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龙鳞 钱文杰
摘 要:扎根理论作为一种质性研究方法,能够衔接宏大理论与微观叙事,在呈现研究现象的本土特色、构建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将扎根理论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发现其在研究问题提出、研究设计规范、中层理论建构等维度上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有较好的适配性,对于改变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存在的“有议题少问题”“有方法少设计”“有解释少理论”三重困境具有积极探索意义。可以通过“产生研究问题、进行数据收集、实施数据处理、实现理论构建”的路径将扎根理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同时也应注意在理论触觉敏感、伦理关系影响、已知研究适用等方面存在的限度。
关键词:扎根理论;思想政治教育;适用性;路径
DOI:10.15938/j.cnki.iper.2024.01.018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24)01-0109-06
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作为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方法论路径,旨在通过深度访谈或参与式观察,从原始田野资料中归纳出经验结论,并以此生成理论。将扎根理论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可以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构建与现实关切的统一性,凸显思想政治教育扎根本土、守正创新的时代新定位,并弥补既往研究中存在的科学问题意识缺乏、研究技术与方法论脱节、理论抽象程度较低等不足。鉴于此,本文将在借鉴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对于扎根理论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扎根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的运用效度及限度,并提供介入的可行路径。
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三重困境”
质性研究作为一种探究行为与故事,以及它们交互方式的解释性理解方法[1],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使得如何提出科学(真实)问题、运用适当方法理解分析问题、构建合适理论层级解释问题等开始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规范或标准。[2]近些年来,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理论与实践互离等问题,研究者逐渐将田野工作法、参与式观察等质性研究方法作为研究的新增长点[3],并努力以此在宏大理论与纯叙事经验主义之间架起桥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研究的创新发展。然而,这种介入的价值功能在已有研究中却并未得到充分的彰显,思想政治研究过程中运用质性研究存在“三重困境”。
1.有议题少问题——尚缺乏科学发问思维
社会科学研究的首要关键在于提出问题,而提出问题的关键则在于研究者能否敏锐把握差异性的社会现象。[4]区别于以时间逻辑为基础的过程性发问(How)或以对事件定性为基础的描述性发问(What)主要指向对各种情景案例的解读,以差异比较为基础的差异性发问更多指向的是某种因果关系解释[5],因此在质性研究中,差异性发问往往具有更易帮助研究者分析比较,构建合适理论层级对问题进行分析等优势。虽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于热点问题的捕捉及关注响应的速度较快,但对于发问艺术或提出问题的科学把握尚存不足,特别是在发问类型上多集中于过程性发问,且问题的信息量通常都很小,如数字技术(短视频等)如何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某类文化或精神如何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新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研究,等等。严格来说,这些问题都只是提出了一个研究议题,专业或科学的问题意识并不强,换言之,即使不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专业研究者也能提出类似问题。而对这类问题的解释或回应也往往会因观察者和访谈对象的差异,呈现出对同一答案的差异化理解,这就导致研究者对于案例材料使用缺乏准确的判断,并会因不同的价值倾向影响对社会事实或研究结论的判断。与此同时,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尝试运用特定的理论范式或概念,如结构—行动者、协同论、情感劳动等,来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某个问题或现象进行分析,但在分析中也难以摆脱思辨理性主义方法论带来的机械化思维[6],理论视角与分析案例材料之间的适配度并不高。
2.有方法少设计——尚缺乏科学研究方法运用
提出科学问题后,如何运用合适方法对研究中所涉及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验证则是关键。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研究方法的科学取向上有了积极的认知和进步,在保持以哲学思辨为特征的传统研究方法运用基础上,实证研究逐渐获得研究者关注。但相较于定量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在运用中的比例依旧较低。[7]研究者雖在方法论层面倡导并强调要实现各类质性研究方法的介入、运用,但在实际操作层面对于质性研究方法的系统化、科学化运用还不够,这集中呈现为质性研究方法介入的“名实分离”。一方面,运用质性研究方法的规范性程度较差。一些以个案研究或案例研究命名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往往存在质性研究方法套用的倾向,并没有秉承相关研究准则、遵循研究规范。另一方面,研究虽采用相关质性研究方法,但较少在行文中讨论收集资料的具体技术,对于质性研究案例的代表性、典型性等的说明介绍也存在欠缺,这就导致研究问题、研究设计以及案例分析之间的逻辑关联度较差,分析论证的说服力也存在明显缺陷。上述问题的产生固然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质性研究方法训练体系构建不足有关,但也从侧面说明质性研究方法在介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的过程中,需要在方法的类型及适用性上做更进一步的探索。
3.有解释少理论——尚缺乏中层理论建构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面临着“理论”与“经验”两大研究阵营的割裂,并显著区分了“应然”与“实然”的差异化叙述逻辑。一方面,以抽象思维以及逻辑推理能力为基础的理论思辨,易造成研究过于陷入专业知识或文本结构而缺乏对日常经验以及日常话语的运用,常被认为与日常生活经验脱节,即研究不接地气[8]。另一方面,强调以具体情境解释分析为基础的实践分析,又难以避免过于关注叙事细节而失去研究想象力的缺陷,成为只是“经验概括”性质的陈述。[9]上世纪60年代社会学家默顿基于对宏大功能主义以及对低层次经验命题的批判,提出了“中层理论”的方法论概念。“中层理论”不仅实现了对概念操作化的清晰定义,而且构成了对有限现象关系的陈述,即具有抽象特征的中层理论既可以同经验世界相联系,又更为关注经验命题之间的关联,具有构建出一般理论的能力。[10]为了弥合宏观理论研究与微观经验研究之间的割裂,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部分研究者亦将探索构建“中层理论”作为跨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宏观理论与微观叙事区隔的重要方法或研究取向。但是从已有的研究实践来看,更多的是停留在方法论层面上的呼吁,而缺少中层理论构建的实质性进展,特别是对于运用何种合适的方法建构中层理论、如何用中层理论衔接宏观理论与微观经验,在理论讨论和研究实践上尚缺乏关注或讨论。
二、扎根理论介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适配性
扎根理论作为质性研究领域众多方法路径中的一种,它与其他路径最大的不同在于:研究目的是从经验资料(empirical data)中生成(generate)理论,而不只是描述或解释研究现象,或针对被研究者的叙事结构、话语特征或生活史进行分析。[11]因此,扎根理论会根据生成理论的需要选择研究对象,系统地收集和分析资料,并从资料中发现、发展和检验理论。扎根理论不仅在材料分析、理论生成层面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有着较强的相似性,而且也在方法层面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存在“三重困境”提供了有益的破题思路,具备介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的研究适配性和现实可能性。
1.扎根理论注重从经验中寻找真问题
尽管研究者对于扎根理论的理解和讨论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但无论是经典扎根理论、程序化扎根理论亦或是建构主义扎根理论,都明确反对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演绎—验证”逻辑,主张以逐级归纳的方法从经验材料中创造出理论,避免在研究中出现预置的研究框架和研究问题,这是实现“扎根”有效性的重要原则。[12]换言之,扎根理论对于研究问题的态度是尽量避免带有预设的问题进入田野,而要让研究者“悬置”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要从田野观察中发现来自现实中的真问题。扎根理论这种基于经验资料“自然”产生研究问题的原则和方式,强调研究问题的自然涌现,可以较好地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存在的“有议题无问题”的困境,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在研究“真问题”、明晰学科边界等方面有新提升,有效推动科学问题的产生。扎根理论对于发现问题有两方面鲜明的要求:一要保持开放、灵活且自由的状态。对于没有经验的质性研究者,做质性分析时往往会产生一些特别的忧虑,包括对质性方法、研究问题、材料使用分析的疑虑。但是扎根理论要求研究者抛弃这些担心,它认为研究是建立在自然思维之上的,并总是在经验中习得。[13]这就要求研究者具有开放的心态,不应被已有的研究预设所影响。二要确定具体的研究问题。质性研究中的研究问题是一个陈述(statement),它指明了要研究的主题领域,并能告诉读者研究者感兴趣的特殊主题(topic)是什么。[14]研究问题通常分为过程性问题与差异性问题,前者强调运用尽可能多的资料将模糊、不确定的变量清晰化,从而形成新的命题或理论,后者强调把握各种经验层面的差异,并通过反复分析证明形成一般性的解释机制或概念体系。
2.扎根理论注重研究的规范与技术
虽然在扎根理论研究中,看上去并没有一个相对具体的研究设计的概念[15],但是扎根理论对于质性研究设计以及方法运用却呈现出较好的规范性与科学性,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存在的“有方法少设计”的短板具有较好的示范性和引导性。综合来看,扎根理论的研究设计包括四个构成要素:一是确定研究目的,主要包括总体目标和推广目标,总体目标主要聚焦于能够生成一个有关田野中某一特定现象的解释理论,推广目标则主要聚焦于对研究田野(或个案)中的现象作出陈述,并可以超越该陈述得出更为一般化的命题。[16]二是找到理论框架和待回答的具体研究问题,其中,理论框架可以在研究揭示的田野或现象的敏化概念中变得具体,所谓的敏化概念主要是指可以提供给研究者一种“接近经验实例的广义参照和引导……一种探究的指向……以及什么是相关的感知”[17]。三是合适的方法与方法论,主要包括经验材料的选择、应用的方法论程序,以及研究方式的标准化和控制,集中呈现为“一切皆为数据”和“三重译码”的方法技术特征之上。“一切皆为数据”即包括访谈、反思、文本、文献、观察、问卷、备忘录等,任何涉及研究者的一切,都可以当作数据来不断进行比较,从而形成概念并最终发掘其中所涉及的联系。“三重译码”分别是开放式编码、核心式编码、选择性编码,在数据搜集与数据分析中遵循一种相互嵌入、循环往复的滚动过程,形成了一套科学、严谨的分析方法。四是明确研究的实践框架条件,包括可用到的时间资源、人力资源和材料资源,值得注意的是,运用扎根理论特别强调要有足够多的田野经验和研究经验,因为这对于研究者在抽样、分析数据等方面做出正确恰当的决定很重要。
3.扎根理论注重对“中层理论”的构建
“中層理论”不仅力求使概念的生成更多植根于经验研究的发现,而且强调要警惕因过度关注和依赖经验导致资料运用的碎片化,从而实现理论与经验的有机结合。[18]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要破解当前存在的宏大理论与微观叙事之间的区隔,必然需要向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中层理论的目标迈进。而构建一种“中层理论”,在方法层面显然需要经验研究作为支撑,即依靠“扎根理论”方法,生成和建构扎根于经验研究基础之上的理论。扎根理论重点聚焦两类方法来构建“中层理论”:其一,连续比较。连续比较是扎根理论研究的一个主要的原则和特色,主要是指资料搜集和资料分析是同时进行的,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资料和资料之间、资料和理论之间、理论和理论之间的比较。[19]连续比较的流程主要包括资料对比形成归纳,即通过对资料进行编码并对编码事件进行比较形成对编码的概念化;概念与新增经验资料的进一步比较,即通过与新的资料进行比较实现概念的不断更新,直至达到“理论饱和”;概念与概念之间的比较,即通过观察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与互动的模式,建立起更为抽象的具有适应性的理论。[20]其二,长历史过程研究。时间和过程是扎根理论研究中另一组重要的设计原则和理论构建方式,扎根研究根据对时间和过程把握的差异,可以进行截面研究、长期追踪研究和回溯研究。其中,截面研究聚焦某一特定时刻的既定状态,长期追踪研究则将关注点放在随时间推移实证研究和理论生成的过程和变化上,回溯研究则主要关注过程和发展,如使用个人传记或叙事式数据重构某一现象生发的整个过程。[21]研究实践中,这三种方法可以结合以及共存,如一个截面研究(如此时此地对于研究参与者实践的观察),可以以一个更为回溯式的方法(如参与者的迁移史)作为补充。
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运用扎根理论的路径与限度
扎根理论介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在方法取向上具有弥合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宏大理论与微观叙事区隔的优势,也具有型构学科边界、生产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理论话语体系的追求,具有较好的适配性和积极意义。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应当进一步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运用扎根理论的路径、注意突破扎根理论应用的限度,进而充分发挥扎根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宝贵价值。
1.扎根理论运用的基本路径
扎根理论的研究设计与流程规范仅仅是原则性的指导方案,而不是循规蹈矩的执行指令,扎根理论的实际研究过程是一个不断往返、螺旋式发展的过程。运用扎根理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可以分为四个关键步骤。
第一,产生研究问题。在研究问题的产生阶段,将文献和理论回顾作为知识性的选择,而非目的性,尽可能避免已有理论认识对研究问题产生的影响。扎根理论强调研究问题的“自然涌现”特征,即研究者要放弃理论预设与问题假设,在微观经验与不同行动主体之间的互动中自然发现和提出研究问题。因而,将扎根理论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研究者必然需要在实践中遵循这一扎根理论的首要原则,带着模糊的研究兴趣进入研究情境中,在研究开展之前,可以整理搜集其他学科的已有理论和分析框架,但应保持理论综述整理的知识性目的,放弃传统对于文献回顾相关理论预设或命题假设的“先入为主式”判断,要“悬置”来自政治学、教育学等其他学科提出的思维定势和理论假设。[22]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要将研究视野放置于基层实践中,深入思政课中、思政实践中,研究和关注人本身、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社会过程,从中自然地发现研究问题。
第二,进行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运用扎根理论开展研究的必要条件,也是扎根理论有效性的重要前提。扎根理论分析过程中的多元化要求在數据收集过程中树立比较意识、关联意识,主动发掘关联性的资料,以“滚雪球”式收集更多的信息。扎根理论对于数据收集的重视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掌握深度访谈的技能、方法和技巧。首先,认真设计访谈提纲。构建起逻辑清晰、主题明确的访谈提纲,以研究问题为主体,统领整个深度访谈。特别在问题设计方面,要减少对受访者的引导,让受访者自由进行阐发,保持问题的开放度;要不断通过生动活泼的问题引起受访者兴趣,拓展数据收集的广度;要注意主题的适当延伸,挖掘信息的深度。其次,建立良好的人际互动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相较其他学科更关注于“人”本身,与受访者的人际关系极大影响了访谈材料的质量,研究者要获得受访者的信任,与受访者构建良好的关系,不断增强互动性引导受访者坦诚、开放地表达。同时要善于倾听,积极回应受访者,建立可信任的访谈者的形象。再者,做好充分而全面的访谈记录。扎根理论要求数据全面且深刻,在深度访谈中,研究者要整体记录访谈过程,受访者的表情、动作等非语言也应成为访谈的资料来源。
第三,实施数据处理。在数据收集之后,扎根理论依靠“三重编码”对数据进行编码。在开放式编码阶段,研究者要对资料中的文本、图片进行详细的阅读,将其逐层概念化抽象化,并通过概念之间的比较不断整合形成类属,使得整个资料脉络清晰。在核心式编码阶段,研究者的主要任务是在概念与概念之间、概念与新的资料之间不断进行比较,发现和建立概念、类属之间的联系,形成建构理论的初步框架。在选择性编码阶段,研究者进一步进行分析和比较,形成核心概念,抛弃无关概念,形成以核心概念为中心的紧密连接框架(具体方法见图1)。数据处理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核心概念的理论饱和。具体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笔者以已有关于网络文化视域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题为例[23],在开放编码中,尽量保持思维开放,实事求是、不带主观色彩地对原始资料进行初步概念化,形成以下代码:言语自嘲、形成了众多小圈子、爱玩网络游戏、刷网络视频、喜欢弹幕互动、部分教育者认为网络是“洪水猛兽”、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产品不足等;在核心编码阶段,研究者在上述代码的基础上形成了核心的范畴:娱乐主义、价值相对主义、自我认同感、思政教育网络化程度;在逐层的概念化和抽象化中,研究者逐渐形成了关于网络文化视域下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脉络。
图1 “三重译码”方法
第四,实现理论建构。经典扎根理论研究的理论构建工作主要通过理论性编码来完成,即将在实质性编码中形成的概念或范畴组织起来以构建理论。理论性编码是指概念化实质性编码所形成的概念或范畴间隐含的相互关系,如并列、因果和递进等。研究者在核心范畴的基础上发现范畴之间的关系和互动模式,然后形成一个理论。[24]在以扎根理论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的中层理论体系的过程中,研究者需要将扎根理论的理论构建程序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密切结合。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结合并不是简单的吸纳扎根理论,而是需要遵循理论创新性并立足学科特性,创造性地构建本土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层理论体系。为此,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一方面需要加强对扎根理论如何构建理论一般程序、方法的学习和研究,明晰并善于从资料中生成概念,在持续比较中验证概念的有效性;从理论性抽样中实现对资料的三重编码,在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中挖掘和发现理论性概念。另一方面,要从本土经验研究中自主抽象普适性理论,在本土经验中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中层理论,以保持经验范围与理论层级的适配,并争取理论解释力的渐次上升。[25]
2.扎根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运用的限度
由于扎根理论对理论触觉的较高要求、对研究伦理的关注度不强、对已知问题的创新性拓展不够,也使得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运用扎根理论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限度。
一是扎根理论的运用对研究者的理论触觉有较高的要求。所谓理论触觉,指的是研究者的一种个人特质,一种能够察觉资料内涵、意义的精妙之处的能力,也就是我们透过现象挖掘其深层次内涵的能力。[26]理论触觉对于扎根理论研究非常重要,一方面,无论是选择研究题目、选择切入点,还是在译码过程中把资料转化为概念、类属,乃至建立理论,都需要研究者具备敏锐的触觉。另一方面,扎根理论的“理论饱和”对于编码以及最后的理论构建发挥着关键作用,但理论饱和的定义是模糊的,数量、整合情况等都是衡量饱和的重要维度,需要凭借经验来判断。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运用扎根理论对于初学者来说操作较为困难且缺乏必要的参照系,这要求研究者进一步提升理论敏感度,不断积累扎根理论的操作规范和经验,善于从现实中发现问题、从文本中总结问题,在搜集数据与分析数据之间存在着张力的情况下克服数据互动“含糊”,辩证地析出核心概念和逻辑链路,从而开发出高品质的扎根理论成果。
二是扎根理论对研究者身份和研究伦理的关注度不强。扎根理论作为西方社会舶来理论,主要关注理论的生成,没有将伦理关系纳入系统思考,而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下,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人际关系对于研究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往往要与研究对象或受访者建立人际关系,但是这种人际关系有时是不对等的,研究者往往处于相对更高的地位,受访者因而在访谈中会存在故意遮掩或是故意美化的倾向,这将对研究的过程和结果造成影响。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进一步开展扎根理论的本土化调试,尤其是注意人际关系对研究的影响,在访谈中采取人际关系平衡策略,通过掌握访谈技巧,有意识地规避访谈中容易产生的误区,促使自身与受访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实现平衡,以此化解抵触情绪或消极态度,进而为丰富扎根理论数据提供有效支撑。
三是扎根理论对已知问题的创新性拓展不够。扎根理论对新问题适用度高,在研究新事物、复杂事物中显示出了强大的分析能力和构建能力,但是在研究已知领域、已知问题上创造性是不足的。扎根理论强调“悬置”,放弃已有认知进入研究领域当中,但是在已知的领域中,研究者寻找到的问题往往是被研究过的,所做的工作是对已有理论的复现而非创新。如何利用扎根理论在已知领域创造新的理论,是扎根理论运用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中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数据中隐含的主题、范畴、概念、特征及模式进行分析,挖掘出本土化的理论线索,并与已有理论和研究进行对话,最终提炼出研究对象意义或文化内涵的系统解释框架。
参考文献
[1]科琳·格莱斯.质性研究入门指南 [M].崔淼,苏敬勤,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2.
[2]陳向明.质性研究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意义[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2):14-18.
[3]代玉启,赵磊.田野工作法介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效度和限度[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3(4):20-26.
[4]赵鼎新.质性社会学研究的差异性发问和发问艺术[J].社会学研究,2021(5):113-134.
[5]赵鼎新.解释传统还是解读传统——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出路何在[J].社会观察,2004(6):32-33.
[6]张月,金林南,张建晓.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科学化的困局与出路[J].思想教育研究,2022(5):67-72.
[7]张瑜.近1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新进展[J].思想教育研究,2019(5):34-39.
[8]王永友,龚春燕.蕴底气、涵生气、接地气: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三转化”[J].湖北社会科学,2018(7):183-188.
[9]谢立中.探寻社会学理论发展的非经验主义道路[J].学术月刊,2021(1):142-149.
[10]文军.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代转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33.
[11][13][14]朱丽叶·M.科宾,安塞尔姆·L.施特劳斯.质性研究的基础:形成扎根理论的程序与方法[M].朱光明,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5:1-2,22,28.
[12][20][24]吴肃然,李名荟.扎根理论的历史与逻辑[J].社会学研究,2020(2):85,79,81.
[15][16][17][21]伍威·弗里克.扎根理论[M].项继发,译.林小英,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117,120,24,124.
[18]杨念群.“中层理论”应用之再检视:一个基于跨学科演变的分析[J].社会学研究,2012(6):1-18.
[19]费小冬.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要素、研究程序和评判标准[J].公共行政评论,2008(3):23-43.
[22]钱志远,张洁.“扎根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学——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参与观察[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2(2):53-57.
[23]昝玉林,涂美焕.网络文化视域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刍议[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3(2):92-97.
[25]毛丹.在本土经验研究中自主抽象普适性理论——1949-1956年社会组织体系研究提纲[J].社会,2022(6):56-66.
[26]朱德全,曹渡帆.教育研究中扎根理论的价值本真与方法祛魅[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1(1):67-76.
[责任编辑:孙 皓]
基金项目:高校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全社会参与‘大思政课建设机制研究”(23JDSZKZ05)
作者简介:史龙鳞(1989—),浙江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督查室主任,浙江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钱文杰(2001—),浙江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