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建党精神深度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目标、素材与方法

2024-05-17 04:41马志霞廖贵彩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精神世界思想道德与法治伟大建党精神

马志霞 廖贵彩

摘 要: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坐标,更为时代新人精神世界的构建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然而,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却面临着“精神物化”“意义虚化”“状态颓化”“价值淡化”等问题。将伟大建党精神所蕴含的育人资源全面贯穿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始末,将致力于用“求真”“担当”“斗争”“奉献”等精神实现远大理想、人生真谛、精神力量、道德境界等方面的教育目标。具体需要结合教学内容精选承载伟大建党精神的“人”“地”“事”“魂”等教学素材,同时,辅之以适切的专题讲授法、历史叙事法、启发互动法、实践教学法等方式以提升教学融通的实效性。

关键词:伟大建党精神;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融入;精神世界;教学设计

DOI:10.15938/j.cnki.iper.2024.01.013

中图分类号:D642;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24)01-0081-06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及其深刻内涵,党的二十大将其写入大会主题并对新时代好青年提出了新的要求。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在培育时代新人时需要传承的红色基因和赓续的红色血脉。作为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关键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已经将伟大建党精神纳入到教学内容。但为了更好发挥伟大建党精神对“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以下简称德法课)教学的价值引领,发挥对大学生精神世界建构的积极作用,还需及时和全面地在教学全内容中加以贯彻落实。对此,本文重点就教材的部分章节展开深入分析,致力通过明晰德法课程的责任、明确章节引领的重点,实现伟大建党精神与课程本身间的融会贯通。

一、紧扣教学目标,找准融入的侧重点

找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的侧重点,旨在实现与德法课教学目标价值点上的共振,进而促使思想理论、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精神品格、历史使命等方面的教育变得更为深刻。

1.明察真理力量以追求远大理想

“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对新时代好青年提出的新要求。作为首要品格要求的“有理想”,同样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也是思政课的灵魂与价值所在。在德法课2023版教材中,理想信念仍以专章教学单元呈现并贯穿教学始终,足见其重要性。然而,作为教学对象的“Z世代”却面临“精神虚无”的物化侵蚀,在精神世界的思维认知层面存在目标上的困惑。一方面,当代大学生生活在物质充裕的年代而对精神生活充满更高期待,他们常常通过文化消费的方式去获得精神满足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文化消费在资本逻辑与技术逻辑的联姻驱使下逐渐走向异化,在不论是“炫耀”亦或是“悦己”的符码消费宰制下,大学生的消费需求逐渐演变为异己力量,呈现为对自身物质生活的控制和对精神生活的奴役。最终,在“将美好生活与商品混为一谈”[1]的同时,其引发的焦虑与迷茫成为大学生追求丰盈精神世界时随之而来的精神痼疾。破解精神困境就需要有新的精神支撑,理想信念属于精神范畴,是人特有的精神现象,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支柱。“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明确人生奋斗的方向和状态、确立崇高远大的精神追求,是德法课程教育的题中之义,也是其中‘理想信念章节教学的重点。”[2]伟大建党精神中的“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呈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接受真理并确立理想信念的过程,反映的是“真理”问题和“坚持真理”的问题。[3]将该层涵义融入第二章理想信念的教学中,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明察真理的力量以丰富精神世界,还能通过对远大理想的追求避免理智德性層面的空虚。

2.理解初心使命以领悟人生真谛

人生观是思想道德的核心,它关涉人们对生命、意义、幸福等问题的认识和价值取向。大学时期是青年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在完成社会化转向的同时,面临着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人生难题。然而,“Z世代”却面临“精致利己”的异化扭曲,在精神世界的心理欲求层面存在意义上的困惑。一方面,当代大学生的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在个性追求和人生选择上拥有更大的自由度和主导性,注重通过个人奋斗实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另一方面,在新媒体技术的推波助澜下,西方个人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思潮裹挟青年躲避崇高、消解责任、寻求自我,直至沦为缺乏关怀与悲悯的精致利己主义者。[4]最终,当“做自己”的“小确幸”难以慰藉心灵、安顿精神时,大学生面临的即是意义虚无的问题。人生观教育旨在“帮助大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分析和把握人生问题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深刻理解人的生命及其应有意义,使他们掌握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引导他们确立科学而高尚的人生目的。”[5]伟大建党精神中的“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呈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在国破家亡之际、山河破碎之时,毅然决然扛起救国救民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的过程,反映的是“小我”和“大我”的问题。将该层涵义融入第一章人生观的教学中,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感悟生命的意义,还能引导广大青年牢记“国之大者”,在实现与历史同向、与时代同频的人生追求中获得内在世界的安宁和幸福。

3.继承革命风范以增进精神力量

精神状态是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的外在表现,反映个体的精神气质并影响其行为状态的呈现。个体的精神状态往往决定了其在对待工作和生活时的态度及面貌。然而,“Z世代”却面临“佛系躺平”的颓化诱导,精神风貌层面存在状态上的困惑。一方面,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新时代青年提供了更优越的发展机遇和更出彩的人生舞台,他们在深切感受“中国速度”的同时,志气、骨气、底气在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伴随社会转型导致的焦虑不安、社会分化带来的力不从心、技术进步引发的生存困境,青年在当下呈现出佛系躺平的精神状态。[6]因此,关注精神困惑、增进精神力量是德法课教学的重要关切点。作为教材第三章的主要内容,中国精神扎根于五千年的文明土壤,是中华文化的灵魂和精髓,也是有别于其他民族国家的独特精神风貌。伟大建党精神在中国革命、建设与现代化发展之中赋予了中国精神更为丰富的内涵。“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奋斗实践特别是革命斗争实践中所呈现的身心状态和精神状态,聚焦的是“在状态”和“不在状态”的问题。[3]对此,将共产党人敢于斗争的勇敢品质、敢于胜利的红色风骨融入中国精神的教学中,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强筋健骨、振奋状态,更成为成才圆梦时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

4.强化奉献意识以提升道德境界

止于至善是中华民族始终不变的伦理道德追求,是构成中国人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年大学生的品德要求在新时代体现为对“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重点锤炼上。然而,在现代社会工具理性的裹挟下,加之市场经济的逐利本性不断衍生义利间的冲突,部分大学生面对善恶标准可能会陷入价值困惑中,继而对道德理性及道德责任产生漠视并失去奉献精神。社会主义道德是德法课的重点教学内容,它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展现出真实而强大的道义力量。道德教育的目标旨在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和积极的道德实践。“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历经风险和磨难仍一以贯之的政治品德和人民情怀。作为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落脚点,它体现在党员个人的实践行动上,反映了共产党人的道德境界,阐明的是共产党员道德要求的“底线”与“高度”的问题。将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情怀融入德法课的道德教育之中,就是要引导大学生将“人民至上”的伦理价值作为自己“定制人生”的重要选择,在“取”和“与”的行为选择中将“贡献”作为最终目的,在先进性和广泛性要求相统一中用实践诠释伟大而平凡的为人民服务。

二、结合教学内容,集锦融合的素材库

精选伟大建党精神融合的素材库,重在实现与德法课教学内容关切点上的契合,进而在“人”“地”“事”“魂”的小切口中透辟深刻地讲透思政课的“大道理”。

1.精选践行伟大建党精神的革命先烈教育人

伟大建党精神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百年以来始终赓续的红色基因,在教学融入时,可以选择中国五四运动前后所涌现出的,具备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以及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先进青年作为典型。比如,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李大钊和陈独秀;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毛泽东、蔡和森、周恩来等进步青年;老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董必武、吴玉章、林伯渠等;一部分留学生和其他先进青年,杨匏安、李达、张闻天等。“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7]。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是在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过程中、在实际斗争中、在进步的团体组织中一步步成长起来,正是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选择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守,对建党理论的探讨和对进步组织的建设,才使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了直接和现实的可能。[8]比如,在教学讲授“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的问题时,可以从这群革命先辈历经闪过一线光明却又转入黑暗深渊的中国而深陷苦闷与彷徨,但又在强烈的救国救民思想驱动下继续艰难求索新道路和新生活的背景出发。通过呈现他们从爱国的立场出发,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冲决旧思想之网罗,追求形形色色的“新思潮”,通过“破旧立新”和学习、比较,最后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的思想历程[9],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发展性,引导学生对这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强大思想武器的坚定信仰。同时,结合早期知识分子群体在对新思想的传播与选择中寻求真理,在对旧文化的批判与开战中捍卫真理,在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中发展真理的历程,讲清楚作为精神之“钙”的共产主义理想不仅可以昭示奋斗目标,还能催生前进动力并提供精神支柱,进而促使大学生用“求真”对峙精神虚无。

2.运用承载伟大建党精神的革命旧址凝聚人

伟大建党精神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百年以来始终坚守的红色追求,它建立在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信仰以及对“国家坏到了极处,人类苦到了极处,社会黑暗到了极处”[10]的现状把握基础上。在教学融入时,可以选择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旧址及其所包含的红色文物作为典型素材,比如,长辛店二七纪念馆、亢慕义斋、北大红楼、李大钊故居、《新青年》编辑部旧址、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诞生地,等等。它们皆承载了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改造社会的责任感,见证了先进青年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转向,凝结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1920年成立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主要在亢慕义斋开展翻译、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工作。“亢慕义”源自德文“Kommunismus”(共产主义)的音译,旨在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早期知识分子正是在这里意识到中国问题的解决归根到底是为了劳动群众并且要依靠劳动群众,进而由此出发“往民间去”。到了长辛店,知识分子感受到工人群众的疾苦并大为震惊,为了将这股“新兴势力”凝聚成革命的力量,他们创办“劳动补习学校”宣传革命真理,成立铁路工会唤醒工人意识,在长衫与短襟的联袂中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阶级的结合。从望志路106号到南湖红船,中共一大的成功召开确立了党的名称和奋斗目标,同时提出“向工会灌输阶级斗争精神”的主张,劳苦大众从此有了翻身的希望。以教学讲授“思考和选择人生之路”的问题为例,可以结合伟大建党精神相关革命旧址,呈现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为适应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需要,在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同时转变为“民众的先驱”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只有确立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

3.集萃展现伟大建党精神的革命事迹激励人

偉大建党精神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百年以来始终呈现的红色气质,体现出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革命风范,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制胜法宝。“中共早期党员的献身精神,既是革命新人格的形成,也是团体风貌的形成过程。不但在思想、行为上做出表率,而且通过党的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由此,成为党的一种优良传统,历经几十年的演变,成为一代又一代党员的内在特质与行为规范。”[11]在教学融入时,可以选择中国共产党人早期的革命事迹作为典型素材。比如,作为创党先驱的李大钊面对生死毫不畏惧,他曾有言,“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当然,在早期革命实践中还涌现出“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刑场为礼堂,枪声为礼炮”“儒雅与壮烈的书生领袖”等革命事迹,它们无不反映着中国共产党人为了革命事业而鞠躬尽瘁,立志苍生而英勇就义的精神状态,是对“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入党誓词的始终践行。比如,讲授“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撑”的问题时,可以通过讲述一个个无畏鲜血的生命铸就一座座英雄主义的丰碑,换来年轻的政党历经百年沧桑依然风华正茂的故事,启发学生思考精神之于个体及共同体的意义。引导学生于“腥风血雨中绝境重生”“惊涛骇浪中坚如磐石”“攻坚克难中创造奇迹”的事迹里感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精神的忠实继承者和发扬者,并从“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的体味中选择用“斗争”激昂前行斗志。

4.善用呈现伟大建党精神的革命精神培育人

伟大建党精神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百年以来始终秉持的红色情怀,它建立在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党和人民的正确认识基础上,体现在对党和人民真心诚意、尽心尽力、没有二心的具体实践中,是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反映。在教学融入时,可以选择“北大红楼精神”“渔阳里精神”和“红船精神”[12]等作为典型素材。以“红船精神”为例,1921年夏天,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李汉俊的住宅里秘密举行,但因遭到法租界巡捕袭扰后被迫转移到嘉兴南湖继续进行,在浩渺烟波中完成了大会议程,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红船上通过的大会纲领明确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消灭阶级的阶级斗争的目的;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它呈现出早期知识分子在建党实践中探索和确定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政党的过程,反映了他们对共产党价值立场、政党性质和根本宗旨的高度认同和坚定践行。比如,教学讲授“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问题时,可以通过讲述面对满天风雨阴霾,早期知识分子依然公开宣布共产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引导学生把握红船精神不仅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还体现了共产党人“立党为公、忠诚为民”从政道德。通过对比分析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等组建的不同政党领导的民主运动的不同结局,启发学生感悟其他政党未获得革命成功皆缘于为“一己之私利”,相反,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党之初已经牢固树立起“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深刻共识,并在红船从南湖驶向全中国的过程中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坚定支持,从而把握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及其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当然,还可以引导他们于百年历程中“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关心群众、帮助群众”的焦裕禄精神、“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等等中,理解为人民服务不仅是中国共产党践行的根本宗旨,也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遵循的道德要求,进而选择用“奉献”作为立身智慧。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融通的实效性

提升伟大建党精神融通的实效性,贵在实现与德法课教学方法支撑点上的适切,进而把远大理想、人生真谛、精神力量、道德境界的道理讲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借助专题讲授法提升思想感染力

理论讲授法也称之为“理论灌输法”,是思政课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是教师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讲授,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方法。专题教学法,是“在充分理解教材和把握教学要点的基础上,结合课程的基本理论,提炼出重点和难点,以问题为核心,整合并拓展教材内容而形成若干独立专题的教学方式。”[13]将专题教学与理论讲授相结合,能够凸显主题鲜明、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等特点,但需注意“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并打造一套优质专题”[14],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与再造。首先要上难度,在回应学生思想困惑中讲清道理。思政课的内容常常被误认为是“遥远”的命题,对此,教学时需聚焦学生思想认识中关切的“精神物化”“意义虚化”“状态颓化”“价值淡化”等生活问题。从一些貌似有理、实则错误的观点切入,讲清楚错误思潮的来龙去脉并从根本上澄清其谬误之所在,进而引导学生“知其然”。其次要下深度,在突出深层理论逻辑中讲透学理。如果道理只停留在普通的“常识”,就背离了专题教学的初衷,因而就要将德法课教学中看似“浅显”的道理讲深刻。对此,就需要“突出精讲和深讲,注重某种理论或问题的系统讲”[15],在理论的推导和论证中引导学生实现“知其所以然”。再次要提高度,在升华理论价值导向中讲活哲理。可以结合前文所述伟大建党精神相关的革命先辈、革命旧址、革命事迹与革命精神,引导学生理解“精神信仰、人生追求、精神风貌、伦理道德之于精神世界重构的重要性”等问题,在做到“知其所必然”的同时自觉传承“求真”“担当”“斗争”“奉献”等精神。

2.运用历史叙事法提升历史穿透力

历史叙事法,是指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将特定历史时间和历史场景中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进行形象叙述,在恰切的话语表达中引导学生进行感悟与体验,在价值观念的阐发中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的教学过程。在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德法课教学中,将采取有组织的“故事叙述”(storytelling)模式,对党史故事的展开诠释以实现对创党行动和经验的意义的理解。对此,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挖掘党史叙事资源。在搜集早期知识分子在中国共产党创建过程中形成的众多红色历史素材时,要注意深挖这些历史素材与中国革命相关的“人物”与“文物”,“事迹”与“灵魂”的生动细节、细掘素材背后的教育價值。使“价值真理”与“行为典范”共同蕴含于叙事素材之中[16],以更好帮助学生“重回”历史现场,走进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处。其次,转换叙事话语表达。思政课内容与意识形态紧密相关,教学中难免走向宏大叙事,容易导致“笼统”“宽泛”“抽象”的灌输印象。需注意将“高大上”的教学目标与“个体化”的生命叙事相结合,通过讲人性故事和人情事理来彰显德法课的生命温度与价值关怀,从而潜移默化地“叙”出“事”背后的“意义”。再次,丰富个体叙事体验。“我们是通过叙事创造和再创造了自我,自我是我们讲述的产品。”[17]因而,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课堂的“叙事”或“倾听”来实现自我的建构。以红色家书为例,可以通过读信、唱信、画信、演信等方式展开叙事,从所叙之“小故事”和“小细节”中去理解和感悟“大历史”与“大时代”,在与所叙之“普通生命”的对照中去经历同感、产生共鸣或引起反思,进而实现自我教育及相互教育。

3.采用启发互动法提升价值引领力

思政课教学并非是独白式地说教,相反,应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主动思考和探究社会现象与人生问题。启发互动法常常发生在主体间性的教学模式中,是一种以问题为本位,以师生共同体为依托,通过追问与引导,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塑造学生良好个性[18]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德法课教学中运用启发互动法,旨在以教师“设问、拆问、释问”与学生“生疑、探疑、解疑”为主的双向交流教学过程中,经由观点的碰撞拨开思想的迷雾,产生精神的共鸣并最终实现价值的认同。首先,精准设问引发学生生疑。有效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发人深思。教师需要结合德法课教学专题的重难点、现实生活的热点以及学生思想的疑点做好充足准备,合理选材并巧妙设置具备针对性、探究性和逻辑性的“问题链”,确保在环环相扣之中把问题引向深入,避免设置低效而杂乱的问题影响学生思维的整体性。其次,精细拆问引导学生探疑。在激起学生探求答案的欲望后,还要注意唤醒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具体可依托党史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人生主题的探讨和评论、时事热点的关注和辩论等教学方式。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愤悱之处并展开充分对话,在提问与追问中激发学生层层推进,在如切如磋中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滋相益。再次,精确释问启发学生解疑。除了交流中的点拨之外,教师的总结引导构成启发互动教学的重要一环,它将升华学生的价值认识。因为是师生采取不同“思考路径”进行交流并达成“共识”的教学过程,学生对教师的看法和评价充满期待,教师若“有备而来”在讲评中抓住要领,在精细阐释中解决学生的认识盲点,启发学生茅塞顿开,将达成“课虽终而思未了”的教学效果。

4.发挥实践教学法提升精神感召力

道德的本质在于实践,因而实践性在德法课教学中甚为突出。实践教学法,是指教师围绕德法课教学内容及生动现实,在多样性的“课外”场域中引导学生感知社会以增进对国情的了解,体验人生以增强对社会的责任,从而促进学生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认识在实践体验中实现教化与内化的结合、认知与践行的统一。作为“课堂理论讲授”的补充与延伸,“课外实践教学”需将课堂上的“讲”与走出去的“看”相结合,将理论问题与社会调查、现实问题与历史分析相结合。此外,还需做到以下几方面:首先,教师始终在场发挥主导作用。教师是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关键,离开教师的主导难以实现真正有效的实践教学。在全过程主导实践教学时,教师先要结合课程内容总体规划实践课时,然后深入分析教学任务以精心设计伟大建党精神相关实践主题与形式,接着引导学生积极投入、主动参与到实践教学中,最后对本次教学活动的立意是否明确、定位是否精准、目标是否达成进行合理评估,并为提升下一轮实践教学效果做好准备。其次,学生积极参与确保主体能动。学生是思政课学习的主体,实践教学的效果以学生的获得感为依托,实践教学的目的最终要落脚到学生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解、巩固和运用上。对此,可邀请学生参与到实践方案的设计中,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和主体思维。同时,以“任务驱动”“问题探究”等方式激发他们自我塑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再次,形式多样可行实现潜移默化。不同实践形式对实践教学的影响皆不相同,选择恰当的方式才能让学生在生动鲜活的实践中感受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发展过程,在多彩的教学中产生心灵的激荡与思考。因此,要注意实践教学的形式多样但不流于形式,做到切实可行并能支撑教学目标。形式上可以包括线上线下的参观考察、课堂内外的竞赛创新、校园内外的志愿服务等,但要整体统筹、系统支撑,避免简单重复。

总之,通过重构新时代好青年的精神世界以团结凝聚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共识,这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当前,继续对伟大建党精神全面融入德法课教学展开深入思考,对激发大学生以昂扬向上的精神、奋发有为的姿态迈向新征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天玲,王顺洪.数媒时代青年文化消费主义的表征与治理路径[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2(9):34.

[2]宇文利,金德楠.“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理想信念教学的基本理路[J].思想教育研究,2021(9):114.

[3]刘建军.深化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几点哲学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3):128.

[4]史文琪,穆佳滢.伪装与展演:青年“精致”利己主义审思与探幽[J].理论导刊,2021(3):107.

[5]武东生.如何把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人生观”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2):26.

[6]黎娟娟,黎文华.Z世代大学生多重矛盾性社会心态解析[J].中国青年研究,2022(7):107.

[7]毛泽东早期文稿(1912.6-1920.11)[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554.

[8][9]黄修荣,黄黎.中国共产党创建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145,146.

[10]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310.

[11]张志松,黄化.红船精神:史学探源及其教育实践研究[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85.

[12]徐光寿.全面研究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的若干维度[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1(1):40.

[13]章小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0):95.

[14]陈红,米丽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设计的六大要素[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9):99.

[15]张雷声.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探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7.

[16]郑航.德育教材开发中的叙事素材[J].课程·教材·教法,2004(11):46.

[17]杰罗姆·布鲁纳.有意义的行为[M].魏志敏,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70.

[18]曾立荣.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课堂教学理念的价值及方法讨论[J].教育探索,2010(3):70.

[责任编辑:邢炜真]

基金项目: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研究”(22JDSZK155);云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项目“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研究”;云南大学教改项目“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研究”

作者简介:马志霞(1989—),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廖贵彩(1997—),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精神世界思想道德与法治伟大建党精神
分学科教学视阈下的“思想道德与法治” 课的教学改革探索
攀枝花三线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践路径
试论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提高的策略研究
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意涵与特质
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深刻认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宣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
故宫乾隆花园的建筑艺术特征
关于当代绘画艺术语言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