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昭
摘要:大学数学课程是拓展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创造思维、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的主要基础性课程,其教学实效性与学生综合发展息息相关。然而现阶段多数高校对于大学数学课程教学依旧采取固化单一的教学方式,忽视学生主体性地位,使得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对此,高校必须适时转变教学方式,彰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切实创新改革大学数学课程体系。本文通过对大学数学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针对性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举措。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主体性;大学数学;教学改革
引言
大学数学作为重要的核心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密切关联,占据着不可小觑的重要地位。大学数学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逻辑推理与抽象思维等能力,但是当前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效果不容乐观,这主要是由于教学方式固化单一,且严重忽略学生主体性地位等。对此,高校应针对大学数学课程教学进行创新改革,谨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创新优化教学方式方法,以切实保障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效率与质量有效提升。
一、大学数学课程教学现状
(一)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不足
高校学生获取大学数学课程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这就要求学生居于课堂主体地位,承担相应义务与责任的同时,享受参与课堂学习与教学管理的权利。但是目前高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的显著性问题便是学生自主放弃权利。这主要是由于教师并未培养学生健康且正确的权利意识,且学生自身对于主体地位的认知和理解过于浅显化与表面化。
首先,学生在大学数学课堂上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总是保持相互谦让的情绪状态,将自身最大程度上游离于教学以外,完全放弃了参与课堂教学互动的权利。其次,教师在大学数学课堂教学管理规则制定时积极征求学生意见,但由于学生消极应对且缺乏参与意识,致使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被完全支配。教师有序进行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主要渠道,同时也是必要性条件,然而课堂教学目标并非单纯知识传输,更侧重于技能培养,核心依旧在于提高学生以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大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检测指标是学生成功获取知识,丰富课程认知,而非教师单方面完成教学任务。对此,在大学数学课程教学设计时,学生必须实时参与,充分发挥自身权利以参与整个课堂教学设计全过程。但是现阶段教师在大学数学课程教学设计时并未充分意识到这一关键点,完全自主主导。这主要归咎于教师未依据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进行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模式设计,使得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严重缺乏参与积极性与自主性,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直接演变成了教师的展示舞台,而教学氛围也异常枯燥乏味,如此一来必然会影响学生学习热情与兴趣[1]。
(二)教师教学管理科学性匮乏
大学数学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知识体系具备普遍性、引导性以及创新性,因此熟练把握课程体系是充分调动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对此教师强化教学管理,以促使学生顺利获取知识与技能势在必行。现阶段教师对于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管理核心在于课堂管理,但手段单一且无效,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
首先,教师常以平时成绩进行教学管理,作为极易推广的教学管理方式,教师更加侧重于以平时成绩限制学生而非鼓励学生。这主要是由于教师权力集中化,未放权于学生,特别是选择权与自主权。其次,教师对于学生管理方式侧重于督促,效果差强人意。这主要归咎于教师未合理发挥学生优势,导致学生管理方式与整个教学管理体系严重脱节[2]。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举措
(一)明确教学目标
大学数学常被作为高校大一年级课程,而大部分新生对于学习的认知依旧停留于应试教育阶段,对于大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也局限于考试成绩。这就需要教师在初期便面向学生明确阐述大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即以学生为中心,促使学生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并应用于问题分析与解决,并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分析、探索与解决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而想要实现大学数学课程教学目标,教师必须精心设计课程教学,以确保知识学习与应用、思考能力与逻辑思维方式形成等任务的顺利实现[3]。
(二)重构教学内容
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重构大学数学教学内容,以顺应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于应用型与复合型人才的多元化需求[4]。
1.更新教学内容
为顺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与新时代人才培养的个性化需求,高校需就各专业实际情况适时更新并针对性完善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以生成健全的模块化教学体系。所谓模块化教学体系将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内容具体划分为三大主要模块。其一,预习模块负责课前预习,帮助学生对数学课程基本概念与理论等相关内容进行预习,以确保后续课程学习时能够紧跟教学进度,如此不仅可以降低数学课程学习难度,提高学生学习实效性,还能够进一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实际问题分析能力充分培养;其二,基础模块负责课堂教学与学生探究,帮助学生通过知识重难点、教學案例分析等多元化方式熟练掌握理论知识,打下坚实基础,如此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理论知识实际应用能力,而且能够切实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自主解决与发散思维能力;其三,拓展模块负责课后练习,帮助学生由数学视角解析与判断实际应用案例与数学建模等相关问题,如此既能够提升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究能力,又能够充分推进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与数学素养培养。
2.耦合专业知识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主张大学数学理论知识应与学生专业知识有机耦合,以跨学科育人,为学生以数学知识分析与解决专业问题奠定坚实基础。这就要求大学数学教师提前研究分析大学数学课程与学生专业课程之间的密切关联,以及大学数学知识点与专业知识点之间的有机联系,基于学生学习基础与发展需求,深层次采集与挖掘各个概念与知识点所隐藏的专业案例分析知识点,以生成对应专业的大学数学教学案例数据库。
(三)整合教学资源
1.更新大纲
对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大纲进行更新,以生成充分彰显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大纲,明确价值引导、知识传输、能力培养一体化课程教学目标,适度调整课程教学内容,明确课程教学侧重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评价方式。就大学数学新教学大纲设计可呈现以学生为中心特征的课件与教学计划,以及后续练习题库等等。
2.整合资源
就高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以教师自制资源与网络优质资源有机整合而生成丰富的层次化教学资源,以便于后续课堂教学与课后复习使用。教师可基于学生专业特点与学习情况,检索生活案例、热点事件、专业应用与数学发展史等相关资源,以构成生活与专业学习案例库、线上配套题库与讨论话题库、预习练习题库与难点习题讲解视频库等等。同时,教师还应就大学数学课程有意识地筛选网络优质资源,以补充自制视频资源不足,可借鉴慕课中的大学数学精品课件与视频内容,选择基础性内容为预习资源,选择拔高性内容为课后拓展资源,充分发挥网络优质资源的优势效应。
3.构建资源库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可采集并整理学生有关于大学数学活动的优秀作品,以构建活动资源库。例如学生通过大学数学课程专题讨论、分组学习、数学建模等活动,以多元化途径查询资料而合作完成的作品;大学数学课程学习中评选的优秀笔记、课程总结、课程作业等作品[5]。
(四)优化教学方法
1.兴趣导向
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数学课程教学讲究以学生兴趣为导向,缩短学生与课程之间的距离。所谓以学生为中心、以兴趣为导向的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应先抓牢学生的心,再于教学内容处理时契合由感性认知深化至理性认知的规律,促使知识导入高度贴合学生发展需求,拉近学生与大学数学课程的距离,调动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与热情。而大学数学课程知识讲解可由整体到局部,侧重于知识呈现的生动形象与直观全面,可以信息化教学手段展示图文、视频等强化课程教学趣味性。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可引进翻转课堂,以信息化教学手段为载体,合理利用云班课实现线上线下教学有机结合。教师可将学生自学掌握的大学数学课程资料传输于线上,由学生组成小组自主完成并实时测评学生的知识内容掌握程度,将结果实时反馈于师生。而课堂上教师可将学生未熟练掌握或未深度讲解的内容进行详细阐释,并有机结合实际案例培养学生以大学数学课程知识与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辩证与逻辑推理能力。
2.情感交互
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数学课程教学主张以情绪情感为基础,缩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情感交互是人与人之间的基本需求,而师生情感传输是保障教学实效性的必要条件。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十分重视情绪情感宣泄,对于教师与课程学习的态度直接决定了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大学数学课程是一门比较枯燥乏味的课程,想要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知识体系、强大的专业能力、良好的专业素养,还要在教学中高度关注关怀与情感交流,以和谐愉悦的师生关系为载体缩短师生距离,以助于课程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对此,教师在大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可适度增强交流互动,课后可进行线上答疑解惑,并实时关注学生学习状态与心理动态,以此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与情感距离。同时,高度重视学生对于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方法与效果的反馈,与学生保持平等对话的关系,确保学生能够真实感受到平等的师生关系,感觉到自身深处教学活动中心,以此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
3.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以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人际交流与合作为显著性特征,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促使学生彼此交流互动以相互施教而共同受益。所谓小组合作学习在高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具备很强的实用价值与可操作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交流、批判性思维、创新创造能力。而且基于学生头脑风暴,可充分调动学生在大学数学课程主动学习兴趣与热情,彰显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性地位,切实有效提升学生课程学习质量与效率。而教师应积极发挥引导作用,根据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内容筛选课题,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提高自身团队协作能力。
4.线上线下混合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数学课程教学中的渗透,充分凸显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学生掌握学习自主支配权。于智慧树平台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择学习内容,并通过互动问答与课程论坛模块以学习交流群为载体和同学相互交流沟通、答疑解惑;于雨课堂等智能化设备完成课前预习、课后练习,并实时上传学习数据与反馈信息,以充分实现线上线下教学互动双循环。大学数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框架,见图1。
(五)创新考核机制
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数学课程教学考核评价机制应侧重于多维度、多元化过程考核与学生综合能力、素质考核。課程最终考核评价由过程考核成绩与考试成绩相结合。其中过程考核成绩包含线上平台学习与测试成绩、课堂与课后测试成绩,侧重知识认知理解;线下练习册作业、课堂表现、分组讨论表现、应用小论文等表现成绩,侧重知识掌握能力与数学素养。同时,构建优等生与学困生互助学习小组,及教师在线远程辅导学生学习,面向大学数学课程进行分类指导,因材施教、以生为本,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学习而实现健康成长与综合发展[6]。
结语
综上所述,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数学教学改革是贯彻执行新时代高等教育理念,落实大学数学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构建以学生全过程积极参与大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模式,不仅可以充分彰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以此致力于提高学生以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应用能力。
本文系陕西服装工程学院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从“传统三中心”到“新三中心”的大学数学教学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23J001)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王颖,崔丽敏,董小燕.“以学生为中心”大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转型的理论、改革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21(1):188-190+195.
[2]曲凯.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数学教学技能培养的实践研究[J].文存阅刊,2020(29):101.
[3]赵旭波,闫统江,张丹青,等.“以学生为中心”视域下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22(4):36-41.
[4]陈溪源,樊谨.OBE理念下以学生为中心的“离散数学”教学改革[J].大众科技,2023,25(11):115-118.
[5]常洛,宋慧敏,孙薇.“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探索和研究[J].科教文汇,2021(7):75-77.
[6]代伟,杨洋,鄂成国,等.“以学生为中心”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2023,33(4):90-94.
(作者单位:陕西服装工程学院)
(责任编辑:豆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