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燕
摘要: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深入理解高校资助育人的科学内涵,有助于为高校资助工作赋予更为宽阔的战略视野与更为深邃的育人价值。展开来说,高校资助育人核心是“人”,方法为“资”,根本在“育”,深刻体现着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价值诉求、统筹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的本质定位、有效衔接底线保障与高线引领的实践进路。
关键词:高校资助育人;价值诉求;本质定位;实践进路
DOI:10.15938/j.cnki.iper.2020.03.03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20)03-0152-04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2017年12月,教育部制定下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将“资助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确定为“十大”育人体系之一,强调要“建立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这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赋予了更为宽阔的战略视野与更为深邃的育人价值。高校资助育人就是要把“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融入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全过程,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而言,是要通过物质帮助“解困”,实现无偿资助与有偿资助、显性资助与隐性资助的有机融合;通过能力拓展“成才”,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展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道德浸润、精神激励实现“育人”和“回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着力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好品质;四个方面相互融合、共同形成“解困一育人一成才一回馈”的良性循环。本文通过研究阐释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为什么育人”的价值诉求、“何以育人”的本质定位和“怎么样育人”的实践进路,分析把握高校资助育人的科学内涵,以期为提升高校资助育人质量提供参考借鉴。
一、着力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价值诉求
发挥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提升资助育人质量,首先要回答“为什么育人”的问题。这一问题关乎资助育人在整个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战略定位,更指涉资助育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合法性基础。从根本上看,包括资助育人在内的全部高校育人工作,归根结底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始于公平、终于育人,必然有着独特的使命担当。这一全局性、根本性的育人诉求,深刻蕴含着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融合的价值取向。
从个人发展来看,如何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和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定位,与个人发展的理想航标、价值指向和目标预期相结合,从而为个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这是高校育人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从社会进步来看,如何结合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长远目标,将这一战略定位与人才培养的规格和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为民族复兴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支撑,也是高校育人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高校资助育人就是在这两个问题交织的时代语境中提出的,在破解这两个问题的进程中逐渐彰显其价值诉求。
在个人发展意义上,“学生资助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使他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和进步的机会。”每个社会成员平等地接受教育,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规范和原则。我国更尤为关注这一问题。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就应该通过完善体系,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提供基本保障,确保每一个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充分享有公平的教育机会。同时,也不能仅仅停留在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的问题上,还应该着力满足他们的长远发展需要。各高校通过完善以精准认定为基础的资助体系及其相关长效机制,为学生提供经济资助,满足其生活、学习等基本需求,保障他们能享有社会和学校所提供的各类教育机会和教育条件。因此,在保障学生教育机会和生活需要的基础上,还应着眼其长远发展。个体都有发展的需求,遵循从低层次需求向高层次需求转变的客观规律。高校资助育人,就是要把握和遵循这样的规律,培养受助学生的奋斗精神、思想品德、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获得个性、智力、能力等各方面素质的综合发展,为其长远发展积聚潜能。
在社会进步意义上,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要想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还应该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全局来谋划。千千万万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背后是千千万万个家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民族、地区、群体一个都不能少,帮助他们稳定脱贫、高质脱贫,有效防止他们的家庭因学致贫、因学返贫,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任务。教育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是推进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着力点。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应通过提高高等教育入学率和巩固率,推动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将提高质量和促进公平进一步落实在关键环节上。同时,如何推进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历史飞跃,这是我们当前和今后面临的重要问题。实现这个目标,高等教育要充分发挥对人才培养的基础性作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就应将“扶困”与“扶智”“扶志”有机结合,强化全方位帮扶,进一步完善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四位一体”长效机制,对学生身心发展、道德品质培养、学业、就业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成长成才,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供前提基础。
总的来看,新时代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要不断增强育人意识,不断提升育人能力,就要着眼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这两个价值取向,将学生个人发展的价值诉求建基于社会进步的整体发展趋势之上,将社会进步的功能取向切实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个人发展之中,进而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有机统一,这就是高校资助育人的价值诉求。
二、统筹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的本质定位
如上所述,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内在葆有的价值诉求,那么,如何将这一价值诉求落在实处,就需要全面把握资助育人的特殊本质和内在规定。简言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之所以具有育人功能,是因为它是把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的一种教育方式。这种方式的本质在于,其核心是“人”,方法为“资”,根本在“育”。核心是“人”,就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旨归,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主要目标;方法在“资”,就是通过经济资助、经济帮扶的方式来实现教育目的;根本在“育”,就是资助育人不是单纯的经济活动,而是一项教育活动,不仅是经济帮扶,还包括价值引领、道德涵养、行为规范等。
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方法。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曾指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也强调“我们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这些重要论断对我们全面把握资助育人的本质定位有着重要的指導意义。
在解决思想问题上,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需要重点关注学生在自强意识、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要打赢脱贫攻坚战,不仅需要为困难群众“输血”,而且更要注重“造血”,激发困难群众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穷志不能短,扶贫必先扶志”“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引导他们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应着眼激发和树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强意识、成就动机,指导学生学习、求职实践,培养学生积极进取、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不论个体具有多么高深的学识和能力,如若他不能秉持诚信理念,践行诚信行为,就无法赢得社会的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这就要求高校要着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资助工作,帮助学生养成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道德品质,同时注重将资助育人与校园文化、校风学风有机结合,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文化氛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就是“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责任是社会对每个社会成员思想道德素质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要注重培养受助学生的感恩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勤工助学、志愿服务、社会调研和公益活动等,强化他们服务人民、服务国家的意识培养。
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还应该将解决学生的当前困难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一般来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其家庭条件的限制,进入高校之前所获取的教育资源相对有限,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知识基础薄弱、能力素质不强的情况。入学后,由于经济困难,发展支持成本不足,发展程度也会受到较大影响。学生资助工作要全面把握学生实际情况,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有序调试育人的目标指向、内容设计、方法创新等,从而使我们的学生资助工作与学生需要精准匹配。在着力解决其生存发展的经济困难的基础上,也要着眼解决他们因经济困难而产生的思想和心理问题,通过心理辅导、朋辈帮扶等及时减轻他们的思想负担,引导他们树立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同时,资助工作还要立足长远,着力解决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刻指出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追求的目标。高校资助育人应该既锁定学生面临的现实的表面的经济问题,又要着眼学生长远的深层的发展需要,能力提升和素养发展并举,充分激发学生创新活力、创新能力和创新激情,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概而言之,高校资助育人通过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来助推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实践养成,并通过对学生实际问题的解决来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其实质意涵在于,既不局限于理论灌输来解决思想问题,而是以现实需要为根本依据和出发点;又不脱离思想观念的引领来单纯解决实际问题,而是要将资助育人目标和内容有机融合、贯穿全程。
三、有效衔接底线保障与高线引领的实践进路
在明确了价值诉求与本质定位之后,就需要回答“怎么样育人”,这就涉及高校资助育人的实践进路问题,这一问题关乎高校资助育人的实效性。从根本上看,包含资助育人在内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多针对性实效性的工作思路与方法,“底线保障”和“高线引领”是其中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行之有效的教育途径和工作方法。高校作为资助育人的重要阵地,既要重视底线保障,也要注重高线引领,促进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最大程度发挥。
在底线保障上,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要想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就是要切实强化生存底线保障、公平底线保障和道德底线保障。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点是学生的经济解困问题,就应以物质帮扶为主,着力解决学生的“底线生存”问题,保障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遇到阻力,无法生活,陷入缺乏安全感、获得感的焦虑和恐惧。当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使学生不再因学费问题失去上学机会,使教育公平这一理念落地生根,化为现实。同时,持续推进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提高资助工作队伍的服务意识与业务能力,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资助管理制度,让学生在资助全过程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与此同时,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坚持立德为先,强调通过道德浸润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保证道德底线就是通过诚信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建立学生“诚信档案”、总结“失信清单”等多种方式,强化对学生道德行为的规范管理。当然,坚持底线保障并不是求稳保守、一味守底,而是在坚守底线的基础上稳扎稳打,进而不断满足需求、持续改善水平、逐渐趋近高线。
在高线引领上,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就应着力凸显政策引领、文化引领、奖优引领和典型引领。资助育人是具有鲜明的政策目标、明确的政策导向和完备的政策支撑的一项复杂的育人工程。在这个意义上,资助政策的颁布、实施,是资助育人方向和成效的重要保障。这就需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创新政策解读方式,让学生愿意了解并能认识到经历了不同发展时期的资助育人政策的不断完善,更好对照自身实际,依托政策促进个人发展。例如,关于我国脱贫攻坚的形势政策解读,将我国贫困落后地区面貌的深刻变化、农村贫困人口吃穿不愁、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的真实情况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切身感受我国脱贫攻坚取得的卓越成效,进而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自觉拥护党和国家的政策,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是“透过文化、以文化的方式培育教化人”,“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辩证统一的逻辑关系”。这对我们如何育人给出了基本的遵循。资助育人中的文化引领就是要求我们在资助工作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深入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文化蕴涵,着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关公平正义、爱国感恩、诚实守信、自立自强等文化理念、文化意蕴自觉融入资助工作全过程,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奖优资助形式是我国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注重突出奖优资助形式的引领示范作用,辐射全部学生。典型引领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实践证明,先进典型一直承载着时代的主流精神诉求和价值取向,推动着育人效果的实现。先进典型的模范引领,有效推动着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实现。高校资助工作中应注重选取那些最真实、最贴近实际、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事迹,并且努力研究凝练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背后的成长规律和显著特点,让身边人讲述身边事,用身边事影响身边人,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榜样、争做榜样、成为榜样。
从根本上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有效衔接底线保障和高线引领的深层要义在于,既“立足重点”,又“面向广谱”,实现重点突出与广谱覆盖的有机统一。所谓“立足重点”,就是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重点群体,以坚守经济资助,满足学生生存性需要为重点任务,同时着眼学生发展性需要,将“扶困”與“扶智”“扶志”有机结合起来。所谓“面向广谱”,就是指在重点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育人工作的同时,着眼高校全体在校学生,将助困、奖优与引导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学生资助工作的奖优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