织、实施、评价、反馈、改进”一个良性的循环改进提升生态系统,进而提升育人实效。

结语

“爱国奋斗精神”是新时代青年学生应呈现出的精神状态和独特精神标识,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关系着育人的根本问题,将爱国奋斗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工作不仅关乎时代新人的培育、思政工作育人实效的提升而且关乎国家未来发展布局,意义深远而重大。但爱国奋斗融入高职院校思政工作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持续用力、协同发力,动态地遵循学生的生活成长规律、教育教学规律,转变思想、探索新的育人方式,在育人内容、育人过程、育人主体上发力破题,从瞄准主方向,抓好课堂教学,突出生态舆论营造,巩固好主阵地,唱响弘扬爱国奋斗精神的主旋律,构建好全员育人共同体处破题,解决好融入工作的分离割裂、盲区断点、合力不足问题,实现融入工作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激发出学生的自主自觉意识,引导其培养好自身热忱自信的爱国之情、砥砺志存高远的报国之志、脚踏实地的奋斗之行,积极投身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做新时代的开拓者、奋斗者与奉献者。

本文系2023 年教育部思创中心(陕西工院)专项项目《爱国奋斗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工作的实践进路研究》(课题编号:2023SCZX-009)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本报评论员.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做新时代拼搏者[N].吉林日报,2022-10-05(001).

[2]钱嫦萍.融合与协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发展的新态势[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8(01):140-148.

[3]刘明合,王玉萍.新时代爱国奋斗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及途径[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8):182-184+188.

[4]李纪超.办好教育事业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J].甘肃教育,2018(19):6.

[5]王宝鑫.新时代大学生爱国奋斗精神培育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37(04):125-128.

(作者单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袁丽娜)

猜你喜欢
实践进路
习近平党史观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与实践
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现实理据、基本遵循与实践进路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逻辑建构与实践进路
立德树人:大学体育的时代使命、价值基础与实践进路
新时代增强党的创造力:必然逻辑、原则导向及实践进路
理解高校资助育人科学内涵的三个维度
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实践进路探析
社区情感治理:逻辑、着力维度与实践进路
澄清:法治意识培育的实践进路
新时代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实践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