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三重依据、使命耦合、进路落点

2024-05-21 01:42:49杜俊华李晶晶
重庆社会科学 2024年4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类文明新形态两个结合

杜俊华 李晶晶

摘 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旗帜引领、中华民族文明历史的演进积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中酝酿而来的新的文化使命。它的出场,紧密关联着“两个结合”理念、“中国式现代化”愿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以及“人类文明新形态”蓝图,是势之所趋、使命所向。新的历史起点,要从赓续中华文明“历史文脉”、构筑意识形态“精神家园”、谱写中华民族“文明华章”、承托全球“文明倡议”四大落点,推陈出新地实现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与现代转型,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关键词: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两个结合”;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类文明新形态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应对挑战的国際统战历程及经验研究”(20BDJ087)。

[中图分类号] D602 [文章编号] 1673-0186(2024)004-0092-0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码] 10.19631/j.cnki.css.2024.004.007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1]10,“希望大家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1]12。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篆刻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历史底蕴、最鲜明的文化基因、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最独特的精神标识、最强大的精神力量以及最稳固的精神根基。中华文明演进至今,始终处于变与不变、立与破的动态前进过程。新的历史起点,中华文明也必然要置身于新的政治、经济环境之下,顺应中华民族与现代中国的发展新向,继往开来,转变为“时代的新文化”。也唯有赋予中华文明“现代”形态,即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才能更进一步发挥中华民族与现代中国的主体性,为中华文明的生命活力持续赋能,以助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更大成就。

一、研究现状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出场以来,学术界已经从多个内容、视角展开了研讨。代表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涵、特性、演进、逻辑、方法、意义、原则、路径等内容进行诠释。例如:魏崇辉锚定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文本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出现的频次与位置,从党和国家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定位,以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方法、依托三个方面,分析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标识性概念”[2]。黄旭聚焦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理论、实践三层逻辑,阐释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文化使命的生发[3]。其二,党的领导人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塑造及贡献研究。例如:秦雪和魏晓文从文明地位、文明特性、文明生成机制、文明价值四个方面,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4]。田克勤从历史演进视角分析了毛泽东在“破除旧政治、建立新政治,破除旧经济、建设新经济,破除旧文化、发展新文化”过程中,所创造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本形态[5]。陈金龙从目标追求、主要构想、历史贡献分析了毛泽东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探索[6]。其三,视域前提下的(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解读。例如,颜晓峰深度剖析“第二个结合”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推动力[7]。肖灵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应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创新现代文明[8]。吴艳东和廖小丹从新的文化生命体视域出发,分析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独特标识与建设理路[9]。整体来看,学者们的研究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涵、特性、依据、意义等方面取得了一定共识,但在研究内容、理论深度、发展进路、研究视域等方面尚且有待延伸。

有鉴于此,本文拟在阐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论、历史与实践依据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同“两个结合”理念、“中国式现代化”愿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以及“人类文明新形态”蓝图的共存和互动,由此出发,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进路,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做出有益探讨。

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三重依据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的生发,必然不是“无地起高楼”,而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引、千年文明历史积淀、现代中国实践探索下的时代产物。

(一)理论旗帜:马克思主义的文明观引领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践履。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主张以物质实践解释观念形态,认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10]。蒙昧、野蛮时代后,人的生产、分工、交换等实践活动能动地改变了先前的整个社会。诞生于此过程中的文明有赖于人的实践性存在,是人的物质与精神生产活动的积极成果,表征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蕴含着社会发展、历史更迭的客观规律。中华文明作为中华民族的实践产物,必将始终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而发展,并表现出与时代相适应的形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华文明向新的文明形态的转化。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划分了文明发展的不同阶段,并具体揭露、批判了资本主义文明及其生产力文明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肯定了“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11]30,但也认识到掩藏在资本主义文明表象之下的,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12],“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11]32。资本主义文明的野蛮扩张,将一切它所能触及的地方席卷到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与发展轨道当中,迫使这些地方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国的经济附庸,成为资本主义财富繁殖与危机转嫁的“圣地”。不可否认,资产阶级的文明时代打开了世界文明间的交流及现代化文明的开端,但他们也只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13],其带来的“文明作用”往往伴随着“文明暴行”,甚至资本主义文明本身也深陷难以克服的经济、政治及精神困境。同时,资本主义分工体系下的雇佣工人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支配,成为资本家创造、积累财富的工具,被物化地使用。资本主义生产力文明的进步,“只会增大支配劳动的客体的权力”[14]267,于工人而言,“他的劳动的生产性成了他人的权力”[14]266,也成为资本的生产力,以致劳动者降低为最无轻重的商品。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建立更高级的社会形态,“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1]51。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观本身蕴含着以新的文明形态超越资本主义文明的理念。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践履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过程中,翻越资本主义文明的藩篱, 创造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昭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方向。

(二)历史积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源头活水

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是滋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养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1]3中华民族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积淀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百余年历程中创造出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历史根基与文化底蕴。一方面,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多年的积淀,凝结出富有中华民族特色、彰显中华民族亮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作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15],蕴藏着中国人民智慧力量、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的同时,充分彰显着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与精神脉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1]2——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昭示着中华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突出特性。新时代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也旨在深度挖掘、诠释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与突出特性。另一方面,中国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红色基因及政治底色。被迫走入近代世界的中国,从备受压迫、践踏、屈辱到立身世界强国之列,从积贫积弱、民生凋敝到国家康泰安宁、人民安居乐业,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每一步,都彰显和锤炼着中国人民的精神意志与精神品质。这股蕴藏在中国人民血脉中的强大精神力量,唯有经过适时地、符合时代需要地转化,才能成为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重要精神力量与文化武器,成为创造中华民族自己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实践力量,并适应、赋能中国的现代化发展。“一个民族如果抛弃自己的文化,就会失去精神支撑,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6]为延续好中华民族的历史文脉,充分发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所蕴含的深厚底蕴及精神伟力,“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1]1,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已是应有之义。

(三)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形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17]纵观历史,无论是近代中国人对中西文化争论与探讨,还是新时代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造、发展新的文化使命,文化始终是中国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议题。一方面,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更广阔的文明视野下,扎根中华文明的“本”与“源”,为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基因赋予现代意蕴和现代形态,将其转化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时代任务的文化力量。“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18]可以說,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国发展道路、时代任务同在进行时,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文化使命的提出,意在以其为“燃剂”,推进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走向完成时。另一方面,中华文明的传承、弘扬、发展离不开同其他各国文明的交流互鉴,离不开对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借鉴。世界文化舞台同样不能缺少中华文明。因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也是中华民族在实践进程中对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关系的再思考。过去,中西文明之间的论战与冲突伴随着中国对西方器物、制度、文化的接触逐步展开、升级。彼时,论争之中,已有人认为中西文化是平等的,于人类文明而言缺一不可,“而此二大精神之自身,又必须时时调和、时时融会,以创造新生命,而演进于无疆”[19]。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同志提出不仅要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还应“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20]。二十世纪以来,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更进一步的倡导,“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18]。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中华文明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是以更高的历史定位,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将中华文明引向现代、引向世界,指引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向。

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使命耦合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是单线的、孤立的。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必然与“两个结合”理念、“中国式现代化”愿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人类文明新形态”蓝图紧密关联。探讨它们之间的共存与互动,可探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势之所趋、使命所向。

(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两个结合”理念的意向相合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理念催生出的时代产物,其内在的蕴含着“结合”理念的同时,也作为“结合”的表征,面向全国、世界,阐发着中国对中华文明、人类文明发展的冀望。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中国特色”,基于五千多年文明史,关键在于“两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马克思主义作为西方“舶来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本土特产”有着高度的契合性。二者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魂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的交融互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这种互动中酝酿而来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另一方面,具体来讲,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思想理论对中华文明起着指引性作用,推动着“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1]6。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基调,必须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走好、走正。与此同时,中华文明内在的蕴含着“朴素的社会主义元素”,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落地、开花结果提供了文化基础。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给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佳的文化养分,其“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1]2,又赋予国家、人民高度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对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繁荣,持续性地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有着特殊作用与意义。

(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愿景融合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形成建立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基础上,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1]7。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民族”一词作为主体诉说了文明发展的民族属性,“现代”一词对时间属性与空间场域的明确,传达出文明发展的所行所向。中国式现代化,中国作为前缀表明后者“现代化”在这一主体角色下的特殊性,其内在的包含着中华文化的要素与特性。同时,中国的“现代化”发展需求包含着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共通的、先进的部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理念及发展成果影响与启发着世界现代化的发展方案。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都在保留自身特性基础上萃取外在的先进要素,创造既有中国特色、中华民族亮色,又有世界发展先进要素的中国发展愿景。具体而言,中国式现代化吸收了中华文明蕴含的先进理念及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追求,是同中华文明有机融合的现代化。例如:“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正德,利用,厚生,惟和”的富民思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存的规律认识;“坤厚载物,德合无疆”的德行追求;“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等和文化,都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文化理念来源。中国式现代化在赓续这些文化理念的基础上,又对其进行创造、创新,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助推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同时,五千年中华文明史所积淀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理想追求、发展夙愿,因应地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传承历史文脉的同时融合现代文明要素,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地实现自身的生命更新,转化为“时代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根基、底蕴。

(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契合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表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文化繁荣、复兴中华文明的重要举措,有效助推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1840年,西方国家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国门,将中国卷入世界市场,资本逐利本性驱使他们开拓、争夺中国市场的同时,侵略与践踏中华文明。“世界中心”“天朝上国”的认知破碎,过去东方文明在世界文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西方的压迫而黯淡。此后,被动地走向现代化世界的中国,便开始探索中华民族的复兴道路,重现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要意义。历经百余年的斗争,中华民族摆脱了过去被支配、压迫的被动局面,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以引领者的姿态走在了世界前列。中国的崛起正在打破过去以西方为中心的国际秩序,推动世界力量走向多极与平衡,推动中华文明更深入、更广泛、更好地走向世界。新的历史起点,文明竞合成为国际格局中的显著特征,中国要在“东升西降”“西强东弱”的态势中稳定维持东方大国的主张、理念、形象,就需要彰显中华民族的文明特性、增强中华文明的国际影响力,在中华文明同世界多样文明的交流互鉴中,重现中华文明的辉煌。“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1]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也是以中华文明之根本,踵事增华,重現东方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要影响力,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及有利文化条件。

(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璧合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二者具备相同的底蕴来源、共同的价值理念、类同的文明愿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创造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奠定基础,人类文明新形态又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世界场域中的延展。首先,西方认识东方的历程伴随着西方文明的野蛮输送,充斥文明间的对立与冲突。这种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对话是失衡的,“一个和平发展的世界应该承载不同形态的文明,必须兼容走向现代化的多样道路”[22]。近代中国同样承受了西方文明先进性与野蛮性共同作用下的文明冲击,但从苦难中崛起的中国更明晰传承发展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友好交流的可贵,坚持不走西方的野蛮征服、掠夺、扩张的老路、歪路,倡导文明的平等、互鉴、对话、包容,寻求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价值共识、共同追求,共享彼此发展成果,“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23]。全球化的时代,国家间命运紧密相连,各国文明彰显特性又包容共存、交流互鉴,是各国现代化良性发展的必然落点。中国要走好自己的现代化道路,同样需要汲取、发挥中华文明蕴藏的智慧与力量,让中华文明在现代时空场域中同各国文明和合互利、共同繁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正是对推进现代化发展进程、实现中华民族文明愿景的实践凝练,中华文明充分发挥作用,助推中国发展,才能在世界文化舞台中扎根、扩散,实现人类文明新形态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巨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1]12。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要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互为助推力,增强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亲和力、感召力、引领力。

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进路落点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的大事,也是国际社会的要事。它的发展,于中国、世界而言,都不同凡响。为此,必须从多个落点出发,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

(一)赓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自强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24]文化自信,是国家、民族、政党对本国本民族文化的深度认同,是最本质、根本的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离不开文化自信这一正向的精神姿态与精神力量。而坚定文化自信,还要回归于中华文明这一源头活水。中华文明在五千多年一脉相承的发展历程中,积淀出了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其鲜明的民族精神标识与丰富的民族文化成果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双向度上呈现、刻画出中国形象,是团结、凝聚中国人民以及支撑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内在精神力量。中华文明对于中华民族的价值不可估量,这就意味着中国必须一以贯之地守好本民族文化。以此为基础,文化自信才能有底气,才能促使中华文明充分释放其强大生命力、凝聚力、影响力、创造力,实现中华文明的自我更新与现代转型。同时,文化自信意味着对其他文明的开放包容。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历史,不同的时空环境、历史条件塑造出不同的文明形态,因而文明间存在差异是必然的,但也正因如此,文明才能是多彩、多样的,各国文明交流互鉴才表现出价值与意义。中华民族充分尊重各国文明,在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学习、汲取各国优秀文明成果,为中华文明注入走向现代化的活力,助推中华文明长久、纵深地发展、进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正是中国共产党人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与高度的历史自觉,洞察了中国现代化发展需要与世界现代化发展大势,抢占文化先机,助推中华民族走向文化自信自强。

(二)构筑“精神家园”,筑牢意识形态阵地

传播的便捷性使得现实社会与网络空间中的思潮更为多元、庞杂,混杂交织的思潮在不同程度、以不同形式,持续冲击、塑造它的受众。多元思潮蕴含的价值、理念彼此不成体系甚至冲突的困境,也使得人处在被不同“声音”包裹、填补的矛盾当中。在此现实条件下,如何实现党对人民的思想理念引领、价值观念塑造以及理想信念确立,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要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构筑中国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必须找准中华文明同中华民族的强关联,提炼自古以来为人民所信、所用的思想理念、价值观念、理想追求,以中华文明这条一脉相承的历史主线增强党对人民的凝聚力。一方面,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的实践产物,映射着中国人民的所需、所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凝结而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25]其作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凝练全体人民共同价值追求的同时,又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信念,能够反作用于现实的生产生活。因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充分挖掘、凝练、利用好中华文明的积极要素,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优势,“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21],使主流思想进入“寻常百姓家”,将人民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凝聚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力量源泉。另一方面,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当前,仍有国家恶意利用传播技术散布虚假信息、操纵网络舆论、抹黑他国形象、固化刻板印象,阻碍文明间平等交流互鉴的同时,也使网络场域中泛起个人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破坏人民团结及中华民族的发展根基。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倡导文明互鉴,构建更加平等包容的网络空间。加强网上交流对话,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推动不同文明包容共生,更好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加强网络文明建设,促进优质网络文化产品生产传播,充分展示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积极推动文明传承发展,共同建设网上精神家园”[26]。网络文明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是消除文明交流壁垒、推动现代文明进步的重要举措。因而应当充分关注网络场域的文明建设,发挥中华文明的作用与价值,以中华优秀文明成果充盈网络空间、净化网络生态环境,加强中华文明在网络空间中的传播力、影响力,正确引领网络文明建设,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三)谱写“文明华章”,加强文明交流互鉴

谱写文明华章,意在以中华文明优秀成果、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文明的共同价值追求及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卓越贡献为优质叙事资源,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进而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推动中华文明在与各国文明的交流互鉴中走向世界。首先,于中国而言,让中华文明走出去,加强同世界各国文明的合作交流互鉴,是中华文明良性发展的实践方略。这不仅是借中华文明发展的良好状态、全新形态诠释中国发展方案、发展理念与发展追求,展现中国发展的智慧源泉与底蕴根基,也是率先垂范,以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搭建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的平台。在此基础上,创造中华文明、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其次,世界各国认识、了解真实的中国,脱离不开中华文明。中华文明蕴含着深厚历史底蕴、鲜明文化基因、深层精神追求、独特精神标识,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最生动的文化资源与最有力的历史佐证。要充分挖掘中华文明的时代价值,以坚定的文化立场,凝练中华文明的独特标识及文化精髓,“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要讲清楚中国是什么样的文明和什么样的国家,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15],让世界各国从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中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未来,正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及价值意义。最后,中国人民是中华文明的创造者,并长期接受中华文明的滋养、熏陶,对中华文明的感受、理解更为深刻,是传播中华文明、谱写文明华章的最佳主体。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性作用,加强人民对文明的传承、弘扬、创造、创新。

(四)承托“文明倡议”,关切世界前途命运

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四大全球文明倡议[23],是新时代中国为促进各国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所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方法遵循。其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发扬本民族文明特性与文明底蕴的同时,也要客观对待多彩文明之间存在的差异,尊重世界各国文明的多样性,在交流、互鉴、对话、包容中共进,“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23]。其二,建設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现代要素,要关注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共同追求,以世界视野,洞察人类发展的进步潮流以及面临的共同问题,带动各国人民一道,构建全世界人民理想的地球家园。其三,中国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不仅是对本国文明的传承、创新,也是对全人类文明发展命运的关切。“一体化的世界就在那儿,谁拒绝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会拒绝他。”[27]世界各国同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各国文明之间是割裂、冲突还是包容、共存,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走向。中华文明承托起世界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才能持续发声,增强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当前,中国正以自己的力量为世界现代化进程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以大国责任与大国担当解决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突出问题,把中国的命运同世界各国的命运紧密相连,将中国的发展置身于人类发展进程当中。未来,中国也必将置身全人类文明发展的视野高度,关切世界发展的前途命运,助力人类文明的共同繁荣。

“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28]中国践行承诺,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发挥中华民族与现代中国的主体优势,抓牢“文明”之根本以及“现代”这一发展趋向,将其同“两个结合”理念、“中国式现代化”愿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和“人类文明新形态”蓝图充分互动、有机反应,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推动中华文明走向现代、走向世界,为中国、世界文明注入新生活力,赋予中华文明、人类文明发展的多重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2]  魏崇辉.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下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基本定位、方法遵循、根本依托[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23-34.

[3]  黄旭.历史、理论、实践: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三重逻辑[J].重庆社会科学,2023(11):159-171.

[4]  秦雪,魏晓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1):12-22+44.

[5]  田克勤.毛泽东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形态的历史演进[J].思想理论教育,2023(12):4-11.

[6]  陈金龙.毛泽东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奠基[J].毛泽东研究,2023(5):4-12.

[7]  颜晓峰.以“第二个结合”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J].红旗文稿,2023(17):9-12+1.

[8]  肖灵.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三重内涵[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10):21-27+181.

[9]  吴艳东,廖小丹.新的文化生命体视域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独特标识与建设理路[J].思想理论教育,2024(3):44-51.

[10]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7.

[11]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1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6.

[1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83.

[1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5]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N].人民日报,2022-05-29(1).

[16]  孙雷.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知新觉)[N].人民日报,2021-02-18(9).

[17]  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23-06-06(1).

[18]  习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2019年5月15日,北京)[N].人民日报,2019-05-16(2).

[19]  中国李大钊研究会.李大钊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311.

[20]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6.

[21]  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论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N].人民日报,2023-10-12(1).

[22]  习近平.坚定信心 共克时艰 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2021年9月21日)[N].人民日报,2021-09-22(2).

[23]  习近平.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2023年3月15日,北京)[N].人民日报,2023-03-16(2).

[2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49.

[2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9.

[26]  習近平向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N].人民日报,2023-11-09(1).

[27]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5月4日)[N].人民日报,2018-05-05(2).

[28]  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2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199.

The Threefold Basis, Mission Coupling, and Way Forward and Point of Entry in Developing a Modern Chinese Civilization

Du Junhua   Li Jingjing

(School of Marxism,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44)

Abstract: Developing a modern Chinese civilization is a new cultural mission conceived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Marxism, the evolu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the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oncept of integrate the basic tenets of Marxism with China's specific realities and fin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vision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the mission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 blueprint of a new form of human advancement. This is the trend of the situation and the guidance of the mission.To develop a modern Chinese civilization at the new historical starting point, it is necessary to continue the historical lineag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build a sense of belonging for ideology, write a magnificent chapter of civilization for the Chinese nation, issue a worldwide civilization initiative, and realize the renewal of the life of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its modern transformation.

Key Words: Development of a Modern Chinese Civilization; Integrate the Basic Tenets of Marxism with China's Specific Realities and Fine Traditional Culture;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New Form of Human Advancement

(責任编辑:易晓艳)

作者简介:杜俊华,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共党史;李晶晶,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类文明新形态两个结合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
人民论坛(2021年24期)2021-09-15 02:18:59
深刻认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大意义
杭州(2021年14期)2021-08-24 07:34:50
“七一”重要讲话的重大理论创新及意义
人民论坛(2021年21期)2021-08-23 02:46:49
马克思的“人的真正共同体”研究
新时期重谈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两个结合”
基于“两个结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论文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作用
关于做好两个结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水平
未来英才(2016年1期)2016-12-26 21:11: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
生态文明建设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