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探究

2024-05-20 15:16蒋小弟
甘肃教育 2024年8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双减问题

蒋小弟

【摘要】“双减”政策的持续推进,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抓住机遇,高效落实“双减”政策要求,减负增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语文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的全新课题。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实际论述了“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双减”;小学语文;有效教学;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4)08—0071—03

小学生年龄较小,心理发育不成熟,语文课程作为立德树人的一门重要学科,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唯分数论,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育,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教师应努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双减”政策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观念提出了新的标准与要求,但仍有部分教师继续沿用原有的教学方式,只重视学生的成绩,而不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在课堂教学中,仅按照课本内容知识点来讲解,而不会引用、关联与拓展课外知识点。在课堂上仍以“讲”为主,课堂互动、小组讨论等方式运用较少,这说明教师在备课时,在知识、试题的分析和拓展上下了很大功夫,而对于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的考虑和设计不足,只钻研“教”,而不研究学生“学”,不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单一的讲解时常导致学生被动学习,学习掌握情况难以反馈至教师,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案与计划不能因教学效果而调整,从而产生恶性循环[1]。

2.教学思维方式固化。思维固化是指人的思维方式和观念逐渐变得僵化、固定化,难以适应新的环境和情况变化,这种状态常常表现为对于新的事物缺乏敏感性、包容性和创新性,对于已有的认知和经验难以反思和调整。在现代教育背景下,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学生需求。但很多教师被束缚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中,缺乏时间和空间去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以致教学观念、方法、手段等仍在沿用以前旧有的模式,以此确保教学进度,让学生学有所获[2]。

3.学生不愿表达。据调查我们发现,在不同类型课堂的授课过程中师生互动频率有着较大的悬殊,课堂沉默逐渐成为一种常态。一方面,是“不会说”。“不会说”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相应的知识缺乏和能力不足,即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所涉及的知识不了解,存在知识盲区[3]。学生对于课堂上的提问或讨论过程中的问题感到陌生,超越了自身现有能力范围而选择沉默。另一方面,是“不想说”。面对教师的提问,学生不愿意积极响应,对所呈现的教学内容不感兴趣,觉得枯燥乏味甚至不参与;又或者部分学生在课前未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于教师提出的相关问题没有提前了解,课堂上开展交流时也无法深入具体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长此以往,课堂发言的积极性被打消,学生变得越来越不愿意参与课堂讨论交流而导致恶性循环,越来越“不愿说”。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必然要求

1.观念渗透,构建全新学习认知。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进,教育的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了,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提升艺术修养。压力的减轻使得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主动寻求学习的机会。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明确当前的教学理念和自我提升方向,使学生和教师对于语文学习的思想保持高度统一。学生只有充分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才能有效配合教师合作,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进而实现个人的学习目标。

2.系统设计,整合多元教学资源。“双减”背景下,如何追求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一位教师需认真思考的话题。多样化、先进性教学资源的植入,能使语文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观念,牢固树立核心素养的意识,增强任务设置和活动设计的能力,整体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同时,要积极思考,善于整合教学资源和学习内容,提高课程开发与设计的能力,勇于探索,谋求教师与课程的共同发展。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

1.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长期以来,课堂改革收效甚微,其真正的阻力在于教学理念未发生改变。课堂的重点不在教师之“教”,而在学生之“学”。在“双减”背景下,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既是与时俱进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教师积极转变教育理念,才能真正实现“双减”的目标,让教育回归本质。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教育不能浮于表面,不能仅站在听说读写的角度去思考、去授学,而应深入到词汇、语法、修辞等知识中,这些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此,在阅读和分析文本的过程中,教师可运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疑问、独立思考,这种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维训练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至关重要。

其次,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当学生可以有效理解和应用语言时,就能结合自身判断来学习与吸收新知识,进而加强自己的学识与素养。对此,作为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做出良好示范,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体验到越说越敢说、越说越爱说的乐趣,從而真正达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最后,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当今社会,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显得尤为重要。坚持阅读,学生可以跨越时空、文化和语言的障碍,拓宽他们的视野,了解世界的多样性。这将有助于学生建立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能让学生在心灵上得到滋养和陶冶,培养出良好的品格、乐观的心态和丰富的情感。对此,教师可通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指导他们如何高效地阅读,并定期组织阅读活动,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2.积极强化预习指导。“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是语文教学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预习,提前感知课文内容,找出疑难问题,能为有效听课奠定基础,同时在主动参与课堂的过程中,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小学生由于缺乏学习经验,在预习时难免显得无从下手,对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地引导,让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的薄弱环节,为后续高质量学习明确具体的方向。比如,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可通过读文标自然段圈点勾画的方式来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中年级的预习不仅要初读课文,还需要借助搜集资料,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等方式,让学生根据文章的不同体裁梳理脉络。高年级的学生要通过预习,学会写读书笔记、作批注,同时分常规预习和重点预习来选择性预习,真正將预习落到实处。

3.设计开放性课后作业。作业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其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容小觑。好的作业设计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观察力,丰富学生的课外学习生活。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作业与现实生活脱节;作业内容零碎浅显;作业与创新脱离,拓展实践不足”等问题。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增强“减负增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明确优化作业设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首先,作业内容应不拘泥于教材内容也不局限于课堂知识,而是尽可能创设作业场景,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其次,作业的设计应形式多样,并留有思考的余地,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让学生自己选择、计划、探究和体验。比如,可以设计实践活动类作业,观察自然现象、做小实验等。又如,推荐相关书籍、文章,让学生自主阅读并分享感悟,或续写故事等。开放性作业没有固定答案,需要学生主动地参与、发问,获得自己的体验,在探究过程中不断优化自己的结论。

4.注重教学评价与反馈。教学评价与反馈是指对教学的目标、过程和结果的系统观察、分析和评价,以及对教学的优势、问题和建议的及时沟通和交流。教学评价与反馈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环节,它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也有利于促进教与学的改进与提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堂评价的方式有多种。课堂上可以让学生上台板演,对于板演中出现的问题,也可以让学生上台给予纠正,并且分析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对于台下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在小组内批改,实行互相帮扶,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优秀学生的自信心,又能使学困生得到较大的进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总之,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需更新教学理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为学生营造积极浓厚的教学氛围。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也需注重启发性,激发学生兴趣和动力,以此有效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惠丽萍.浅谈如何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的减负增效[J].陕西教育,2023(09):139-141.

[2]陈秀梅.“双减”政策下如何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J].湖南教育,2023(03):116-118.

[3]郭慧.“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减负增质提效的策略探究[J].陕西教育,2022(46):10-15.

编辑:赵玉梅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双减问题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