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4-05-17 10:50段伟慧
求知导刊 2024年4期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参与式教学应用研究

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逐渐提高了对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为推进和完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创造了条件。参与式教学是一种全新的合作教学方式,需要教师通过创设多元化的任务情境,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给予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进一步帮助学生精确掌握所学知识,以此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以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为例,分析参与式教学的特点及应用原则,探究参与式教学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研究

作者简介:段伟慧(1984—),女,江苏省东台市安丰中学。

参与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课堂主体、以教师为活动引导者的教学模式,可引导全体师生共同创建和谐、自由、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并为拥有不同发展需求的学生提供参与各类课堂活动的条件,使学生真正实现个性化成长。高中信息技术作为帮助学生积累信息理论知识、完善知识框架、掌握专业信息技能的重要学科,在其中引入参与式教学模式,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实现多方面技术能力的显著提升,进而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参与式教学的特点

参与式教学模式的重点在于利用多元化和灵活性的教育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效增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以达到帮助学生加深理论学习,充分掌握知识内涵,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解决的目的。相较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参与式教学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主体双重性。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中,学生仅作为被动的知识接收者参与教学活动,而教师则被视为教育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学失衡。引入参与式教学模式,则是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得全体师生可共同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此时学生兼具信息接收者和提供者的双重身份。

第二,过程导向性。传统的教育教学活动过分重视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并未考虑到教学期间学生的需求与感受。而全新的参与式教学模式则是将教学重点放在了教学过程上,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习收获和情感体会,属于过程导向式的教学方式。

第三,资源共享性。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相对独立,所收集的学习资料和获取的学习经验具有一定的独享性。而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引入,将使得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资源、经验得以共享。就实际状况而言,参与式教学可依据课程的内容和性质设计教师引导、学生主讲、补充说明的教学流程,并结合传统教学法的优势,有针对性地调整不同环节的课时比例,以保证实际教学成效,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课堂参与积极性,增强其解决问题和动手实操的能力[1]。

二、参与式教学的应用原则

第一,共同参与原则。保证师生之间的友好交流与互动是落实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前提,涉及整个教育教学流程。由此,在实际开展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时,教师需掌握学生学情,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尊重其主体地位,发挥其自主学习能力。从建构主义层次来看,学生应明确掌握自身能力水平及学习优缺点,有针对性地调整学习策略,转变以往被动的学习方式;而教师则需要主动承担引导、解惑的角色,明确自身课堂地位,时刻注意将学生视为课堂主体,保证教学质量。

第二,因材施教原则。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素养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若要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引入参与式教学模式,就需要教师提前考虑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求、兴趣喜好、能力水平等因素,制订合理、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案,保证实际教学质量。与此同时,教师也需要控制好教学难度,避免过重的学习任务对学生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引导学生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全方位提升,强化其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第三,靈活参与原则。参与式教学模式可分为个人参与、小组参与和班级参与等多种形式。运用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方法能为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提供动力,保证师生、生生之间的高效互动,进而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各类技能和知识的学习中,达成预定的课堂教学目标。信息技术作为高中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其教学需要注意平衡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利用理论指导实践,利用实践获取经验,不断增强学生的认知。灵活参与原则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和尊重,给予学生充分展现自我、交流沟通、深入学习的机会,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兴趣。

第四,协作探究原则。为保证信息技术学科的实际教育教学成效,任课教师应始终以协作探究原则为导向,结合学生基础水平、发展需求等多种因素以及教学大纲要求,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活动,完善现有的教学方案。教师需给予学生自由开展协作探究的机会,通过分组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素养[2]。

三、参与式教学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确保参与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中得到充分应用,教师应当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挖掘教材内的知识点,从素材选取和教案构思两个层次着手,确保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协作探究和共同参与为主要教学理念,帮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中掌握基础的信息技术理论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并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以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五单元第二节《探秘人工智能》为例,教师在向学生讲解“智能家居”这一模块时,可使用教室内现有的设备资源,为学生展示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如利用手机中的语音识别软件控制投影仪、幕布、话筒、音响等设备的开关,以此吸引学生注意力。对于其他无法在教室中展现的人工智能案例,教师可通过收集视频、图片等资料,引导学生认识到人工智能的便利性。之后,教师可预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行探讨自己较为了解或感兴趣的人工智能应用,以辩证的眼光看待人工智能的优缺点。此时应注意,教师设计的讨论主题应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避免出现学生无处下手、无话可说等问题。

(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引入参与式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自由探索学习的机会,充分发挥自主学习优势。在此基础上,教师可按照由易至难、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原则,逐渐提高信息技术学习难度,使学生能够掌握较为精确、完善的知识体系和专业技能,进一步提高自身能力水平。在新时代发展进程中,各类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不断更新,为保证学生的学习竞争力,就需要强化其自主学习能力。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给予学生自由探索信息技术知识的自由,适当放手,保证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探究活动,彰显自主学习成效。

以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节《我们身边的数据》为例,教师可布置如下探究性学习任务:①数据和信息的具体特征是什么?②数据、信息和知识之间存在何种关系?③如何获取数据并进行简单分析?④使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具有哪些优势?以上学习任务的难度逐渐递增,前两项任务仅需仔细阅读教材,并结合日常生活实践即可得到答案,属于基础的理论知识;而后两项任务则需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深入探究和总结。教师在布置学习任务后,应引导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从多角度出发解决以上问题,获取较为全面、多样的答案,通过说理的方式保障结论的合理性、精确性,提高其参考价值。教师应注意在适当的时机引导和启发学生思维,避免其偏离正题,但不能过度干涉,确保学生可在互帮互助、求同存异的学习过程中实现共同进步,提升自身信息素养[3]。

(三)开展实践操作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包含了大量的理论知识,涉及各个领域,其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系统性、综合性。由此,在设计理论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通过引入参与式教学模式,将抽象的知识点落实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给予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使其从中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弥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保证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以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二单元第四节《可以复用的代码》为例,教师可以“复用代码的使用优势”为主题设计各类活动,通过分析程序代码中较为常见的函数模块,帮助学生树立从顶向下、逐步细化的学习思想,并让学生利用自行编写或到代码社区下载函数模块的方式,掌握模块的导入和使用方式,学会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同时,还需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创建结构化、模块化的程序设计和管理方式,确保在减少代码编写工作量的同时提高程序结构清晰度。在设计“解决火柴棒摆数字问题”的任务时,教师应对班内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并提供相应的指导,明确组内负责人,以便分配任务。同时,教师需主动为学生提供可行的实践参考,通过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等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可根据当前组内学习需求,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搜集相关资料,并在实践中得到较为精确、简洁、可行的运行程序。根据实际操作难度,教师可制订不同的考核标准,进一步鼓励学生运用所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自行探究、解决问题,彰显参与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四)完善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和掌握学生学情的重要参考依据。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可帮助教师科学审视已有的参与式教学流程,明确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不足,并在后续的教学中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弥补,有效提高学生的信息综合素养。遵循多元参与及共同参与的评价原则,可有效解决以往将学习成绩作为评判学生能力和进步情况的唯一标准的问题,保证参与式教学的质效。

以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二节《做出判断的分支》为例,笔者在讲述“Python的常量和变量”这一知识点时,设计了如下教学评价机制。

除此之外,在实施教学评价时,教师也应当注意语言的艺术性,避免一味地表扬或批评,而需要从正反两方面给予学生恰当的反馈,使其既能真正认识到自身不足,又能获得肯定和鼓励,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潜力和优势,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提供充足的动力[4]。

(五)设计分层教学

受到外在環境和自身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技术素养和认知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一部分学生在面对信息技术学科中较为晦涩的知识点时难以及时理解,跟不上课堂学习进度,导致个人学习自信心受挫。为突出参与式教学成效,引导学生走出学习困境,教师可利用分层教学的方式控制学习难度,使得学生可在自身能力范围内达成预定的学习目标,激发学习热情。

以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一节《数据编码》为例,在设计学习内容时,教师可依据不同学生的学情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保证实际教学质量。依据学生认知水平的高低,教师可由易至难将学生分为Ⅰ、Ⅱ、Ⅲ三个学习层次。其中,Ⅰ层的学生需要掌握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等各类数据采集方式,并了解ASCII、Unicode等常见的文本数据编码方式,重点夯实学习基础;Ⅱ层学生需要掌握二进制及其计数规则,以及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等不同计数方式的相互转换技巧,为后续的实操练习打下基础;Ⅲ层学生需要掌握“语音—数字”的转换、采样、量化、编码过程,重点提高自身的实践操作和理论理解能力。分层教学的方式可有效凸显学生的学习长处,使其在个性化学习中实现信息技术能力的快速提升[5]。

结语

综上所述,参与式教学以师生平等为主要教学原则,将学生视为课堂活动的主体,为他们提供自由展示自我、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信息技术教师可通过优化现有信息技术教学机制,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开展实践操作、完善评价体系、设计分层教学等方式,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有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实现共同成长和发展,保证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罗荣辉.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性的策略[J].高考,2022(16):114-116.

王以军,张旭川.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创新策略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3(13):76-78.

蔡琼波.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教育,2023(19):69-70.

桑慧琴.新课改下如何有效开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J].新课程,2021(41):151.

王锦锦.创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探究[J].中小学电教,2023(5):44-46.

猜你喜欢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参与式教学应用研究
合作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有效性观察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普通生态学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智能手机普及化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
参与式教学在“旅游与生活”植入式在线课程改革中的运用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