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栗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实现了全面改革.在生活化教育理念中,教师应当基于学科特点,不断融入生活化教学资源,拉近生活与教学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能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初中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时期,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效运用生活资源,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以此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本文首先阐述生活化资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的作用,其次分析当前生活资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现状,最后结合实际提出有效的运用策略,供广大教师参考.
【关键词】生活资源;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初中物理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探索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学生后期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生活资源作为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当活用生活资源打造多样化的物理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实践体验的学习活动中直观地感受物理概念、原理等内容,从而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和趣味性.然而就目前来说,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生活资源还存在许多研究空白,即使有一些教学实践案例和经验总结,但对于生活资源的选择、设计方面还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生活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探索其在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并采取行之有效的运用策略.
1 生活资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作用
1.1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物理学科是初中生初次接触的学科之一,结合这一学科内容来看,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生活资源,可以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比如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影子,了解与“光”有关的物理知识;结合自身坐车体验,感受惯性的存在.这些丰富有趣的生活现象,可以直观地解释出物理概念和原理,能让学生从生活化的角度思考物理知识,以此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1.2 有利于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对于教师而言,要全方位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注重学生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要让学生自主体验、不断实践,感受物理现象,理解物理规律.通过生活资源的有效应用,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学生们可以了解到生活中的一些物理规律和现象,能够结合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其中的原理.比如将气球放在头发上摩擦,头发会“立”起来;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理解水的三态变化.这些生活化内容,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意识,让学生在观察和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2 生活资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现状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其自身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部分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常常会围绕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进行设计,将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物理成绩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忽略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没能结合物理学科特点,将生活资源进行有效运用.在这一情况下,便会降低课堂教学活动的层次性,导致学生无法提高学习兴趣,总是被动性学习知识,进而影响着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加之部分教师对生活资源的运用理解不到位,在选择生活资源和使用生活资源时,存在一定局限性,无法充分挖掘生活资源的实际应用价值,影响了物理教学效果.
3 生活资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策略
3.1 转变教学观念,重视生活资源运用
为切实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全面发挥生活资源在课堂中的运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参与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应当以身作则,积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生活资源在课堂中的有效运用.具体来说,教师要全面了解生活资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价值,全面分析物理学科与生活的联系,积极学习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了解其内涵和具体内容,在课堂中不断融入生活资源,开展教学活动.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主动学习,以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为主.如参加每周一次的教学研讨会议,与其他教师相互交流、沟通,分享阶段性的教学成果,总结教学经验,在探讨中找到教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以赛代练的方式,积极参加赛课活动,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将生活资源融入课堂中,在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同时,加强对生活资源的理解,为后期物理教学活动的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3.2 结合教学内容,融入生活资源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材是教师授课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为有效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在实践中,教师应基于教材内容进行详细分析,结合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目标,从生活化角度考虑,找到其中所存在的生活元素,在课堂中不断融入生活资源,以此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的丰富性和普遍性,从而激发学生科学素养和探究意识,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例如 本文以浙教版教材为例.在浙江版教材中,“熔化与凝固”是重要的内容之一,这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与物态变化有关,会重点介绍凝固和熔化的原理、凝固点和熔点的概念,以及凝固和熔化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分析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理解物质物态变化原理;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观察物体的凝固和熔化,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从教学主题入手,让学生在自主预习中找到与熔化和凝固对应的概念解释,而后,让学生自主探究“熔化”与“融化”的区别,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们能够了解到“熔化”是指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该过程需要吸收热量.而“融化”是指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行为,其是一个更加广义的概念,不仅包含了熔化,还包括了其他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转变方式.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加强学生对概念性知识的记忆.而后,教师便可让学生从生活角度思考,在生活中有哪些与“凝固和熔化”有关的现象,让学生们举例說明.设计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基于课本内容的学习,从生活实际出发,找到与之对应的现象.比如冰块的形成、食物的凝固都是凝固现象;铁加热成铁水、冰的融化、蜡烛的融化都是熔化现象.在此之后,为了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还可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个自主实验活动.如了解“冰块融化”的过程.让学生根据实验步骤,将一块冰块放在室温下,观察其融化过程,并测量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和材料,以此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最后,让学生就实验结果进行观察和分析,分析冰块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能量转化,引导学生总结凝固和熔化的特点和规律,探究其中的原理和应用.比如可以讨论冰块融化对环境的影响,如海平面上升等,以及凝固和融化在制冷、冰淇淋制作等方面的实际运用.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实现对生活资源的有效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本节知识点的理解,发展学生实验操作技能,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3.3 观察生活现象,理解物理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有着诸多与物理有关的生活现象.这些内容都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元素.对于教师来说,要充分理解物理学科育人价值,要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感受物理学科之美,体会物理之趣,以此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的发展.从这一方面来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日常现象,并让学生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一现象.通过这样的教学,既能达到巩固学习的作用,又能拓展学生知识认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物理知识,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例如 在浙教版“力”的教学中,本章节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力的定义,能够利用力测量密度及公式推导,能够根据相关信息计算出力大小,旨在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与“力”有关的现象无处不在.如将一个篮球丢进水里,篮球漂在水面上;折一艘纸船,纸船会漂在水面上.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观察与生活有关的力现象,并说出对应的例子.有的学生会说:“我认为人们在水中游泳就是力现象.”有的学生会说:“潜水艇虽然潜在水下,但也是力现象.”这些例子都展示了力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说明了力与物体密度和形状的关系.在此之后,教师便可设计一个生活化问题.如:“同学们,你们看,老师手里有两样物品,一个是铁块,一个是用铁做的小船模型,老师把这两件物品全部放在水里,你们思考一下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在学生们观察到相应的实验现象后,教师又可以设计引导性问题:“为什么同时将铁块和铁船放在水里,铁块会沉下去,而铁船则会起来呢?这是什么物理现象呢?我们该用什么样的物理知识来解释呢?”以此激发学生探究意识,让学生结合实验现象、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学习.从而了解到物体是否能够在水面,和它的力以及密度有关系.对于一块铁块来说,它比水的密度要大,所以会下沉到水中.而对于一艘铁船来说,尽管船身也是由铁制成,但船的形状设计使得船体的密度相对较小,从而让船能够在水面上.船的形狀使得它的平均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同时,船体下部的空气也增加了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当一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这就保证了船的力能够支撑船体的重量,使得船漂在水面上.因此,铁块下沉,而铁船漂的原因在于它们的密度和形状不同,所以在水中所受到的力和重力的平衡状态不同.通过这种方式,能让学生深度理解与力有关的知识,让学生在实验探究和自主思考中学习知识并运用知识.
4 结语
综上所述,将生活资源运用到初中物理教学中,是提高学生参与兴趣,推动物理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在实践中,教师要不断转变教学观念,重视生活资源的运用.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课本内容以及学生认知规律,不断融入生活资源.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让学生从生活视角出发,分析物理现象所蕴含的物理知识,以此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参考文献:
[1]罗亮.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世纪之星(交流版),2021(05):2.
[2]梁婷.浅析如何有效运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生活素材[J].文学少年,2021(36):1.
[3]黄成文.生活化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渗透[J].新智慧,2019(10):56-57.
[4]陈秀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有效性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2(7):3.
[5]王汉林.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02):81.