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凸显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但在教学实践中,该模式的运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以统编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例,在分析读写结合教学概念和运用价值的基础上,就这一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方法进行了详细探究与论述,旨在改变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分离的问题,提升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徐娜(1980—),女,浙江省乐清市柳市镇第二小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了该学科的课程性质,即实践性与综合性。其中:实践性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多读、多写、多积累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领悟知识;综合性则要求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发展听说读写能力。读写结合教学既能凸显语文课程的特点,也是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举措。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两个重要的内容,两者虽有各自的任务,但又相互影响。学生通过必要的阅读学习,才能积累素材、形成语感、学会谋篇布局、掌握语言运用和情感表达的技巧,更好地开展写作;而写作是学生内化知识的过程,有助于加深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1]。从这一角度上来说,阅读和写作密不可分,只有将两者结合到一起,才能有效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但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忽视了两者的结合,导致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处于分离的状态,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内涵
读写结合教学模式融合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旨在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理论、知识迁移理论为基础,通过寻找阅读和写作之间的连接点,帮助学生实现从阅读到写作、从写作到阅读的迁移。
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属于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凸显了语文学科的性质,精准反映了阅读和写作之间的辩证关系。同时,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又十分灵活,教师可结合教学需求,灵活采用仿句型、改编型、感悟型、写法迁移型等不同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仿句型读写结合教学指引导学生对阅读文本中的经典句子进行鉴赏与模仿,旨在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升鉴赏能力。改编型读写结合教学指引导学生深层次阅读文本,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改写、续写、扩写、缩写等,旨在强化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等。通常,一篇文章中的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描写等,都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改编的切入点。感悟型读写结合教学指引导学生利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感悟、联想。在这一读写训练中,学生可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也可以根据阅读文本进行拓展和想象。写作迁移型读写结合教学指引导学生分析阅读文本的写作手法,将其灵活应用到具体的写作训练中[2]。
二、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价值
阅读和写作堪称语文学习的“双翼”,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将两者结合到一起,才能促使学生获得综合性发展。
首先,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阅读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积累知识、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与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相比,读写结合教学有助于学生进行深层次阅读,使学生在边阅读边思考的过程中领悟作者的写作手法等,体悟作者的情感。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其次,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学生要想真正提升自身的语文水平,必须不断学习和积累。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下,学生需要进行充分的阅读,并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思考与分析,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写作方法和技巧。如此,学生就能逐渐构建丰富完善的知识储备库,更好地进行语文学习。
最后,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是语言的输出阶段,有效的写作训练能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从整体上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下,学生通过深层次的阅读,能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掌握写作手法和抒发情感的方式,以及培养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可在情境中进行语言输出,促进知识的内化,逐渐提升写作能力。
三、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
(一)通过阅读教学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会接触不同类型的文章,从而积累大量的事实类、细节类、情感和思想类素材,而这些素材是学生写作的基石。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时,应立足于教材中的文本,带领学生深层次解读文本,使学生了解不同文本的题材、风格、写作手法及背景知识等,对其进行归类分析,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3]。例如,《海上日出》对海上日出这一壮观的景象进行了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之情。在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可以立足于文本内容,为学生设计一项素材积累任务:在文章中,作者在对太阳升起来的场景进行描写的时候,运用了大量表示动作、颜色的词语,请将其找出来,并谈一谈你的感受。在这一阅读任务的引领下,学生会仔细阅读文本,找出相关的词语、句子,进行深入思考与探究,初步感悟这些词语在文章中的作用。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动作描写”“颜色描写”两个类别对这些素材进行分类整理,以便学生后期用这些素材描写类似的景物。这样的读写结合教学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深层次理解,还能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具有一举两得之效。
(二)通过阅读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情感表达的方法
一篇高质量的文章不一定在于华丽的辞藻,而在于其蕴含的思想情感。在阅读的过程中,透过文本表层内容,精准领悟作者传达的思想和情感,是学生走进文本內容、理解文本内容的关键;在写作的过程中,掌握情感表达的方法,则是学生写出一篇有血有肉的文章的关键。鉴于此,教师在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时,应关注文章思想情感的表达方法,引领学生对文章主题和情感内涵进行探究,以便学生在深层次探究的过程中领悟文章传达的思想内涵,并掌握这一表达技巧。例如,在《丁香结》的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在带领学生对文本思想情感表达方式进行分析时,可以借助文章的情感类关键词——愁怨,引领学生阅读文本的内容,找出与“愁怨”相关的词汇,使学生感悟文本蕴含的思想情感。另外,在有些文本中,作者没有直抒胸臆,而是借助场景描述、人物描绘或者事件描述的方式来表达思想情感。这一类文章可能朴实平淡,但背后却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因此,在引导学生分析这一类文本时,教师应指导学生立足于文本内容,通过上下文的相关信息领悟文本内涵,与作者形成强烈的情感共鸣。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在文中并未直接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而是通过“他们头上只有个房顶,虽然最大的裂缝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但风还是可以灌进来”等句子,将对穷苦之人的同情表达出来,并在此基础上表现当时的现实社会,揭露悲剧的根源。教师可引领学生阅读分析,使学生通过上下文信息把握文章思想情感,掌握这一描写方法。
(三)通过阅读教学帮助学生总结写作技巧
学生通过阅读可以掌握文章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方法,并获得灵感,将其内化成自己的写作灵感。鉴于此,在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应着眼于文章的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手法,引领学生展开分析,帮助学生掌握相关写作技巧[4]。例如,《太阳》属于说明文,作者言简意赅,以准确的语言,通过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方式进行了说明。鉴于此,在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时,教师可以着眼于文章的语言特点、说明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帮助学生领悟这一写作手法的运用方式,为学生的写作奠定基础。又如,在《四季之美》的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可以着眼于文章的结构布局,引领学生分析文章的逻辑和脉络,使学生理解该文是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描写的,让学生在探究中逐漸掌握这样的结构布局和写作思路。经过这样的读写结合教学,学生就能逐渐从阅读学习中掌握文章的谋篇布局技巧和写作手法,为后续更好地开展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基于阅读教学带领学生进行二次创作
在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为了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还应立足于阅读文本的内容,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练笔活动,使学生在二次创作过程中,深化对阅读文本内容的理解,并提升写作能力。具体来说,教师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二次创作活动。
第一,开展缩写训练。缩写是比较常见的读写结合训练方式,也是强化学生写作、阅读、分析、概括能力的有效方法。例如,在《开国大典》的读写结合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引领学生阅读课文内容,把握文本的描写顺序:典礼前的场面—典礼—阅兵—游行;其次,引领学生按照这一思路进行分析,明确文章的主要描写内容、次要描写内容;最后,指导学生对文章进行缩写。学生在缩写之前,需要回顾文本重点,思考课文的描写顺序,以及缩写后需要重点呈现的内容等。在这样的缩写训练中,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还能提升写作能力。
第二,开展续写训练。续写也是常见的读写结合训练方式,旨在引领学生根据给定的材料,遵循文本的思路进行续写。例如,《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属于童话故事,内容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和开放性,其中存在的大量空白点是教师引领学生进行续写的关键。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时,可鼓励学生结合文本内容、文本原有的思路,对其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续写。如此具有趣味性的读写训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进行语言输出,还能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第三,开展仿写训练。仿写在读写结合教学中尤为常见。具体来说,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训练时,可从写作结构、表达方式、语言风格等方面切入,使学生在仿写训练中,促进知识的内化、迁移和应用。例如:在《四季之美》的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可以聚焦文章的语言之美,引领学生仿照文章的语言特点,对身边常见的美景进行仿写;在《落花生》的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可以象征手法为切入点,引领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并选择身边常见事物,以象征手法进行描写。
第四,开展读后感写作训练。读后感即学生阅读文本之后的感悟,写读后感是常见的读写结合训练模式。进入小学中、高年级之后,伴随着语文综合素养的逐步提升,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学生常常会形成一些独特的感悟、观点和想法等。教师可以此作为读写结合训练的切入点,指导学生开展读后感写作训练,促使学生在有针对性的训练中加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5]。
结语
综上所述,鉴于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内在联系,积极开展读写结合教学已经成为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方向。为了落实新课标下的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师必须立足于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内在联系,基于阅读教学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掌握情感表达的方法、总结写作技巧,并开展缩写、续写、仿写、读后感写作训练,使学生在读写结合训练中获得综合性发展与提升。
[参考文献]
吴开磊.小学语文中读写结合的探索与实践[J].考试周刊,2023(35):33-36.
刘一洁,周春玲.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J].大学,2023(23):101-104.
朱允芳.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学苑教育,2023(22):82-83.
李萃红.基于读写结合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探究[J].格言(校园版),2023(21):41-43.
丛雨婷.浅析小学语文课堂应用读写结合模式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7):17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