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VR虚拟旅游的高职学生用户体验调查研究

2024-05-19 13:33:41张铁红宋薇柳冬春熊国良
公关世界 2024年7期
关键词:用户体验调查研究高职学生

张铁红 宋薇 柳冬春 熊国良

摘要: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无穷便利,旅游也逐渐成了大众的“必需品”“旅游平民化”进度日益加深。而随着VR虚拟技术的高度发展,虚拟旅游的出现打破了空间、时间的限制,为众多因经济、时间等因素限制的人群提供了足不出户走遍天下的可能,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学习的一种新方式,同时也为很多用户提供了更多的精神文化满足感,在高职院校学生中也广受追捧。基于此,本文以VR虚拟旅游的高职学生用户体验调查研究为基础,通过对学生们进行虚拟旅游的沉浸式和交互式体验调查,动态搜集了学生对虚拟旅游体验的建议和关注点,了解了虚拟旅游行业在学生层面需要做的改进和优化,为虚拟旅游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高职院校动漫专业和动漫产业的3D虚拟旅游系统的建模与设计实现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VR虚拟旅游;高职学生;用户体验;调查研究

引言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消费也成了成为人们生活开支中的重要部分,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在假期出游,为旅游行业带来可观经济收入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旅游场地人满为患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游客的旅途疲劳感,难以充分展现旅游地的文化价值,基于此,虚拟旅游逐渐发展起来,为更多游客提供了足不出户了解天下的可能,通过高新技术,立体呈现景观,从视觉、听觉多个方面提升用户感官体验,是线下旅游的良好补充方式,促进了未来旅游行业的多元化发展,具有极大的研究意义[1]

一、研究背景

虚拟旅游是一种依托于现实景观,通过高科技模拟技术,构建起一个三维立体的旅游环境,帮助用户实现足不出户即可游览风景名胜的高新技术,是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一种表现。

近年来,随着虚拟旅游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对虚拟旅游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纵观当前国内外对虚拟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虚拟旅游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和实现方式方面,其中对虚拟旅游用户体验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尤其是对年龄在18—22岁的年轻人的虚拟旅游用户体验的研究相对较少,理论分析与实例论证相对比较缺乏。然而,从虚拟旅游的发展现状来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才是虚拟旅游的主要服务对象。因此,需要不断拓宽虚拟旅游的研究领域和范围,增加年轻人对虚拟旅游体验调查研究,从不同研究思路和角度来深入挖掘虚拟旅游的价值,拓宽了虚拟旅游研究视角,才能有效把握高职学生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同时,还可将本次研究的结果与高职院校动漫专业开设的《VR动画技术》《3D MAX 三维动画设计》课程的实际教学相结合,从而为将来动漫专业的3D虚拟旅游系统的建模与设计实现奠定基础。

二、研究目的

相对于线下旅游而言,一些由于时间或空间原因而无法实现线下旅游的人,可以通过虚拟旅游实现足不出户,游历天下的梦想[2]。同时,伴随着虚拟旅游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虚拟旅游已成为线下旅游互补的良好替代形式,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对VR虚拟旅游高职院校学生用户体验调查,了解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对虚拟旅游的实际需求,结合虚拟旅游发展现状,合理对虚拟旅游产品开发流程进行优化,进一步规划虚拟旅游设计开发系统,提出更有建设性和可行性的虚拟旅游开发流程,为后续虚拟旅游产品设计发展提供更多参考。然后通过系统评价,探究虚拟旅游系统的用户体验效果,为后续虚拟旅游开发设计提供更好的优化指导。

三、研究方式及意義

借助高职院校VR创业体验中心、虚拟现实(VR)设计与制作实训室中的VR9D三座蛋壳舱影院、VR探索体验设备、VR雪橇车、VR神舟飞行、VR小飞龙、VR飞行赛车、VR自行车、跑步设计类VR体验设备中的VR沉浸虚拟旅游系统,实现让学生轻松穿梭于世界各个城市的街头,身临其境地体验北京故宫博物院,纽约时代广场,巴黎埃菲尔铁塔,伦敦大英博物馆,埃及金字塔等近百个著名旅游景点,实现学生们对虚拟旅游的沉溺式和交互式体验。

首先通过实验采集学生们在交互体验、内容体验、审美体验、情绪体验和沉浸体验这5个评价指标的实验数据,然后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获取、处理、清洗、挖掘、分析、可视化呈现得到高职院校学生对VR沉浸虚拟旅游的用户体验效果分析,总结出高职院校学生对虚拟旅游的心理特征,为虚拟旅游的后续开发设计提供理论基础,最后还可将调研结果反馈给动漫专业开设的《VR动画技术》《3D MAX 三维动画设计》课程的实际教学中,为将来动漫专业和动漫产业的3D虚拟旅游系统的建模与设计实现奠定基础[3]

四、虚拟旅游的概念及特征

对于虚拟旅游,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或概念,有学者认为,一些如国外的先进模型公园就已经具备了虚拟旅游的初级精神。另有学者认为,在大众逐渐丧失对传统旅游的兴趣的时候,一些以游客为主体、根据游客需求所建立起来的重复表演旅游客体随之而生,旅游的性质发生变化,虚拟旅游逐渐成为线下旅游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虚拟旅游就是指通过互联网或其他载体,将旅游景观立体、动态、逼真地展现在游客面前,游客通过自主意愿选择旅游路线、匹配游览速度或观景角度,从而实现足不出户游览山河风光的过程。还有学者认为,虚拟旅游是网络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虚拟技术等构建起来的信息集,包括了图文信息、景点历史文化介绍、交通信息、游客便利服务等内容,可以满足游客足不出户游览名山大川的需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游客的参与感,满足游客的多种心理需求……

虽然不同学者对虚拟旅游的概念界定各有不同,但综合来看,学界对虚拟旅游并没有形成确切的定义,但综合各学者对虚拟旅游的定义又能发现,虚拟旅游的具有两个基本要素,其一是能够帮助游客足不出户实现旅游目的;另一个是旅游风景需要依托计算机网络技术虚拟呈现[4]

结合虚拟旅游的定义,虚拟旅游具有如下特征:

1.临场性。指虚拟旅游有时需要根据需要拟造出现实中不存在的景象,提高游客体验;

2.自主性。游客无高低之分,人人平等,享有自由旅游的权利;

3.超时空性。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可以虚拟出过去、现在、未来世界,微观、宏观世界景象,供游客欣赏;

4.多感知性。虚拟旅游可给予游客更多感知,充分调动游客的一切感官;

5.交互性。游客可以通过不同的交互行为在虚拟旅游中得到相应反馈;

6.经济性。减少了交通费,避免了因工作冲突、气候等的影响,大大节约了时间和体力;

7.安全性。减少了安全事故隐患,保障了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虚拟旅游的用户体验要素及特征

(一)虚拟旅游的产品特征分析

众所周知,虚拟旅游是需要借助电子设备的一种互联网新式用户旅游体验方式,但同线下旅游方式相比,通过电子设备所完成的虚拟旅游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用户的体验成本,同时还可能会带来诸多不便因素,这就是虚拟旅游的弊端,也是不可避免的一些问题。所以为了尽可能降低这些弊端给用户带来的影响,虚拟旅游在制造过程中会通过VR技术将画面立体呈现,或通过音乐调动用户情绪,优化界面为用户创造更便利、明确的体验指引。与此同时,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虚拟旅游还可以搜集更多用户感兴趣的内容,丰富资源,为用户创造更多的体验选择,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5]

(二)游客特征分析

尝试虚拟旅游的用户,多数情况下都会因时间或空间因素等无法实现线下旅游,转而选择了虚拟旅游,也有部分用户是因为想了解一下有关历史信息或风景文化而选择了虚拟旅游,但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用户在进行虚拟旅游的过程中,首先最看重的都是虚拟旅游的真实性,因此虚拟旅游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注重场景还原,尽量加强用户在体验过程中的沉浸感,同时还应该注重提高VR等高价设备的实用性,避免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减轻用户的体验成本。

(三)任务场景分析

任务场景也会对用户体验质量产生根本影响,不同的任务场景用户体验评价也各有不同。注重沉浸式体验的虚拟旅游任务场景相比于普通的二维游戏而言,画面更加逼真,可以让用户根据自主意愿自由选择旅游路线、速度等进行场地探索,更能加深用户的参与感和体验感[6]

六、基于VR虚拟旅游的高职学生用户体验调查研究的质量提升建议

(一)界面优化

友好的用户界面是提升用户使用感的第一要义,可以提高虚拟旅游产品的可进入性,这是十分关键的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7]。因此,对于任何一款虚拟旅游产品而言,都必须让用户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网址链接、网页导航等直接进入到目标网站,同时也要根据用户使用反馈对进入路径不断进行优化,更新计算机的搜索引擎,利用网站兼容性在相关网页中设置链接等,进一步完善搜索路径,刺激用户感官。同时也应该提高导航系统的使用性,通过导航改变用户行为,用通俗、简单、明了的界面指引用户完成体验,此外也要结合自身优势,对网站进行个性化设置,丰富网站的图文、音频、视频内容,提高宣传力度,增强用户体验感官。

(二)资源优化

目前,我国虚拟旅游产品大都是流于形式,内容单一,风景图多为静态图,广告、图片等内容也较为简单,所起到的宣传效果很低,用户无法充分了解景点,难以产生切实的感官体验,在旅游过程中也没有充分互动,整体来看已经远远落后西方发达国家,无法满足当前用户的实际需求。因此,在设计虚拟旅游产品的时候,应该以用户为核心,设立用户反馈机制,及时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建议,并根据建议对虚拟旅游产品进行优化更新,不断丰富网站资源,完成产品迭代,努力满足不同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三)信息优化

可靠的产品和信息服务息息相关,虚拟旅游产品一方面要为用户提供贴合实际的旅游广告、风景图片,另一方面也要为用户提供详细、精准的信息服务,包括旅游景点的介绍、历史背景、路线指引等,帮助旅客拥有更完美的旅行体验。与此同时,作为一款互联网产品,一定不能忽略的就是做好用户信息保密工作。[8]近年来,利用互联网实施诈骗的案件屡见不鲜,导致很多用户降低了对网络的信任度,再加上互联网法律尚未完善,因此很多侵权事件发生后被害人无法进行合理维权,进一步加剧了用户对互联网的“恐惧感”,因此,一定要重视对用户信息的维护保密工作,切实保障用户信息安全,嚴守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同时做好网站安全管理,避免黑客入侵。

(四)课程优化

基于本次调查研究,在进一步了解了高职院校学生对VR虚拟旅游的体验感受和建议的同时,还为我校(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动漫制作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动力,依托于本次调研数据,将前期调研结果反馈到《VR动画技术》《3D MAX 三维动画设计》课程的日常教学中,进一步对课程内容进行了优化,为将来动漫专业和动漫产业的3D虚拟旅游系统的建模与设计实现奠定了基础[9]

结语

虚拟旅游的诞生和发生,是信息化和旅游行业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符合当下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及精神文化需求,具有一定的发展必然性,是对线下旅游的良好补充方式,有利于促进未来旅游行业多元化发展,对国家经济增长、人民生活幸福、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VR虚拟旅游的高职学生用户体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进一步了解了,虚拟旅游行业的发展弊端,用户对虚拟旅游看重的因素,虚拟旅游可以为用户提供的价值体验等,为虚拟旅游这一行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与此同时,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虚拟旅游体验情况调查,从不同研究思路和研究角度来深入挖掘了虚拟旅游的价值,更好把握了高职学生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在一定角度上拓宽了虚拟旅游研究视角。同时,研究反馈结果也可同高职院校动漫专业开设的《VR动画技术》《3D MAX 三维动画设计》课程的实际教学相结合,为将来动漫专业3D虚拟旅游系统的建模与设计实现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本文系《VR虚拟旅游的高职学生用户体验调查》(项目编号:2022B007)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殷凤梅,程洋.基于5G网络的VR虚拟现实旅游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2,18(25):64-66+92.

[2]贾慧敏,张运来.虚拟旅游产品体验中游客幸福感的生成机制研究——基于具身体验视角[J].旅游科学,2022,36(03):17-35.

[3]陈宇,唐永芳.基于虚拟旅游体验的游客愉悦度影响因素研究[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2,38(02):45-48.

[4]李丽丽.北京天坛虚拟旅游系统的设计及其用户体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21.

[5]魏振达.虚拟仿真旅游实验情境下游戏化对游客满意度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21.

[6]任晖.基于VR全景技术的在线虚拟旅游平台的设计及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0(21):57-58.

[7]邸亚华.虚拟旅游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研究综述[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03):100-101.

[8]黄丹.浅析虚拟现实技术在北海老街虚拟旅游中的应用[J].科学中国人,2017(12):161.

[9]许丰宽.呼伦贝尔市著名旅游景观虚拟漫游的实现与应用分析——以苏炳文广场虚拟旅游为例[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5(20):11-13.

(作者单位: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责任编辑:袁丽娜)

猜你喜欢
用户体验调查研究高职学生
企业管理视角下村级财务人员素质研究
西安体院学院体育专业学生人生规划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2:00:27
西安市体育旅游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1:11:35
手机阅读平台用户体验影响因子分析
出版科学(2016年5期)2016-11-10 06:47:04
浅谈用户体验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1:54:11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测评机制建设问题研究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5:11:25
唯品会的品牌塑造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