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共同富裕话语的历史演进、内在意蕴及时代观照

2024-05-17 07:02樊洋陈智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历史演进共同富裕新时代

樊洋 陈智

摘 要:共同富裕话语有其独特的内在生成逻辑,集中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品质和实践发展。从概念史的视角来看,共同富裕话语经历了反思与探索、深化与拓展、转换与革新、创新与超越四个阶段,形成了“革命求富”“建设谋福”“改革致富”“全面共富”的话语表达。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深化了共同富裕话语的内涵表达,建构了共同富裕话语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共同富裕话语的精神特质,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聚焦于共同富裕话语的实践逻辑、理论逻辑、话语逻辑、主体逻辑有助于深化共同富裕的逻辑证成。在把握共同富裕话语与小康话语、民族复兴话语和中国式现代化话语的价值共通性、逻辑关联性的基础上,不断深化中国话语表达。

关键词:共同富裕;话语;新时代;历史演进;时代观照

DOI:10.15938/j.cnki.iper.2024.01.002

中图分类号:F126;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24)01-0006-09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共同富裕的词频闪现了8次,明确提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1]的要求。相对于中国实践的惊人发展,我国的理论创新和话语创新与实践成果相匹配还有一定距离。习近平指出:“今天我们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给理论创新提出了全新要求。”[2]中国推进现代化的实践,必将成为滋养共同富裕话语生成的沃土。所以,研究共同富裕话语需要从深层次的理论和实践上把握共同富裕话语具有的内在张力,复盘共同富裕话语建构的历史演进过程、分析共同富裕话语内在生长逻辑和内在意蕴、总结共同富裕话语的当代启示,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获取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大有裨益。

一、历史考辨:共同富裕话语的历史演进

概念史研究是基于史学研究的一种新的研究范式,旨在广泛收集和细致分析大量翔实资料的基础上,溯源概念的生成、发展、成熟和实践,从概念的核心要义、关键主题、基本语意的变化,探究概念变迁的过程,借助概念理解历史。共同富裕话语经历了人类追求理想社会的描述性话语、制定奋斗目标的阶段性话语、实现共产主义的制度性话语,话语的表达方式和内容的变化反应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人民生活结构的关联。共同富裕话语变迁随着时空场域的变化而变化,在大历史观视域下厘清共同富裕话语的产生、发展、转换与创新四個阶段的特点,便于研究共同富裕话语之历史意义嬗变的连接点。

1.反思与探索:实现革命求富话语

鸦片战争后,中国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社会各阶层试图探索中华民族衰而复兴的道路,中华民族开始向现代化迈进,共同富裕话语也在现代化的实践中萌发。此时,“自由统一”“民族独立”“工农联盟”“联合政府”等词语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同富裕话语的核心表达。

大革命时期,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相勾结,政局动荡、战乱频发,人民群众贫困加剧。1921年,中共一大提出:“消灭资本家私有制”[3]的政治纲领。1922年,中共二大喊出“打倒军阀,打到帝国主义”的口号。为实现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唯有通过暴力革命,重新制定社会秩序,创造新的社会制度。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4],“打土豪、分田地”、耕者有其田,农民支持和参加革命的热情空前高涨,为推动共同富裕话语的传播创造了群众基础。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敌人的疯狂围剿,中国共产党喊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响亮口号,实现了敌后根据地的自给自足,为建国后的经济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共同富裕话语落地提供了契机。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三大政治口号,通过“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等革命话语坚定了人民群众对实现共同富裕的信心,壮大了共同富裕话语构建的群体力量。

2.深化与拓展:实现建设谋福话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实现了政治统一和社会稳定。面对战争带来的创伤,中国共产党将注意力转移到国民经济的恢复上。以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现代化”“文化教育基础”等词语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共同富裕话语的核心表达。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设计了一条人类通往理想社会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人民按照马克思的宏观设计开凿修建这条理想之路[5],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走出了一条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为特点的“合作化”共同富裕发展模式。三大改造完成以后,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着陆,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产生了与之相匹配的社会生产力,为共同富裕话语的生成和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第二,建设现代化。工业化作为推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决定了党和国家今后一段时间内要集中力量发展工业,以此来摆脱工业基础薄弱的现状。中国由传统落后的农业国现状过渡到初具规模的工业国,为构建共同富裕话语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三,建设文化教育基础。教育是经济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要基石,毛泽东强调:“尽一切可能恢复和发展人民的文化教育事业”[6],在全国范围开展扫清文盲运动,重建教育系统为人民群众提供教育机会,不断提高全民的文化素养,提升民族的科学技术能力,以科技反哺工业化国家建设,为一贫如洗的新中国储备发展所需的人才,从而为构建共同富裕话语积累了丰富的人力资本。

3.转变与革新:实现改革致富话语

改革开放是关乎中国前途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共同富裕话语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中国必须积极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浪潮,吸收世界上一切先进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管理理念,才能在世界舞台上为实现共同富裕打开一扇窗,提高话语表达能力。以“社会主义本质”“小康社会”“先富带后富”“消除两极分化”等词语成为改革开放时期共同富裕话语的核心表达。

民之所盼,改革所指。改革开放为小康和共同富裕的衔接搭桥铺路。鉴于特定的时代背景、话语的使用范围以及思想理论的适用性,“小康”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逻辑起点。邓小平针对人民群众在过去对社会主义认知的偏差,提出了“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7]他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增强了民众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将共同富裕提升至社会主义本质的话语高度,在思想上激发了人民群众对实现共同富裕的热情。中国共产党在充分考虑中国的基本国情的基础上,认识到实现共同富裕无法做到整齐划一,提倡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诚信经营,先富裕起来[8],最终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先富”有助于发挥带头示范作用,激发人民群众自我创造财富、改善生活条件。江泽民在关于共同富裕实现的途径上,强调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将“效率”和“公平”辩证统一起来,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兼顾公平;同时,他认为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承认收入存在差别,提高生产积极性,要通过逐步的发展来解决现实问题。胡景涛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新路径。中国共产党开创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创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知,通过经济建设、效率公平、小康社会等关键词构建了共同富裕话语的表达形式,使共同富裕话语的内容在高度上和广度上得到升华,反映了改革开放时期共同富裕话语不断深化与转换。

4.创新与超越:实现全面共富话语

新时代,基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共同富裕的实现受到多方面钳制。中国共产党立足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以“消除贫困”“全面小康”“乡村振兴”“美好生活”等词语作为新时代共同富裕话语的核心表达。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的状况对全面推动共同富裕做出一系列战略部署。首先,党的十八大直接使用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题,取代了党的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题。两次报告对于小康社会的说法仅改变了一个字,“建设”描述了小康社会实现的过程,“建成”描述了小康社会的实现结果,过程具有阶段性,结果具有时效性,“建设”到“建成”表述的转变意味着以党的十八大为起点向全国人民践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其次,党的十九大在改革开放后“三步走”战略基础上提出了“新三步走”战略,对“现代化国家”的描述变为“现代化强国”。这种话语转变意味着我国已经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了全面的铺垫,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全面升级,共同富裕话语内涵全面创新。再者,党的二十大报告将现代化的表述升华为“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了现代化的模式并非定于一尊。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占据了世界现代化话语场域中的一席之位,也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在顶层设计方面趋于成熟。从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历程,生成了“美丽中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五位一体”“五大发展理念”等一系列鲜明的共同富裕话语概念集群,真正搭建起了共同富裕话语的基本框架,成为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导向性话语。最后,精准扶贫消除绝对贫困。近一亿人口摆脱贫困,人民群众的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础设施水平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9]在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消除绝对贫困,彰显了党执政为民的优良基因,也进一步验证了中国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阶段。在进一步探索中,国家选取浙江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为共同富裕的实现制定了明确的时间路线。新阶段,共同富裕的表达进一步丰富,对原有的表述进一步完善,实现了共同富裕话语的创新和超越。

二、逻辑理路:共同富裕话语的演进逻辑

單词片语传播的背后是时代思想的缩影,在思想演变的脉络中为话语的变迁寻找恰当的位置。共同富裕话语经历了本体发展、认知变迁、话语嬗变、内在自觉四个表达阶段,在推进现代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中国话语的重要子系统。基于共同富裕话语生成、传播和认同的需要,探求共同富裕话语内在生长逻辑,把握其话语语境和语意的变化,从而构建共同富裕话语体系。

1.实践逻辑:共同富裕的本体发展

共同富裕话语承载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优秀传统文化和优越的社会制度,催生了新的思想认识。将静态的共同富裕话语的表达向动态的共同富裕话语实践推进,能有效发挥话语的引导功能,提升话语权重。在全面推进共同富裕的奋斗阶段,面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美好生活”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构成了需求侧和供给侧的矛盾,共同富裕话语需要在进一步的实践中统筹供需矛盾,寻找话语证成的根本动力。

从需求侧来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因生产力的提升获得极大改观、生活方式得以重塑、生活观念得以改进。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人民群众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立体化和自主化,这些要求集中表现为人民群众对社会生产力的高低和物质资料的供给能力上,要通过更全面、更充分、更平衡、高质量的发展带动需求的升级跳跃。将共同富裕的概念放置在不同历史时空背景下,需要清晰准确的定位其内涵,不能拔高时人的对其理解程度,也不能忽视合理的超前状况,从社会发展的样态出发推动共同富裕的内涵丰富与外延扩展。

从供给侧来看,共同富裕话语从旧到新的语义革新过程中拥有新特征,要充分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10]。需求与供给是不可或缺的两面,需求的提升必然引起供给的变革,党和国家以不同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为基础调整整体战略布局,是思想上的突破、话语上的更新、行动上的不断完善。共同富裕的构建是从思想理念转变为现实实践的过程,从最初提出的“小康”概念,到温饱不足的“总体小康”目标,到人民生活普遍提高的“小康社会”的发展要求,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规划,最后由全面小康向共同富裕迈进,这一发展脉络是人民群众主体性的体现,是生产力的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的温饱到多元化需求的良性互动。

2.理论逻辑:共同富裕的认知变迁

事物的发展总是遵循一定的规律,推动共同富裕的实践中,要寻找其发生作用的条件,并转化为人民的理论认知。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内在逻辑、实践路径和未来指向都在实践中逐渐成熟。溯源不同时期的探索实践,形成特定的话语内涵和表述。

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预期,明确了共同富裕建设的历史定位。新中国成立后,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如何建设新中国,建设什么样的新中国。随着土地改革的完成,中国共产党采取公私合营、推进农业生产合作化等方式,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随后在“五年计划”“工业化”等具体措施的推动下,中国的经济有了明显增长,这为共同富裕话语的构建奠定了制度基础和物质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落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实现共同富裕确定了历史定位。党的十三大将中国定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上,并强调在至少一百年的时间内不能改变,国家的方针、政策都要依据这个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决定了实现共同富裕不是一蹴而就的,非短时间内就能达到的目标,所以实现共同富裕需遵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规律,不能超越现有的发展阶段。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知,明确了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向。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做了说明,但对社会主义本质却未见系统表述。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经历了照搬照抄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社会主义论述的第一阶段,然后走进了计划经济的第二阶段,但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并没有清楚的认知。上世纪90年代,随着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谷期,社会主义发展该如何抉择,中国共产党亟待寻求新的出路。选择决定方向,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谋求进一步发展,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保证共同富裕实现的前进方向。

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精准把控,明确了实现共同富裕的重点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取决于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把握。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能够明确不同时代特征和国家发展的历史方位,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是解决社会发展主要问题的根本着力点。党的八大明确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与生产力发展的滞后性的矛盾,此时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生产之间的矛盾,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并提出小康社会发展目标;党的十九大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成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所以,认识社会主要矛盾是把握社会发展阶段的“钥匙”,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中不断深化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每一次社会主要矛盾的迁移又再次提升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水平,保障了不同历史时期实现共同富裕的重点任务。

3.话语逻辑:共同富裕的话语嬗变

概念是构成话语的节点,是知识体系形成的基石,考证富有“整合力”的话语概念有助于我们理解话语的内在逻辑。共同富裕的话语历经从描述性到指向性、从单一性到多样性、从政治性到人文性三个向度,充分展示了大历史观视野下共同富裕话语的嬗变与革新。

第一,从描述性到规范性转变。马克思指出:理论思维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11]“概念首先是专有名词、专业术语、习惯用语等,然后才是对思想观念的冠名,对社会政治事件的描述、阐释与分析。”[12]概言之,概念是偶然获得并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惯用观念,从描述性概念发展成为规范性概念。时至今日,共同富裕已经上升至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特征的高度,被具体化为国家的政治要求,成为党的意志主张。共同富裕成为新时代的精神浓缩,将共同富裕话语的考察置于不同历史时期,尤其是在深入历史发展和思想演变的长河中挖掘其深层内涵,通过解读共同富裕概念的核心语义,有助于进一步将描述共同富裕的话语转变为实现共同富裕可操作性的规范性话语。

第二,从单一性到全面性转变。改革开放以来,共同富裕的内涵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呈现动态性。最初,小康社会作为共同富裕的时代代言人,注重物质财富的积累,着重解决当下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邓小平指出:“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13]在1983年视察江苏并将苏州的生活水平从衣食住行到人口就业再到文体教育等方面归纳为六条标准。这六条标准涵盖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统筹发展,意味着从小康社会实现物质富足的单一性话语向共同富裕实现两个文明的全面性话语转变。习近平指出:“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4]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始终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实现脱贫道路一个不掉队。“全面”从内涵表述上来看,是实现了单一的物质生活富裕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的跨越。共同富裕话语从单一性向全面性转变,也是党对共同富裕的进一步认知。

第三,从政治性到人文性转变。共同富裕多次出现在党的代表大会和事关国家大政方针的文件中,逐渐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政治话语,并向世界发出强有力的话语宣介。虽然政治话语具有正面和情感认同的作用,但它的规范化和格式化的话语表达容易使人民群众产生距离感,无法实现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5]理论来源于人民群众,经过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变得鲜活。共同富裕就是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站稳人民立场,让人民的关切有回应、诉求能落实。共同富裕话语以贴近群众生活和反映群众夙愿的表达形式,赢得了人民的普遍认同和理解,做到了既具备政治属性又兼具人文关怀,符合党心民意。

4.主体逻辑:共同富裕的内在自觉

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最大政治优势和根本政治动员保障。中国共产党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不断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填补共同富裕的理论空白,构建共同富裕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中国共产党终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将共同富裕的实现建立在“两个结合”的基础上。

第一,推进共同富裕与中国具体实际相耦合。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世界奇迹。但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习近平指出:“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16]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前提。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追求共同富裕的过程实际上是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契合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制定符合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战略和任务,实现了人民群众从温饱到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展示出强大的社会治理功能。

第二,推进共同富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耦合。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传承和发展的基石,共同富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指引,契合了中国共产党对共产主义探索的阶段性表達,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共同富裕是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治国之道,富民为始。让人民生活的更美好是中华民族追求的千年理想,在先哲圣贤留下的作品中不断闪现出共同富裕的话语。孟子指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荀子指出:“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统治者想要国泰民安、政通人和,只有实行民本理念,让民众能够过上富足生活,实现国民共富。共同富裕是一种基本的价值遵循。管子指出:“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可见物质的富足是道德和情感的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明确了实现共同富裕对构建和谐社会、搭建道德框架的重要意义,物质富足能够提升社会道德文明高度。共同富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有助于创新共同富裕话语的表达,映射了共同富裕话语深刻的历史文化底蕴,进一步推动共同富裕思想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三、内在意蕴:新时代共同富裕话语的新内容

话语被受众认同和信服的先决条件是话语能否凸显出事物的根本,清晰表述着事物的本质和核心要义。党的二十大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17]共同富裕话语是中国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形成的独特表达。党的二十大从价值逻辑、发展规划、路径选择和文明取向等方面系统阐释了共同富裕话语的内容和特征,从而进一步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

1.新时代共同富裕是扩容提质的发展富裕

第一,生产优先原则。社会财富是生产创造出来的,不是分配出来的,不创富,分出来的只能是共同贫穷。“共同富裕”:“富裕”是“共同”的条件、前提、指向标,没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共同”绝无实现的可能。根据《2023年中国统计年鉴》,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GDP为1.27万美元[18],对标世界银行经济体收入分组标准(2019年),我国已快速接近高收入国家标准,但与美国人均GDP是6.4万美元、日本人均GDP是4.02万美元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中国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远未达到富裕程度。总体来说,让低收入群体迈入中高收入阶段是共同富裕面临的最大挑战。为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目标,需要继续保持较高的发展水平。第二,高质量发展原则。共同富裕不是简单的做加法求总数取平均,它是整体的均衡。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要综合考虑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不能仅发展优势部分,否则优势资源的红利消耗完,整体性优势丧失便会陷入“发展陷阱”[19]。目前,中国经济仍未完全摆脱“粗放型”发展之路,资源消耗与产出不成正比,由资源消耗换取的短期成果显著的发展模式势必不会长久,会制约和削弱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新时代,共同富裕就是要摆脱资源浪费、过度损耗,从传统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向集约要效率、向专业要质量、向融入要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传统型资源消耗大、生产质量低的产业要及时创新、转型,通过技术、信息、数据等手段推动产业升级。经济提速换挡的阵痛期是中国发展的规律使然,是长线经济视野下铲除沉疴痼疾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构建共同富裕話语的过程中,要讲清楚生产力的发展对于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影响,认识到高质量发展必将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科学路径和必然道路的基本情况。

2.新时代共同富裕是共建共享的富裕

生产决定分配,现阶段实行的分配制度,既要注重效率更要兼顾公平。如何在分配层面精准布局共同富裕的分配格局,需要从以下方面切入:

第一,共同富裕具有共享性。共享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集中体现,从国家的性质和覆盖面上来看,享受共同富裕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顾名思义,“共同富裕”不仅强调“富裕”,还要保障“共同”,它不是某些人、某些群体或大多数群体的富裕,而是人人有份、不落一人的富裕,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体现了共享性特征。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活面貌,收入差距拉大影响了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高收入人群储蓄率攀升,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下降,不利于国内大循环健康持续。所以,共同富裕就是要矫正和补充制度性因素带来的不平等,促进不同区域的各类主体有机会、有能力且公平参与到经济发展创富的过程,使社会生产的财富具有普遍性和共享性。第二,共同富裕差级合理。共同富裕是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但共同富裕没有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收入差距源于劳动者技能和劳动贡献的区别,它肯定个人的努力、能力和选择带来的财富收入差距,只要这种差异在合理的级差范围内,便是合理的。承认差距,鼓励合理差距,既能体现对人的个性关注,又具有彰显社会公平正义。第三,共同富裕具有阶层流动性。习近平指出:“要防止社会阶层固化,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20]改革开放经济腾飞带来了空前的社会性流动,畅通的社会阶层流动渠道使劳动力在全国范围内快速转移。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经济增长放缓,社会财富现有存量已有归属,财富增加的主流去向基本已定,外加财富代际传递加强,富人凭借资本收益甩开劳动收益的优势,不断让新增的社会财富向自身集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共同富裕就是要成为打破贫富差距过大的“钥匙”,通过重建分配制度,让致富的能力、条件、潜力得到释放,让处于固化中的阶层再次流动起来,逐渐形成一套摆脱社会固化和调活流动性的机制。因此,在构建共同富裕话语的过程中,要重点阐释清楚共同富裕是共建共享的富裕,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激活发展动力讲清楚、讲深刻,彰显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

3.新时代共同富裕是渐进性的富裕

共同富裕是实现富裕的动态发展过程。共同富裕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是过程性与阶段性的统一。[21]首先,从覆盖群体来看:全体人民享有共同富裕发展的成果。中国十四亿多人口,每个自然人的特点不同,存在能力禀赋和努力程度上的差异,收入待遇的差距恰巧能反映出劳动者在能力和贡献方面的不同。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就要进一步完善初次分配机制、健全再分配调剂机制、构建第三次分配制度,通过三次分配协调联动调节收入。其次,从区域和城乡发展来看:不是所有地区能够同时达到富裕。党的二十大指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22]由于政策和区域位置等因素,一些地区在快速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时,获得了产业优势和发展红利,财富迅速向这些地区集聚,反观贫困地区或刚刚脱贫地区,囿于前期发展乏力、后期发展资源匮乏等各方面的原因,使得区域和城乡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区域基于自然禀赋之上,中国首先发展沿海城市,随后实行“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发展举措;城乡基于资源禀赋之上,中国优先发展城市工业、农业补给工业、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共同富裕重点要解决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让收入差距趋于收敛而不是发散,坚持推进重点领域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因此,在构建共同富裕话语的过程中,要进一步解释清楚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通过机制和体制改革实现人民群众对共同富裕的认同。

4.新时代共同富裕是物质、精神、生态多重富裕

多重富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结果。物质富裕、精神富足和生态富饶是共同富裕的应有内容。共同富裕不是单一的某方面富裕,也不是片面追求人民群众的收入提高、生活条件提升,它更多关注于个人的全面发展。“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23]共同富裕,涉及到了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然三者协调相处的关系。

第一,从人与物的关系来看,物质富裕是共同富裕的基础和前提。人是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生命体,为了生存和进步,这就决定了人具有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群众经历过一段三餐不足的日子,物质生活资料得不到充分保障,人民群众无法顾及温饱以外的其他事情。第二,从人与人的关系来看,精神富有是推动共同富裕的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地位同等重要,要打造出精神文明的强大盔甲,让精神富有成为共同富裕道路上的不可或缺项。在迈向共同富裕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需要时刻注意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在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刻,更要保证精神和物质匹配发展。第三,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生态富饶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底色。在物质需求获得极大满足后,人民对于环境的保护意识也在增强,憧憬生活在一个环境优美、气候适宜的人居环境,生态富裕的需求逐步显现。馬克思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24]自然作为一款天然的公共产品,每个人都有从中获得发展的权利,为了当代人的需求和后代人的延续,追求生态富饶应成为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因此,在构建共同富裕话语的过程中,要阐释清楚共同富裕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物质、精神、生态等多方面实现富裕的结果,与西方福利制度有着根本区别。

四、时代观照:新时代共同富裕话语的当代价值

共同富裕话语在历史嬗变中表现出内在意涵、表达方式和语言特征的变化,赓续发展了小康社会话语、契合了民族复兴话语、融入了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为进一步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优化了话语表达,凝聚了广泛共识。

1.共同富裕话语赓续小康社会话语

共同富裕话语是中国共产党基于中国发展实际经验并结合当下实践进一步探索,构建起来的叙事性话语表述。这种话语表述强调了推动共同富裕已经完成的内容和成果,对几十年的发展经验和成就进行的理论总结和话语提炼。“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明确了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小康社会肩负的历史使命结束,共同富裕接续小康社会持续发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共同富裕统一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具体实践中。共同富裕话语所涵盖的内涵、特点、功能和价值不是简单的延续小康社会话语,而是在概念、术语、内容等方面的创新和重构。共同富裕话语在沿用小康社会话语的基础上,注入了全新的时代精神和原创内容。

第一,从战略地位来看,全面小康社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在党的文献中,“小康”出现在1933年苏区中央局机关报《斗争》中,1979年邓小平首次提出“小康社会”的概念,党的十四大提出人民群众正在向小康迈进,十五届五中全会首次使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概念,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小康社会话语革新在不同历史时期成为常态,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小康社会话语承担的历史使命宣告完成并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上的重要印记。新时代,以中国梦为引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话语逐步登上历史的舞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成为小康社会的接力赓续与深度衔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指向的共同富裕新征程由此展开。

第二,从内涵建设来看,全面小康社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全面小康”“共同富裕”是令人振奋的伟大目标,两个词语层层递进且内涵相互嵌套。党的十六大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25]从话语指向来看,小康话语和共同富裕话语具有高度一致性,都是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美好夙愿转化为新时代党和国家的主张、意志和战略,强调国家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幸福,并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中。

2.共同富裕话语契合民族复兴话语

共同富裕话语旨在阐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机制和路径。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过程。实践证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然进入到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共同富裕话语构建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中考察共同富裕话语,具有鲜明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新时代,民族复兴不仅是共同富裕实现的目标,也是话语构建的基本遵循。首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实践为共同富裕话语的构建提供了话语素材。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能,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告别了绝对贫困,在全球公众中产生了强烈共鸣。中国共产党总结了共同富裕发展的规律,升华了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为新时代共同富裕话语构建提供了丰富的话语素材。其次,民族复兴为共同富裕话语构建凝聚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近代中国经历了民族受辱到自立自强的全过程,列强侵略让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严重受挫,继而跌入极端自卑的境地。实现民族复兴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四个时期的伟大成就。这些伟大成就重塑了中华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认同感和获得感,夯实了团结奋斗的力量基础,为共同富裕话语构建凝聚了强大精神动力。最后,民族复兴为共同富裕话语营造了良好传播环境。对于国内来说,中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进而向共同富裕迈进,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最大限度地凝聚了群众力量,共同富裕话语使人民群众将发展理性的认知自觉融入到了生产实践中,彰显了以言行事的价值,激发了人民参与建设共同富裕建设工程的主体自觉。对于世界来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建立在世界共同发展基础上的复兴,是与世界携手并进共谋发展的复兴,中国为世界发展中国家走上现代化道路提供了经验和借鉴。世界各国感叹中国取得的发展成果,极力向中国求取发展经验,从而全面激发了自主发展的内身动力,为共同富裕话语构建营造了良好的传播环境。

3.共同富裕话语承载中国式现代化话语

从世界历史进程来看,现代化起源于西方,但西方国家在引领世界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出现了各种诟病,野蛮生长的背后是赤裸裸的剥削和掠夺,造成两极分化和贫富不均。模仿西方发展模式,致力于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发展中国家经过多年发展仍旧无法实现现代化任务,西方的现代化之路是否具有普遍性,未来的发展趋势都亟待探索。过去,西方以强大的经济和科技为依托,构建了西方现代化话语体系,抢占了现代化理论的话语权、命名权。随着中国以超越性的思维方式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独特道路,世界各国开始转变方向去探寻中国伟大成就背后所蕴含的机理奥秘。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创造出人类文明新形态,以自身发展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困境。话语是思维表达的载体,话语的建构是精神的建构,失语者失家,只有当共同富裕话语被不同主体所使用,话语权才能得以呈现,共同富裕所包含内容被接受程度才能提升,共同富裕话语的能见度越高,在世界上的发声也越响亮。

中国式现代化叙事方式旨在将中国式现代化融入世界历史的长河,通过提炼一系列具有鲜明特点的中国式现代化概念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内涵。中国式现代化兼具“中国性”和“世界性”,每个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不尽相同,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人的现实需要,着力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观照全人类命运发展。如何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知识结构,话语重建是关键。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实则是中国话语中国化,基于中国实践探索出来的发展理念、走出的发展模式和凝练出的话语表达,向世界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描绘中国式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宏大叙事篇章和历史场景,形成表达中国立场、传递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力量的共同富裕话语体系,提升共同富裕的国际影响力、引导力和说服力,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话语的国际共鸣。

参考文献

[1][2][17][22][2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1,20,22,14,22.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

[4]毛泽东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

[5]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26.

[6]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66.

[7][1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65,54.

[8]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58.

[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羸脱贫攻坚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1.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45.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6.

[12]郭台辉.谁的概念史,谁之合理性:三种类型的比较分析[J].学海,2020(1):47-55.

[14][20]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4-8,4-8.

[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16]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107.

[18]国家统计局.2023年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2:2.

[19]陶志勇.共同富裕理念、目标与推进路径[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22:109.

[21]杨宜勇,王明姬.迈向共同富裕社会中建设之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51.

[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5.

[2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342.

[责任編辑:邢炜真]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学科(专业)拔尖人才学术资助项目(gxbjZD2022133);安徽省高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中国式现代化何以实现——基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解释框架”(SK2021A0975);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职业倦怠干预机制研究”(sxzzjy041)

作者简介:樊 洋(1990—),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滁州职业技术学讲师;

陈 智(1967—),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历史演进共同富裕新时代
共同富裕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欧美国家媒体自律制度的发展和革新
论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中国化的历史演进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社会医疗保障体系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