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铭惠 韩林彤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需求和问题也日益突出。20世纪60年代,保罗·朗格朗提出:“教育,不能停止在儿童期和青年期。只要人还活着,就应该是继续的。”2011年《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加强老年教育工作。创新老年教育机制,探索老年教育新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加大对老年大学建设的财政收入,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发展老年教育,扩大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办学规模。由此可见,国家对老年教育的重视程度是不断加深的,本文通过将老年大学与高校音乐教育资源进行融合发展,进一步推动老年音乐教育的发展,旨在改善老年人的学习环境,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进一步推动我国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老年教育;高校音乐教育资源;合作融合发展
引言
改革开放后,终身教育理念传入我国,经过四十多年的萌芽发展,在国内教育界中已占有一席之位。老年大学目前存在的音乐师资力量薄弱、音乐教育资源欠缺、设备陈旧等问题,在终身教育视阈下,响应国家建设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号召,需要进一步推动我国老年教育的发展。
一、老年大学建设背景与课程分析
(一)终身学习理念
1994年在罗马召开的世界终身学习促进大会上提出并经罗马会议同意的终身学习的定义是:“终身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力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地应用它们”。终身学习理念的服务主体是社会各成员,从个体辐射到整个社会,代表着个人的学习意志[1]。通过对终身学习理念的了解,其主要包含自觉性、全民性、广泛性、终身性等特征。第一,自觉性。指个体自觉自愿地执行或自主自愿地追求整体长远目标任务的程度。自觉学习带来的成功会使学习者获得成就感,这种成就感进一步推动学习者进行自觉学习。第二,全民性。学习不是某个阶层、某类人的特权,不为政治、经济因素而限制,全体社会成员都有终身学习的权利。第三,广泛性。终身学习从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全面地看待学习,使教育的所有形态和阶段统一起来。学习场所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等各类学习场所,学习形式包括自学、系统学习等各种形式,学习跨度广至出生到死亡。第四,终身性。终身学习以人的一生作为学习的背景,生命不止,学习不息。在社会思想中,终身学习常常与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的观念混淆,然而,成人教育与继续教育之间确实存在相互交叉的程度,但都属于终身学习的一环,被终身学习所涵盖。
(二)我国老年大学发展历程与课程分析
1.我国老年大学发展历程
在全球人口老龄化状况日益严重的现实情境下,伴随着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的终身教育思潮席卷世界,法国于20世纪70年代建立起第一所第三年龄大学(我国称“老年大学”),在往后的几十年间,老年教育正式进入人们的视线范围。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终身教育思想传入国内,正值1982年我国实施国家工作人员退休制度,一大批知识分子及国家干部积极投身于建设老年精神生活。1983年,山东成立了我国第一所老年大学:山东省红十字老年大学,这标志着我国老年教育发展的开始,也是老年大学建设发展的开始,此后,全国各地都跃跃欲试成立老年大学,政府也对老年大学的建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2.老年大学课程分析
目前我国老年大学开设的课程主要包含艺术课程、科技课程、健康类课程、体育课程等等,以黄石市老年大学为例,见图1。在这些课程中,艺术科目在全科目中占有极大的比重,其属音乐类科目又在艺术类科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开设的课程有电子琴、钢琴、声乐、萨克斯等。其中,声乐、钢琴、古筝等音乐课程的开课率最高。老年大学的音乐课程与中小学音乐课程及校外音乐培训机构的教学区别较大,其教学目标是帮助老年人充实生活,调养身心,愉悦自我,因此在教学过程、考核标准上都有灵活调节的范围,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三)高校音乐教育资源
1.教育资源概念
马克思和恩格斯分别将资源界定为:“财富的原始来源包括劳动和土地。”和“劳动与自然界结合才能称作财富的源泉,物质来源于自然,劳动使物质变为财富。”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等的结合,教育资源也不是单一的存在,它是可以为各个学校提供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各种资源的总和。本文中,笔者主要从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2.高校共享人力资源
高校音乐学院具有优质的教师资源,和数量庞大的优等学生资源。针对老年大学教师资源短缺的问题,高校音乐学院可以提供专业知识丰富、专业技能强的教师团队进行示范教学、专业讲座,也可以提供学习成绩优异、专业能力扎实的学生进入学校实习,缓解老年大学教师的教学压力。
3.高校赞助物力资源
高校音乐学院具有先进专业化的教学设备,设施齐全的教学场地,包括教室、琴房、演出场所、排练场所等,这些都是高校音乐学院基础物力资源。高校音乐学院可以为老年大学学生提供排练室进行演出、比赛的排练,在排练过程中,两所学校的学习理念可以相互交流、借鉴。课件资源、教具资源也属于物理资源的范畴,高校的教学课件与时俱进,教具种类丰富多样,将这些资源整合进老年大学的教学课堂中,有利于进一步地帮助提高教学效率。
三、老年大学与高校音乐教育资源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一)老年大学音乐教学需求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人的需求和问题也日益突出。当老人退休之后,与社会的接触逐渐减少,大多围绕家庭进行活动,许多老人精神需求沒有得到满足。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建立第一所老年大学开始,老年教育事业进入人们的视野,但几十年间,其发展速度缓慢,现如今,老年大学音乐教学仍面临着一些困难。对于青年教师来说,与中小学、高校相比,在老年大学的个人发展前景并不明朗。因此,老年大学任职的青年全职教师数量少,兼职教师比重较大。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也往往是为了老年教育的发展而任职,但受生理性因素影响,其无法承担学校发展的主要教学重任,学校师资力量单薄是老年大学发展的一大阻力。
(二)老年大学发展趋势
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截至今年2月,全国现有各类老年大学7.6万余所,在校注册老年学员及远程教育注册学员共1400余万人。另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截至2021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达到2.67亿[2]。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老年大学数量在不断增多,由老年人数增多带来的潜在市场也逐渐扩大,老年教育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趋势。广大老年人对学习的热情高涨,社会各界对其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升,2022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出关于国家开放大学加挂国家老年大学牌子的通知,2023年3月,在教育部和国管局支持下成立了教育部老年大学。这让我们嗅到老年教育开始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气息。老年大学与高校加深接触,在教学质量水平、视角扩展延伸等方面都将得到巨大的提升[3]。
四、老年大学与高校音乐教育资源融合发展策略
(一)专业讲座,拓展音乐多元视角
老年大学的音乐课程大部分以基础课程为主,教学内容比较基础、简单,教学目标以掌握某项音乐基础技能为主。例如,钢琴教学主要以钢琴弹奏学习为主,注重练习,侧重于技能的掌握。声乐教学多采用集体课的形式,教学目标以学习声乐作品为主,对于声乐流派、特色并不作了解。但接受艺术的熏陶,并不仅仅是通过掌握一门技能,还包括对这门艺术全面地了解,多元化地进行欣赏,才能感受艺术的美。高校音乐学院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解读能力,因此,在老年大学定期进行专业讲座,有助于开拓老年学生的视野,进一步了解前沿的音乐发展趋势。在了解老年学生的求知需求后,高校音乐学院可以以专业讲座的形式开展师生交流活动,针对讲座内容共同探讨音乐知识。
开设讲座时可以分为几个类型:
1.音乐艺术发展史。音乐艺术发展历史悠长且多彩,每个时期的音乐都有自己的特色,西方的古典主义时期、巴洛克时期等,中国古代的唐宋乐舞,这些音乐或华丽或简洁,充满了历史韵味和时代色彩。学生在聆听讲座时,可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中外音乐的魅力,领悟到演奏技巧的内涵。
2.音乐艺术家传记。在音乐艺术发展的过程中,杰出的音乐艺术家们灿若星河,他们个性鲜明,音乐风格多变富有特色。在对音乐家的深入了解后,便于学生对他们音乐作品的学习与演绎。同时,通过与音乐家们的音乐世界产生共鸣,可以进一步陶冶其音乐情操,营造积极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向榜样看齐。
3.音乐艺术流派。音乐艺术作为人类文化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出了许多风格迥异的流派,包括古典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音乐等数种音乐流派。人的性格与音乐欣赏具有差异性,在感受不同流派的音乐作品与特点之后,学生可以知道自己所喜爱的音乐风格,凝聚学习方向。
(二)展示交流,增强音乐表现能力
戴维·埃里奥特的“实践音乐教育哲学”,提出音乐教育最佳的途径是通过亲身参与音乐活动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音乐艺术是一门表现的艺术,在学习过程中,艺术实践是检验学习成果的最好方式,需要通过多方面的艺术交流,才能不断地完善自我,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准。高校音乐学院团队具有优异的音乐表现水平,对音乐表演独特的见解,在双方的不断交流下,可以促进二者的音乐表现能力不断得到提升。在展开交流时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形式:
1.期末音乐会
音乐是一门实践的艺术,是一门表演的艺术,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后,需要一个舞台来展示学习成果。老年大学和高校音乐学院可以联合举办音乐会,一方面是可以通过表演交流,让老年大学的学生汲取高校优秀学生的表演经验,一方面可以让双方学生感受艺术氛围,沉浸体验舞台,锻炼合作能力。在每个学期期末的时候,高校音乐学院进行优秀学生的选拔,能力突出者方能参演联合音乐会,形式可自行选择。老年大学则采取报名选拔的形式,在提供舞台机会的同时,也能激发平时学生积极学习的积极性。
2.专题艺术展
专题艺术展以专题的形式进行,针对性较强,专业程度高。以高校专业学者与优秀学生组成团队,专题类别为声乐专场与器乐专场,可以在高校音乐学院实践周期间展开,以微型展演会的形式举行。
(三)助学相长,提高音乐教学效率
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分为音乐表演与音乐教育两大类,虽学习专业时二者侧重点不同,但毕业后走向社会都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教学活动。高校学生缺乏教学实践经验,在学习中不容易发现教学中的问题,通过进入老年大学协助任课教师完成教学,能够使学生感受真实完整的课堂氛围,以及不断更正自己的上课逻辑。这一措施以协助教学为主,可分为两种类型进行:
1.主观参与,与任课教师协同教学
这种形式强调高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助学时,高校学生与老年大学任课教师进行积极沟通,共同探讨合理的教学方法,并在课堂中进行教学实践。在双方不断合作的过程中,在进行真实课堂教学的实践下,高校学生的教学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2.客观观察,吸纳丰富教学经验
这种形式强调课堂观察的客观性,在进行协助教学时,高校学生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为主,不加入自己的教学设想,以观察教学为主要目的。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学生深入了解该任课老师的授课逻辑、教学形式、讲课风貌等,并吸纳其优秀的教学经验,夯实自身的教学设计构想。
(四)教学实习,减轻教师资源压力
老年大学全职教师在总体教师中占比较少,大多以兼职、外聘为主,教师资源不足、不稳定已是大部分学校存在已久的问题。高校音乐学院学生进入老年大学进行实习活动,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积累教学经验,另一方面也能够缓解老年学校的教师短缺的压力。高校学生在老年大学可以以不同形式进行实习活动:
1.实习项目
高校学生在大四时都会有实习期,一般以一个学期为时限进入中小学进行实习。在这里,学生也可以选择进入老年大学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实习活动,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学校的运作模式,以教师的身份全程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動策划、教学设计与演出。
2.课程项目
课程项目以一学期为期限,学生参与最低条件为大二学生,项目形式以一个课程为主,学生可挑选一门课程进行一学期的授课,保证教学过程的完整性与流畅性。在此项目中,学生平时可按时完成学业任务,只在课程教学时间进入学校进行教学即可,需要参与老年大学备课组的教学讨论,对自己的课程负责,对教学成果负责。
结语
20世纪50年代的国内扫盲运动提高了中国社会的整体文明程度,现如今拥有一定文化基础的老年群体对精神世界有了更多的追求[4]。通过两校的不断交流学习,能够进一步发展我国老年教育事业。高校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分水岭,通过进入老年大学实习教学,有助于其对未来职业展开更加明确的规划,更深层次地理解终身学习的意义。同时,老年大学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的场所和机会,高校学生可以进入老年大学进行教学经验的积累,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摸索、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最终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法。在全民学习的大背景下,秉持着终身学习理念将老年大学与高校音乐教育资源相融合,二者在教学质量水平、视角扩展延伸等方面都将得到巨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鹤.终身学习视角下老年大学教育体系构建路径[J].两岸终身教育,2023,26(04):7-13.
[2]刘素素,雷婧若,万佳音等.积极老龄化背景下苏州老年教育的供需现状与发展策略[J].南方论刊,2023(09):52-55.
[3]刘娜,孙岩.多元化导向下的高校音乐教学模式发展探索——评《高校音乐教育多元化实践与发展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24(01):139.
[4]杜陈.基于积极养老理念的社区音乐文化服务策略研究[J].大众文艺,2023(11):58-60.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豆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